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407769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综合题。考试时间90分钟。2请把第I卷和第II卷的答案直接做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以下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冻裂(林木)是指林木向阳面受冬季昼夜温度剧变致使树干纵向冻裂。在高寒地区的疏林地受害更重。冻裂一般不会直接引起树木的死亡,但可降低产量和品质。下左图为我国东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右图为树木冻裂图。据此完成12题。1上左图中M、N、T、S四地中林木冻裂灾害最严重处与图示区域海拔最高处的高差可能是A576米B735米C979米D1180米2推测疏林地受害更重的原因是A受冬季风影响大B易受病虫害侵袭C树干的庇荫状况差D生长快,木质差一次考试过后,上高三的小明难得轻松的休息一天。早上起来,小明在QQ群里晒刚拍摄的广州日出的照片,马上看到了乌鲁木齐的一位好友说:好巧呀,我也正在家里拍日出的。据此完成34题。3根据材料的信息,小明的这次考试应该是A广州市高三3月调考B广州市高三6月高考前模拟C广州市高三9月月考D广州市12月高三期末考试4小明拍摄日出时,镜头应该是对着A正东方向B东南方向C东北方向D正北方向下面左图为某岛屿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右图为左图所示岛屿的地形略图,其中M为1月份20等温线(虚线为可能)分布状况。读图完成57题。5该岛甲、乙两地A甲地1月牧草枯黄B乙地有明显干湿两季C气温年较差较小D712月降水量逐月增加6甲、乙两地纬度相同,但乙地比甲地降水量大得多,关于其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东南季风有关B乙侧位于暖湿信风迎风坡C乙地海拔比甲地低D甲地深居内陆,乙地临海7下列关于L1、L2、L3、L4等温线弯曲合理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L1符合实际,因为岛屿中部距海较远,气温较高BL2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陆地温度高于海洋CL3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海洋温度高于陆地DL4符合实际,因为沿岸有暖流流经地冰花也称“霜柱”,冬季夜晚,当气温低于0,风速较小时,会使温暖的土壤缝隙向上蒸发水汽产生凇结,常常可以看到生长出千姿百态的地冰花,有时连成一片,宛似雪地金针菇。右图为“地冰花景观图”,图中白色部分为地冰花。据此完成89题。8地冰花形成的土壤条件是A干燥而紧密B土壤温度低C潮湿而松散D土壤水分少9地冰花与霜的形成不同,原因是A风力大小不同B水汽来源不同C温度高低不同D阴晴状况不同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印加人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水渠和梯田修筑得非常坚固。读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完成1012题。10左图中a、b两处流水作用不同,其差异是Aa处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Bb处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C两处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D两处均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11古印加文明的农田以用石块垒成的梯田为主,修筑这种梯田能A防止雨水流失,增加土壤水分B降低山地坡度,方便居民出行C提高植被覆盖,改善局地气候D减缓水分冲刷,防止土壤流失12古印加文明分布于秘鲁山区,据图推测其中的原因应包括山区海拔高,气候凉爽山区冰川融水量大,河谷水源充足山区地形崎岖,利于防御山区为河流源头,水运便利ABCD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最高处海拔253米,植被稀少。该国,旅游业发达,著名景点“蓝窗”就分布在马耳他戈佐岛西北角,该景观由两边直径约10米的天然石墩和一个石盖,天然形成的一个高约100米、宽约20米的“窗子”,从中可以看到对面蓝色的波涛,因而得名“蓝窗”。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读图完成1314题。13形成“蓝窗”景观最主要的地质作用是A海浪侵蚀B火山活动C风化作用D冰川侵蚀14马耳他岛植被稀少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低平,盐碱化严重B夏季干热,冬季冷湿C地表严重缺水,土集瘠薄D大风天数多,灾害天气频发贝加尔湖冬季多大风,有两个奇迹:一是冬季平均气温为38,但冰下的水温与夏季几乎接近;二是湖岸沙滩边有片松林,根部裸露在地面以上23米,当地人称为“高跷树”。完成1516题。15贝加尔湖冰层以下的水温与夏季接近,其原因是A海拔高,湖水温度的季节变化很小B地下温泉不断涌出,为湖水提供热量C冰层很厚,寒冷空气难以进入湖水D冰层下的温室效应和深水的热传导16“高跷树”根部露出地面很高,推测其形成原因可能是A气候干旱,利于根系吸收更多水分B气温低,冻土厚,根部难以深扎入土C风大浪大,根部土壤被侵蚀D土层浅薄,增加树身的稳定拉斯曼丘陵往于南极大陆边缘(69S,76E附近),主要由五大半岛和128个岛屿组成,面积近40平方千米,是南极大陆为数不多的绿洲之一。下图为拉斯曼丘陵的气温统计图。据此完成1719题。17拉斯曼丘陵A冬半年月均温变化较小B冬季气温均在0以下C终年受极地冷高压控制D最冷月一般出现在8月18拉斯曼丘陵地区沙堆和沙地等风积地貌规模小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搬运能力微弱B岩石风化物非常少C风化物被冰川侵蚀D风从海洋吹向陆地19推测可在拉斯曼丘陵上生长的植物是A针叶树木B苔藓、地衣C灌木D草类降雪初始日期等值线数值等于实际降雪初始日期与同一年度9月1日之间的日数,数值越大,初始日期越迟;降雪终止日期等值线数值等于同一年度8月31与实际降雪终止日期之间的日数,数值越大,终止日期越早。