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练兵)2019中考物理备考全攻略 专题06 力和机械(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407446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前练兵)2019中考物理备考全攻略 专题06 力和机械(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考前练兵)2019中考物理备考全攻略 专题06 力和机械(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考前练兵)2019中考物理备考全攻略 专题06 力和机械(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06 力和机械知识点1力和力的作用效果1、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对力的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物体产生力的作用时,一个物体受到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必定也要反作用于另一个物体,一个物体即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有力就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也能发生力的的作用。如万有引力,磁力等可以不直接接触产生力的作用;、彼此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如两个物体虽然接触,但是没有发生推、拉、提、挤、压等作用也可能不会产生力;2、单位和大小(1)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2)大小:1N相当于托起两个力鸡蛋的大小;3、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例1(xx恩施州)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答案】A【解析】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故C错误。D、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置,不相互挤压的桌子,故D错误。例2(xx绵阳)辽宁号航母的舰载战机歼15着陆时在拦阻索作用下停下来,这个过程中()A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B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改变C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相同D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答案】B【解析】知识点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力的三要素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如下图,甲对乙施力的同时,乙也对甲施加力的作用;甲乙施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受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2、相互作用力特点、两力性质相同;、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例1(xx台州)将纸餐盘、纸杯和吸管按照如图方式粘合在一起即成“纸杯船”。(1)往纸杯里倒些水,水从吸管喷出时,纸杯船就会前进,说明_。(2)杯内装水越多,吸管喷水越远,因为_。【答案】(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解析】(2)杯内装水越多,吸管喷水越远,是因为装水越多,水的深度h越大;运用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所以喷水越远。例2(xx达州)滑板车是小学生喜爱的玩具之一。用脚向后蹬地,滑板车会沿地面向前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的;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滑板车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且人的两脚站立在滑板车上时,滑板车受到的支持力与是平衡力(选填“人的重力”、“车的重力”、“人与车的总重力”)。【答案】相互;运动状态;人与车的总重力。【解析】知识点3力的测量1、弹簧测力计(1)结构:由弹簧、指针、刻度盘、外壳等部件组成;(2)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3)用途:测量力的大小;2、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使用前应先进行调零,使指针正对零刻度线,并注意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测力时注意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与被测力的方向一致,指针不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摩擦;、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表面垂直;、拉力不要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例1(xx贵港)在实验室,用弹簧测力计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A力B体积C密度D质量【答案】A【解析】例2(xx株洲)一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其刻度_(填“是”或“不是”)均匀的,量程为_N,分度值为_N,读数为_N。【答案】是;05;0.2;2.6。【解析】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制成的,则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一个大格表示1N,一大格又分为5个小格,则分度值为0.2N,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6N。知识点4力的表示方法1、力的示意图:人们常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力的示意图;2、图像意义:在力的示意图中,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箭头表示力的方向;3、画法“两定”:确定力的作用点和方向;“两标”:标箭头表示方向,标力的符号和大小;注意;原题中给了力的大小就要标出力的大小;反之,则不用标出;例1(xx常州)如图所示,密闭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向右匀速直线行驶,汽车内连杆对电视机的施力示意图应为()ABCD【答案】A【解析】例2(xx天门)如图所示,两个匀质长方体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拉力F作用在物体B上,使物体A,B一起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请作出物体A受力的示意图【答案】如下图【解析】知识点5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2、符号与单位:通常用G表示,单位是N;3、施力物体:地球;4、方向:竖直向下,(即指向地心的方向);5、大小:G=mg,g=9.8N/kg(有时也取g=10N/kg),m表示质量,单位kg;g=9.8N/kg物理意义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6、重力和质量的区别与联系质量重力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区别方向没有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不随物体所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随物体在地球不同位置而改变符号mG单位千克(kg)牛顿(N)计算公式m=vG=mg测量工具天平弹簧测力及联系G=mg,g=9.8N/kg(有时也取g=10N/kg);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例1(xx深圳)对下列图像中的物理信息描述错误的是()A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B该物质可能是水C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D黑龙江北部(最低温度52.3)可以使用水银温度计【答案】D【解析】C、随着时间的推移,路程不变,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C正确;D、黑龙江北部(最低温度52.3)低于水银的凝固点,故不可以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故D错误。例2(xx成都)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1)测量物体重力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汁的量程和分度值外,还应将弹簧测力计在方向调零。