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讲义: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407074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讲义: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9-2020年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讲义: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9-2020年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讲义: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讲义: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答案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2.其他植物激素()。3.植物激素的应用()。4.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考点一生长素的发现及生长素的产生、分布与运输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以下是四位科学家在生长素发现过程中所做的实验:丁(1)甲、乙、丙、丁四个实验中达尔文所做的实验是丙,证明了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尖端产生的某种影响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2)能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的是实验甲。这就是著名的鲍森詹森实验。(3)能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是实验乙,这就是拜尔实验。(4)能证明尖端产生的“某种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的是实验丁,该实验是由温特完成的,他将该化学物质命名为生长素。生长素发现实验的5个结论(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的尖端。(2)发挥作用部位(靶细胞)尖端下面的一段。(3)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4)生长素作用促进伸长生长。(5)胚芽鞘弯曲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2植物激素的概念3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产生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3)分布部位: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1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xx海南卷,T8B)()命题来源于必修三教材P46生长素的发现2(xx全国卷)判断正误:(1)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T2A)()(2)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T2B)()命题来源于必修三教材P46生长素的发现和运输1胚芽鞘向光性的原理2生长素的实验设计与分析(1)验证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在尖端实验组:取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如图甲)。对照组:取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空白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如图乙)。(2)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实验操作(如图)实验现象:装置a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b和c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3)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是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实验操作(如图)实验现象:A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1)生长素横向运输只发生在根尖、茎尖等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且有单侧光或重力刺激时。尖端均匀光照或黑暗时不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2)失重状态下由于没有重力的作用,水平放置的植物的根、芽中生长素分布是均匀的,植物会水平生长。(3)琼脂不能感光,不会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和传递,而云母片、玻璃等则会阻断生长素的运输。1判断正误(1)达尔文通过实验推测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照下能产生某种影响传递到尖端下方,温特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2)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3)幼芽、幼叶和种子都能产生较多的生长素()(4)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发生效应的部位也在尖端()2(xx济南一中期中)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发现及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C植物的向光性是因为在单侧光的作用下,植物向光侧的生长素比背光侧的多D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向地生长的特征解析:选B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扩散,而不是主动运输,A错误;光照能使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所以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B正确;植物的向光性是因为在单侧光的作用下,植物背光侧的生长素比向光侧的多,C错误;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横向运输,根失去向地生长的特征,但能进行极性运输,D错误。角度1依据生长素的发现考查信息获取能力3(xx临沂模拟)如图为某幼苗受单侧光照射后,尖端以下部位纵切示意图,其中圆点表示生长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此部位的生长素来自幼苗尖端Bb侧生长素浓度高,故单侧光来自b侧Ca侧细胞的伸长速度小于b侧Da侧的生长素效应相当于茎横放的远地侧解析:选B幼苗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尖端,A正确;单侧光作用于尖端,使得生长素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图中b侧生长素浓度高,说明单侧光来自a侧,B错误;a侧生长素浓度低,所以细胞的伸长速度慢,C正确;单侧光导致a侧的生长素浓度低,重力导致茎横放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D正确。