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四节 第1课时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学案(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407558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四节 第1课时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学案(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四节 第1课时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学案(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四节 第1课时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学案(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课时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在单侧光照射下,植物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2单侧光的照射使得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造成背光一侧生长快于向光一侧。3最早进行探索植物向光生长奥秘的是达尔文。4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5植物在自然生长状况下体内生长素的含量很少。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填表科学家设计思路实验结果实验结论达尔文弯向光源生长胚芽鞘的尖端不仅具有感光作用,而且可能会产生某种“影响”,并从顶端向下传送,单侧光照射导致下部伸长区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快,结果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不生长也不弯曲直立生长弯向光源生长詹森不生长也不弯曲琼脂块能让这种影响通过,云母片则不能。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从尖端向下扩散,刺激胚芽鞘下部的伸长区生长弯向光源生长不生长也不弯曲弯向光源生长基本不生长也不弯曲拜尔弯向放置尖端相对的一侧生长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温特向放置琼脂块相对一侧弯曲生长表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能从尖端向下运输,并且它的分布受到光的影响弯曲生长,弯向单侧光照的一侧2生长素的分离与鉴定(1)1934年,科学家从人的尿液中分离出这种物质,经过鉴定,确定为吲哚乙酸(IAA)。(2)1946年,科学家从高等植物中成功分离出生长素。3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单侧光照射使得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背光一侧生长快于向光一侧。1下列判断叙述的正误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2)拜尔和温特的实验,都是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的()(3)植物的向光性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2.小麦的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如右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胚芽鞘将()A弯向光源生长B背向光源生长C停止生长解析:选A小麦的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后显示向光性。3植物具有向光性。下图是研究植物向光生长的实验,该实验说明()A幼苗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在尖端B幼苗合成生长素的部位在尖端C幼苗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解析:选C该实验遵循了对照原则,单侧光作用的部位是尖端,幼苗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 4.如右图所示,在燕麦胚芽鞘顶端的下部插入云母片(不透水),从右边用单侧光照射,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直立向上生长B向左弯曲生长C向右弯曲生长解析:选C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顶端的生长素在背光侧浓度较高,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背光侧生长较快,云母片放在该处不影响生长素的运输。5由下图直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解析:选A甲、乙两组实验中,乙组可看作对照组,实验的单一变量是有无生长素;实验结果是去掉尖端的胚芽鞘是否生长,因而此实验的结论是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1植物生长物质(1)植物激素:植物体内合成。(2)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具有植物激素活性。2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比较比较项目植物激素动物激素不同点产生部位无专门的分泌器官,由植物体的一定部位产生由专门的内分泌器官或内分泌细胞分泌作用部位不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随血液循环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相同点由自身产生特点:微量和高效调节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题组冲关1下列不属于植物激素调节的是() A向日葵的细嫩花盘跟着太阳转B植物根的向地性生长和茎的背地性生长C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D许多植物叶片在秋末会脱落解析:选C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是植物生命活动的需要。2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是一类化学物质B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C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D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生长解析:选D植物激素不一定都能促进植物生长。图中各符号的含义:均匀光照,单侧光照,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不透光的锡箔套,云母片。分析以上实验,可得到如下结论:(1)图与图表明:胚芽鞘在均匀光照下和黑暗中都直立生长。图与图表明: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弯曲生长。(2)图与图表明: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3)图表明:胚芽鞘尖端能产生某种物质(生长素),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生长。 (4)图表明:该物质(生长素)分布不均,是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根本原因,而单侧光是影响该物质(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外部原因。(5)图表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而发生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部。(6)图对比分析表明:该物质(生长素)从产生部位(尖端)向下运输到作用部位(尖端下部),并促进作用部位的生长。