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细菌的启示》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99433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细菌的启示》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细菌的启示》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细菌的启示》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细菌的启示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2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3积累词语,掌握“豁免”“一以贯之”“不卑不亢”“不温不火”“束手待毙”“砥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词语。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本文的语言特点。三、教学时数2课时。四、预习要求1扫除文章障碍,积累字词,通读课文。2了解文体特点,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整体把握文章的要点。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听写下列词语:名副其实,得天独厚,一招鲜吃遍天,一以贯之,不卑不亢,不温不火,束手待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砥砺。(二)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在“非典”的日子里,人们谈“菌”色变,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当代学者郑也夫的精彩演讲细菌的启示,让我们去看看细菌真的是那么可怕吗?(三)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明确:这篇演讲稿作者主要从“认识细菌”和“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两方面告诉我们细菌并不可怕。学生通过阅读能把握住细菌的性质和特;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四)学习“认识细菌”。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细菌的性质和特征。1. 生物界元老2. 无所不在3. 发挥重要作用4. 不可毁灭性5. 寄生学生画出各段的中心句。(五)学习“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教师把握住重点突破文章的最后两段。学生活动: 1朗读。2归纳主要内容,教师指导归纳大意。(“当我们从生物的世界到人类的社会.开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较量。“在“非典”期间谢谢大家“可归纳为,作者演讲的目的。)3教师小结: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细菌,认识了细菌,并牢记细菌并不可怕。(六)布置作业: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请说出你的理解。第二课时(一)品味文章的写作特色。让学生找出句子来分析。1作者在演讲中把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生动的比喻。2文中大量设问句的运用。3作者通过许多生动而新鲜的例子来引起鸣众和读者的兴趣。4文中很多处运用数据来论证,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例:(1)文章第一段,从时间上讲,细菌存在的历史最古老,但是作者不说“古老”,而说细菌是地球上的“元老”。“元老”这个字眼,本来是指人类政治、社会集团中资格最老、影响力最强者。这和细菌有根本的不同,但是,用了这个词语,特别强调其年代久远,不可小觑,带有一种轻松、调侃的意味。(2)细菌的特点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讲细菌的知识,难免抽象。作为科普文章,作者尽可能把它具体化、感性化。如讲到“寄生”这样抽象的科学概念,作者用了一种“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小结:尽可能让抽象的科学道理和日常感觉缩短距离,是科普文章基本手法之一。(3)通常,我们把“杀菌”、“灭菌”等等,经常在挂在口头上。