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复习题考题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343937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复习题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年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复习题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年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复习题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电大小抄填空1.文化三现象包括(物态文化方式文化精神文化)2.中国多元文化的形成经历了(华夏文化形成华夷文化融合中亚文化交流中西文化交流)四个时期。3.宗法制形成于西周代,秦代以后名存实亡。4.古代世界中比较完善的选官制度是中国的科举制。5.思维是人脑的活动过程。6.中国文化以汉为界,前为利用“武功”拓疆期,后为利用“文治”交流期。7.秦以后,中国国家体制的“法治”主要表现在:建立官僚体制以国家之法的形式确定统治秩序;科举制考试选官。8.古代世界中较为完善的“官僚制”是中国唐朝的三省六部制。9.周易揭示了阴阳两者之间关系的无穷变化。10.在中国哲学发展的高峰期,即宋明时期, 哲学已进入探讨哲学本体,即“世界本原”时期。11.人性论是中国人文主义的主要理论之一。12.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孟子的“性善论”、 荀子的“性恶论”及董仲舒的“性三品说”。13. 把世界本原当作哲学问题进行系统讨论的起始者是北宋的周敦颐。14.名家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前一个“马”指的是具体,后一个“马”指的是抽象。15.宗教历史可分为自发宗教(或原始宗教、自然宗教)和人为宗教两个阶段。16.中国传统宗教观包括现世实用 和平宽容政教分离。17.佛教汉化的原因及表现在译经、融合儒道思想、佛教世俗化、自创宗派。18.道教信仰的基本特征有多神崇拜;性命兼修;善恶承负说。19.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色有诗化的倾向乐观的精神含蓄蕴藉之美 20.中国文学的意境有两大构成要素,一是情,一是景。21.中国古代史学有以下特点:累世不断; 体裁多样;官修私撰,百科之首;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鉴戒垂训,以史鉴今。22.艺术作品和心灵之间存在共鸣和感应的关系, 叫做心物对应。23.中国传统音乐的内容有三种: 娱乐音乐泻泄音乐 “真乐”。24.中国艺术“意”主要表现有意境和气韵追求变化飞动之美。25. 整一性指的是表现为整体(系统)模式的文化特征。26.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民族凝聚和民族复兴等积极作用。27.在国家形成以前,黄河流域分布着两大文化圈,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精神支柱的农牧氏族集团华夏族,一是以原始宗教为精神支柱的游猎氏族集团鸟夷(东夷)族。28.宗法制的主要特征有嫡长子继承(宗法继承)制嫡庶等级(宗法等级)制大宗、小宗之分。29.除了黄河流域之外,辽河流域淮何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都是中华文化的摇篮。30.汉唐之际,汉族与其他民族交流的主要方式,有开辟贸易之路, “和亲”政策和“自治”政策。31.人类初始集团指的是家庭。32.在西周宗法制发展的全盛时期,国家政治中的宗族统治序列与君主统治序列,是合二为一的。33.“多子分继财产制”渊源于汉武帝时颁布的推恩令。34.秦以前的宗族属于宗法宗族,秦以后的宗族则属于亲情宗族。35.“二千年之政,秦政也”。 这里的“秦政”指的是古代官僚政治。 36. 中国人有机论的过程性思维导致应变的习惯产生。37. 整体型思维注重研究事物的功能, 分析型思维则注重研究事物的实质。38. 北宋哲学家是把世界本原当作哲学问题进行讨论的第一人。39. 墨子用于推理的工具是他提出的“三表法”,包括本原用。40. “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了庄子的相对主义(或相对论)思想。41. 中国古代系统观揭示了循环关系克谐关系“君臣”(或主导、 伺服)关系胜复(或平衡)关系等四种主要的系统关系。42.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系统内通常会保持稳定的机制,其构成来自两方面,一是外控制系统的控制作用,一是自体调节系统的调节作用。43. 中国传统宗教观带有很浓厚的现世实用的味道,表现在宗教的作用以现世为目的;宗教世俗化。44. 以朝代为顺序,评述因史事件始末,并独立成篇的史书体裁,叫做纪事本末体。 45. 从表现手法来看,艺术分为表演艺术、造型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等几类。46. 静在艺术中有三个深刻的含义,即静极而动静寓意动静抑制妄动。47.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意”有三种表现:意境和气韵追求变化飞动之美。48. 整一性指的是表现为整体系统(模式)的文化特征。48. 中国古代文化结构具有内部稳定的组织,由此形成整一性、动态性和连续性的文化特征。50. 中国文化是渐变性(或传承性进化,遗传因素较多,变异因素较少。51.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52.一种将民族成员、民族历史结合起来,不使分散和中断的能力,叫做传统的凝聚力。53. 文化景观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创造出来的景观。54.中国拥有辽阔国土的原因主要有易于沟通的地理条件文化中心转移移民和战争各民族间的相互迁徙和融合,等等。”55.华夏文化圈是以血缘关系为精神支柱,以龙为图腾;鸟夷文化圈则是以原始宗教为精神支柱,以凤为图腾。 56.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在汉以前主要表现在疆域的不断扩大上,汉以后,则表现在对外文化交流上。