(7)比较图表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感受单侧光引起横向运输)。 思考探究(1) 胚芽鞘的尖端具有感光作用,那么放置在去尖端胚芽鞘上的琼脂块是否也有感光作用?提示:没有。(2)教材中温特的实验缺少对照实验,该如何设置?提示:用一空白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观察其生长状况。(3)教材中詹森把云母片插在胚芽鞘背光侧,结果胚芽鞘就完全不生长也不弯曲吗?提示:背光侧的伸长区无生长素,而向光侧的伸长区应该有少量的生长素,故向光侧应该表现生长,而使胚芽鞘稍向右侧弯曲生长。(4)科学家从人的尿液中分离出生长素,那么人体内也能产生生长素吗?提示:不能。人的尿液中的生长素是人食用植物性食物而摄入的,生长素在人体内没有被分解而最终随尿排出体外。 题组冲关3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某种化学物质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解析:选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琼脂块是否接触过胚芽鞘的尖端,题干只说明了自变量即刺激因素,没有说明运输方向,也没有涉及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感受光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同时也没有单侧光的照射。4从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生长素能促进胚轴切段生长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轴切段的顶端解析:选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琼脂块是否含生长素,实验结果为生长或不生长;所以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结论为生长素能促进胚轴切段生长。归纳拓展胚芽鞘的问题总结(1)感受单侧光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弯曲生长的部分在尖端下方。(2)生长素的产生部位是尖端,作用部位是尖端下方。1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图解分析实验处理方法暗盒开孔类云母片插入类切割移植类锡箔纸遮盖类旋转类失重类幼苗移到太空后,其向光性仍保留,但失去了根的向重力性和茎的负向重力性2与植物激素有关的实验设计分析(1)验证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在尖端实验组:取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如图A。对照组:取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空白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如图B。 (2)验证胚芽鞘生长部位在尖端下段实验组:在胚芽鞘尖端与下段间插入云母片,如图A。对照组:胚芽鞘不做处理,如图B。(3)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实验操作:如下图。 现象:装置A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B和C中胚芽鞘弯向光生长。(4)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实验操作:如下图。实验现象:A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组中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5)探究重力和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程度实验操作:如右图所示(注:A盒下侧有开口,可以进光)。结果预测及结论:若A、B中幼苗都向上弯曲生长,只是B向上弯曲程度大,说明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单侧光。若A中幼苗向下弯曲生长,B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说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重力。若A中幼苗水平生长,B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说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与重力相等。 题组冲关1下图表示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锡箔套不透光,云母片不透水)。下列选项中,胚芽鞘均直立生长的是()ABC D解析:选C图尖端不透光,产生的生长素均匀分布,直立生长。图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下运输,出现向光弯曲生长。图云母片位置不影响生长素运输,向光弯曲生长。图云母片阻断生长素的横向运输,生长素均匀分布,直立生长。图产生的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不能生长。图因受单侧光刺激,导致左侧的生长素较多,又因右侧插有云母片,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生长慢,故向右弯曲生长。图生长素均匀分布,直立生长。图尖端下部左侧生长素浓度高,长得快,向右弯曲生长。2如下图,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将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匀速旋转,保持每15 min一圈,7 d后,幼苗的生长状况正确的是() 解析:选A依题意,光源固定不动暗箱水平旋转,15 min转一圈,实际上是幼苗每隔15 min受到一次来自暗箱小窗的光照,其他时间均无光照;因此,对于幼苗来说,受到的依然是单侧光照,只不过是每一次间隔时间较长,故幼苗应弯向小窗生长。3下图甲是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那么一段时间后,在图示位置时,其生长情况依次是()A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B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向a侧弯曲C向a侧弯曲直立生长向b侧弯曲D向b侧弯曲直立生长向a侧弯曲解析:选A图甲中有尖端和单侧光,由此可知,在单侧光的刺激下,生长素在尖端发生横向运输,使得a的生长素浓度大于b。中由于a琼脂块生长素浓度大于b琼脂块,故a侧生长较b侧快,结果胚芽鞘向b侧弯曲生长;图的胚芽鞘是放在旋转器的中心位置,故与的结果一致;图中由于去掉尖端后单侧光不再影响生长素的分布,故弯向b侧生长。4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能直立生长的是B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进行对照C若探究植物胚芽鞘感光部位,应设置进行对照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解析:选C根据生长素的有无和分布是否均匀可以判断,直立生长,不生长、不弯曲,向光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向光弯曲生长,直立生长。设计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进行对照;若探究植物胚芽鞘感光部位,应设置进行对照,不符合要求。5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为了研究植物体的向光性,设计实验如图所示。A琼脂块上放有胚芽鞘尖端,B琼脂块上没有胚芽鞘尖端。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温特之前,科学家研究初步认为,胚芽鞘向光生长是由_部位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引起的,温特推想这种化学物质也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2)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的现象说明A琼脂块中确实含有某种化学物质,且这种化学物质的作用是_。