但是,作者告诉我们,从科学角度来说,消灭细菌是不可能的,而且在事实上:其实人类从来也没有想到过要彻底消灭细菌,人类也没有能力办到。把日常生活经验和科学道理放在直接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中,从心理学来说,这是引起好奇、关注的手法。从文章的写作方法来说,就是从感性经验提出理性问题的方法。(4)严格来说,人类并不需要消灭全部细菌,因为有些细菌是有益的。这里的关键词语是“有害的”和“有益的”,有了这二者,论点就比较严密了。这里有一个形成论点的技巧,当你发现初始的论点不够准确,涵盖面过分宽的时候,就用得着这种方法,就是把论点加以限制。在前面加上限定的词语:不是要消灭全部细菌,而是一部分,“有害的”一部分。(5)“抗生素”的事例。这个例证,举得很有智慧。本来论据的任务,就是对前面的论点加以说明。但是,这个论据却不但是说明,而且把论点发展了。这个材料,是一个历史经验的总结:二十世纪初,抗生素代的到来,给人类造成了错觉,以为人类对细菌的斗争已经大获全胜。但是,很快就被证明是错误。这个历史经验的材料好处是,不但说明了前面的论点,而且提出了下面的问题,把更深刻的科学原理的一系列因果揭示出来了:1,由于细菌产生了抗体;2,抗体的产生是由于细菌基因复制总是有变化;3,复制的速度又是很快的,而人类繁殖却很缓慢。小结:强调科学道理和日常生活感觉的不同。(二)品味本文精彩的句或词。学生精读课文,并把文中精彩的语句或词语找出来,分组讨论并交流,最后说说这些语句或词语的精妙之处。这个环节较为灵活。注意:(1)学生要言之有理;(2)不要轻易给学生泼冷水。(三)本文小结和布置作业。1科学就是对常识的颠覆,对常识的批判,就是对人的启蒙。这样的文章,可贵在于,首先,把读者从进化为高的成见或迷信中解放出来;其次,以形象的语言,对话性的交流,作雄辩的表述,让读者享受到一种演讲术的交流感、现场感。2. 这篇演讲让我们认识了“细菌”,也明白了”细菌与人类进步的关系”。请同学们课外也就自己的一些感悟写一篇作文来演讲,题目自拟,题材不限定。课后练习答案:一、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研读课文,理解“演讲词”这一文体的语言特点,学生通过研读不难发现本文语言特点是生动通俗易懂,主要是让学生找出句子,说出自己的体会。(1) 把抽象的理论科学的概念化为感性的表述。如为了告诉听众细菌无处不在,作者说“一粒普通的泥土中有几亿个细菌,人的一滴唾液中有几百万个细菌,甚至人体体重的10是由细菌的构成的。一个学者测出了一杯水中的细菌,由此推论,海洋中的细菌总质量是陆地上全部生物的五十分之一”。(2) 自问自答,引起听众的注意。什么叫“寄生”?所谓寄生就吃别人,不劳动,不去捕食。不但不去捕食,并且不必自己消化先咀嚼,后进入胃肠,经过复杂的化学过程,然后吸收。采取寄生的策略,这些事情统统不干,去打猎去采集去干活,那多愚蠢哪!它就吃你,哪儿也不去,就在你体内。你把食物给消化了,它直接吸收到它的身体里。(3) 抓住听众心理,讲述听众注意的话题。地球上全部细菌的总和超过其他全部生物的总和。顺便说一下,1只蚂蚁的重量是15毫克,但世界上共有1亿亿只蚂蚁,其总重量和人类相同。可见,小个子们的实力是不可低估的。(4) 使用听众熟悉的,典雅的书面词汇,如“元老”“细菌” 通过个体的适应,渐渐产生了抵抗力。二、 此题意在让学生理解作者演讲中极富雄辩和感染力。如文章的第二和第四自然段。三、 此题意在让学生理解作者演讲目的。 作者是针对非典肆虐,人们谈菌色变的情况下来向人们讲述“细菌”这一话题,所以他的目的是大家对细菌有正确认识和正确心态。有关资料和前面几篇一样,这也是一篇科学普及读物,但有自己的特点。固然,它的内容是科学知识,是抽象的,但是,它的语言更加追求感性,甚至带一点形象和情趣。比如,文章第一段,从时间上讲,细菌存在的历史最古老,但是作者不说“古老”,而说细菌是地球上的“元老”。“元老”这个字眼,本来是指人类政治、社会集团中资格最老、影响力最强者。这和细菌有根本的不同,但是,用了这个词语,特别强调其年代久远,不可小觑,带有一种轻松、调侃的意味。作者的语言显然很追求形象性。这样的语言,和一般的科普文章是不是有点不同?一般的科普文章是把道理告诉读者。我们已经说过,作者力图把话说得平易通俗,目的就是把话说得让读者有感觉。让读者有感觉的方法挺多的,首先,把没有感觉的变成有感觉的;其次,就是把抽象的变成具体的。细菌的特点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讲细菌的知识,难免抽象。作为科普文章,作者尽可能把它具体化、感性化。如讲到“寄生”这样抽象的科学概念,作者用了一种“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什么叫“寄生”?所谓寄生就吃别人,不劳动,不去捕食。不但不去捕食,并且不必自己消化先咀嚼,后进入胃肠,经过复杂的化学过程,然后吸收。采取寄生的策略,这些事情统统不干,去打猎去采集去干活,那多愚蠢哪!它就吃你,哪儿也不去,就在你体内。你把食物给消化了,它直接吸收到它的身体里。好像细菌是有意志、有目的的人,还活灵活现,就在你面前似的。再如,说细菌无处不在,总量很大,这是抽象的,可作者说:一粒普通的泥土中有几亿个细菌,人的一滴唾液中有几百万个细菌,甚至人体体重的10是由细菌的构成的。一个学者测出了一杯水中的细菌,由此推论,海洋中的细菌总质量是陆地上全部生物的五十分之一。