管理心理学-22态度形成、转变的过程.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3503800 上传时间:2019-12-16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心理学-22态度形成、转变的过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管理心理学-22态度形成、转变的过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管理心理学-22态度形成、转变的过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态度形成、转变的过程,凯尔曼(HKelman)认为,态度形成和转变的过程包括服从、同化、内化三个阶段。1、服从: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酬或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面顺从行为。2、同化:是指个体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相一致。,3、态度内化是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完全形成或彻底改变自己的态度阶段。4、在这三个阶段中,服从是被迫进行的,但它可能是态度形成与转变的必经阶段。同化是中间环节,内化是态度完全形成的阶段。态度的形成与转变从服从到同化再到内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不是任何人对任何事物的态度都能完成这个过程。,二、态度转变理论(一)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论,费斯廷格1957年提出了认知失调论。认为人有许多认知因素,它们之间存在三种情况:协调;不协调;无关。如果两种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是不协调的,就称作认知失调。,失调程度的公式,(D是失调程度;d为不一致认知;A为一致认知;V1、V2为两认知的重要性),减轻或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改变某种认知因素,即认知成分的改变。强调某种认知因素的重要性。增加新的认知因素。这些都是通过自我调节,达到认知平衡而改变原有态度。,(二)海德的模型,是认知者,是认知的另一个人,是作为第三者的人或物。海德认为,根据、三者之间的感情关系(喜欢不喜欢,爱不爱),可以推论出八种模式,其中四种是平衡的,四种是不平衡的(见图6)。,(三)纽科姆的模型,纽科姆提出的这种模型与模型并无本质的不同。和是两个人,是某一件事或另外一个人。和会因对的一致看法而建立友好关系,也会因两人对有不一致的看法而出现紧张状态。为了解除这种紧张,和就会采取意见沟通以调和矛盾,或者改变原来态度,或者中断友好关系。,两种模型的区别在于对不均衡的解释上:海德认为,当、三者发生不平衡时,必须通过认知者的认知体系来调整,才能使三者的关系趋向平衡;纽科姆则认为,、两者中,不必确定谁是认知体系中的主体。,三、态度转变的说服模型及影响因素,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1、外在刺激(1)信息来源第一,专长与权威;第二,人格与可靠性;第三人际关系与受欢迎程度(自己人、名片效应);,(2)信息内容是否矛盾、是否系统?是否带有攻击性?是否唤起人的恐惧情感?(3)信息的情景要素是否预先告知?,2、态度转变者(1)原来的态度;(2)防御能力与免疫机制;(3)其自身的人格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