(2)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状态,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大小)就等于物体的重力。(3)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出了不同质量钩码所受重力的多组数据。其中一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N。(4)实验小组的小虹同学提出:“还可以测量钩码以外的其它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将这些数据与钩码的数据放到一起来寻找规律。”而同组的小宇同学不赞同,他认为“必须全部用钩码的重力与质量的数据来寻找规律”。你认为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答案】(1)竖直;(2)静止;(3)1.8;(4)小虹【解析】知识点6重力三要素1、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2、重心位置(1)、对于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2)、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物体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找出重心;(3)、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3、大小:计算公式G=mg;4、方向:竖直向下利用其方向特点,可以检查桌面是否水平、墙壁是否竖直;例1(xx黔南州)如图所示,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你画出该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答案】如下图【解析】过物体的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符号G表示。如图所示:例2(xx六盘水)如图所示,请画出足球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答案】如下图【解析】知识点7摩擦力1、摩擦的种类(1)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2)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3)静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力属于动摩擦。2、滑动摩擦力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回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产生条件:两物体相互接触、接触面粗糙、相互间存在压力、发生相对运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砝码、木板、木块、毛巾、棉布等;(2)实验原理: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3)实验步骤:(4)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及压力的大小有关。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增大摩擦与减小摩擦的方法(1)增大摩擦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2)减小摩擦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使接触面彼此分离;例1(xx长春)下列实例中增大摩擦的方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举重运动员手涂防滑粉B足球守门员戴防滑手套C长跑运动员的鞋底有花纹D自行车运动员捏闸刹车【答案】D【解析】例2(xx北京)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B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C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D给自行车的车轴加润滑油【答案】D【解析】A、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B、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C、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D、给自行车的车轴加润滑油,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D符合题意。例3(xx杭州)如图,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重30牛的物块在AB段受F=1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到B点时撤去水平拉力,物块仍继续运动,到C处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B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10牛B在AB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20牛C在BC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10牛D在C点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30牛【答案】C【解析】例4(xx攀枝花)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有F=2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B两物体上,使A、B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和B之间摩擦力为0B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0C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2N,方向水平向左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2N,方向水平向右【答案】B【解析】对A分析,A在水平方向上受水平向左的拉力F和B对A向右的静摩擦力,因为A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f1=F=2N,故A错误;把AB看成一个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受向左的拉力F和向右的拉力F,由于两力拉力大小相等,所以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只受两个拉力,地面对B没有摩擦力,故B正确,CD错误。例5(xx乐山)在学习摩擦力时,小强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a接触面所受的压力;b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他通过如图所示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1)如图甲,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的滑动摩擦力(2)如图乙,在木块上加一砝码,从而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测出此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3)如图丙,在木板上铺上毛巾,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的粗糙程度,保持木块上的砝码不变,测出此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实验次数接触面压力弹簧测力计的读数1木板面4N0.6N2木板面6N0.9N3毛巾面6N3.0N在以上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在第1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为N;若拉力增大到2N,木块做加速运动时,滑动摩擦力为N比较第1、2次实验得出结论:_。比较第2、3次实验得出结论:_。如图丁所示,小强还利用以上实验器材来研究木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他水平拉动木板向右加速运动的过程中,木块相对地面保持静止,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大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方向是_。【答案】二力平衡;0.6;0.6;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等于;水平向右。