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年度新农合医疗筹资通知.doc

上传人:jian****019 文档编号:3420284 上传时间:2019-12-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委年度新农合医疗筹资通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区委年度新农合医疗筹资通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区委年度新农合医疗筹资通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0 X XYOUR LOGOYour company name区委年度新农合医疗筹资通知姓名:XXX部 门:XX部区委年度新农合医疗筹资通知为全面完成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筹资任务,推进我区新农合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省、市有关工作要求,现将全区年度新农合资金筹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目标年,新农合筹资以村为单位覆盖率达到100%,农民参合率达到99.95以上。镇(街道、开发区)农村低保户、五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等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农民、持有残疾证的贫困残疾人参合率达到100。二、筹资对象凡我区辖区内具有农村户籍的居民均可以户为单位自愿参加新农合,其户籍可以根据家庭享受的计划生育政策、退伍兵安置政策和城市低保政策来界定其是否属农村居民。严格执行以户为单位参合政策,农村户籍的中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应按户口登记簿核定的家庭成员情况一起参加新农合。三、筹资标准年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160元,其中各级政府财政补助120元,参合农民个人缴纳40元。四、筹资方式和方法新农合资金筹集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方式,鼓励有条件的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为农民捐助参合资金。农民个人缴纳的参合资金由各镇(街道、开发区)政府负责组织筹集,采取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和经办人员包户等多种筹资措施,定点或上门以现金方式收缴参合资金。要以户为单位,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各行政村(社区)在收取农民缴纳的参合资金时,应逐人填写参合登记表,并开具省新农合专用统一票据。民政部门要为农村低保户、五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等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农民缴纳个人缴纳的40元,残联要为持有残疾证的残疾人缴纳个人缴纳的40元。五、筹资时间筹资时间为年12月8日至年12月25日。12月16日前,各镇(街道、开发区)要摸清本镇应参合人员底数,将空挂户、已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人数剔除,报区新农合办公室。12月31日前,各镇(街道、开发区)要将农民个人缴纳资金上缴到区新农合财政专户。六、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道、开发区)要把新农合筹资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根据区划调整,及时调整充实领导和工作机构,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经办人员按章操作,要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强组织保障。(二)广泛宣传动员。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报道、发放公开信、印发宣传单、设立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新农合政策、意义以及参合农民的权利、义务,重点宣传今年政策的变化情况,切实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合积极性。(三)规范操作程序。各镇(街道、开发区)在筹资过程中,要坚持以户为单位参合,农民缴纳参合资金时,要及时开具省新农合专用统一票据。要遵循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严禁强迫命令,严禁利用行政手段强迫单位和个人为农民垫资或代缴新农合资金。要对有关工作人员进行政策培训,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办事。在筹资工作中要从真核对参合农民的姓名、户口、身份证号码,填写底册。按时完成合作医疗证审验、信息录入、信息修改等工作。对于新加入的参合农民,要及时发放合作医疗证。(四)加强部门协作。各有关部门要各尽其责,协调配合,积极做好筹资工作。卫生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完善新农合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管好用好新农合基金。财政部门要负责全区新农合基金的区级统筹和管理,及时划拨参合农民补助资金和办公经费。农业部门要配合做好宣传工作,动员和引导农民积极参加新农合。民政、残联等单位要及时解决好农村贫困农民和残疾人参加新农合的问题。监察、审计部门要做好对新农合基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审计工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药品质量的监管,规范农村药品采购渠道,保证农民用药安全。物价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医疗机构销售药品价格的监管。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五)加强工作督查。筹资工作实行定期调度和通报制度,各镇(街道、开发区)要每周向区新农合办公室报告基金筹措进展和农民群众参合情况,区新农合办公室要做好汇总分析,及时报送区政府。同时,对各镇(办事处、开发区)筹资情况进行定期督导,对进展慢、材料不实的进行重点督查、跟踪问效。第 6 页 共 6 页THANKS谢谢您的阅览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