57. 家构同构是宗族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58.古近代世界的政体主要有三种形式, 即民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官僚政体。59.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从秦代开始,进入官僚政治时期。60.中国第一部哲学著作是易传。61.无论是中国还是古希腊,在哲学的兴起期, 已经开始接触到自然、人、和思维的形式问题,初步形成自然哲学伦理学逻辑学三大哲学领域。62.中国著名的人性论有孟子的性善论, 荀子的性恶论和董仲舒的性三品说。63.社会论是专门研究解决人际矛盾、协调人际关系的理论。64.依照中国传统观念,相对的双方中,有一方起主导作用, 其与另一方只是协调关系,而不是起压制对方的作用。2电大小抄65.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儒家和墨家在当时最著名, 被时人称为“显学”66.中国古代较为全面概括系统思想的观念是“五行观”67.人为宗教有“三宝”,即教主教义教团组织。68. 史论体是指专门展开史学批评和史学理论研究的一种史书体裁。69。学案体史籍是专门记叙各种学术思想及其流变发展的史书体裁。70.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意”表现为意境和气韵追求变化飞动之美71. 整一性指的是表现为整体(系统)模式的文化特征。72. 中国古代文化结构具有内部稳定的组织,由此形成整一性动态性连续性的文化特征。73. 中国文化是渐变性(或传承性)进化,遗传因素较多,变异因素较少。74. 中国“和”文化的平衡机制是执中。75. 中国“和”文化的功能是生变。选择类1.中国古代商业难以与近代工商业衔接的原因是。古代中国的商业十分落后商业资本大量投向土地商业一直受到政治的抑制商人不会审时度势2.中国古代“多子分继财产制”取代“嫡长子继承制”的财产分配形式渊源于汉代的。分封制世袭制贵族制推恩制3.秦以后的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属于。以礼为中心的人治以礼为中心的法治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人治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法治4.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带有“月令”图式的特点,这个特点指的是。认为事物间存在着基于空间和时间上的普遍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相互隔绝的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对立的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之间没有任何联系5.中国文化被誉为“乐感文化”,是因为中国人的思维传统习惯于用的眼光看问题。生命发展排恶崇善以悲为乐绝对差异6.是西周君主统治和宗族统治合二为一的政治基础。、分封制、世袭制、贵族制、推恩制7.“二千年之政,秦政也”。这里的秦政指的是、贵族政治、古代民主政治、古代官僚政治、以上三种政治的混合状态8.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偏向于。、理性思维、知性思维、分析思维、感性思维9.中国画、书法中的“飞白”是中国传统艺术观中的典型表现。、虚短实长、虚实相济、心物对应、虚实相抑10. 中国艺术的真谛是。、我物对立、去伪存真、异质相斥、异质同构11. 古代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注重线的作用、注重光的作用、注重色的作用、重视材料的运用12. 中国传统绘画构图布景的主要特征是。、不留空虚、严格布局、虚空之道、集中视点13. 中国文化系统保持动态性的其中一个表现是。、具有完备的吸收外来文化的机制、具有独特的时空观、具有整一不变的思维结构、具有稳定的历史观14. 中国文化的进化是,遣传因素较多,变异因素较少。、直线性、跳跃性、渐变性(传承性)、突变性15. 中国传统文化现象的特征是。、智圆行方、行规守矩、极尽浪漫、融汇贯通16. 中国文化充满理性,这是一种“制天命而用之”的。、分析理性、实用理性、非实用理性、创造性17. 中国传统的“和”的起点和基础是。、存异、趋同、守一、无异18. 中国传统的“和”的主体结构是。、混杂、混合、不和、和谐19. 中国传统的“和”的平衡机制是。、等距离、偏执、执中、固执于一点20. 中国传统的“和”的功能是。、不变、生变、无形、有形21.,是中国形成辽阔版图的一个重要因素。、五河流域文化融合、黄河文化向各地幅射、长江文化向各地幅射、南方文化向各地迁徒22.中国文化被誉为“乐感文化”,是因为中国人的思维传统习惯于用的眼光看问题。、以悲为乐、排恶崇善、生命发展、绝对差异23.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创造出来的景观、自然景色、文化景观、奇异地貌、沙漠绿洲24.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在以前,主要表现在的不断扩大上,其后则表现在对外文化交流上。、周思想、魏晋思想、唐疆域、汉疆域25.是宗族对中国古代政治的最要影响。、儒家治理、家国同构、宗族关怀、宗产继承26._ _是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分嫡庶亲疏的等级制度。、贵族制、世袭制、宗族制、宗法制27.中国古代“法治”形式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考试选官,即。、科举制、文官制、九品中正制、分封制28.古代世界中较为完善的官僚制是朝的。3电大小抄、魏九品中正制、秦三公九卿制、唐三省六部制、宋三省六部制29.将对一类事物的理解整理出来,形成模式,用来理解尚不可知的事物,这种推理方式,叫做。、合理外推、逆向推理、循环推理、以大观小30.中国哲学发展的高潮期是在时代。、殷周、近代、宋明、先秦31.人性论是中国_的主要理论之一。、道德主义、人文主义、理性主义、人本主义32.战国时的墨家和名家提出的理论,标志中国曾出现。、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化理学、自然哲学33.中国古代较为全面概括系统思想的观念是_。、道德观、逻辑观、阴阳观、五行观34.