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9月模块诊断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402261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9月模块诊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9月模块诊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9月模块诊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9月模块诊断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N 14 O 16Ca 40 Cl35.5 S 32 Fe 56 Cu 64 Zn 65 Br 80 Ag 108 Al 27 Ba 137 Mg 24一、选择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工业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生产玻璃、水泥、漂白粉及用铁矿石冶炼铁,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B未成熟的苹果肉遇碘酒变蓝色,成熟苹果的汁液能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C面粉中禁止添加CaO2、过氧化苯甲酰等增白剂,CaO2属于碱性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酰属于有机物D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可以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B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说明苯环中没有碳碳双键C甲烷中混有的乙烯可以用溴水除去D医院用75%酒精杀菌、消毒,75%是指质量分数3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C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物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4化合物X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X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两个苯环一定处于同一平面B不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C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D1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2molNaOH反应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具有固定熔沸点的物质由相同种类和相同数目的原子组成的分子只有一种元素的阳离子和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只含有一种分子的物质A B C D 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个数的是( )2.24 L氟化氢所含分子数约为0.1NA;常温下,pH2的醋酸溶液中所含有的H数为0.01NA;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分子总数为NA的NO和CO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1 L 1 mol/L的磷酸溶液中含氧原子数为4NA;1 mol FeCl3完全转化成Fe(OH)3胶体后生成NA个胶粒;1 mol SiO2所含SiO化学键为2 mol;12 g石墨含有1 mol 六元环;50 mL 12 mol/L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A0 B2 C5 D全对7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分别位于不同的主族,X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0,Y为金属元素,Y与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X与W所在族序数之和等于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W)r(Z)r(Y)r(X)B沸点:XW2Y2W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XZD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W8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B气体通过无水CuSO4,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9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使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小的是()A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C用量筒量取所需浓盐酸倒入烧杯后,用水洗涤量筒23次,洗涤液倒入烧杯中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凹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可以不管它10300mLAl2(SO4)3溶液中,含Al3+为1.62g,在该溶液中加入0.1mol/LBa(OH)2溶液300mL,反应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忽略溶液混合体积的变化)()A0.4mol/LB0.3mol/LC0.2mol/LD0.1mol/L1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c(Fe2+) =1molL1的溶液中:K+、NH、MnO4、SO42B11013 molL1的溶液中:NH、Ca2、Cl、NOC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K、NO、SOD=110 12的溶液中:K+、Na +、CO32-、NO3-12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 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 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A至少存在5种离子 BSO42、NH4+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CCl一定存在,且C(Cl)0.4mol/L DCO32、Al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13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评价均合理的是选项离子方程式评价A将2 mol Cl2通入到含1 mol FeI2的溶液中:2Fe2+2I+2Cl2 = 2Fe3+4Cl+I2正确;Cl2过量,可将Fe2+、I均氧化BMg(HCO3)2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Mg2+ HCO3+ OH= MgCO3+ H2O正确;酸式盐与碱反应生成正盐和水C过量SO2通入到NaClO溶液中:SO2 + H2O + ClO= HClO+HSO3正确;说明酸性:H2SO3强于HClOD1mol/L的NaAlO2溶液和2.5 mol/L的HCl溶液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2AlO2 + 5H+ = Al3+ + Al(OH)3+ H2O正确;AlO2与Al(OH)3消耗的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选项离子组加入试剂加入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NH4+、Fe2、SO42少量Ba(OH)2溶液2NH4+SO42Ba22OH=BaSO42NH3H2OBMg2、HCO3、Cl过量NaOH溶液Mg22HCO34OH=2H2OMg(OH)22CO32CK、NH3H2O、CO32通入少量CO22OHCO2=CO32H2ODFe2、NO3、HSO3NaHSO4溶液HSO3H=SO2H2O15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图1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B用图2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C用图3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D用图4装置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16用如图装置制取表中的四种干燥、纯净的气体(图中铁架台、铁夹、加热及气体收集装置均已略去;必要时可以加热;a、b、c、d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正确的是 ( )气体abcdACO2盐酸CaCO3饱和Na2CO3溶液浓硫酸BCl2浓盐酸MnO2NaOH溶液浓硫酸CNH3饱和NH4Cl溶液消石灰H2O固体NaOHDNO稀硝酸铜屑H2O浓硫酸17 向m g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b 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 mol/L氢氧化钾溶液V mL,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到的沉淀质量为n g。