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400462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的和平砥柱演说中指出:“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上述演说的主要目的是()A制造西欧与苏联的矛盾 B宣告“冷战”开始C呼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 D揭露苏联侵略扩张、称霸欧洲的野心2“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的成立 D德国的分裂3有人认为“马歇尔计划远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是()A使美苏之间的“冷战”正式开始 B它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C它起到通过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的作用 D目的是阻止革命,稳定欧洲资本主义统治秩序4.环球时报记者报道:xx年5月13日,韩国和朝鲜决定,中断半个多世纪的南北铁路大动脉即西部的“京义线”和东部的“东海线”于当月25日进行试运行。造成当年朝韩南北铁路大动脉中断的诸多因素中最根本的是()A韩国和朝鲜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 B朝鲜半岛长期处于分裂状态C美苏冷战局面产生的影响 D韩国和朝鲜经济发展差距巨大5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6.上图的这块柏林墙遗迹恰好放置在两辆坦克之间。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西德与东德之间战争频繁 B它是“冷战”的著名标志C是当年两大集团虎视眈眈,剑拔弩张的写照 D是对“冷战”时期分裂、对抗的反思7“古巴导弹危机”是现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大国较量,下列关于此事件叙述不正确的是()A发生在两极格局正式确立后 B全面“冷战”下的局部热战C苏联核力量弱势下的一次争锋 D美苏经过谈判结束危机8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地理教材对联邦德国(德国统一以前的西德)作了如下叙述:“在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扶持下,西德的军国主义已经复活已经成为严重战争危险的策源地。”以上叙述()A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联邦德国的社会状况 B说明当时中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说明当时中国强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 D正确反映了战后国际形势的特点9人们称美苏“冷战”对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下面是在一次课堂讲座中,同学们对美苏争霸对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有()浪费了大量资源,不利于经济发展导致两个德国和两个朝鲜的出现使各国人民一直处于核战争的恐惧之中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A B C D10两极对峙时期,美苏争霸“冷战”中有“热战”,下图事件的发生所反映的战略态势是()A美国转攻为守 B苏联转守为攻 C美苏互有攻守 D苏采取全面收缩战略11两极格局持续半个世纪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多极化的冲击 B美苏力量的相对平衡C第三世界的崛起 D欧共体、日本的崛起12.上面图片展示的是英国考文垂大教堂,它是西欧战后复兴的象征。西欧各国经济复兴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清除法西斯主义残余势力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环境相对和平安定充分利用“马歇尔计划”提供的援助A B C D13美国:听着,就这么办!西欧:好的,好的。美国:听着,就这么办!西欧:不行,绝对不行!以上两段对话说明二战以来,美欧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关键在于()A西欧国家产生了强烈的排外性 B“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的对抗C欧共体实力已经全面超越美国 D西欧经济从破坏严重到恢复发展141961年,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指出:“与会国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方法。”可见,当时不结盟国家认为()A两极格局的“冷战”威胁了国际和平 B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原则是“冷战”C和平共处可以避免两极分化现象 D核灾祸是人类面临的唯一灾难15何春超在国际关系史中指出:“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这说明()A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即将被取代 B雅尔塔体系即将瓦解C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不利地位 D世界正朝多极化方向发展16小王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俄罗斯科学院一名院士说“将苏联送进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那么,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C民族矛盾尖锐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1720世纪最后30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样的制度不同的结局主要说明了()A资本主义仍处于上升时期 B社会主义无法抗衡资本主义C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不断自我完善 D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必然要经历挫折18恐怖主义的暴行遭到世人谴责,美国打击恐怖主义的行动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支持,这说明()打击恐怖主义的暴力活动是当今世界各国的主要任务和平与发展作为世界主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基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打击恐怖主义的暴力活动需要加强国际合作A B C D19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苏联的解体,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使当代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以下对当代国际竞争的认识不正确的有()A竞争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 B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C竞争的重点越来越多地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 D竞争的方法是强权政治20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这是本世纪继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以来世界格局的第三次变化。导致每次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大国对外政策的改变 B大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C大国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 D新兴势力的崛起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选择题(21题15分,22题15分,22题20分,共50分)21阅读下列材料: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据杜鲁门总统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二日致国会的咨文材料二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据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材料三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98年2月8日在访问意大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知道,要摒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而个别国家(注:美国)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新华网请回答:(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主要指哪一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5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尼克松时代美国的对外政策特征。