佛教汉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改变全部原来教义、分化为大、小乘、融合儒道思想、自我完善35.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偏重抒情,充满诗意、偏重表现,充满浪漫、偏重写实,充满实际、偏重抽象,充满离奇36.指的是既豪放又有秩序,豪放而不超越一定的规矩。、写意、放浪、入律、狂狷37.中国画、书法中的“飞白”是中国传统艺术观中的典型表现。、虚短实长、虚实相济、心物对应、虚实相抑38.中国艺术的真谛是。、我物对立、去伪存真、异质相斥、异质同构39.古代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注重线的作用、注重光的作用、注重色的作用、重视材料的运用40.中国传统绘画构图布景的主要特征是。、不留空虚、严格布局、虚空之道、集中视点41.传统是一个民族代代流传下来的_。、落后习性、文化性格、表层情感、优良品质42.从时代的角度看,文化的作用主要在于。、保存某个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作为各民族交流的手段、个人渲泻情绪、指导对自然和人本身的认识和改造43.汉唐之际,汉族与其他民族交流的主要方式有等等。、开辟贸易之路、和亲、建立臣属关系、进贡、领土相向扩张、称霸、建立牢固的政治经济关系44.社会背景相对于文化来说,主要发挥内在的作用,直接影响一个民族的形成。、文化因素、文化走向、文化性格、文化交流方式45.时期,君主统治序列与宗族统治序列是合二为一的。、西周、汉代、东晋、唐朝46.造成中国古近代出现“千年田八百主”这样一个奇特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嫡长子继承财产、多子分继财产、小农经济思想、土地兼并思想47.宗法宗族在中国主要存在于以前,之后的宗族基本上只是一种简单的亲情血缘认同。、明清、唐末、汉魏、先秦48.由于中国传统有机论的过程性思维的影响,中国文化因此带上的色彩。、罪感文化、乐感文化、主导文化、从属文化49.把世界本原当作哲学问题进行系统讨论的第一人是。、孔子、老子、周敦颐、董仲舒50.墨子“三表法”中的三个条件分别是、和。、本原用、人才学、道器用、法刑赏51.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属于注重整体综合性研究的辩证思维。 这种思维侧重于事物的。、数量分析、实验结果、功能研究、实质分析52.“庄周梦喋”、“朝三暮四”说明庄子的哲学思想。、神变、相对主义、虚无主义、浪漫主义53.中国传统宗教观带有浓厚的功利味道,表现在、出世求缘、只求来世、脱离现世、现世实用54.中国传统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抽象、离神、离奇、气盛55.中国画、书法中的“飞白”是中国传统艺术观中的典型表现。、虚短实长、虚实相济、心物对应、虚实相抑56. 艺术作品和心灵之间存在共鸣和感应关系,这叫做。、心物对应、虚实相生、心照不宣、心心相印57. 中国艺术的真谛是。、我物对立、去伪存真、异质相斥、异质同构58. 古代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注重线的作用、注重光的作用、注重色的作用、重视材料的运用59. 中国传统绘画构图布景的主要特征是。、不留空虚、严格布局、虚空之道、集中视点60. 中国文化系统保持动态性的其中一个表现是。、具有完备的吸收外来文化的机制、具有独特的时空观、具有整一不变的思维结构、具有稳定的历史观4电大小抄。判断类答案1.中国文化只有走“全盘西化”的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答案:文化虽然具有超地域性,但同样具有地域性。地域性是文化个性的表现。世界文化正是在不同个性的文化的竞争、融合中不断进化的。(导)2.现代高科技不以古代科技为本,因此,现代科学与古代没有联系。答案:从文化的结构来看,其分为软文化和硬文化两类。属物态性质的硬文化对现代科技的影响确实不大,但属精神和方式性质的软文化对现代科技的影响却很大,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基础。(导)3.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性格的形成由地理环境决定。答案:早期人类依赖地理环境,但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地理环境便不是唯一的因素,更不是主导的因素。(地)4.黄河、长江、辽河、淮河、珠江五大水系的流域同是中华文化的发祥之地。答案:中华文化是五江流域文化融合而成。(地)5.中国古代社会是宗法社会。答案:在夏商周三代,是宗法社会,但在秦汉建立官僚制后,便不是。(社)6.古代世界大多数国家是官僚政体,只有希腊是民主政体。答案:大多数是贵族政体,只有秦以后的中国等少数(甚至没有)国家是官僚政体,希腊也仅是雅典有过近半个时期的民主政体,且不过是氏族民主。(社)7.现代中国是“人治”国家。答案:现代的世界大多数是“法治”社会,包括中国。没有法治,便没有现代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社)8.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儒家和墨家在当时被称为“显学”。答案:当时的道家并不为世人熟知。(哲)9.中国老庄的思想充满了消极、不思进取的色彩。答案:老庄两人恰恰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老庄的真正内蕴是:不要对抗“难题”,而是在顺其自然中去控制它。(哲)10.中国传统文学以“善”为特征,即只求内容,不看形式。答案: 中国传统文学恰恰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即“美善相兼”。(文)11.越原始的东西越美。答案: 原始的东西如果不能与心灵撞击,不可能产生美感。(艺)12.中国古典音乐只有五声,因此不好听答案: 中国早在战国时即已有七声调式(五个“正音”两个“偏音”)。(艺)13.中国文化讲究不偏不倚,不讲个性。答案: 中国文化讲中和,既有个性,又能融会贯通。(特)14.中国文化是主张“同一”,否定“不同”的文化。答案: 中国文化建立系统结构的第一步就是“存异”,它不主张“同一”,而主张“存异求和”。(特)15.中国文化系统内充满了变化。答案: 中国文化系统的功能就是“生变”。16.文化是人的文化,包括个人文化和群体文化两种。答案:文化虽然具有超地域性,但同样具有地域性。