(3)和的现象均表明,胚芽鞘向该化学物质分布_(填“多”或“少”)的一侧弯曲生长;设置和组的目的是排除_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该实验应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其原因是该化学物质分布会受_的影响。(4)自然界中,植物体在单侧光照的条件下,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该化学物质在背光侧分布较_。后来研究发现,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解析:(1)胚芽鞘向光生长是由胚芽鞘尖端产生的某种化学物质(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再极性运输到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使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背光侧生长快,所以向光弯曲生长。(2)通过和对照可见这种物质的作用是促进生长。(3)和胚芽鞘均弯向放置琼脂块的对侧生长,即向生长素分布少的一侧弯曲生长;和组进行对照,目的是排除琼脂块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该实验应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其原因是该物质分布会受到光的影响。(4)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该生长素向背光侧移动,运输到下部的伸长区,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显示出向光性。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答案:(1)胚芽鞘尖端(2)促进生长(3)少琼脂块光(4)多吲哚乙酸6为比较光照和重力两种因素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的影响哪一个更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如下探索。(一)材料用具:品种、大小相同的已用清水泡胀的玉米种子若干,空易拉罐四个,沙土,不透光的牛皮纸,剪刀等。(二)方法步骤:第一步:取四个空易拉罐,分别剪去顶盖,装入湿润沙土并分别标号(甲、乙、丙、丁),并各植入10粒玉米种子,放在温度适宜的阴暗处培养,待幼苗长到2 cm左右备用。第二步:把甲、乙、丙、丁都用不透光的牛皮纸包严(留出幼苗生长的足够空间),放在实验台上。甲、乙直立放置,在乙的一侧开直径1 cm的小口,在距小孔一侧0.5 m处用100 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丙、丁水平放置,在丙正对地面一侧开直径1 cm的小口,在其下方0.5 m处用100 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其他条件相同。(三)实验现象:两昼夜后,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每个装置中只画了一个幼苗作为示意)。请回答问题:(1)要证明重力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应选择_装置进行实验。(2)造成丁装置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的原因是_。(3)如果一开始就使整个实验装置处于无重力状态,则丙装置中幼苗的生长方向是_,丁装置中幼苗的生长方向是_。(4)比较丙、丁两装置中玉米苗的生长情况可知,本实验中重力对幼苗生长的影响比单侧光对幼苗生长的影响_(填“大”“小”或“相同”)。由此可判断乙、丁两装置中幼苗弯曲生长到相同角度时,_装置所需的时间较长。解析:本题同时探究了重力和单侧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把两个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弯曲程度来比较两种因素对生长的影响。答案:(1)甲和丁 (2)由于重力作用使生长素在近地一侧分布多,茎对生长素敏感性低,导致近地一侧的组织纵向伸长,生长较快(3)弯向光源生长(或弯向下方生长)水平生长(4)大乙一、选择题1荷兰科学家温特做了以下实验:把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约12 h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则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结果不能直接证明()A胚芽鞘尖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B该物质能够由尖端向下运输C该物质能够促进胚芽鞘的生长D单侧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解析:选D该实验能证明放置过尖端的琼脂块能促进胚芽鞘生长,但是实验没有单侧光,没有对照实验,不能说明单侧光对胚芽鞘内该物质的影响。2下列能够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实验是()解析:选C由于题干中所说的是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影响分布不均,导致了胚芽鞘的弯曲,而选项D的琼脂块与尖端不存在必然的关系,所以不能说明。3下列利用胚芽鞘所做的实验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促进生长的物质”的是() 解析:选D先把胚芽鞘尖端放到空白琼脂块上,然后再把放置过尖端的琼脂块放置到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弯向未放置胚芽鞘的一侧生长,说明胚芽鞘确实产生了“促进生长的物质”。4下图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部位的最佳实验组合为()ABC D解析:选C该实验的自变量应为胚芽鞘尖端是否遮光,因此实验组合是能说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部位的最佳实验组合。5在一个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上放一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用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只生长不弯曲,这一现象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生长素能由顶端运输到下部A BC D解析:选C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上放一个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用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只生长不弯曲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生长素能由顶端运输到下部促进植物生长。6对燕麦胚芽鞘尖端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处理:将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在尖端纵向插入锡箔;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切去胚芽鞘尖端。下列选项叙述错误的是()A给予左侧光照时,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B给予右侧光照时,弯向光源生长的是C给予单侧光照射时,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D给予右侧光照,测定生长素含量,右侧比左侧高解析:选D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尖端被遮挡则不弯曲,尖端的横向运输被阻断也将直立生长;无尖端不生长;给予右侧光照,测定生长素含量,左侧比右侧高。7为验证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理,某同学按下图进行了实验。其实验结果应为()A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 B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C胚芽鞘直立生长 D胚芽鞘不生长解析:选AMN段移动后,由于右边生长素无法运输到生长的部位,右边不能生长,而左边是可以正常生长的,因此会向右弯曲生长。