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命题技术.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3432144 上传时间:2019-12-14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6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阅读命题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现代文阅读命题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现代文阅读命题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命题技术,嘉兴教育学院徐玉根,一、现代文阅读命题的几个步骤(一)考点的确定(二)材料的选择(三)题目的编制,(一)明确考点-现代文阅读考点,1。阅读文学类作品,层次:B、C(1)整体感知,把握内容,体会思想感情。(2)把握重要语句的丰富内涵,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3)对文章主旨、人物形象、表现手法、语言特色作出简明的赏析与评价。(4)对文章内容进行探究,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整体感知,就是在感知过程中把客观对象被当作整体对待。是指读完一篇文章后产生的心理感触,是对课文的整体领悟,是阅读者通过直觉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课文要点进行大体上的领会和把握。粗读它是阅读者着眼于全局,通过自己的主观认识,综合运用学过的各种语文知识和语感,对阅读材料进行宏观的理解。语文新课标强调指出“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应起到理解内容、明确主旨的作用”。因此,“整体感知”的内涵和地位,在现阶段起了实质性的变化。,“整体感知”的提出,针对教师以大量讲解替代学生阅读的弊端,主张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和“把握”;针对教师在讲解中字词句篇、语法修辞常常面面俱到,主张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整体感知”;针对“肢解式的模式分析”,主张阅读教学采纳“整体感知”的方式。要求我们学生答题时要有整体意识,只有从整体出发,答题时才有方向和着落。,整体感知,常常是粗读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旨1、“文章主要谈了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情?2、“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为了什么目的而写的?”这是从阅读写作对象和写作意图两个方面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文章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理解文章的总体思路,弄清结构层次;2理解文章各段之间的关系、顺序,进一步整体把握文章;3概括各段、各层的大意,文章的中心内容;4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部分主要考查概括能力。,2非文学类作品考点,1。分析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3。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4。根据文章的内容,尝试探讨实际问题。(2010: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试探讨。),(二)注意选材-原则语文性思想性时代性,试卷命制中,“语文性”的首要地位是由其学科特点决定的;“人文思想性”是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共同具备的重要特点;“时代性”在语文学科中表现最弱,在试卷命制中不能强求。,1.语文性,从前我看文学作品,摄引注意力的是一般人所说的内容。如果它所写的思想或情境本身引人入胜,我便觉得它好,根本不很注意到它的语言文字如何。反正语文是过河的桥,过了河,桥的好坏就可不用管了。近年来我的习惯几已完全改过。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如果它在这方面有毛病,我对它的情感就冷淡了好些。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辞藻,存心装饰的文章甚至使我嫌恶;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确妥帖,心里所要说的与手里写出来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那一句话只有那一个说法,稍加增减更动,便不是那么一回事。朱光潜谈文学,语文教学必须把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放在最根本的位置,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运用。语文课程标准,1.语文性,试题材料应该是典范的语言材料,要兼顾到各种语体的表达特点:叙述性语言要具有文学味,说明性语言要体现准确性,论说性语言要注意严密性。总之,试题材料文质兼美,符合语体特征。文学性文本是一种开放性文本。设计题目要注重文本的开放性,适合多元解读。要注重个性化阅读,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想象、联想的能力,充分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2.思想性,试题材料应考虑其人文内涵,对考生有积极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作用,能触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不同于大学里的文学教学,它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教育和训练,具有工具性,但它又不同于汉语教学那样的纯粹的工具性,它的教学活动性,应自始至终贯穿人文精神,给学生以思想的指引,人生的启迪,情感的熏陶,美的感受,即使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要引导学生去感受、体味语言的气韵,内在的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精神。钱理群也说“语文与人生”,三、准确拟题-题目编制的原则,1。科学性2。整体性3。规范性4。导向性5。创新性,1.