表面上这些都是些抽象数字,但是,这些数字,与科学家的数字武器中的数字有些不同,都是和日常生活一粒普通的泥土、一滴唾液、人体体重、一杯水、陆地上全部的生物)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有了感性。尽可能让抽象的科学道理和日常感觉缩短距离,是科普文章基本手法之一。科普文章的手法之二,又与上述的恰恰相反,就是强调科学道理和日常生活感觉的不同。例如,文章中细菌的第四个特点是“细菌的不可毁灭性”。这是和人们日常经感觉是有冲突的。通常,我们把“杀菌”、“灭菌”等等,经常在挂在口头上。但是,作者告诉我们,从科学角度来说,消灭细菌是不可能的,而且在事实上:其实人类从来也没有想到过要彻底消灭细菌,人类也没有能力办到。把日常生活经验和科学道理放在直接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中,从心理学来说,这是引起好奇、关注的手法。从文章的写作方法来说,就是从感性经验提出理性问题的方法。接下去,就引申出抽象的、科学的论点:人类不过是尽可能把家中和体内的有害细菌加以消灭。严格来说,人类并不需要消灭全部细菌,因为有些细菌是有益的。这里的关键词语是“有害的”和“有益的”,有了这二者,论点就比较严密了。这里有一个形成论点的技巧,当你发现初始的论点不够准确,涵盖面过分宽的时候,就用得着这种方法,就是把论点加以限制。在前面加上限定的词语:不是要消灭全部细菌,而是一部分,“有害的”一部分。贴近日常生活经验,是为了便于理解,便于感觉。但是,日常生活、日常感觉和科学原理,又是有矛盾的。日常经验和感觉,往往是表面的现象,而科学则是深刻的规律,规律和现象,是有矛盾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学就是对日常经验的批判和颠覆。因而,要深化科学性,就必然在接近感觉之后,又要揭露感觉经验的误导。接下去,有一个对这个原理的一个具体说明,或者可以说是一个例证。这个例证,举得很有智慧。本来论据的任务,就是对前面的论点加以说明。但是,这个论据却不但是说明,而且把论点发展了。这个材料,是一个历史经验的总结:二十世纪初,抗生素代的到来,给人类造成了错觉,以为人类对细菌的斗争已经大获全胜。但是,很快就被证明是错误。这个历史经验的材料好处是,不但说明了前面的论点,而且提出了下面的问题,把更深刻的科学原理的一系列因果揭示出来了:1,由于细菌产生了抗体;2,抗体的产生是由于细菌基因复制总是有变化;3,复制的速度又是很快的,而人类繁殖却很缓慢。对于速度这一点,作者用了数据:细菌平均1到2周可繁殖300代,平均一天繁殖30代,而人类繁殖30代则需要1000年,在繁殖的速度上细菌的一天等于人类的1000年。这个数据本来就很有雄辩的力量,作者又加上了形象的渲染:这是一场人菌斗法,斗法变异。这很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牛魔王的斗法,二者不断地变化身形以求制服对方,至少是不被对方制服。这样的手法,和数据的引用是不一样的,它的形象性、感性很强。但这种渲染,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为全文的逻辑推演服务的。文章在引用了这个神话作比喻以后,就坦然声明,在变异这一点上,人的变化太慢,斗不过细菌。这就非常自然地把科普知识引向一个新的层次:人的生存,一靠免疫力,二靠药物。把科学知识组织在一个非常有序的逻辑发展过程中,是本文的一种匠心。从以上部分中,已经可看出文章的一些特点:首先,既利用感性,又真正感性。其次是,以感性经验说明观念,又从中提出问题,对科学原理,作逻辑性的展开。后者在接下来的文字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文章接下来,集中讲细菌的生存策略,一共讲了几个科学原理,分为“寄生”、“共生”、“进化”和“退化”等种种策略,而在“寄生”中,又有“危害宿主”和“不危害宿主”两种情况。这就是科学的、理性的“分类”。这样讲条理很清晰,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分类冷冰冰的,不够生动,没有感染力;另外,各个类之间,只有分隔,没有联系,没有有机的、内在的关系。于是,作者在叙述的时候,采取了比较形象的拟人方法。先讲寄生,为什么要寄生呢?因为这样可以省得自己采食、消化的麻烦。再说,有的寄生,不把宿主搞死,这是因为,宿主死了,自己也没有吃的了。可是有的宿主的确是死了,细菌还是活得挺滋润的,为什么呢?因为它靠“传染”。有时,细菌并不一定危害人类,寄生在人类躯体中,还对人类有利,这就是“共生”。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在于把一般并列的划分,转化为有因果关系的逻辑演进。前一类的不足,后一类就来补充。在作者笔下,无限丰富的细菌,不是混乱的,而是有环环紧扣的逻辑的。这种逻辑是十分简明的,几条因果链就能够充分说明。这就是科学美学的基本特点,那就真简美的统一。所谓简,第一层意思就是简明、单纯;第二层意思就是潜藏着内在的、深刻的逻辑联系。讲到“传染”这样一个简单的现象,就隐含着一系列的深刻因果。