二、非选择题8如图所示是生长素发现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综合图和图 可以证明胚芽鞘具有_。(2)综合图和图可以证明与生长和弯曲有关的部位是_。(3)综合图和图可以证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_,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发生弯曲的部位是尖端_。(4)综合图和图可以证明_能够产生某种_的物质并且向下部运输。(5)经科学家努力,从植物组织中分离出了生长素并鉴定出了它的化学本质是_。解析:(1)图、相比单一变量为单侧光,有光时向光弯曲生长,而无光时直立生长,说明胚芽鞘具有向光弯曲生长的现象。(2)图与相比,单一变量为有无胚芽鞘尖端,图去尖端不生长也不弯曲,有尖端向光弯曲生长,说明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与尖端有关。(3)图与相比,单一变量为有无锡箔帽遮住尖端,图未遮住尖端,向光弯曲生长;图遮住尖端,直立生长,说明感光部位在尖端,弯曲部位在尖端下面一段。(4)图与相比,单一变量是琼脂块有无接触过胚芽鞘尖端,接触过的琼脂块使胚芽鞘弯曲生长,未接触过的胚芽鞘不弯曲不生长,说明胚芽鞘尖端可产生促进其下部生长的物质。(5)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答案:(1)向光弯曲生长的现象(2)胚芽鞘尖端(3)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4)胚芽鞘尖端促进生长(5)吲哚乙酸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胚芽鞘生长与向光性的各种实验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和目的不一致的是()A将胚芽鞘置于黑暗与单侧光下,观察单侧光对其生长的影响B用锡箔帽和锡箔环套在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下面一段,研究其感光部位C将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与完整的胚芽鞘一起培养,观察尖端对其生长的影响D将含IAA琼脂块与空白琼脂块分别放在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研究其向光性原理解析:选D观察单侧光对其生长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为有无单侧光;研究感光部位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部位;观察尖端对其生长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尖端;研究向光性的自变量是胚芽鞘是否接受单侧光。2用燕麦胚芽鞘作实验材料。下列实验,将发生向右弯曲生长的是()解析:选B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在尖端下面一段,因此,可通过尖端下面一段生长素的分布情况来判断胚芽鞘的生长情况。由于生长素能透过琼脂块,不能透过玻璃片和云母片,故A项中将直立生长,B项中向右弯曲生长,C项中向左弯曲生长,D项中直立生长。3下图的4个实验中燕麦胚芽鞘能继续伸长生长的是()A BC D解析:选B产生生长素的部位为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由顶端运到下部促进胚芽鞘生长。生长素可透过琼脂片,不能透过玻璃片。4.右图所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的生长状况是甲;如果固定纸盒,旋转植株,植株的生长状况是乙;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植株的生长状况是丙,则甲、乙、丙分别代表()A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B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C向右弯曲生长、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D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解析:选B只旋转纸盒,不旋转植株,这样植株只能在纸盒上的小窗转到光照一侧时才能接受光照,所以向左弯曲生长;只旋转植株,不旋转纸盒,植株永远不能接受到光照,所以直立生长;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每次植株都在小窗朝向光源时接受光照,但每次都是植株向盒开口的这一侧接受光照,所以植株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二、非选择题5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一)方法步骤: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 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二)实验结果预测: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_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_装置。(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1)根据_号和_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2)根据_号与_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3)根据_号与_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4)根据号和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_。解析:(二)图示中号装置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号不生长也不弯曲、号直立生长、号直立生长、号直立生长、号弯向右侧生长。(三)(1)欲证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则自变量为单侧光的有无,胚芽鞘都需具有尖端等条件相同,故和号装置符合。(2)欲证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则自变量为尖端的有无,单侧光等无关变量相同,则和号装置符合。(3)欲证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则应是尖端接受光照和尖端未接受光照来进行相互对照,故和符合题意。(4)号装置生长素在胚芽鞘两侧分布均匀而直立生长,号装置生长素在胚芽鞘左侧分布较多,则弯向右侧生长,说明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两侧分布不均匀有关。答案:(二)(三)(1)(2)(3)(4)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两侧分布不均匀有关6实验探究下面是三组研究生长素的实验设计示意图。(1)根据实验设计示意图(一)结果可知,切除胚芽鞘尖端的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其生长素最终来自_。(2)如果实验设计(一)是为了研究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且能促进胚芽鞘下端生长,应补充的对照实验是_。 (3)实验设计示意图(二)中有明显的错误,错误为: _。(4)如果实验设计(三)是为了研究单侧光引起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请将实验设计示意图(三)中的甲、乙两图画图补充完整。解析:(1)根据实验结果和琼脂块的透水特征解答(1)小题,胚芽鞘尖端中的生长素先传给了琼脂块,再由琼脂块传给了胚芽鞘的下面一段。(2)考查单一变量,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3)设计示意图(二)中因为没有了尖端,单侧光将不起作用;由于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没有放在中央,胚芽鞘右侧生长素较多,因此会向左弯曲生长。(4)在单侧光照射下A中生长素较多,因此放A琼脂块的弯曲得更厉害。答案:(1)胚芽鞘尖端(2)将未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除胚芽鞘尖端的胚芽鞘的右侧(3)实验结果胚芽鞘应该向左弯曲生长(4)如下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