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导学案鲁科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400775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导学案鲁科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导学案鲁科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导学案鲁科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导学案鲁科版必修1【复习目标】1. 了解物质简单分类法的意义2. 理解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3. 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掌握酸、碱、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4. 掌握常见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5.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能判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6. 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重点、难点】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梳理】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1、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两种形态存在:在单质中的存在形式为 态;在化合物中的存在形式为 态。在自然界中即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的元素有:N, O,C, S, Fe等;只以化合态存在的元素有:Na, Cl, Al, Mg, P, Br, Si等。2、物质分类其中,化合物按照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又可以分为: 和 。电解质包括: 、 、 、 、金属氧化物等。【例1】在物质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 ( ) A氧化物、化合物 B化合物、电解质 C溶液、 胶体 D溶液、 分散系【例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2)混合物一定含有多种元素。( ) (3)能电离出H+的物质一定是酸,能电离出OH-的物质一定是碱。( )(4)盐中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 )(5)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6)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7)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8)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9)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 )3、根据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又将电解质分为 和 。强电解质包括 、 、 、金属氧化物等。弱电解质包括 、 、 等。【例3】下列状态的物质,既属于电解质又能导电的是A酒精 B氯化钾晶体 C液氯 D熔融的氢氧化钠【例4】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Ba(OH)2 Ba2+ (OH) BFeCl3Fe2+3Cl CH2SO4 H2+SO42 DAl2(SO4)3 2Al3+3SO424、胶体:(1)溶液、胶体、浊液三者的本质区别: ,溶液中分散质颗粒 1nm, 胶体中分散质颗粒处于 之间, 浊液中分散质颗粒 100nm。(2)用 现象于区别溶液和胶体,胶体中有明亮的光区,溶液中没有。(3)使胶体聚沉的方法有: (4)分离提纯胶体微粒与溶液中的离子的方法: ,使用的材料是 。(5)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向沸水中逐滴滴加FeCl3溶液,得到 色Fe(OH)3胶体。方程式: 【例5】鉴别胶体和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 ( )A丁达尔效应 B蒸馏 C过滤 D萃取【例6】用饱和的FeCl3溶液制取Fe(OH)3胶体,正确的操作是( )A将FeCl3溶液滴人蒸馏水中 B将FeCl3溶液滴人热水中,生成棕黄色液体 C将FeCl3溶液滴人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D将FeCl3溶液滴人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沉淀【例7】下列叙述与胶体无关的是( )A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B氯化铁溶液可以用来止血C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稀氨水产生红褐色沉淀 D工厂利用高压除尘二、化学反应的分类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 、 、 。 2、离子反应:(1)定义: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2)发生条件:生成 、生成 、生成 物质。(3)表示方法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写、改、删、查。其中能改成离子的物质: 、 、 。 【例8】不能用2H + + CO32 = CO2 +H2O表示的反应是 A醋酸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B稀硝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稀硫酸与碳酸钾溶液反应 D硫酸氢钠溶液与碳酸钾溶液反应【例9】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Na+、K+、OH、ClBNa+、Cu2+ 、SO、NOCMg2+、Na+、SO、Cl DBa2+、HCO、NO、K+【例10】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Mg2,Cu2中的几种离子。(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的离子是_。(3)取(2)的滤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4)原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下列AD中的_(填字母)。ClNO3CO32OH3、氧化还原反应(1)特征:元素的 发生变化(2)实质: (3)概念和关系:升失氧,降得还;若是剂,两相反。化合价升高 e- 发生 反应 做 剂 被 生成 产物化合价降低 e- 发生 反应 做 剂 被 生成 产物(4)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双线桥、单线桥。【例11】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变化是 AClCl2 BCO32CO2 CMnO4Mn2+ DFe3+Fe2+ 【例1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AC+ H2OCO2+ H2 BCl2+H2OHCl+HClO C2Na2O2+2H2O4NaOH+O2 D2F2+2H2O4HF+O2【例13】1用下列方法均可以制得氧气 2KClO32KCl + 3O2 2HgO 2Hg + O2 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关系为(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确定2反应 2KMnO4 + 16HCl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氯气。 在标准状况下,该反应产生2.24 L Cl2时,消耗氧化剂 mol,被氧化的物质的质量为 g,转移的电子数为 三、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1、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铁三角”)注:强氧化剂主要有:氯气、溴、硝酸、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 完成下列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1、铁在氯气中燃烧 2、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3、氯化铁腐蚀铜制电路板 4、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屑 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先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例14】有A、B、C三种溶液,各含有Fe3+、Cu2+、Ag+中的一种。向A中加入适量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再加入C溶液,红色物质溶解,但无新固体物质析出,则A、B、C中依次含有( )AFe3+、Cu2+、Ag+ B。Cu2+、Ag+、Fe3+ C。Ag+、Fe3+、Cu2+ D。Cu2+、Fe3+、Ag+【例15】将足量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生成白色沉淀B。生成红褐色沉淀 C。有气泡产生D。无变化【例16】向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烧杯中有铜无铁 B。烧杯中铁、铜均无C烧杯中铁、铜都有 D。烧杯中有铁无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