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素材新人教版选修.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402762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素材新人教版选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素材新人教版选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素材新人教版选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素材新人教版选修【教学素材】1 1945年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一年一个新的世界秩序出现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41945年的欧洲战场示意图(局部) 材料二 作为反法西斯正义战争的产物,雅尔塔体系具有相当的历史进步性。这些历史进步性对战后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它共同制约了美国与苏联在产生任何争端时的行为方式, 即双方不是以战争手段,而要用和平手段、协商谈判来解决处理,在整体上维持了世界的大和平状态。它将昔曰的战争策源地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从而埋葬了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根源。它所确立的联合国安理会的“大国一致原则”,使任何一个大国要想发动战争特别是世界大战都受到约束。 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三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苏联和美国相继参战的时候,这场原本主要由中国和英国坚持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便进入了真正的全球阶段,而新的国际秩序结构也已经在战争中孕育。 世界当代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雅尔塔会议召开的背景答案:背景:诺曼底战役后,法西斯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中,加速走向灭亡; 苏军解放了东南欧的大片地域,影响与日俱增; 为加快战争进程,商讨战后对德国处理及确保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等重大问题。(2)什么是雅尔塔体制?根据材料二概述雅尔塔体系对二战后世界产生的积极影响。答案:雅尔塔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它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影响:制约了美苏解决争端的方式,确立“大国一致原则”,整体上维持了世界的和平状态;将法西斯国家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从而消除了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根源。(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构建二战后“新的国际秩序”过程中的贡献。答案:贡献:坚持抗战,参与发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谋划战后秩序;签署联合国宪章,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参与筹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签署布雷顿森林协议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议书(或关贸总协定)(10分)解析:分析:(1)注意材料一地图的时间是19441945年,联系所学知识,当时诺曼底登陆后,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中;由地图可知,苏军解放了东南欧的大片地域;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商讨战后问题,雅尔塔会议应运而生。 (2)第一小问雅尔塔体制,根据所学知识,它指的是二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第二小问积极影响,雅尔塔体制确立“大国一致原则”,维持了世界的和平,对法西斯国家的处理比较彻底,消除了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根源。 (3)材料三强调了中国进行“反法西斯战争,孕育新的国际秩序结构”,结合所学知识,中古的贡献还包括参与发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签署联合国宪章;签署布雷顿森林协议和关贸总协定等。点评:考查雅尔塔体系与战后国际格局2欧洲本身正在被外来的两个大国苏联与美国划分成东、西两大势力范围,在地理上、政治制度上和意识形态方面都被一分为二,“被战火摧毁的幻灭的欧洲,匍匐在华盛顿和莫斯科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之下”。这种形势与人们所熟悉的19 世纪和20 世纪初欧洲全球霸权的格局实在是惊人的相反。当时,全世界的人们都已习惯于欧洲列强对整块整块的大陆进行瓜分,甚至认为这就是国际事务正常秩序的一部分。 二战后,无论欧洲的大国还是小国愿意与否,在决定其外交政策的时候,都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历史传统,也必须考虑东西方对峙这一重要因素,而且其经济恢复和国家安全都要分别依靠与苏联和美国的结盟才能办到。与此同时,伴随着欧洲世界霸权的消失,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奋起“对西方造反”,从而使争取主权平等,政治独立,种族平等,经济公正和文化解放这五大主题为基本内容的非殖民化进程,终于以始料不及且无法控制的速度席卷了所有殖民帝国,并进而引发了“全球大分裂”。 (1)根据材料,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发生的主要变化。答案:变化:欧洲出现分裂,出现东西欧对抗的局面;欧洲严重削弱,丧失全球霸权地位;欧洲依附于美苏两极格局;欧洲国家的殖民体系崩溃。(2)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答案:简评:“两极”格局取代了欧洲中心地位;“两极”对抗加剧了国际局势紧张,威胁世界和平;“两极”中两大力量势均力敌,客观上制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解析:分析:(1)“欧洲本身正在被外来的两个大国苏联与美国划分成东、西两大势力范围”,可见欧洲分裂,东欧与西欧互相对抗;“被战火摧毁的幻灭的欧洲,匍匐在华盛顿和莫斯科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之下”,可见欧洲丧失了世界霸权;“其经济恢复和国家安全都要分别依靠与苏联和美国的结盟才能办到”,表明欧洲依附于美苏两国;“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奋起对西方造反”,可见殖民体系崩溃。 (2)“简评”要求简要评论,不仅要回答变化是什么,还要回答变化怎么样,二战后,两极代替了欧洲中心地位,使国际局势紧张,但两极格局势均力敌,又使得新的世界大战没有爆发。点评:考查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