科学性试题材料和编制的题干不得出现差错,不能造成歧义(题意要明确),题目的指向与构建的答案应保持一致。考点不能重复等。题目赋分要恰当、答案及评分标准(评分点要清晰),张秀亚散文我爱水,文笔优美。全文用一首诗、一个求学时片段和什刹海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描写为主要内容,抒发对什刹海那段生活的怀念之情,其中也包含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在的淡淡生活感伤。那种爱家乡、爱自然的情感溢于言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旨意十分明确。,前提是自己读懂文本。把握文章最大特色,选准命题点(价值性),从语文的角度命题,温州试卷:现代文阅读(一)的题目6阅读(6)-(7)两段,说说哪句话最能概括“尴尬”一词的含义。(4分)此题过于简单,赋分偏高。义乌市卷:说明文阅读,13这篇文章的说明中心是。(4分)(说明的中心内容?中心思想?且应放在后面一点)14筛选各段文字的关键信息,用简洁的语言表达。(4分)题干表述不清。义乌试卷:25、短文从语言和行动两个方面赞美何易于,请你结合文中具体事例作简要分析。(2分)“赞美”一词用词有误,应改为“表现”宁波:11这篇文章令人感动,请从本文主体部分的选材和结构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4分)此题干中的“主体部分”表述不明。“选材”、“结构”过于术语化。不符合考试说明宁波试卷:现代文阅读灾难中,我们并肩而立12根据你的所见所闻,请给文章补写一个在“这一刻”发生的与灾区人民并肩而立的事例。(30字左右)(3分)这一刻,此题无意义。补写不妥,因为文章本身具有完整性。,金华试卷1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2分)灾难发生后,党中央迅速作出部署,把抗震救灾作为首要工作,把抢救被困群众放在第一位。此题太简单,考查意义不大。杭州试卷13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一会儿欣赏健美躯体的影子,一会儿欣赏修长的四肢,还摆出一些造型欣赏着自己,一双毛茸茸的漂亮的眼睛在注视露水中的自己时也含情脉脉。我突然觉得它变得高大起来,从它矫健优美的四肢中透出一股摄人魂魄的力量。14“我”对鹿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第14题答案:情感变化:由残忍到恐惧,再到敬畏;突出了在危难中要有冷静、勇敢的品质和追求美、崇尚美的生活态度。第14题与第13题第句赏析有重复之嫌,后半题答案不妥。,台州试卷:现代文阅读(二)拯救教师的“绝活”13文中的辜鸿铭和梁启超各有“绝活”,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一位的“绝活”。答:(人名)的“绝活”是:14请结合具体的语境,写出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的“绝”字不同意思。(4分)(1)“写功”中的古文写作、对对子、古诗词创作现已几乎成为“绝”活(2)多媒体也许可以取代部分“绝活”的魅力,甚至比人做得更“绝”15从全文看,作者认为要拯救教师的“绝活”,其理由是什么?(4分)16你希望自己的老师有什么样的“绝活”?为什么?(4分)此语段偏重于信息筛选,考查能力取向较单一。第16题与文章关系不大,缺乏拓展意义,缺少语文性。,2.整体性试卷命题要注意考点的分布、难度的设置、题目的梯度,力求全面考核学生的学科能力。【现代文阅读题目编制把握的要点】1.基于“理解”的阅读考查理解感受(体验)鉴别(评判)2.文体阅读方式决定题目形式感性与理性;审美体验与准确分析;整体把握与局部理解3.分析考试题型,把握题目设置(以文学作品阅读为例)四道题的排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的规律;由浅入深(能力层次),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等,2006年绍兴大师由易而难12.大师一文感人至深。请细读全文,文章中哪些地方特别令你感动?说出三处,要求简要概括。(6分)如:秋小峦含泪求鉴【理解、体验】13文章含蓄凝练,值得玩味。请联系选文体味下列句子中带的词,并回答问题。(8分)【理解】“黄云山足足读了两个小时,然后长叹一声”,黄云山“叹”什么?“秋小峦忍不住大声恸哭起来。”秋小峦为什么“恸哭”?14你认为题目中的“大师”指的是谁?结合文章说出你的理由。(6分)【理解、评析】15评析文章的写作特点。请从情节结构、人物刻画、语言等方面选择一点进行评析(6分)【思考、评析】,阅读试题:11.第二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这棵树的“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6分)(整体阅读概括要点)(理解)1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语言赏析含义理解)(理解、体验)13.文章写榆树,却为什么要化较多笔墨去写“老人”?请简要分析。(3分)(人物分析写法作用)(理解、分析)14.第四段中说:“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3分)(自我感悟读者意义)(理解、思考、评判),3.规范性题干表述用语要简洁,指向明确,表意恰当,格式、字号要符合试卷要求。简答题(09年杭州题)11.第二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这棵树的“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6分)1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13.文章写榆树,却为什么要化较多笔墨去写“老人”?请简要分析。(3分)14.第四段中说:“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3分)先提出问题,再写答题要求。不同考查内容,不同用词表述:概括题简要回答;语言题加以赏析写法题简要分析引号运用:直接引用突出重点,22.范式和李勉都看重友情,但在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评析。(4分)(指向解法要求)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指向清楚要求明确)写作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孤独之旅中的少年杜小康在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中锤炼了自己的身心,他被自己“长大了,坚强了”而感动。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都曾被自己的一份成熟、一个进步、一次超越感动。被自己感动,是美丽的起点;被自己感动,是精神的升华。请以“被自己感动”为题目,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引出试题启示角度引导主题;引出选材立意),1.