4(xx吉安一中期中)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A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B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C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D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解析:选D分析题图可知,a中由于玻璃片的阻隔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横向运输,因此表现为直立生长;b中琼脂片不影响生长素的运输,故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c中无胚芽鞘尖端对单侧光不反应,但由于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单侧光一侧,故胚芽鞘会背光弯曲生长,A、B错误。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则植物一直受来自光源方向的单侧光照射,故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右弯曲生长,C错误。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物一直受来自纸盒开口方向的单侧光照射,故一段时间后,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D正确。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的简单方法“两看法”角度2借助生长素的发现考查实验探究能力5.(xx成都期末)如图是达尔文利用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实验,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A胚芽鞘尖端对光线是否敏感,照光后是否会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B胚芽鞘背光的一侧促进生长的物质含量是否较多C胚芽鞘是否表现向光性,取决于尖端是否存在D生长素是否会受到强光的破坏解析:选A由组实验可得出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单侧光照射尖端,会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A正确;由实验不能得出胚芽鞘背光的一侧促进生长的物质含量是否较多,B错误;由组实验可得出胚芽鞘是否表现向光性,取决于尖端是否能感受到单侧光照,C错误;由实验不能得出生长素是否会受到强光的破坏,D错误。6(xx湖北二次联考)为了研究生长素的运输特点,某科研小组分别做了两个实验:实验一:切取某植物幼苗上胚轴并纵切成a和b两部分,进行如图实验一处理,6小时后检测另一端含14C的生长素含量。实验二:切取同种植物幼苗上胚轴,分别切去上胚轴a侧和b侧形态学上端的一部分,在未切的一侧放置含14C的生长素琼脂块,如图实验二处理,6小时后检测各部分含14C的生长素含量。(1)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幼苗的_。(2)实验一的自变量是_,分析实验数据说明生长素的运输_,且_侧的能力较强。(3)由实验二数据可判断,a侧和b侧对IAA的运输能力_,被切去的一侧也检测到14CIAA,说明IAA存在_运输。若将实验二中切去b侧的上胚轴放在左侧单侧光照的环境中,胚轴将向_侧弯曲。解析:(1)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幼苗的尖端。(2)由题意和实验1的两组实验处理的差异可推知,实验一的自变量是植物形态学上端和下端放置方向及胚轴纵切成的a侧和b侧两部分。实验结果显示:a侧中的乙端(形态学下端)检测到的含14C的生长素的含量大于甲端(形态学上端),b侧也是如此,这说明生长素的运输具有极性运输与非极性运输两种形式,且极性运输强于非极性运输。植物形态学上端和下端同方向放置的a侧和b侧对比,a侧另一端检测到的含14C的生长素的含量高于b侧,说明a侧的能力较强。(3)分析实验二中的数据可判断,a侧和b侧对IAA的运输能力不同。被切去的一侧也检测到14CIAA,说明IAA存在横向运输。若将实验二中切去b侧的上胚轴放在左侧单侧光照的环境中,因没有尖端,所以单侧光照不会对生长素的分布产生影响。由于左侧生长素的含量高于右侧,所以左侧生长速度快于右侧,胚轴将向右侧弯曲。答案:(1)尖端(2)植物形态学上端和下端放置方向及胚轴纵切成的a侧和b侧两部分有极性运输与非极性运输两种形式,且极性运输强于非极性运输a(3)不同横向右考点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性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性(1)生理作用(2)生长素的作用特征两重性表现2顶端优势(1)现象: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发育受到抑制。(2)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到侧芽,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高,发育受到抑制。(3)解除方法:去除顶芽。3生长素类似物(1)概念: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生理效应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2)种类:萘乙酸、2,4D等。(3)应用1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xx全国卷,T2C)()命题来源于必修三教材P50文字叙述2(xx全国卷)关于植物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B同一植株根和芽生长所需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相同C单侧光照射燕麦胚芽鞘可使其生长素分布发生变化D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促进其生根解析:选B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有促进无子果实发育、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A、D正确;同一植株的根、茎、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所需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不同,B错误;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可使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导致生长素分布发生变化,C正确。命题来源于必修三教材P5051和问题探讨的图示1生长素作用两重性曲线解读图1图2图3(1)图1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不同,表现为两重性。四个关键点含义:A点为较低浓度促进生长,B点促进作用最强,C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D点为较高浓度抑制生长。曲线段含义:aAB段表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增强;bBC段(不包括C点)表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减弱;cCD段(不包括C点)表示超过一定的浓度范围,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2)图2表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芽茎。(3)图3表示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性强。2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实例分析与探究(1)根的向地性表现:原因:(2)顶端优势产生原因的探究3生长素与生活实践的4个链接(1)植物的顶端优势:生长素对顶芽表现为促进作用,对侧芽表现为抑制作用。常用在摘心、打顶、绿化树种的剪枝等方面。(2)植物茎段扦插:在无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常用在植物扦插(不能将形态学的上端插入土中)方面等。(3)除草剂: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单子叶植物适宜的生长素浓度较高,而双子叶植物适宜的生长素浓度较低,所以在单子叶作物的农田中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除去双子叶杂草。