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401127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2.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和历史功绩;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难点:正确评价天朝田亩制度;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自学导航】阅读教材5456页,完成以下问题:探究一:运动的发展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一)兴起的原因: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每年从3万箱增至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材料四: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几次参加科举,都名落孙山,屡试不第后,受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影响,于18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章。 材料五:最初加入拜上帝教的只有洪秀全的同学冯云山、族弟洪仁玕等几人,在洪秀全从事宗教理论研究宣传的同时,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传播拜上帝教,开展反封建斗争,势力发展到周围数百里。冯云山经过艰苦的努力,在紫荆山等地区发展了万余会众,并逐渐形成了以洪秀全为首的由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人组成的领导核心。请结合课本54页内容分析上述材料的含义,从而准确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2重要原因:3直接原因:4主观因素:(二)革命的过程:1金田起义运动爆发 1851年1851年初,洪秀全在金田村率众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不久,洪秀全称“天王”。表达了起义农民要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愿望。从此,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开始了。2永安建制初建政权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永安城,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正式建立了太平天国的领导核心:杨秀清(东王)、萧朝贵(西王)、冯云山(南王)、韦昌辉(北王)、石达开(翼王)。并决定由东王节制诸王。3定都天京同清对峙太平军占领南京后,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政权。4北伐、西征军事上全盛(1853-1856年)要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必须北伐。要巩固天京大本营,控制长江中游,必须西征。北伐和西征是并举的。二、运动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1、时间:定都天京以后(1853年)2、内容: (1)土地分配:原则: 方法: (2)产品分配:原则: 方法:3、目的(宗旨): 4、评价:材料:1853年冬天的某日,天京街头出现太平天国的一个告示:天朝田亩制度,平民甲、乙、丙在讨论:小官吏:众人看好了,这是天国颁发的天朝田亩制度。根据这项制度,尔等以后都有田耕,有饭吃,有衣穿,有钱用,尔等再也不愁饥寒,不愁欺压,尽可以享福了。甲、乙、丙(异口同声)真的?去看看。甲:我家有5口人,3男2女,按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不论男女,都可以分得一份田地,那我家可以分得5人的田地了。乙:但是你家老幺没满16岁,按这上面规定,是不能分得一份田地的。丙:另外这上面还规定,好田和差田要搭配分。你家只能分得一半好田,一半差田。 甲:管他呢,这比以前没有田耕好多了。5个人的田地够我耕种了,以后不但吃穿不愁,还可以把剩余的拿到街上去卖,添置一些家业。乙:你这种想法是不允许的。你没看清告示上的规定:每户除留足口粮外,其余多的东西都要上交天国的圣库,统一管理。甲:呦,还有这样的规定?这可不好,我辛辛苦苦多收一点粮食,自己不能处理,却要上交,这不是好了他人吗?罢了,罢了,我还不如省省力气,生产的粮食够吃就可以。丙:是啊,自己花力气种出的粮食,却要给别人,谁有心思多种粮食呀。另外,现在长期打仗,天国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分田呢?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来评价一下天朝田亩制度?(1)进步性(2)局限性三、运动的失败天国悲歌(一)天京变乱(转折点:1856年) 请同学们思考:这场内讧的出现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二)后期重建: 1领导核心的重建:陈玉成(英王),李秀成(忠王),洪仁玕(干王)2军事局势的稳定:3后期的政治方案资政新篇 (1)背景: 1856年天京变乱严重削弱了太平军的自身力量,太平天国由盛转衰。为富国强兵和扭转形势,1859年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作为改革内政的新方案。(2)内容:政治上主张;经济上提倡发展;文教上提倡;外交上主张。 (3)评价: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在中国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方案。但不是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且在战争环境迫使下,它也没能实行。试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三)运动的失败:1失败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2失败原因:材料一:“楚国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材料二:“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立民国而建立天国” 李大钊材料三: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3作用和局限性:材料一:(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 马克思在1862年的评价材料二:材料三:1853年,太平天国刚刚定都天京不久,杨秀清在答复有关不平等条约时就认为,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不能有“主从之分”,对不平等条约不予理睬。1862年有个外国侵略者来到南京向洪秀全建议,协力击败清军之后,平分中国。洪秀全当即严词驳斥:“我争中国,意欲全图,事成平分,天下失笑,不成之后,引鬼入邦。”作用:局限性:【知识建构】【巩固训练】一、选择题1洪秀全通过拜上帝教发动和组织了太平天国运动。当时曾到过天京的西方人富礼赐曾发表评论说“天王之基督教不是什么东西,只是一个狂人对神圣之最大的亵渎而已”。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A是彻头彻尾的中国宗教B与西方宗教思想没有任何联系C遭到了列强的强烈反对D只是农民表达思想主张的工具2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太平天国()没能实行宗教改革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C.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D没有彻底革命精神3.杨秀清在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中说,“中国有中国之衣冠,今满洲另置顶戴,胡衣猴冠,坏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由此可见,杨秀清的主要意图是革新中国服饰B推翻清朝政府统治C.宣传拜上帝教思想D打击外来侵略4.(xx邯郸)某太平天国颁发给农民的田契中有某人“自置田一十八亩”,“每年遵照天朝定制,完纳米银,不得违误”等文字。这可以说明太平天国()A未严格执行天朝田亩制度B普遍实行土地公有的制度C实现了“有田同耕”的理想D与地主相勾结残酷剥削农民5马克思指出:“鸦片不曾产生催眠作用而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指导他们从原来的麻醉状态唤醒似的。”这里马克思所说的“唤醒”主要是指()A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运动B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C洋务运动D鸦片战争期间爱国军民抗击英军6某中学高三文科班围绕“如何看待太平天国利用宗教组织农民起义”的问题举行了一次课堂讨论,有同学将讨论情况进行了记录整理。其中对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与基督教的关系有四种看法,正确的是()教义一致B改造利用C继承发扬D完全不同7.史学家认为:“德源(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据这种观点判断,太平天国运动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B提出资政新篇C.创立拜上帝教 D永安封王建制8.1853年,英国一家报纸曾登文指出:“叛乱运动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我们的损失将是很大的。我们的所得将是零。”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中的叛乱是指太平天国运动表明中外民族矛盾趋于缓和示太平天国运动面临双重敌人说明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革命BCD9.天京变乱后流传着一首民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该民谣反映出天京变乱的发生是由于()A宗教迷信思想的毒害B领导集团内部的自相残杀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D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的作祟10.史载:太平天国规定“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也。”材料反映了()A东西文化之间的冲突B农民反封建的进步性C儒学阻碍了历史发展D太平天国具有局限性11“长毛(指太平军)造反那时候,老通宝的祖父和陈老爷同被长毛掳去,同在长毛窝里混上了六七年,不但他们俩同时从长毛营盘里逃了出来,而且偷得了长毛的许多金元宝。”这段文字不能说明的是()部分农民参加太平天国运动是被迫的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战争无本质区别组织涣散是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农民阶级不能作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ABCD12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囯”字代“國”字,取王居其中之意。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A摆脱不了专制思想的束缚B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C反侵略反封建的决心D进行文字的一次重大变革13某班讨论“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B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C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D担负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学后反思】 150多年前的太平天国运动,其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十四年,历经十八个省份,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它曾使无数英烈抱恨终天。它在历史上的丰功伟绩和兴亡得失,尽管可任人评说,但其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惨痛教训,却永远值得后人警醒,给人以无限的启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