避免在此处考查语言知识积累与运用的内容,如词语辨析、关联词填空等。2.应从不同层面设题,如整体感知、信息筛选、要点概括、词语理解、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说明文、议论文阅读应避免考查说明方法、论证结构、论证方法等概念性知识,而将重心放在内容的把握上。3.开放性的题目不宜过多,题干应有明确的指向性,评分标准也要具体,便于操作。,4.导向性:考什么指向真实的阅读(个性化的阅读)现代文阅读目标:对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全面考查,体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客观评价(与国际通行的检测学生的素养相对接,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与将来生活有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不是掌握了知识的多少)中考试卷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能力要点概括写法分析语句理解语言赏析文意归纳作者意义观点评析(独特体验与感悟)读者意义语文核心能力:1。理解:读通文章信息筛选题概括题读懂行文写作方法写作思路题读懂人物人物分析题读出思想主题理解2。表达:概括与归纳叙述与评论赏析与评价题,国外关于阅读的考查方向,国外阅读(全球PISA阅读测试)1、实用文阅读信息2、故事阅读体悟(世界、社会、人生、生命等)国内考试阅读:1、实用文阅读:信息筛选、整合(获取),考查用文中的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散文阅读:筛选阅读、整合阅读3、小说阅读:体悟两种文体总体考查学生:感性与理性思维,审美体验与准确分析,整体把握与局部理解能力,导向性-注意难度的控制,难度控制的几个因素:1。尺度与年级梯度(不超要求)2。表述简明、科学3。答案及评分标准4。题目的排序(符合规律),试题的导向,1.关注差异2.强调运用3.重视积淀4.提倡真情,5。试题的创新性原则,(1)、生本化:给予基本的人文关怀(2)、素养化:以检测言语思想为主(3)、语境化:语文水平的综合评价(4)、个性化:鼓励言语个性的发展,考试是无情的,而命题者是有情的。试题编制,对考生的理解与尊重始终是第一位的。创新试题的编制并不是创奇、制怪,也不是故意为难学生,欲置其于死地而后快。语文考试,应使所有的学生不再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而让他们跃跃欲试,以求一逞;能使每一个学生的言语才情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内心深处萌动起“吾心向往之”的欢欣感、归属感,真正感受到言语创新给予的安适、温情和尊严!,1、生本化:给予基本的人文关怀,所谓语文素养,从价值层面说,就是要有言语追求、言语信念、言语理想,是一种言语上的自我实现。从实践层面说,就是“修辞立其诚”,言为心声,真诚为文。为文,不是仅止于文从字顺,作辞章之文。“素养化”,体现在语文命题中,说穿了就是考查三样东西:读、思、写。读,是文化、情感、精神的积淀;思,是对生活和书本的心灵化、情意化、生命化的过程;写,是读、思的自然衍生与升华。读、思、写,关键是思。语文的内核就是思想(情感)、思维,有思想,情感才有深度,才能言之有物;有思维,才能有思路和逻辑,才能言之有序。,2、素养化:以检测言语思想为主,语文考试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质必须强加于经因素。事实上,语境是言语活动发生和进行的前提条件。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的交际,言语发送活动,实际上就是作者和说话人不断地适应语境,生成言语的过程。言语接受活动,实际上就是读者和听话者一句言语成品,不断地还原语境,理解语境的过程。因此,语境既是言语交际过程中主要矛盾的焦点,也是言语交际过程中主要矛盾最终获得解决的前提条件。结合语境编制的创新试题,学生获得的知识才是鲜活的。,3、语境化:语文水平的综合评价,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整个小学阶段,五册教材安排了八次写作考试,五次内容集中在个人反应类型,主要给学生提供片段或间断的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之后写出自己的感受。其他的三次考试,有两次是要求写表达个人观点的散文和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在中学阶段的写作教学每个年级都要求个人反思写作。他们的写作教学实际上培养了这样几种人:故事叙述者、难题解决者、科学报告者、戏剧表演者、观点陈述者和活动指导者,以及善于用充足的理由或事实根据劝说别人的人。,4、个性化:鼓励言语个性的发展,拟题参考1“这首诗里,实在交织着无限的怀念和怅惘”,结合上下文,说说“怅惘”一词在诗中的含义是什么?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分)答案:第一问(2分):“怅惘”是指作者思念什刹海却只能在梦中相见的遗憾。第二问(2分):表达了作者感伤怀旧的情绪和浓郁的乡愁情结。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文中描述了什刹海四季变化的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答案:概括(2分):冬雪皎白,薄冰试步;春天温柔,生机盎然:夏天明媚,夕阳辉煌;秋意渐深,秋荷摇曳。作用(4分)具体表现了什刹海景色之美;表达了作者对什刹海的喜爱之情。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以及“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3结合全文,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意(任选一句)。(2分)(1)但一片温柔的春意,却把整个什刹海的灵魂浸透了。(2)当星光落在水面时,你已可依稀听到诗神环佩。答案:(1)(2分)指春天来了,什刹海的水充满了春意。(2)指夜晚的什刹海很美,能触发诗人的创作灵感。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4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5分)答案:一开始写“我爱水”照应了标题,并与文章的结尾相呼应;一开始写“我爱水”,可由眼前之水过渡到故都之水,使行文自然巧妙;(引起下文,总领全文,为后文铺垫)这样写巧妙表达出作者对什刹海那段生活的怀念,其中也包含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在的淡淡生活感伤。抒发了作者爱家乡、爱自然之情.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