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405366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7.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钱丽琴,目录,危重症患者在原有(或没有)基础病的前提下,由于某一或某些原因造成危及患者生命,器官功能短暂或较长期发生紧急病理生理障碍,需要进行紧急和持续有效的气道管理,呼吸、循环等生命支持手段的患者。,院内转运在同一医疗单位不同医疗区域之间的转运,安全转运是为了达到或完成更好的治疗措施以期改善预后。,目录,分级转运根据患者的病情特征及临床实践等情况,从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呼吸支持、循环支持、主要临床问题及转运时间六方面进行评估,确定转运的分级及所需配备的人员和装备,以实现资源优化、安全转运。,目录,Part急症危重患者转运特点,Part转运面临的问题,Part标准化分级转运制度,1,2,3,目录,转运风险高意外事件及并发症增多,需资源的最优化利用,病因诊断不明,病情危重紧急,病情危急变化快,急症危重患者数量和病情的不稳定性,无充足时间评估短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的突发情况多不稳定性和不可预见性,急症危重症患者转运特点,目录,转运面临的问题,01转运风险等级不明确,目录,转运面临的问题,02转运资源配置不合理,目录,转运面临的问题,03转运突发事件应对不当,目录,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01,降阶梯,动态评估,充分评估,优化分级,最佳路径,转运方案原则,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01,降阶梯,转运方案原则,首先处理威胁患者生命的首要问题首要题,先救命后治病,先稳定生命体征后病因治疗,选用最快捷有效的应对手段,保证患者安全,关注患者转运过程中主要的临床问题,依据患者病情可能出现的最高风险,按相应分级进行主要人员和装备的准备,并选用充分有效的应对手段,以保证患者转运安全。,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01,充分评估,转运方案原则,更准确地了解主要风险,保证转运方案的可行性,合理选择风险应对措施,院内转运评估包括患者,转运人员,仪器药品及转运环境和时间,告知转运风险;管理者应对所有转运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充分评估转运路途是否顺畅及转运所需时间。,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01,最佳途径,转运方案原则,最佳转运路线:建议专梯专卡,最佳转运方法:体现流程各环节,充分评估有效沟通积极应对确保安全,转运路径是在循证医学基础上,经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最终形成的标准化转运流程,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01,动态评估,转运方案原则,贯穿整个转运过程,形成闭合回路,“结果导向”转变为“过程导向”,多环节、多方面、无缝隙评估,转运前重新评估患者的病情,尤其在配置好转运装备后;转运中持续监测,保证治疗措施的持续性;转运后对转运过程和转运效果再次评估,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02,II级,转运患者病情分级,III级,I级,分级等级,分级内容,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呼吸支持循环支持临床问题转运时间,注:前五项为主要评估项目,依据项目中最高级别进行分级;转运时间为次要指标,可依据情况进行相应调整。,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02,转运患者病情分级,注:前五项为主要评估项目,依据项目中最高级别进行分级;转运时间为次要指标,可依据情况进行相应调整。,表1转运分级标准,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03,分级转运人员配备标准,注:以上分级标准为推荐配备标准,各医院可依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推荐原则进行相应调整。,表2转运人员配备标准,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03,分级转运装备配备标准,注:以上分级标准为推荐配备标准,各医院可依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推荐原则进行相应调整。,表3转运装备配备标准,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ACCEPTANCE,评估分级,沟通解释,正常转运,充分准备,总结评价,应对管理标准化,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ACCEPTANCE,评估分级,评估分级由转运决策者(抢救室主班及以上医生)负责,从患者病情(包括生命体征、意识、呼吸支持、循环支持、主要临床问题五项)和预计转运时间进行评估,确定转运分级。,分级标准按照转运风险由高到低分为I、II、III级,按照所有评估项目对应的最高分险等级确定分级等级(例:患者生命体征II级、呼吸支持情况I级、意识情况为III级,则患者转运分级确定为I级),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ACCEPTANCE,沟通解释,根据转运分级等级进行有效沟通。,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ACCEPTANCE,充分准备,转运人员准备:一是按照转运分级人员配备标准要求选定相应的医护人员;二是做好转运人员分工,明确职责,根据急诊的特殊性,护士群体相对固定,熟悉工作流程以及应急方案,由转运护士来担当领队,负责转运过程中的协调管理工作。,转运装备准备:一是按照转运分级准备配备标准要求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和药品;二是转运仪器设备调试并试运行,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包括转运人员、转运装备、患者及接收方的准备。,患者准备:出发前再次评估病情(主要包括生命体征、意识、呼吸及循环情况等),并检查各种管路及引流管固定妥当,确保通畅,尽量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转运。,接收方准备:告知接收方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所用仪器设备、用药情况及到达时间。,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ACCEPTANCE,正常转运,为确保患者安全,医护人员必须各司其职,在转运过程中持续监测生命体征;患者在床单位间移动过程要注意各种管路连接的有效性,避免牵拉松脱;保证仪器正常工作;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转运。,为确保医护人员安全,转运仪器须规范放置,防止被仪器砸伤;同时,在转运途中也要特别注意行人,避免不必要的意外事件。,正常转运要确保患者安全及医务人员安全。,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ACCEPTANCE,应对管理标准化,患者病情加重,根据不同转运级别,按如下原则处理:转运分级为I级的患者就地抢救;转运分级为II级的患者进行初步处理后如病情平稳可继续转运,否则须尽快返回病室抢救;转运分级为III级的患者须尽快返回病室处理。,未能检查需要等待的患者,一般处理原则如下:转运分级为I级的患者允许等待时间不得超过5min;转运分级为II级的患者允许等待时间不得超过10min;转运分级为III级的患者允许等待时间不得超过20min;,转运过程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和控制。,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ACCEPTANCE,总结评价,转运完成后,再次评价患者转运的获益与风险,评估病情是否稳定,并对转运人员组成的合理性、计划措施的针对性和预见性、沟通的有效性进行评估。,转运完成后,对整体转运工作进行综合评价,为后续完善转运方案及患者治疗决策提供依据。,Thank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