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407411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学习目标:1、认知、技能目标: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在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朗读课文,力求铿锵有力。2、方法过程目标:通过比较、讨论,领会新闻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为学生学写新闻做准备。3、感受我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激发学生热爱解放军、珍惜新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体会准确、简洁的语言。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 导入1、学生介绍关于这一历史事件所找的资料2、教师出示幻灯片: (电影)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秋天,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以便卷土重来,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代总统,支撑残局,并大搞和平谈判的阴谋。在这历史的紧要关头,毛主席在1948年12月31日为新华社写了一篇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指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已经是确实无疑了,国民党反动派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的胜利,已不能用单纯的军事斗争的方法加以阻止,就大搞“和平”阴谋。我们不能让敌人有喘息的机会,卷土重来,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我方提出8条21款,限蒋介石20日前表态。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21日,毛主席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人民,保卫中国人民领土主权的独立完整”。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即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一千华里的战线上,发动了渡江战役,国民党反动派惨淡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派政权的覆灭。毛泽东文讯后,欣然写下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二、整体感悟1、检查预习生字词的情况。芜湖 溃退 泄气 锐不可当 荻港 歼灭w ku xi ru d jin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听录音思考:a.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包含记叙六要素)。b.比较评价自己的朗读与录音之间的差异,并简单说明理由。a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经过与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b朗读应铿锵有力,气势磅礴3、听录音,学生齐读课文。一、 重点研读1课文报道了三路大军渡江的进展,表现了我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请结合相应的语句加以说明。(学生分组讨论)(1)比较下列每组中的两个句子,看看哪句好,并说说理由。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三十万人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第一组,句好。“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用“越过”表现不出经过战斗。“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达两层意思,且文字简洁有力。“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第二组,句好。“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有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倘说“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天”,毫无感情色彩,且与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复。(2)议论句“此种情况都很泄气”,能否删去?为什么?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我军的英勇善战不言而喻,而国民政府与人民要求背道而驰,一意孤行则加以强调,以突出文章中心。教师小结:文章用词准确,适当采用文言词,使文章准确精练,铿锵有力。2、谋篇布局探究: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分述三路战况,为什么又能一气呵成?中路和西路,都从时间说起,中路一层开头是“二十日夜起”,西路一层开头是“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这样并列,层次分明,又紧相衔接。说了西路战况之后,又合起来有所议论,议论最后一句是“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话题从“西面”转向“东面”,很巧妙很自然地转到了下一层。可见,作者是很注意一层与一层之间的衔接的,所以全文流转顺畅,一气呵成。二、 介绍新闻的相关知识1、新闻,又称消息,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新闻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为主,后二者为辅。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主体:导语之后,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2、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加深对新闻的了解。三、 布置作业:1、以班级活动为对象,写一则新闻。2、预习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