试从国际局势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些特征的主要原因。(5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特征。此时,美国的对外政策对国际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来看,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的办法。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1961年9月)材料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的差距不断扩大,富国越富,穷国继续贫穷。第三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1970年9月)材料三1989年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的第九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与会国101个)在通过的宣言中指出,为争取和平、裁军与和平解决争端而努力是不结盟运动的首要任务。宣言呼吁发达国家不带偏见地正视富裕和贫困之间的冲突。当代国际关系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不结盟运动产生的原因。(5分)(2)材料二反映了不结盟运动斗争的什么变化?(5分)(3)材料一到材料三总体上反映了什么史实?(5分)23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图一雅尔塔会议上 的三巨头 图二1991年独联体各国领 导人在阿拉木图会晤材料二“911”事件材料三“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布什向国会参、众两院发表演说,声称:“我们将追究提供援助或藏身之所给恐怖分子的国家。每个地区的每个国家现在要做个决定,你不跟我们一道,就是跟恐怖分子一道。从今天起,任何一个继续窝藏或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将被美国视为具有敌意的政权。”请回答:(1)材料一所涉及的两次会议对于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各有何意义?(5分)(2)在这两次会议之间长达46年的时间里世界格局演变的基本轨迹是怎样的?指出影响其演变的主要因素。(4分)(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材料三体现的美国的目的仅仅是反恐吗?(6分)(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演变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指出影响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因素。(5分)答案1C材料引文是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呼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从而揭开了冷战的序幕。2B“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借助于强大的经济实力来控制欧洲的手段。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即可得出结论。3A4C南北铁路中断是朝鲜半岛南北分裂的产物,而冷战则是造成分裂的根源,故C项最佳。5B二战后,美国和苏联相互对抗,导致德国和朝鲜的分裂。A项叙述不符合题意,C项本身就错误,D项是美国对欧洲的经济援助。6A7.B8C二战结束后,世界一直处于冷战的局面,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矛盾是世界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因此各国(包括中国)的外交思维不可避免地带有这种时代特征。9B在美国“冷战”政策的同时,苏联也做出了相应的回应,于是引起了两个超级大国长达近40年的争霸,带来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但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则是由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所以排除含有的选项。10C古巴导弹危机虽以苏联妥协收场,但将导弹搬到美国人的家门口,反映了苏联的出击态度。C项符合题意。11B两极格局的形成,是美苏力量相对平衡的结果,无论是雅尔塔体系,还是两极格局,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它的持续同样需要相对平衡的力量,不然这样的格局就会被打破。12C本题可用排除法,清除法西斯主义残余势力主要指德国,这不是共同原因。13D对话反映了美欧关系从欧洲追随美国到欧洲独立自主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关键在于二战结束以后西欧经济的恢复发展。14A不结盟运动是在美苏两极格局下,为维护自身的安全,避免“冷战”威胁而兴起的。15DA明显错误。雅尔塔体系的瓦解以1991年苏联的解体为标志,故B不正确。C与题干材料无关。西欧和日本实力的增强,冲击着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16D17C苏联、东欧与中国实行的都是社会主义制度,但出现了不同的结局,原因在于东欧和苏联进行的所谓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而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断深化改革,即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18B恐怖主义给人类带来诸多危害,全世界各国应该团结起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制止恐怖活动的发生。正确,表述错误。19D当代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包括科技、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因素,而决定性因素是经济力量。D项不正确。20B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源是经济的发展使各国实力不平衡。A、C只是表面现象,D是外在因素。21(1)苏联。“冷战”政策。(2)以谈判为主要方式(处于守势)。欧共体的发展;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3)特征:建立单极世界;推行强权政治。影响:造成国际局势的局部动荡。22(1)美苏对峙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新兴独立国家处于弱势地位,积极谋求自身的独立与安全、和平与发展。(2)说明不结盟国家的斗争已转向经济领域。(3)不结盟运动的队伍不断扩大,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23(1)雅尔塔等会议形成的协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阿拉木图会晤表明苏联已经彻底解体,美苏“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2)轨迹: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因素:美苏的相对削弱、欧共体成立、日本经济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的振兴。(3)反映了恐怖主义恶性膨胀,已成为社会稳定的一大公害。反映了布什政府以反对恐怖主义为名,积极推行单边主义,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4)特点: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和多极化趋势加强。因素:“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多个力量中心在逐步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