地域性是文化个性的表现。世界文化正是在不同个性的文化的竞争、融合中不断进化的。(导)17.中国文化是封闭的文化,西方文化是开放的文化。答案:从文化的结构来看,其分为软文化和硬文化两类。属物态性质的硬文化对现代科技的影响确实不大,但属精神和方式性质的软文化对现代科技的影响却很大,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基础。(导)18.硬文化对现代社会没有直接的影响。答案:早期人类依赖地理环境,但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地理环境便不是唯一的因素,更不是主导的因素。(地)19.传统是超时代的文化。答案:中华文化是五江流域文化融合而成。(地)20.中西文化应该趋同。答案:在夏商周三代,是宗法社会,但在秦汉建立官僚制后,便不是。(社)21.汉文化是古老的华夏文化与其他周边文化混血而成。答案:大多数是贵族政体,只有秦以后的中国等少数(甚至没有)国家是官僚政体,希腊也仅是雅典有过近半个时期的民主政体,且不过是氏族民主。(社)22.汉唐之际的丝绸之路仅是两条狭窄的小路,不可能有多大作为。可见古代中国是很封闭的,无法与外界沟通。答案:现代的世界大多数是“法治”社会,包括中国。没有法治,便没有现代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社)23.造成中国古代出现“千年田八百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没有出现资本主义。答案:当时的道家并不为世人熟知。(哲)24.中国第一部哲学著作是易经。答案:老庄两人恰恰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老庄的真正内蕴是:不要对抗“难题”,而是在顺其自然中去控制它。(哲)25.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属于严密逻辑型的知性思维。答案: 中国传统文学恰恰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即“美善相兼”。(文)26.在不同的个体中建立统一关系,必须有一方是权威, 以控制对方。答案: 原始的东西如果不能与心灵撞击,不可能产生美感。(艺)27.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儒家和道家是最有名的, 被时人称为“显学”。答案:中国早在战国时即已有七声调式(五个“正音”两个“偏音”)。(艺)28.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性格的形成由地理环境决定。答案: 中国文化讲中和,既有个性,又能融会贯通。(特)29.中国传统艺术中所说的“虚”即“什么也没有”。中国文化建立系统结构的第一步就是“存异”,它不主张“同一”,而主张“存异求和”。(特)30.中国古典音乐“六音不全”,因此不好听。中国文化系统的功能就是“生变”。31.世界上的民族,从地理上划分,可分为“海洋民族”和“大陆民族” 前者是开放的民族,后者是封闭的民族。答案:大陆民族并非一定是封闭的,海洋民族也非就是开放的,如日本,是“化他不化己”,即可以拿他人的东西,而不愿别人拿自己的东西,如市场。32.文化具有地域特征,因此,一个地方的文化与其他地方的文化有着绝对的差异。文化还具有超地域性,因此,不同地方的文化也存在着某些共同的地方。33.中华文化是从黄河发源,再向各地辐散而形成的答案:中华文化是由黄河、辽河、淮河、长江和珠江五河流域的文化融合而成。5电大小抄34.中国古代商业处于长期被抑制的状态,无法发展。中国古代商业早在战国时就发展起来了,而且一直处于古代世界的前列。“抑商”仅是封建时代农商平衡的一种手段,但不能说中国古代商业一定会被抑制得了。35.推恩令的实施,是古代社会实施“多子分继财产”的开始。在“推恩令”推行之前,中国一直实行“嫡长继承”制。36.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古代社会官僚制的成熟。三省六部制是古代世界中最为完善的官僚制。37.中国文化是不求变化的文化。由于有机论的过程性思维,中国人恰恰富于“应变”的习惯。38.人生下来就具备了道德之性,故“人性本善”。 道德之性是后天培养而成的,不是先天就有的39.中国人有一个传统观点,认为事物之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事物间都是相互隔绝的。中国传统习惯认为事物间有普遍联系。40.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忍”。 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中和”。中和。“中”是个性,是区别于其他事、人、物的自己的特征,是立场,是不变,是清高;“和”是圆融,是接纳,是宽容,是变化,是平凡(平凡即“庸”),是与他人、事、物协调的品德。儒家讲“中”,道家讲“和”(庸),两者看似不同,但在中国传统思想里,两者是相付相成,相互制约的。41.佛教是人为宗教。佛教有宗教“三宝”,即教主、教义、教团组织。42.中国古代文学充满抽象色彩 中国古代文学充满诗化的倾向,有含蓄,但不是抽象。43.中国艺术是“虚”的艺术。“虚”虽然在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并不是说,中国艺术里没有实。44.中国古典音乐的声调不全。中国早在战国时即已有七声调式(五个“正音”两个“偏音”)45.中国文化不关注个性,只讲不偏不倚。中国文化讲中和,既有个性,又能融会贯通简答类(答)1.简述自然、人和文化三者的关系。答案: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条件,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劳动中创造了文化,又用既定的文化观去指导劳动。因此说,一方面,自然界提供了有利于人类的优势条件,;另一方面,自然是一种异于意识的客观力量,。(见教材P413)(地)2.宗法制有哪些主要特征?答案:三个主要特征:嫡长继承制(宗法继承制);嫡庶等级制(宗法等级制);大宗、小宗之分。(社)3.中国传统有机论的过程性思维带来什么结果?答案:抵消了绝对的悲观主义,产生“乐感文化”;培养出浓厚的历史感预测的手段之一;导致“应变”的习惯产生。(载)4.试比较黄河流域两大文化圈的社会特征。答案:两大文化圈指的是黄河中、上游的华夏文化圈和黄河下游的鸟夷文化(东夷文化)圈。前者属农牧氏族文化,以“龙”为图腾,以血缘关系为联结氏族的纽带;后者属游猎氏族文化,以“凤”为图腾 以原始宗教为联结氏族的纽带。(地)5.