(4)获得无子果实:用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部分植物的雌蕊柱头可获得无子果实,果实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未改变。1判断正误(1)植物的向光性、茎的背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2)不同植物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不同,通常幼嫩器官要大于衰老器官()(3)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不需要做预实验()(4)选择插条时需带有一定的芽或叶()(5)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长素类似物)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摘除棉花的顶芽可降低侧芽处生长素浓度,以促进侧芽的生长发育B扦插月季时,保留芽或者幼叶以产生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C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上喷洒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可获得无子果实D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玫瑰插条生根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解析:选D摘除顶芽,侧芽生长素浓度降低,顶端优势解除,以促进侧芽的生长发育,A正确;芽或者幼叶可以产生生长素,以促进插条生根,B正确;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喷洒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上,可获得无子果实,C正确;根据生长素浓度对插条生根的影响曲线可知,在最适浓度的两侧,会有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产生相同的生根效果,D错误。角度1围绕生长素两重性的曲线考查理解能力3.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正确的是()A生长素对3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例如102 ppm)抑制生长B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芽的生长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解析:选B生长素对3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但浓度为102 ppm时,对根和芽起抑制作用,但对茎却是促进作用,A错误;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B正确;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芽和茎的生长都具有促进作用,C错误;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图中没有体现这样的信息,D错误。4(xx厦门一中期中)如图是生长素浓度对某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fhB若植物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小于fC若植物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时间测得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小于f或在2fh间D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不可能大于h解析:选B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增强,因此如果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应该是大于f且小于2f,A错误;茎的背地性是由于茎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增强,因此若植物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小于f,B正确;根的向地性是由于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减弱,甚至抑制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作用大于近地侧所致,因此若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小于2f大于f,C错误;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在侧芽部位积累,使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发育,因此若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则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大于g,可能大于h,D错误。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相关曲线解读分析生长素浓度与促进程度曲线图可知:当生长素浓度小于i时均为“低浓度”,高于i时才会抑制植物生长,称为“高浓度”。曲线图中OH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增强。曲线图中HC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减弱(但仍为促进生长)。H点表示促进生长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g)。C点表示促进生长的生长素“阈值”,超过此值,便为抑制生长的“高浓度”。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背光侧的浓度范围为大于m小于2m。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0小于m。角度2依据生长素的两重性考查实验分析与探究能力5.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B在020 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C乙的浓度大于20 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D据图推测,用30 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长解析:选D分析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在不同浓度时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曲线可以看出:一定浓度范围内,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均对根生长起促进作用,而当浓度较高(如大于50 ppm)时对根生长都有抑制作用,所以体现了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性,即均具有两重性,A正确;在020 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B正确;乙的浓度大于20 ppm后,根长相对值小于100%,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C正确;根比芽对生长素更敏感,因此据图推测,用30 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促进其生长,D错误。6植物侧芽的生长受生长素(IAA)及其他物质的共同影响。有人以豌豆完整植株为对照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一:分组进行去除顶芽、去顶并在切口涂抹IAA处理后,定时测定侧芽长度,如图甲;实验二:用14CO2饲喂叶片,测定去顶8 h时侧芽附近14C放射性强度和IAA含量,如图乙。