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2-1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巩固提升(含解析) 人民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403257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2-1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巩固提升(含解析) 人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2-1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巩固提升(含解析) 人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2-1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巩固提升(含解析) 人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2-1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巩固提升(含解析) 人民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陈云曾说过:“中央人民政府在1953年12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油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从1954年9月15日起,又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对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此理解错误的是()当时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全面确立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是在经济运行中逐步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全由陈云等领导人主导统购统销的体制曾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A B C D解析C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全面确立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的1956年,错误。陈云“说过”不等于“主导”,故错误。2读19521956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项目时间粮食棉花钢煤原油1952年163亿吨1 304万吨135万吨66亿吨44万吨1956年192亿吨1 445万吨447万吨110亿吨116万吨下列说法与图表所反映出的信息不符合的是()A工农业生产均衡发展B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突出成就C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D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成绩显著解析A解答时,首先把握19521956年我国的阶段发展特征,再通过数据比较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粮食与棉花属于农产品,钢、煤和原油属于工业产品,从数据上看,工业产品产量的增长率明显大于农产品,因此,A项是错误的。 3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被许多学者誉为“五十年代现象”。与此现象的形成没有关联的是()A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 B计划经济体制形成C经济落后,物资匮乏 D经济建设屡遭挫折解析D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一个过渡时期,是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阶段。A、B、C三项都符合,而经济建设屡遭挫折应是在50年代末以后。41932年,长沙刘越华夫妇创办小吃店“越华楼”,几十年来生意兴旺。1954年,长沙市政府开始着手对“越华楼”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你认为刘越华夫妇在改造中的命运可能性最大的是()A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B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C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也不能分享店铺的任何利润D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但可以分享店铺的部分利润解析D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实行赎买政策,赎买政策指在全行业公私合营前,资本家可分配得到企业的部分利润,在全行业公私合营后采取定息制度。5有人认为1956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新中国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基本完成国民经济调整的各项任务人民公社体制在全国普遍建立A B C D解析A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是在1962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在1958年,故排除,选A项。6著名作家周立波在1957年的山那面人家中说:“青春、健康,无挂无碍的农业社里的生活,同男子同工同酬的满意的工分无一不是她们快乐的源泉。”这里的“农业社”是指()A农民个体经济组织 B农业生产合作组织C人民公社生产组织 D村基层行政组织解析B通过1957年的时间判断,可知“农业社”是农业生产合作社。720世纪50年代的一份科学普及资料汇编中记载: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粱杂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与这些科学“奇迹”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运动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解析C材料中水稻与高粱杂交、棉花与椿树嫁接、公鸡孵小鸡等,都违背了客观规律,与之相关的是“大跃进”运动的“浮夸风”。 8如图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其解读最为全面的是()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C“大跃进”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解析D从图表可知,19571960年,工业总产值增产幅度较大,而农业总产值呈现下降趋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大跃进”运动导致工业产值片面上升,但农业产值下降,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产值下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91960年底,毛泽东针对造成当时经济困难的原因明确提到“人祸”的问题,并且明确指出:这人祸不是敌人造成的,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人祸”是指()A长期战争的破坏B混进党内的阶级敌人的破坏C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D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禁运解析C材料明确指出经济困难的原因是自己造成的,因此,可以排除A、B、D三项,这里的“人祸”指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10如图是中国19571965年国民经济增长走势图,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A“一五”计划、三大改造B三大改造、中共八大C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D“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解析D图表中反映出19571965年中国经济发展呈现V字型走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下滑是因为进行“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而增长的原因则是因为中央“八字”方针调整的结果。11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左”倾错误得以根本纠正B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C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D农村土地关系的根本变化解析C1960年冬,国家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故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12如图揭示的历史事件是()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C“文化大革命”运动 D真理标准大讨论解析C从图片中“革命无罪,造反有理”“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等信息可以判断出这是“文化大革命”运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18分,第14题22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请回答:(1)决议的这段分析的依据是什么?(8分)(2)试对材料中的国内主要矛盾加以概括。(6分)(3)中共八大提出的总任务是什么?(4分)【答案】(1)1956年底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了。(2)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3)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8年,“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口号。材料二“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这是20世纪70年代末广州郊区的宣传标语。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成为最流行的口号。材料四历史学习和研究要求学生具有史证意识。下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口号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出现了哪些失误?(5分)(2)材料二中的口号反映出农村生产关系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8分)(3)列举“市场经济”这一口号提出过程中的主要事件。为“与国际接轨”,中国政府做出了哪些努力?(4分)(4)对于材料四漫画所报道的内容,有人认为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的主流意识,有人则持相反意见。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可选择任意一种观点)(5分)解析第(1)问抓住时间“1958年”,此时中国处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在农村实行改革。第(3)问明确时间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继续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第(4)问较为开放,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指导思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失误: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变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影响:全国农村经济大发展;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答出其他要点,言之成理也可)(3)事件: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努力:对内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加入了WTO。(4)第一种:当时实行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体制和计划模式,所有媒体的宣传口径是高度统一的,所以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第二种:孤证不立,一份地方报刊反映的某一行为不足以说明“当时的社会”也具有这种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