汉唐之际汉族与其他各族进行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答案:开辟贸易之路;“和亲”政策和“自治”政策6.汉唐之际的丝绸之路是否无多大作为,导致中国无法与外界沟通,而成为封闭的文化?答案:不是。丝绸之路在汉唐之际并不是现在的样子。当时,其经过的地方植被丰盛,河流穿越,人员往来,相当繁忙。只是唐末地理变迁,河流潜入地下,丝路才逐渐衰落。(地)7.试对“性善论”和“性恶论”进行比较。答案: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就是道德性,而人的道德性在人初生时就萌芽了,称为“善端”,包括“侧隐之心”、“羞恶之必”、“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四心在人长成后,可发展为“仁”、“义”、“礼”、“智”。荀子的的“性恶论”则认为人性分两类,一是“天性” ,是人兽共有的自然之性;一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伪”性。道德性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伪”性。人要具备道德之性,就要“化性起伪”。(哲)8.中国传统观念中,相对的各方如要建立协调关系,需遵循哪些原则?答案:两个原则:要在对立的双方中建立一种秩序,双方应有主次、上下之分,一方是主导、权威,另一方是被主导、非权威;无论是权威还是非权威,两者是相互制约的。权威的作用在于协调关系, 而不是一般人理解的一方压迫另一方。(哲)9.中国传统的美德是什么?答案:中和。“中”是个性,是区别于其他事、人、物的自己的特征,是立场,是不变,是清高;“和”是圆融,是接纳,是宽容,是变化,是平凡(平凡即“庸”),是与他人、事、物协调的品德。儒家讲“中”,道家讲“和”(庸),两者看似不同,但在中国传统思想里,两者是相付相成,相互制约的。(哲、特)10. “虚”在表现“雾失楼台”的功能时,有什么作用?答案:能使人产生空间感,或使人仿佛置于空间之中,可以自由想。(艺)11. 中国艺术中静寓意动的功能是什么?答案:用隐笔说明说不清或不方便明说的事情,是含蓄。(艺)12. 中国画中“以大观小”的含义是什么?答案:创作者不是把图形“画”在纸上,而是身临其境,亲自去“造就” 自然。(艺)13. 中国古代文化系统内的动态性有哪些表现?答案: 系统内的交互作用。系统内的调节功能。系统内的宇宙观。 (特)14. 为什么说中国文化充满理性?答案: 从自然观发展为社会功能观。人文主义的体现。(特)15. 如何理解艺术中的“程式写意”?答案:文化程式指的是将某种行为简洁代、符号化,以便向人们传达一种较为固定的信号,邦助人们理解文化的内涵。写意则是中国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法,即在作品中反映作者的情感、心理和追求。程式在艺术中是为了引导人们理解“意”,同时也是对“意”的一种约束,使其不超越一定的度。(特)16.为什么说文化具有超地域性?答案:从两方面看:一方面,各地文化虽然不同,但总一些属于全人类的、共同的东西;另一方面,有些文化开始时只在某一特定的地方发生和成熟,以后传播到其他地方,成为世界性的文化。17.传统的凝聚作用是什么?6电大小抄答案:是一种将民族成员、民族历史结合起来,不使分散和中断的能力所发挥的作用。(地)18.浅析人与自然的关系答案:一方面,自然界提供了有利于人类的优势条件,这些条件有时也许微不足道,人类便想办法扩大这种优势,直到可以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自然是一种异于意识的客观力量,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人类必须服从、遵循这些规律,否则将受到自然的无情报复。(地)19.中国古代商业不能与近代接轨的原因。答案:土地在“以农立国”的古代国家中固有的地位,使人们将在经商过程中赚取的利润大量投入土地,以获得较高的地租。而不是将商业资金转化为产业资本。(地。)20.举例说明中国拥有辽阔国土的因素。答案:易于沟通的地理条件; 文化中心转移; 移民和战争; 各民族间的相互迁徙和融合。(地)21.地理因素、社会因素对文化的影响有什么区别?答案:地理因素对于文化来说,是外在因素,其对文化的影响主要是在文化的交流和扩散上;社会因素则是文化的内在因素,对文化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性格的形成上。(社)22.为什么说秦以后宗法制名存实亡?答案:地主制经济取代领主制经济,宗法统治失去经济基础;中央集权式的官僚等级制取代宗法等级制,宗法统治失去政治基础。多子分继财产制削弱了宗法继承制(嫡长继承制)。(社)23.古、近代世界共出现过哪几种政体?答案:三种。即民主政体,仅在古希腊时期的雅典短时期存在过,但其不过是一种氏族民主,与现在所说的民主政体相去甚远;贵族政体,古代世界大多数国家形态属这种政体;官僚政体,古代世界中只有中国有当时比较完善的这种政体。(社)24.为什么说现代中国不是“人治”国家?答案:“人治”是贵族政体的体现。在贵族制里,没有完善的国家管理机制,靠世袭家族对整个国家进行统治。现代国家已建立一套国家管理机制,属官僚政治体制。这是一种以法的形式确定国家管理机制? 的体制,与贵族政治有很大的区别。(社)25.为什么说中国人没有绝对的悲观主义?答案:这是中国人有机论的过程性思维方式带来的结果。 认为一个人不可能永处顺境,也不可能总处逆境,任何事物都是可以变化的。这抵消了绝对的悲观主义,使中国人产生一种“乐感文化”。(载)26.略谈中西人文主义的异同。答案:欧:产生于近代,是针对神学的产物。其提倡独立、尊严、平等、自由,以个人为主。中国:产生于古代,比欧洲早两千多年,甚至在周初就已萌芽。其是儒家的国家学说的基础,提倡和谐、道德, 以群体为主。中欧人文主义相同之处是都突出人的文化和本质,只是视点不同而已。(哲)27.为什么中国哲学谈“善恶”问题较多,谈“真伪”问题较少。答案:中国哲学较为关注社会及社会道德问题, 反而对自然科学谈得较少。自然科学谈得较多的是“真”、“伪”问题。(哲)28.在中国传统系统观里, 自体调节系统的调节作用被认为是怎样运作的。答案:当系统内出现“乘侮”带来的元害作用(胜气)时, 就心定会在结构内部产生一个与之方向相反能量相等的反作用(称为“复气”),使其归于平复。用“五行”理论的话说,即“子复母仇”。(哲)29.宗教历史可分为哪几个阶段?答案:两个阶段。第一个是自发宗教阶段(又称原始宗教、 自然宗教)是指在人群中自发产生的、处于初级阶段的宗教。第二个是人为宗教,是指借助于有意识的人为力量而发展起来的宗教。一般是指在文明社会中产生的各大宗教。(宗)30.什么叫“文化结构”?答案:文化结构是潜藏在文化表面现象里的共通组织,是各文化子系统的关系之和。