降雪初始日至降雪终止日为雪季。下图示意1962-2012年青海省平均降雪初始、终止日期等值线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2022题。20图中青海省四地中,雪期最长的是A冷湖B贵德C五道梁D格尔木21影响冷湖雪季长短的主导因素是A大气环流B地形C距海远近D纬度位置22近些年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青海省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大部分地区降雪初始日期提前B大部分地区积雪厚度增加C大部分地区雪季延长D大部分地区降雪终止日期提前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运动是间歇性上升时,那么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向北汇入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中,下图为某科考队绘制的克里雅河出山口处河床至阶地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2325题。23低阶地表层沉积物分选性明显较高阶地差的原因是A大陆性气候风速多变B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明显C物理风化作用较强D沉积物质来源复杂24导致高阶地与中阶地相对高差有明显差异是由于地壳抬升的A高度不同B规模不同C速率不同D年代不同25科考队发现该地阶地下部存在古老的砾石沉积层,其原始地貌可能是A风积沙丘B风蚀沟谷C冲(洪)积扇D三角洲第II卷(综合题)二、综合题(共4个小题,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分)巴丹吉林沙漠以奇峰、鸣沙、湖泊等闻名于世,该地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超过3000mm,沙漠中却有100多个湖泊,其中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5个,冬季不结冰。该地沙丘广布,最高达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沙丘内部较潮湿,沙丘顶部附近生长有较多的植物。2014年12月,该地寻找饮用水源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共开掘八口井,每昼夜近1万立方米的优质矿泉水喷涌而出。巴丹吉林沙漠及附近地区示意图。(1)巴丹吉林沙漠气候干燥,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但却存在众多湖泊,冬季不结冰。试说明原因。(4分)(2)分析巴丹吉林沙漠高大山丘的成因。(6分)(3)你是否赞同在巴丹吉林沙漠地区大量开发地下水,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地球除了热带雨林,还有“温带雨林”。下图中的W岛是世界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地区之一,雨林中植被茂密但树种单一,冷杉、云杉等高大的针叶树种占绝对优势。只有在树木相对稀少的局部地带才能见到低矮的阔叶植物,这是温带雨林与热带雨林最大的不同。云杉和冷杉林颜色暗绿,树冠浓密,透光量很小,林中阴暗潮湿,地衣、苔藓随处可见。(1)比较W岛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原因。(3分)(2)分析该岛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大多地区偏高的原因。(3分)(3)与热带雨林相比,分析W岛雨林地区树种单一的原因。(6分)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奥卡万戈河,是南部非洲一条内陆河。发源于安哥拉比耶高原,最后消失于博茨瓦纳西北部卡拉哈里沙漠边缘,形成奥卡万戈三角洲。奥卡万戈三角洲亦称“奥卡万戈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平均面积约为1.5万平方千米,其面积大小存在季节性变化,这里随处可见鳄鱼、大象、羚羊、狮子等野生动物。右图示意奥卡万戈三角洲的位置和地形。(1)推断奥卡万戈三角洲沼泽广布的原因。(3分) (2)分析奥卡万戈三角洲面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3)分析奥卡万戈三角洲动物数量丰富的原因。(3分)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从去年8月19日开始,我国正式启动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科研人员沿着横断山区祁连山的森林分布区,调查了树线位置的时空变化,结果显示,珠峰地区海拔6300米以下,基本没有常年积雪,过去100年树线位置平均上升了29米,最大上升幅度80米。材料二:青藏铁路锡北段位于柴达木盆地,从青藏铁路的锡铁山站接轨引出,向南行至北霍鲁逊盐湖矿区。沿线沙害严重,通过对青藏铁路锡北段进行考察研究,专家认为防治该地沙害最有效的措施是采用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如图乙所示)的方式。图甲为青藏铁路锡北段示意图。(1)现在珠峰地区海拔6300米以下,基本没有常年积雪。这一现象可能给青藏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3分)(2)青藏高原树线上升对植被生长的影响。(3分)(3)分析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防沙方式的作用原理。(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