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p g。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n=m+17VcBC D18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Na2CO3溶液中通入NH3,c(Na+)c(CO32-)减小B将0.1molL-1的K2C2O4溶液从25升温至35,c(K+)c(C2O42-)增大C向0.1molL-1的HF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c(Na+)c(F-)=1D向0.1molL-1的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水,c(CH3COOH)c(CH3COO-)c(H+)增大19一定量的CuS和Cu2S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HNO3中,收集到气体V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u2+和SO42-)加入足量NaOH,产生蓝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CuO 12.0g,若上述气体为NO和NO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1,则V可能为( ) A9.0 L B13.5 L C15.7 L D16.8 L20向10mL0.1molL-1NH4Al(SO4)2溶液中,滴加等浓度Ba(OH)2溶液x 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10时,溶液中有、,且Bx=10时,溶液中有、,且Cx=30时,溶液中有、,且Dx=30时,溶液中有、,且二、非选择题(包括3小题,共计45分)21(5分)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图:(1)除去粗盐中杂质(Mg2+、SO42-、Ca2+),加入的药品顺序正确的是_A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BBaCl2溶液NaOH洛液NaCO3溶液过滤后加盐酸C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加盐酸D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2)写出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从理论上考虑,下列物质也能吸收的是_ANaOHB.FeCl2C.Na2SO3D.H2O(4)根据上述反应判断SO2、Cl2、Br2三种物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5)已知某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5,现欲使溶液中的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变成3:2:1,那么要通入Cl2的物质的量是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是A12B110C310D15阳离子KAg Mg2Ba2阴离子NO3 CO32SiO32SO4222(11分)在Na浓度为0.5 molL1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现取该溶液100 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序号实验内容实验结果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标准状况下0.56 L气体将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固体质量为2.4 g向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1)实验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2)实验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3)通过实验、和必要计算,填写下表中阴离子的浓度(能计算出的,填写计算结果,一定不存在的离子填“0”,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填“?”)。阴离子NO3CO32SiO32SO42c/molL1(4)判断K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其最小浓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_。23(15分)如下图所示(B中冷却装置未画出),将氯气和空气(不参与反应)以体积比约13混合通入含水8%的碳酸钠中制备Cl2O,并用水吸收Cl2O制备次氯酸溶液。已知:Cl2O极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HClO;Cl2O的沸点为3.8 ,42 以上分解为Cl2和O2。(1)实验中控制氯气与空气体积比的方法是_。为使反应充分进行,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有_。装置D的作用是_。(2)装置B中产生Cl2O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B无冷却装置,则进入C中的Cl2O会大量减少。其原因是_。(3)装置C中采用棕色圆底烧瓶是因为_。(4)已知次氯酸可被H2O2、FeCl2等物质还原成Cl。测定C中次氯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方案为:用_(填“酸”或“碱”)式滴定管取20.00 mL次氯酸溶液,加入足量的,再加入足量的,过滤,洗涤沉淀,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用电子天平称量沉淀质量。 (可选用的试剂:H2O2溶液、FeCl2溶液、AgNO3溶液)。24(14分)明矾KAl(SO4)212H2O 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饮用水的净化;造纸工业上作施胶剂;食品工业的发酵剂等。利用炼铝厂的废料铝灰(含Al、 Al2O3及少量SiO2和FeO xFe2O3)可制备明矾。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明矾净水的原理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操作是_,操作是蒸发浓缩、_、过滤、_、干燥。(3)检验滤液A中是否存在Fe2的试剂是_(只用一种试剂)。(4)将铝灰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在滤液A中加入高锰酸钾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该条件下MnO 转化为Mn2):_。(5)已知:在pH3、加热条件下,MnO 可与Mn2反应生成MnO2。加入MnSO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滤渣2含有的物质是_。三、选考题(请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第一题计分。)25(15分)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金属元素,其中钠、镁、铝、铁、铜等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请写出Fe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_。(2)金属A的原子只有3个电子层,其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电离能/(kJmol1)I1I2I3I4A932182115 39021 771则A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3)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2及少量CO、NH3的混合气)在进入合成塔前常用醋酸二氨合铜()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体中的CO(Ac代表CH3COO),其反应是:Cu(NH3)2AcCONH3Cu(NH3)3COAc醋酸羰基三氨合铜()HBr2SO2;C22.(11分)(1)Ag、Mg2、Ba2 (3分) (2)SiO2H=H2SiO3(2分)(3)如表(4分)阴离子NOCOSiOSOc/molL1?0.250.40 (4)存在,最小浓度为0.8 molL1(2分)23(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通过观察A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调节流速 搅拌、使用多孔球泡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2)2Cl2Na2CO3=Cl2O2NaClCO2 该反应放热,温度升高Cl2O会分解(3)HClO见光易分解(4)酸 H2O2溶液 硝酸银溶液 (3分)24(14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1)Al33H2OAl(OH)3(胶体)3H (2)过滤冷却结晶洗涤(3分)(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铁氰化钾溶液) (1分)(4) 2Al2NaOH2H2O= 2NaAlO23H2 5Fe2MnO8H=5Fe3Mn24H2O(5)3Mn22MnO2H2O=5MnO24H MnO2、Fe(OH)325.(15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Ar3d64s2 (2)3s2(2分)(3)CON(2分)4NAsp2、sp3(2分) 7(4)MgO晶体所含离子半径小,电荷数多,晶格能大(2分)(5)正四面体 SO3或BF3 (6) (2分)26(15分) (1);苯乙炔;(2)取代反应;消去反应;(3);4;(4)n+(n1)H2;(5)任意三种;(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