如传染必须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否则病毒自己也要灭亡。寄生是要有宿主的,之所以要有宿主,是因为病菌本身并没有运动到远方去的能力,有时靠人与人的接触,有时又靠“媒介”(如蚊子、针头之类)。每一个现象后面都有一连串的原因和结果。作者对于“媒介”,既是描述,又是分析,把这二者紧密地集合在一起,就使得论点又严密,又深邃,又有趣味:传播手段也是很有意思的,也靠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笨拙的细菌早死了,能活下来的谁也不笨拙,各有各的路数。有些细菌靠人和人的呼吸来传染,有些细菌对人的伤害至少在传染期是不大的,为什么呢?如果你刚一传染就卧床,就不能出去传染别人了。所以说呼吸道传染疾病通常传染期对身体不会有致命打击。相反呢,有些传染病不靠人与人的接触,靠蚊子传染。这种病就可能让你卧床,因为它不依赖你去接触他人,接触也不一定能传染。要靠蚊子去吸你的血,传给别人。这样的传染在伤害你的时候,就不用考虑轻重程度。还有更巧妙的,狂犬病的病菌,人被狗咬了之后,这种病菌就进入到人的身体里。得了这种病,病症就是发疯。发疯以后,这个人就会咬人,一咬别人,别人就得这种病。人类疾病的现象是无限纷纭的,而作者的描述却是如此生动,其间内在的逻辑因果又是如此简明。科普文章最大的难度,就是把复杂的科学原理作简明、通俗的表述。上面的引文,除了逻辑层层深入以外,在语言上还有娓娓动听的特点。这种特点,与一般科普文章相比,还有一点不同,那就是,这不是一般的文章,而是一个演讲的记录。也就是说,它并不是一般的书面文字,而是现场对话。也许有人认为,既然记录下来了,又印成书面的了,就和文章没有区别了。其实不然。一般的书面文章,是单向的思想传达,而演讲不是单向的,而双向的对话。虽然台下的观众并不一定发言,但是他们的反应,表情,姿态,笑声,鼓掌等等,对于演讲者来说,是一种反馈。积极的反馈会鼓舞演讲者,而消极的反馈会打击演讲者。所以演讲者不能像在斗室里写文章那样,只管表达自己的观念,而是随时随地要和听众进行全方位的(包括非语言的,身体的,表情的)交流。在语言的运用上,就有了对话、交流的特点。文章一开头,就是一个疑问句:“什么叫寄生?”接着就是很形象的说明,为什么会给读者活灵活现的感觉?因为其中有一种对话的语气,一会儿是疑问,一会儿又是感叹(去打猎、去采集去干活,那多愚蠢哪!)。又如在讲到寄生的时候,一般是第三人称,但有时,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第二人称(几个“为什么呢?”实质上就是第二人称。)又如:有些传染病不靠人与人的接触,靠蚊子传染。这种病就可能让你卧床,因为它不依赖你去接触他人。接触也不一定能传染。要靠蚊子去吸你的血,传给别人。这样的传染在伤害你的时候就不用考虑轻重程度。上面的文章,讲的都是“变异”,接下来的部分,讲的是“适应”。适应,分“进化”和“退化”两个方面。而“进化”又有两种途径,一是往复杂里变,一是往简单里变。其分类的条理和逻辑的简明,语言生动而具有交流感,和前面的文章是一致的。这里不再细说。这里要提请注意的是,在这一部分中,提出了一个十分新颖的、甚至带一点前卫的问题,那就是生物的生存竞争,是不是一定是进化的。作者所介绍的理念,实质上是对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挑战。这在生物学上,可能是一大进展。其中包含着许多复杂的科学原理(如灾变说,突变说)但是,作者回避这些复杂的理论问题,而是相当通俗、生动地说明了生物适应环境,往高级复杂变异,是偶然的,不是达尔文所设想的是必然的。当然,他没有点达尔文的名,可能是因为,对一般的科普读者来说,点明达尔文的名字,只能引起狐疑。他的论述,在根本观念上,颠覆了常识性的往高级变异就是进步的前提。他以十分简明的逻辑推理,说明学术上尖端的成就。这是很艰巨的扛鼎的任务。难得的是,复杂的学术问题被他说得那么轻松。许多地方,具有震聋发瞆的效应。理论的彻底性就是贯彻到底,无所畏惧。例如,既然是往简单里变,甚至“退化”,都不应该持有消极的看法。就如“寄生”,无疑是往简单里变异的,但是,它有利于生物的生存,甚至是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手段。他的彻底性在下面这一段话中表现尤其勇敢:寄生显然是生物世界中重要的生存策略之一。尽管它看着不舒服,没有美感,没有尊严,恶心,但是当你跳出三界外,比如在火星上作为一个旁观者遥望地球,或者你不看人的世界,看别的生物之间的竞争,你会觉得这种策略真是鬼聪明。差不多所有动物都被寄生着,谁也不能豁免。你看到天上有一只鸽子在飞,那哪是一只鸽子啊,那是一个飞行的动物园。它身上的寄生物无数,它的消化道里有寄生物,羽毛里有寄生物。这样看,可以说生物的世界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被寄生你还别太自卑,说明你还挺有生命力的。石头上能寄东西吗?沙漠里能寄生东西吗?难呀!科学就是对常识的颠覆,对常识的批判,就是对人的启蒙。这样的文章,可贵在于,首先,把读者从进化为高的成见或迷信中解放出来;其次,以形象的语言,对话性的交流,作雄辩的表述,让读者享受到一种演讲术的交流感、现场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