(特)31.中国文化“全盘西化”有没有可能?答案:没有可能。这是由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决定的,即“淮南之橘,淮北之枳”的道理。(导)32.中国文化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案:华夏文化形成,华夷文化融合,中亚文化交流,中西文化交流。33.简述华夏文化形成的过程。答案:黄河中上游华夏文化圈的形成:姬姓黄帝部落华族和夏族华夏文化圈;姜姓炎帝部落融合进华夏文化圈。黄河下游齐鲁一带是以鸟为图腾的东夷各部落,他们开创的文化形成黄河东部的东夷文化(鸟夷)文化圈。黄河东西两大文化圈相向发展,在中原汇合起来,形成华夏共同体。(地)34.宗法制是什么?答案:宗法制是古代社会中,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分嫡庶亲疏的等级制度。(社)35.衡量宗法制的标准是什么?答案:宗法继承(嫡长子继承)制、宗法等级(嫡庶等级)制、大宗小宗之分。(社)36.近现代的法治与古代的法治有什么区别?答案:近现代是以法的形式维护公民的权利,故重视“权利”;古代是以法的形式维护以君主为首的统治秩序,并宣传维护这种秩序是每个人,包括君主自己应尽的义务,故重视义务。(社)37.秦以后,中国国家体制的“法治”主要表现在哪里?答案:建立官僚体制以国家之法的形式确定统治秩序。科举制考试选官。38.在思维的属性方面,中西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答案:中国的思维方式偏向于辩证、整体性地看待问题,注重研究事物的功能(干什么用),属于理性思维,这种思维水平的衡量标准是“智慧”;西方的思维方式偏向于分析、具体地看待问题,注重研究事物的实质(是什么),属于知性思维,这种思维水平的衡量标准是“智商”。(载)39.在微观科学和宇观科学尚未成形的古代,中国人以什么方式去了解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和无法达到的宇观世界?答案:利用大量观察到的材料,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物整理出来,形成模式,再运用“合理外推”的方法,去推测不可知的事物。(载)40.我们可以从庄子思想中得到什么启示?答案:人生或事业出现挫折时,不应固执于一点,而应顺其自然, 在顺势中控制它。(哲)41.中国古代系统观中包含了哪几种系统关系?7电大小抄答案:循环关系;克谐关系;“君臣”关系(或“主导”关系、“伺服”);胜复关系(或平衡关系)。(哲)42.浅谈中国传统宗教观的内容。答案:现世实用;和平宽容;政教分离。(宗)43.道教信仰有哪些基本特征?答案:多神崇拜;性命兼修;善恶承负说。(宗)44.中国艺术中的“以大观小”指的是什么?答案:创作者不是把图形“画”在纸上,而是身临其境,亲自去“造就”自然。(艺)45.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系统内的动态性表现。答案:系统内的交互作用。系统内的调节功能。系统内的宇宙观。(特)词解类答案1.文化及文化传统答案:文化是人类精神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文化传统是指在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善,表现为一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文化创造模式。 (导)2.文化景观答案:“文化景观”是相对于“自然景观”而言。后者泛指地表的自然景色,可以按照地貌特征划分区域,如森林景观、草原景观等等。前者则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创造出来的景观。(地)3.宗法制答案:宗法制是古代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缘远近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其主要精神是嫡长子继承制。(社)4.直觉答案:在一瞬间产生某种直接的、大致的想法,但这种想法较笼统,不精确,以致不知从何说起。简单地说直觉是过去知识、经验和思维形式的简单组织。(载)5.“月令”图式的思维方式答案:在互不相关的事物中建立时空结构的思维方式,即“月令”图式的思维方式。(载)6.合理外推答案:这是中国传统理论中的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将对一类事物的理解整理出来,形成模式,用来理解尚不可知的事物的一种方法。(载)7.“仁”答案: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表现为“爱”。但与“博爱”不同,其“爱”是“有差等”的,包括两种:上对下之“爱”,含情爱和恩爱(关怀、同情、支持、扶助、指导,等等;下对上之孝,含情爱和敬爱(尊敬、报答、服从、仰慕,等等)。(哲)8.本、原、用答案:这是墨子提出的用于推理条件的“三表法”。本,历史经验;原,人们的感觉经验和见解;用,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哲)9.纪传体答案:中国古代史书的一种体例。是以人物为中心,并辅以本纪等多种形式来记叙史事的一种史书体裁。(史)10.编年体答案:中国古代史书的一种体例。是以时间为线索,按年、月、 日顺序记叙史事的史书体裁。(史)11.艺术答案: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感情的一种社会活动。(艺)12.虚答案:虚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个概念,是实的另一种表现手法。(艺)13.狂狷答案:狂是伸展、自由张开,放浪;狷是收缩、入律、约束。狂狷即既豪放又有秩序,放而不超越一定的规矩。14.文化结构答案:文化结构是潜藏在文化表面现象里的共通组织,是各文化子系统的关系之和。(特)15.存异答案:这是中国“和”文化结构的起点和基础。即组成“和”系统的各个要素必须是具有自己不同于基他要素的个性,相互间才会有吸引力,才能组成系统。这是系统形成的第一步。(特)16.封土建国答案:商周时期,天子将全国土地的使用权颁给诸候,让他们建立领地国封国。(社)17.礼法答案:礼法即以法的形式维护以君主为首的统治秩序“礼”。18.思维方式答案:当一个地方或某个民族的思维经过一代代流传而基本稳定下来,成为习惯,并此有自己独特的形式,这种思维方式就叫做思维方式。 (载)19.