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 专题0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精准对点练习.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407328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地理 专题0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精准对点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年高考地理 专题0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精准对点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年高考地理 专题0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精准对点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0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点3年全国卷考情统计考查趋势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第8题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68题以选择题为主,多以区域图、统计图为材料,考查不同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运输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等。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运输的影响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第9题2018年课标全国卷45题自然灾害、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第2题在复习时要结合人文地理中的人口、城市、工业、交通等内容进行复习,从整体性上把握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灾害部分虽然在高考中以选做题形式出现已经不可能,但是在选择题和综合题中可能会出现考点一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恩克斯堡岛(图3)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下题。图31【全球变暖的区域分布】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A生物类型多样B对全球变暖敏感C大气质量优良D人类活动影响少【答案】1B(2018年天津卷)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回答23题。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图4)及产生的影响。2【全球变暖的影响】对图4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3【海平面上升的依据】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答案】2D 3D3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不会因海平面上升发生改变。故不作为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的参考依据,其他选项都是与水面上升幅度或陆地直接相关的信息,是必须参考的数据。选D。(2017年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第下题。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地理小组的学生将图中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4【全球变暖】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图中所示信息相符的是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C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D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答案】4B【点睛】本题以全球变暖相关数据变化趋势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对图示信息的获取、解读和应用能力。能够准确获取图示信息并加以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2017年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冻土是指温度在0或0以下,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我国科学家考察了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5【全球变暖的影响】据图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B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播种的时间推迟C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D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答案】5D【解析】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活动层的厚度增大,永冻层的上界下降,排除A、C;全球变暖,春季气温回升较快,春耕播种时间提前,B错误;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以全球变暖对冻土的影响为背景,考查全球变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该题主要根据气候变暖,温度升高,从而对冻土、植被、河流、农业等方面产生影响分析即可。(2016年上海卷)气候异常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它严重威胁与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回答下题。6【全球变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 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消失北美中高纬小麦减产 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减少A BC D【答案】6A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III)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图所示。据此完成78题。7【读图题】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8【全球变暖】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A日照更长B气温更高C植被更密D海拔更低【答案】7B 8B【解析】7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不同山峰经历的冰期次数不同,经历的冰期次数越多,说明山峰抬升至冰期的时间越早。从图中可以看出,果洛山经历了三次冰期,雪宝顶经历了末次和倒数第二次冰期,太白山只经历了末次冰期,说明果洛山在第一次冰期前就已经抬升至终年积雪高度,雪宝顶在第一次冰期和第二次冰期之间抬升至终年积雪高度,太白山在第二次冰期和第三次冰期之间抬升至终年积雪高度,则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依次是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2016年浙江卷)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下题。9【全球变暖】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答案】9B【解析】云杉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位置移动反映了气候变化,结合图中冰盖范围的变化,甲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纬度最低,冰盖范围最大,说明甲时期气温最低,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比丙时期的纬度要高,说明丙时期的气温比乙时期要低,则选B。考点二 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运输的影响(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3所示。据此完成下题。1【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乙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这两条路段A车流量大B平均坡度大C雾霾天多D两侧村庄多【答案】1B(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澳门半岛以低矮的丘陵为主,现在的部分土地是历年填海而成的。图2示意澳门半岛山丘分布、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据此完成23题。 图22【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A东北部B西北部C东南部D西南部3【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原因可能是老城区街道A狭窄B曲折C坡大D路面凹凸【答案】2C 3C3骑行自行车主要靠人力,地势起伏大的地区比较消耗体力。根据材料,澳门老城区以低矮的丘陵为主,坡度较大,骑自行车消耗体力大,因此老城区少见自行车,故C项正确。狭窄的地区骑自行车反而更加方便,A项错误;曲折的街道对骑乘自行车影响不大,B项错误;澳门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路面凹凸不平的可能性小,D项错误。【点睛】判断填海造陆主要方向的关键有两个。第一,确定以“海”命名的道路距海远近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第二,结合澳门半岛丘陵为主的地形,澳门半岛原始的丘陵地形,地势起伏较大,受其影响,街道的布局不规则;而新填海造陆的地形,地势平坦,街道布局比较规则,据此也可以判断出哪些地方填海造陆比较多。(2018年江苏卷)“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2017年2月,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图8为“某地坑院村落景观图”,图9为“某黄土塬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4【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图9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4D(2017年海南卷)位于岭南山地的某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下图所示,尽管水淹频率很高,但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据此完成下题。 5【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在农业社会,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是A谷地面积B河流水量C林木产量D风俗习惯【答案】5A【解析】由题干提示,该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所以可知谷地面积是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6(2018年海南卷)【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的影响】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6【答案】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考点三 自然灾害、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例如,日本岐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据此完成下题。1【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与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A防渗水B防噪声C防坍塌D防地震【答案】1D (2017年海南卷)位于岭南山地的某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下图所示,尽管水淹频率很高,但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据此完成23题。 2【防灾减灾】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A通风B避灾C采光D美观3【自然灾害的特点】这些集镇遭遇的洪水特点是砾石多 退水快 历时长 流速缓ABCD【答案】2B 3C【解析】2该县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水淹频率很高,所以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可以在一、二层被洪水淹没时,方便人们避险和出行,所以这些集镇住宅能够“淹而不没,灾而无难”。3根据材料提示,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说明集镇遭遇的洪水破坏力较弱,由该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洪水来时流速缓,带来的砾石少,洪水退水快。4(2016年天津卷)【防灾减灾】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浙江省沿海的洞头岛受台风及其次生灾害的影响较大。当地政府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规划确定了“防灾避险地”。洞头岛景观图洞头岛避险地分布示意图对照下表中“防灾避险地”的选址条件及其主要原因,填写空项。选址条件主要原因地处山坳利于避风相对空旷的公共用地躲避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方便居民就近避灾有通道与外界相连【答案】4容纳较多灾民(减少意外伤害;降低建设成本);与山体保持适当距离;临近居民区 便于转移灾民和运输救灾物资【解析】仔细判读洞头岛景观图,从地理位置、避险空间、地形状况、交通状况等角度来考虑避险地的选址。注意表格中是选址条件与主要原因的对应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