【解析】知识点8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及其五要素(1)杠杆:物理学中,把能绕某一个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直棒或曲棒),叫做杠杆;(2)杠杆五要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符号O;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符号F1;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符号F2;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符号L1;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符号L2;沿着力的方向所引的直线叫力的作用线;2、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的含义:在力的作用下,如果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绕支点匀速转动,我们就说杠杆平衡;(2)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公式为:F1xL1=F2xL23、探究杠杆平衡条件(1)实验步骤(2)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3)实验结论:当杠杆平衡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即F1xL1=F2xL2;(4)注意事项调节杠杆时,要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主要是为了便于测量动力臂和阻力臂;实验过程中,不能在调节平衡螺母;实验至少做三次,防止实验结果的偶然性;4、杠杆的分类杠杆类型力臂关系力的关系特点应用举例省力杠杆L1L2F1F2省力、费距离瓶起子、撬棒等费力杠杆L1L2F1F2费力、省距离钓鱼竿、镊子等等臂杠杆L1=L2F1=F2不省力、不省距离定滑轮、天平等例1(xx上海)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A点挂一重物,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在B点施加一个力并使该力最小,该力应沿()ABM方向BBN方向CBP方向DBQ方向【答案】A【解析】例2(xx宁夏)如图所示的机械中,使用时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的是()A动滑轮B订书机C定滑轮D镊子【答案】D【解析】例3(xx广西)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杠杆在力F作用下水平平衡,如图所示,现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过程中,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拉力F与其力臂的乘积变化情况是()A一直变小B一直变大C一直不变D先变小后变大【答案】C【解析】将测力计绕B点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过程中,钩码的重力不变,其力臂OA不变,即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不变;由于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所以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拉力F与其力臂的乘积也是不变的。例4(xx海南)如图所示,下列工具在使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筷子B钓鱼竿C钢丝钳D食品夹【答案】C【解析】A、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错;B、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错;C、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正确;D、食品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D错。例5(xx曲靖)在如图中,L1是动力臂,作出动力F1。【答案】如下图【解析】例6(xx凉山州)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在杠杆上挂钩码前,杠杆静止在甲图中的位置,为使杠杆水平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将杠杆调节水平平衡的目的是避免对实验的影响和便于。(2)乙图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若在A处下方再挂一个相同钩码,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则需将挂在B处的钩码向右移动格。(3)若取掉乙图中挂在B处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钩在C处对杠杆施拉力,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小,则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方向是。(4)此实验多次改变挂在支点O两边钩码的质量和悬挂位置,收集杠杆平衡时多组动力,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的数据,其目的是(选填“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答案】(1)右;杠杆自重;测量力臂;(2)1;(3)竖直向上;(4)寻找普遍规律。【解析】(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右端偏高,右端的平衡螺母应向上翘的右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同时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知识点9定滑轮和动滑轮1、滑轮:周边有槽,可以绕轴转动的轮子就是滑轮,可以看成是连续转动的杠杆,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2、定滑轮(1)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2)实质:等臂杠杆;(3)特点:不能省力,也不省距离,但能改变力的方向;3、动滑轮(1)定义:轴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2)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3)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要费一倍的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例1(xx河池)下列是小明同学整理教材中有关力学的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A定滑轮既能改变拉力的方向,又能省力B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先进行校零C钢丝钳在使用时能省力,但须多移动距离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答案】A【解析】例2(xx黄石)为探究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设计如下两种方式拉升重物,下面关于探究的做法和认识正确的是()A用动滑轮提升重物上升h高度,测力计也上升h高度B若拉升同一物体上升相同高度,用动滑轮拉力更小,且做功更少C减小动滑轮质量可以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D若用定滑轮拉重物,当拉力竖直向下最省力【答案】C【解析】A、用动滑轮提升重物上升h高度,测力计也上升2h高度,故A错误;B、拉升同一物体上升相同高度,用动滑轮时,提起动滑轮需要做功故做功较多,故B错误;C、减小动滑轮质量,可以减小额外功,故可以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故C正确。D、用定滑轮拉重物,向各个方向的拉力都等于物重,故D错误。知识点9滑轮组1、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2、特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3、滑轮组省力情况分析(1)滑轮组竖放(2)滑轮组横放4、判断滑轮组绳子承重股数-切割分离法在动滑轮与定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与动滑轮相联系的绳子的段数即为承担重物绳子的股数;n=2n=2n=35、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距离关系S绳=n*h物6、滑轮组组装原则:“奇动偶定”若绳子承重股数是奇数,则绳子的起点从动滑轮开始绕线;若绳子承重股数是偶数,则绳子的起点从定滑轮开始绕线;例1(xx乌鲁木齐)如图所示,每个滑轮的重力相等,不计绳重和摩擦力,G1=60N,G2=38N,甲乙两种情况下绳子在相等拉力F作用下静止。则每个动滑轮的重力为()A3NB6NC11ND22N【答案】B【解析】即:(60N+G轮)=(38N+G轮),解答动滑轮的重力:G轮=6N。例2(xx宁波)如图所示,F1=4N,F2=3N,此时物体A相对于地面静止,物体B以0.1m/s的速度在物体A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F2的功率为0.6WB弹簧测力计读数为9NC物体A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D如果增大F2,物体A可能向左运动【答案】D【解析】例3(xx青海)如图所示,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并作出重物所受重力的示意图。【答案】如下图【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