(1)IAA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的分子,顶芽合成的IAA通过_方式向下运输。(2)实验一中,去顶32 h时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组,其原因是_。(3)实验二中,14CO2进入叶绿体后,首先能检测到含14C的有机物是_,该物质被还原成糖类需要光反应提供_。a、b两组侧芽附近14C信号强度差异明显,说明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_。(4)综合两个实验的数据推测,去顶8 h时组和组侧芽附近的IAA浓度关系为:组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组;去顶8 h时组侧芽长度明显大于组,请对此结果提出合理的假设:_ 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IAA的生理作用和实验分析能力。 (1)IAA是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IAA的极性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2)分析实验一图像:I组顶芽完整,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抑制侧芽生长;组去除顶芽后,顶端优势被解除,侧芽开始生长;组虽然去除顶芽,但又在切口涂抹生长素,当涂抹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处,高浓度的生长素会抑制侧芽生长。(3)14CO2进入叶绿体,通过CO2的固定先生成C3,C3被还原成糖类需要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4)分析实验二图像:与完整植株相比,去除顶芽8 h侧芽处14C放射性强度显著增强,而生长素含量基本无变化。组去除顶芽后虽然涂抹了生长素,但是在8 h时与组只去除顶芽8 h时的侧芽长度相等,且与组相比均有生长,说明涂抹的生长素尚未运输至侧芽附近,故组与去除顶芽组(组)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应相等;再根据实验二的结论可知,去除顶芽(组)8 h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与完整植株(组)基本相同,故此时I组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等于组的。通过14C放射性强度的明显变化,且去除顶芽8 h时组的侧芽长度明显大于I组,说明此时组往侧芽处分配的光合产物较多,从而促进侧芽生长。答案:(1)信息主动运输(2)涂抹的IAA运输到侧芽附近,高浓度的IAA抑制了侧芽的生长(3)三碳化合物H和ATP增多(4)等于组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增多,促进侧芽生长考点三其他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1其他植物激素(1)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和主要作用(2)植物细胞的分化,器官的发生、发育、成熟和衰老,整个植株的生长等,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结果。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2五种植物激素对应的生长调节剂的作用(1)概念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2)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3)应用实例(连线)1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xx全国卷,T2D)()命题来源于必修三教材 P54的文字叙述2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xx海南卷,T8A)()命题来源于必修三教材P54中图391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1)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a具协同作用的激素b具拮抗作用的激素作用起促进作用的激素起抑制作用的激素细胞分裂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器官衰老脱落酸细胞分裂素种子萌发赤霉素脱落酸(2)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激素间的相互作用(1)赤霉素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和抑制生长素的分解来促进细胞伸长,如下图:(2)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促进植物生长的机制不同:(3)生长素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对生长素的合成起抑制作用,如图:有关植物激素作用的5点提醒(1)促进果实发育和成熟的激素是不同的:果实发育主要是生长素作用的结果,果实成熟主要是乙烯作用的结果。(2)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促进生长的作用原理是不同的: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即体积增大;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即细胞数目增多,二者共同促进植株生长。(3)植物的生长发育不是某一种植物激素单独起作用,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4)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5)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调节。1判断正误(1)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2)“新摘未熟红柿,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与植物激素有关(据格物粗谈)()(3)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抑制植物生长()(4)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5)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2(xx山西诊断)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引起茎秆加粗B细胞分裂素一般在根尖合成C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D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解析:选A赤霉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等生理作用,A错误;细胞分裂素是在植物根尖产生的一类促进细胞分裂的物质,B正确;脱落酸能抑制植物的细胞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果实、叶的脱落,C正确;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能促进果实的成熟,D正确。角度1借助激素间的相互联系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3.(xx大庆一中月考)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长素类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最可能代表脱落酸和赤霉素B丙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C甲、乙、丙均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D丙的极性运输受重力和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解析:选D分析题图可知:甲的作用是促进种子休眠而抑制生长,乙的作用是抑制种子休眠而促进生长,故甲、乙最可能代表脱落酸和赤霉素,A正确;分析图中丙的作用可知,丙为生长素,其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B正确;植物激素都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C正确;丙的极性运输不受重力和单侧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D错误。