社会论答案:社会论是专门研究解决人际矛盾、协调人际关系的理论。(哲)20.仁答案: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表现为“爱”。但与“博爱”不同,其“爱”是“有差等”的,包括两种:上对下之“爱”,含情爱和恩爱(关怀、同情、支持、扶助、指导,等等;下对上之孝,含情爱和敬爱(尊敬、报答、服从、仰慕,等等)。(哲)21.意境尚“不隔”答案:指的是在文学作品中,要用词准确,形象鲜明,感情浓郁,自然清新,能在读者心中出现深刻清晰的境界。(文)22.典志体答案:中国古代史书的一种体例。是专门记载典章制度的沿革废置以及与之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史事的史书体裁。(史)23.静寓意动的功能答案:用隐笔说明说不清或不方便明说的事情,是含蓄。 (艺)24.心物对应答案:即艺术作品和心灵之间存在的共鸣和感应的关系。(艺)8电大小抄25.以大观小答案:这是中国艺术创作的一种手法。创作者不是把图形“画”在纸上,而是身临其境,亲自去“造就”自然。(艺)26.智圆行方答案:圆,是中国道家“环”的学问;方,是中国儒学的理想规范。圆是“和”,方是秩序;圆是共性,方是个性;圆是心体,方是意象。智慧来自多种信息的吸收消化,故是圆;行为应该恪守一定的规范和道德,故是方。(特)27.中国文伦充满理性答案: 从自然观发展为社会功能观。人文主义的体现。(特)28.文化程式答案:文化程式指的是将某种行为简洁代、符号化,以便向人们传达一种较为固定的信号,帮助人们理解文化的内涵。(特)29.硬文化答案:硬文化,又叫物态文化,是以物质形态出现的文化形式,如古剑、古瓷器,等等。(导)30.丝绸之路答案:汉唐时与外界通商贸易的主要陆上途径。其始于敦煌,向西,出阳关和玉门关,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形成南北两条通路。两路交汇于昆化山北,出帕米尔高原,向西经伊朗高原、西亚、地中海可以一直到达罗马,与中国以西四十四个国家联系。(社)31.初始集团答案:初始集团即人在出生后遇到的第一个群体。(社)32.采邑答案:采邑是领主制时期伯爵一级领主从天子那里取到的“领地”。(社)33.政体国家管理体制。(社)34.思维思维即“人脑的活动过程”,是人脑对吸收到的信息进行重新整理加工、组合成新新信自的过程。(载)35.人性论答案:中国古代对人性善恶及善恶性质的讨论,是中国人文主义的重要理论之一。36.中和之美答案:中国传统文学的特征之一。指的是在审美范畴中,内心情感的不偏不倚,以及矛盾对立面的和谐统一、相济相成的外在表现的美的形态。(文)37.方志体答案:中国古代史书的一种体例。是专门记载各地或某一地理环境及风土人情的史书体裁。(史)38.静寓意动的功能答案:用隐笔说明说不清或不方便明说的事情,是含蓄。39.狂狷答案:狂是伸展、自由张开,放浪;狷是收缩、入律、约束。狂狷即既豪放又有秩序,放而不超越一定的规矩。(艺)研讨类(答纲)1.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否含有现代化的因素?主要表现在:社会道德、系统思维、人际关系论。(特)2.试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原因。汉武帝行“推恩令”,社会出现“多子分继财产制”,土地不断被兼并(中国早在战国时即出现土地买卖,土地很快被兼并),又不断被分割,出现“富不传三代”、“千年田八百主”现象。故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社)3.试论宗法制对中西的不同影响。中国宗法制瓦解于先秦至秦汉。汉以后是“多子分继财产制”,诸候因此不断被削弱,汉以后鲜有诸候造反,等于强化了中央力量。欧洲则长期保留宗法“嫡长继承制”,整个中世纪均如此。其结果:没有牢固的宗族,或说宗族已经破裂;领主制长期存在,欧洲长期分裂,由于诸候势力过大,从未被削弱,大帝国无法长期存在;领主制经济落后于地主制经济,但反而易突破,给近代资本主义的萌芽带来方便。(社)4.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见课本第三章第一节一)(载)5.中欧人文主义有何异同?欧:产生于近代,是针对神学的产物。其提倡独立、尊严、平等、自由,以个人为主。中国:产生于古代,比欧洲早两千多年,甚至在周初就已萌芽。其是儒家的国家学说的基础,提倡和谐、道德,以群体为主。中欧人文主义相同之处是都突出人的文化和本质,只是视点不同而已。(哲)6.试比较中西印的矛盾观及解决矛盾的方法。西方:强调对立和区别,矛盾的双方地位平等,必然发生冲突。统一的主要途径是“妥协”。“妥协”的衡量标准是“法律”。印度:强调隔绝。隔绝的各方可在宗教幻想中统一起来。故印度人重视宗教。中国:强调统一。统一的主要途径是协调。建立秩序和协调关系,也有衡量标准,但不同于西方的“法律”,是“礼法”。 (哲)7.试析中国古代系统观的几种主要关系。循环关系;克谐关系;“君臣”关系(现代系统论称之为“伺服”),即“主导”关系;胜复关系,即平衡关系。(哲)8.试析“虚”在艺术上的功能和表现。“雾失楼台”;和虚成静;虚实相济(艺)9.中国“和文化”是怎样消弥等级造成的人的内心的不平衡的?一种方法是进行道德宣化,倡导道德面前从平等。另一种方法是在不平等的元素中,建立平衡关系“执中”。10.浅谈本课的学习体会。(随意谈)11.浅谈文化的含义和作用。答案:从时代的演进来看:转移和调节情绪,寄托情感用“文”教育人用“文”引导人类,使人类凝聚为一个整体。(导)12.试析中国古代农商的地位.答案:农是古代农业国家的立国之本,但商是富国之途,只要条件具备,商必兴焉。“士农工商,国之石民”即概括了这个道理。因此,中国古代商业早在战国时即已兴起,以后都在按照古代商业的规律发展着。(地)13.概述华夏文化圈的形成及其意义答案:黄河中上游华夏文化圈的形成:姬姓黄帝部落华族和夏族华夏文化圈;姜姓炎帝部落融合进华夏文化圈。黄河下游齐鲁一带是以鸟为图腾的东夷各部落,他们开创的文化形成黄河东部的东夷文化(鸟夷)文化圈。黄河东西两大文化圈相向发展,在中原汇合起来,形成华夏共同体。其意义:农牧文化与游猎文化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特征的文化与以原始宗教为凝聚力的文化结合起来。(地)9电大小抄14.试析宗族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答案:对中国农村的影响宗族大于法律;对城市的影响(包括海外更多地是反映在经济上,形成一种家族连带关系。(社)15.为什么小农经济在中国古近代得以长期存在?答案:汉武帝行“推恩令”,社会出现“多子分继财产制”,土地不断被兼并(中国早在战国时即出现土地买卖,土地很快被兼并),又不断被分割,出现“富不传三代”、“千年田八百主”现象。故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社)16.试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答案:一、意会体悟的直觉性;二、“月令图式”的辩证性;三、取象比类的推理性。(载)17.试比较“性善论”与“性恶论”的优劣。答案: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就是道德性,而人的道德性在人初生时就萌芽了,称为“善端”,包括“侧隐之心”、“羞恶之必”、“恭敬之心”、 “是非之心”。四心在人长成后,可发展为“仁”、“义”、“礼”、“智”。荀子的“性恶论”则认为人性分两类,一是“天性” 是人兽共有的自然之性;一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伪”性。道德性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伪”性。人要具备道德之性,就要“化性起伪”。(哲)18.略论中西印的矛盾观及解决矛盾的方法。答案:西方:强调对立和区别,矛盾的双方地位平等,必然发生冲突。统一的主要途径是“妥协”。“妥协”的衡量标准是“法律”。印度:强调隔绝。隔绝的各方可在宗教幻想中统一起来。故印度人重? 视宗教。中国:强调统一。统一的主要途径是协调。建立秩序和协调关系,也有衡量标准,但不同于西方的“法律”,是“礼法”。? (哲)19.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什么?答案:中和。“中”是个性,是区别于其他事、人、物的自己的特征,是立场,是不变,是清高;“和”是圆融,是接纳,是宽容,是变化,是平凡(平凡即“庸”),是与他人、事、物协调的品德。儒家讲“中”,道家讲“和”(庸),两者看似不同,但在中国传统思想里,两者是相付相成,相互制约的。(哲、特)20.试述中国古代文化系统内的动态性表现。答案:系统内的交互作用。系统内的调节功能。系统内的宇宙观。? (特)21.试论中国文化的性格。答案:中国文化的性格是封闭与开放交替出现,封闭时反省自己,形成个性;开放时则吸收外来信息,充实自己。否则,中国文化不可能进化至今,也不可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导)(特)22.为什么说秦以后宗法制已名存实亡?答案:地主制经济取代领主制经济,宗法统治失去经济基础;中央集权式的官僚等级制取代宗法等级制,宗法统治失去政治基础。 多子分继财产制削弱了宗法继承制(嫡长继承制)。(社)23.试析西方中世纪一直实行“嫡长继承制”的结果是什么?答案:其结果:没有牢固的宗族,或说宗族已经破裂;领主制长期存在,欧洲长期分裂,由于诸候势力过大,从未被削弱,大帝国无法长期存在;领主制经济落后于地主制经济,但反而易突破,给近代资本主义的萌芽带来方便。(社)24.中国“月令图式”的辩证性包含什么意义?答案:带有有机论色彩的过程性思维;注重关系的结构性思维;“月令”图式普遍联系;缺乏严密论证的非知性思维。25.试论中欧人文主义的异同。答案:欧:产生于近代,是针对神学的产物。其提倡独立、尊严、平等、自由,以个人为主。中国:产生于古代,比欧洲早两千多年,甚至在周初就已萌芽。其是儒家的国家学说的基础,提倡和谐、道德,以群体为主。中欧人文主义相同之处是都突出人的文化和本质,只是视点不同而已。(哲)26.试比较中西印的矛盾观及解决矛盾的方法。答案: 西方:强调对立和区别,矛盾的双方地位平等,必然发生冲突。统一的主要途径是“妥协”。“妥协”的衡量标准是“法律”。印度:强调隔绝。隔绝的各方可在宗教幻想中统一起来。故印度人重视宗教。中国:强调统一。统一的主要途径是协调。建立秩序和协调关系,也有衡量标准,但不同于西方的“法律”,是“礼法”。? (哲)27.为什么说中国传统文学具有“中和之美”的美学追求?答案:三点:情理中和。文质彬彬。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文与质、美与善的和谐统一;善美相兼。要求真善美统一。(文)28.简述“虚”在艺术上的功能和表现答案 :“雾失楼台”;和虚成静;虚实相济(艺)29.中国“和”文化用什么方法消除等级存在造成的人的内心的不平衡?答案:一种方法是进行道德宣化,倡导道德面前从平等。另一种方法是在不平等的元素中,建立平衡关系“执中”。(特)30.漫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形代化因素。答案:随意谈。(可从道德、系统思想、人际关系等多个角度来谈) 从自然观发展为社会功能观。人文主义的体现。(特)简答类(答)1.简述自然、人和文化三者的关系。答案: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条件,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劳动中创造了文化,又用既定的文化观去指导劳动。因此说,一方面,自然界提供了有利于人类的优势条件,;另一方面,自然是一种异于意识的客观力量,。(见教材P413)(地)2.宗法制有哪些主要特征?答案:三个主要特征:嫡长继承制(宗法继承制);嫡庶等级制(宗法等级制);大宗、小宗之分。(社)3.中国传统有机论的过程性思维带来什么结果?答案:抵消了绝对的悲观主义,产生“乐感文化”;培养出浓厚的历史感预测的手段之一;导致“应变”的习惯产生。(载)4.试比较黄河流域两大文化圈的社会特征。答案:两大文化圈指的是黄河中、上游的华夏文化圈和黄河下游的鸟夷文化(东夷文化)圈。前者属农牧氏族文化,以“龙”为图腾,以血缘关系为联结氏族的纽带;后者属游猎氏族文化,以“凤”为图腾 以原始宗教为联结氏族的纽带。(地)5.汉唐之际汉族与其他各族进行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答案:开辟贸易之路;“和亲”政策和“自治”政策6.汉唐之际的丝绸之路是否无多大作为,导致中国无法与外界沟通,而成为封闭的文化?10电大小抄答案:不是。丝绸之路在汉唐之际并不是现在的样子。当时,其经过的地方植被丰盛,河流穿越,人员往来,相当繁忙。只是唐末地理变迁,河流潜入地下,丝路才逐渐衰落。(地)7.试对“性善论”和“性恶论”进行比较。答案: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就是道德性,而人的道德性在人初生时就萌芽了,称为“善端”,包括“侧隐之心”、“羞恶之必”、“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四心在人长成后,可发展为“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