4如图表示水稻种子成熟过程中生长素、脱落酸和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曲线表明生长素能抑制脱落酸的合成B种子成熟过程中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C蜡熟期脱落酸含量的下降有利于种子中有机物的合成D生长素和脱落酸能够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解析:选D在乳熟期生长素浓度增加,脱落酸的含量也增加,所以图中的曲线不能反映出生长素抑制脱落酸的合成,A错误;种子成熟中无法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错误;由图可知,蜡熟期脱落酸含量下降,有机物总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脱落酸含量下降不影响种子中有机物的合成,C错误;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空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外界因素会引起包括植物激素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D正确。角度2依据激素的作用考查实验探究能力5.在水稻花期,分别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利(释放乙烯)。成熟期测定水稻产量和成熟度,结果如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处理浓度每穗粒数(个)千粒重(g)产量(kg/km2)成熟粒率(%)对照115.725.67 66180.6生长素5 ppm146.927.28 41589.5赤霉素30 ppm132.228.18 21585.2乙烯利20 ppm110.226.17 49987.4A5 ppm生长素促进水稻增产的综合效果最好B20 ppm乙烯利可以促进水稻子粒的成熟C30 ppm赤霉素可促进水稻子粒淀粉的累积D生长素与乙烯调节子粒成熟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解析:选D从表格可知,5 ppm生长素处理组水稻的各项数据是较适宜的,故5 ppm生长素促进水稻增产的综合效果最好,A正确;乙烯利是乙烯的类似物,可以促进水稻子粒的成熟,B正确;30 ppm赤霉素可促进水稻子粒淀粉的累积,C正确;表格中得不出生长素与乙烯调节子粒成熟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D错误。6(xx全国卷)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体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综合分析上图可知,干旱条件下,ABA对野生型幼苗的作用是_ _。(2)若给干旱处理的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的ABA,推测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_,以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3)ABA有“逆境激素”之称,其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有_(答出两点即可)。(4)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根细胞内水分的主要作用有_ _(答出两点即可)。解析:(1)通过题图可知,干旱条件下,野生型比突变体茎叶长度的增加值小、根长度增加值大,野生型能产生ABA,突变体不能产生ABA,说明ABA能抑制野生型幼苗茎叶的生长,促进根的生长。(2)由于ABA能抑制茎叶的生长,所以可推测ABA会使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降低。(3)ABA的合成部位主要有根冠、萎蔫的叶片等。(4)根系细胞中的水是根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根细胞内的生化反应等。答案:(1)促进根的生长,抑制茎叶的生长(2)降低(3)根冠、萎蔫叶片(4)水是根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水参与根细胞内的生化反应考点四(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1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2用生长素类似物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下处理插条,其影响程度不同。3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1选材、处理部位和处理方法(1)选材: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成活。(2)处理部位:插条的形态学下端。(3)处理方法:浸泡法:要求药液溶液浓度较低。沾蘸法:药液溶液浓度较高。2注意区分本实验的三个变量(1)自变量:生长素类似物(如2,4D溶液)的浓度。(2)因变量:插条生根的数量(或长度)。(3)无关变量:处理溶液剂量、温度、光照等。3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时应注意的问题(1)扦插时常去掉插条成熟叶片,原因是去掉成熟叶片能降低蒸腾作用,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2)处理时插条上下不能颠倒,否则扦插枝条不能成活。4“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的两个疑难点(1)探讨进行科学研究时,为什么在正式实验前要做预实验?提示既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2)在实验中,若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效果基本相同,请分析原因。如何进一步确定最适浓度?提示由生长素作用曲线可知,存在作用效果相同的两种生长素浓度。最适浓度应在作用效果相同的两种浓度之间,即在两种浓度之间再等浓度梯度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溶液进行实验。1(xx益阳期初调研考)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浓度对插条生根影响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B枝条留芽越多实验效果越好C扦插时无需区分形态学的上端与下端D本实验需进行预实验,检验实验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为下一步实验做准备解析:选D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生长素浓度对插条生根的影响,需要设置清水空白对照组和设置生长素浓度不同的几个实验组,A错误;枝条上的芽属于无关变量,应控制相同且适宜,并非是越多实验效果越好,B错误;扦插时需区分形态学的上端与下端,C错误;为避免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实验之前需进行预实验,D正确。2(xx河南开封一模)科学研究发现:生长素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分泌H,进而促进细胞伸长。为了验证酸能够促进细胞伸长,科学家进行了相关实验设计如下:(1)实验材料的处理(如图为黑暗中萌发的小麦幼苗):取材:选择若干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切取图中_(填字母)对应的胚芽段作为实验材料。理由是_ _。处理:步骤所取的胚芽段,首先应放入蒸馏水中浸洗的理由是_。(2)预实验:为了确定实验中pH的大致范围,配制不同pH的系列缓冲液。进行了结果如图的预实验。上图纵坐标的含义是_。上图说明:_。可以推测本实验的pH大致范围是在_。(3)正式实验:设置5组实验。将各组小瓶编号,分别装入_,每瓶投入10段相同的实验材料。将各组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定期_ _。解析:(1)生长素作用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的下面一段,即b段。将其放入蒸馏水中浸洗,尽可能排除植物本身产生的生长素对实验的干扰。(2)本实验中自变量为pH,因变量为胚芽鞘b段的生长情况,因此柱形图中纵坐标的含义应是小麦胚芽段生长的长度。由柱形图可看出,在一定酸性范围内,酸性越强,细胞伸长越明显,超过一定酸性范围,则会抑制细胞伸长。pH为4时胚芽段生长最快,该浓度最接近最适生长素浓度,因此可以推测本实验的pH大致范围是在26。(3)在探究实验中,首先要设置自变量,即将5个洁净的小瓶编号,分别装入等量的5种不同pH缓冲液;实验的因变量为胚芽段的生长情况,因此需要定期测量胚芽段长度并记录。答案:(1)b伸长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尽可能排除植物本身产生生长素对实验的干扰(2)小麦胚芽段生长的长度在一定酸性范围内,酸性越强,细胞伸长越明显,超过一定酸性范围,则会抑制细胞伸长26(3)等量的5种不同pH缓冲液测量并记录胚芽段的长度网络构建答题必备_1.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植物向光性的原理是:单侧光照射时,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发生横向运输,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再经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导致下部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速度快,植物向光弯曲生长。3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发生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而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4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5顶端优势的原理: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侧芽生长素浓度高,抑制其发育,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优先发育。探究高考模拟演练_1(xx全国卷,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解析:选C蒸馏水组为对照组,其他三组为实验组。A对:与蒸馏水组相比,CTK组叶绿素含量相对较高,说明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对:本实验中CTKABA组曲线介于CTK组和ABA组之间,说明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TK和ABA对该植物离体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变化起拮抗作用。C错:由图可知,ABA组中叶绿素相对含量远低于CTK组,光反应受阻,因此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小于CTK组。D对:对比ABA组和蒸馏水组可知,ABA能使叶绿素相对含量降低,因此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2 (xx全国卷)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C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D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解析:选D由于a中不含生长素,则b、c中均不能接收到生长素,而a中含生长素且可下运至b处,故b、b中IAA含量不同,A、B不正确;胚芽鞘细胞均能运输IAA,C错误;由于b细胞生长素可不断被消耗,则d中获得的生长素量应小于a中生长素量,D正确。3(xx舒城中学模拟)某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和乙烯利分别处理刚开始发芽的南瓜芽,三天后测得的胚轴伸长量如表所示(“”表示未用激素处理,“”表示用相应的激素处理且“”越多,激素浓度越大)。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组别处理方法(生长素量)胚轴伸长量(cm)组别处理方法(生长素量)胚轴伸长量(cm)1105102生长素206乙烯利83生长素257乙烯利64生长素218乙烯利5A该实验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增大,对胚轴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C探究生长素促进胚根伸长的最适浓度时,一般需要进行预实验D为减少实验误差,每组实验只需处理1个南瓜芽即可解析:选D2、3、4组的胚轴伸长量均大于1组,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A正确;5、6、7、8组的胚轴伸长量依次减小,说明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增大,对胚轴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B正确;探究生长素促进胚根伸长的最适浓度时,一般需要进行预实验,以确定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C正确;为减少实验误差,每组实验需处理多个南瓜芽,D错误。4(xx全国卷)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为研究番茄中的X基因和Y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组,即对照组)、反义X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组)和反义Y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组)为材料进行实验,在番茄植株长出果实后的不同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释放量就越大),结果如下表:组别乙烯释放量(Lkg1h1)20 d35 d40 d45 dA0271715B0952C0000回答下列问题:(1)若在B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X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C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Y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推测,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_,B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_ _。(2)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_组,其原因是_ _。如果在35天时采摘A组与B组果实,在常温下储存时间较长的应是_组。解析:(1)B组实验与A组相比,乙烯释放量减少,说明X基因与乙烯的含量有关,C组与A组比较说明Y基因与乙烯的含量也有关,由此可推知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X基因和Y基因;B组反义X基因抑制X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乙烯含量降低,结合A组可推知B组果实中与乙烯的含量有关的基因是X基因、Y基因和反义X基因。(2)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由此可推知乙烯含量高的(或释放量大),果实成熟早,即A组;乙烯含量低的,果实成熟晚,利于储存,即B组。答案:(1)X基因和Y基因X基因、Y基因和反义X基因(2)A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该组果实的乙烯含量(或释放量)高于其他组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