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98772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的早期政治制度和秦至明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线索1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先秦时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线索2秦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可分为三条主线:(1)君主专制权力的加强与中央机构的演变;(2)中央集权的加强与地方行政机构的变化;(3)选官用人制度和监察制度的演变。第1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考纲要求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考点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夏商的政治制度(1)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出现,禅让制被所取代。(2)王权特点:通过决定国家大事,具有神秘色彩。(3)行政管理:商朝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封侯和伯。2.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2)内容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义务:诸侯要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和朝觐述职。权力: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可以对实行再分封,可以设置官员、和征派赋役等。(3)影响前期: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巩固了王权;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后期: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3.西周的宗法制(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含义:宗法制是用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3)内容:推行王位;形成相对的大宗和小宗;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 (4)特点:血缘关系和政治相结合,形成“家”“国”一体的统治。(5)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障分封制推行。【教材补遗】 神权政治中国古代统治者都以天命神权来诠释政权、君权获得的合理合法性,天命是思想家们解释一切社会、政治或历史现象的唯一标尺。殷商时期,“率民而事神,先鬼而后礼”是神权政治兴盛的标志。【构图解史】 分封制与井田制的关系【图画证史】 周公辅成王年幼的周成王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王位,由其叔叔周公辅佐,反映了宗法制的特点。诸侯前来朝觐周成王,反映了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权力和义务。命题点一分封制的特点和历史影响史料一西周分封示意图史料二西周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是“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史料解读(1)史料一为西周分封示意图,图片可以反映出以下几个主要信息:分封的主要区域及范围、分封的对象及主体、西周的都城设置及方位等。这些信息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特点有重要的意义。(2)史料二通过与原有邦国比较的方式,分析了西周分封制的特点。其中第句话指出了分封制下的诸侯国与原有邦国的不同,第句话说明分封制下地方诸侯在其领地内拥有较大的权力。 史料运用1.指出史料一的图片中同姓与异姓封国在数量与地域分布上呈现出什么明显特点。分析这些特点体现出西周统治者怎样的统治策略。2.根据史料二,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史论归纳分封制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1)特点分封对象:多元化,以同姓亲族为主。分布区域:集中在北方黄河流域,同姓诸侯国多分布于富饶之地或战略要地。纵向联系:君臣权力与义务较为明确,进一步彰显周王的最高地位,形成严格的等级秩序,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2)对后世的影响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的分封。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名称,如宋、鲁、郑、陈等。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命题点二宗法制的特点和影响史料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祔(新死者附于宗庙先祖旁祭祀)姑。”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王至,后匿王帐中,召见仁杰语庐陵事。仁杰敷请切至,涕下不能止。后乃使王出,曰:“还尔太子!”新唐书 史料解读史料以武则天立太子一事为例,说明了宗法制对后世的历史影响。第句中,狄仁杰与王方庆暗示武则天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第句以宗庙制度为例指出传位于李显的重要性。最后,武则天决定立李显为太子,说明了宗法制在唐代仍然有着深刻的影响。 史料运用史料涉及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根据史料,分析狄仁杰反对“三思立”而拥立庐陵王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史论归纳宗法制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1)对当时的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2)对后世的积极影响: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3)对后世的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4)历史遗存影响:影响了后世人们的思想观念及祭祀、编修家谱、追根寻源等社会习俗。命题点三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史料春秋战国时期处在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转型时期。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史料解读史料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为切入点,通过前后对比的方式,描述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第句和第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描述了转型前后的政治形态变化,既有变化同时也有继承和延续。 史料运用根据史料,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前后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史论归纳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力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4)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5)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考点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背景:秦灭东方六国,结束分裂,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2.内容(1)创立皇帝制度权力: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一切大权,由总揽。特点:皇位世袭;。(2)创立三公九卿制丞相:百官之首,协助皇帝,下设诸卿。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全国。(3)推广郡县制在春秋战国时期部分地区设郡县的基础上全面推行。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设若干县。郡守、县令、县长由直接任免。3.影响(1)对秦朝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以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重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2)对后世的影响:具有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图画证史】 皇权的象征虎符【教材补遗】 官僚政治官僚政治是相对于贵族政治而言的,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和地方行政权力体系,包括有关官僚机构的组织运作与官僚的活动及一套完整的制度规定。从战国末期中央集权制度的逐渐形成,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官僚政治逐步确立起来,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独特特点。命题点一皇帝制度与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史料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六枚一套的御玺,分别刻着“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皇帝行玺”“天子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信玺”。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秦亡,御玺落入汉室,代代相传,称“传国玺”。史料二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主管监察。 史料解读(1)史料一以秦始皇创制玉玺为切入点,展现了秦朝皇帝制度的特点。阐述了玉玺的分类;分别说明了六枚玉玺的用途,反映了秦朝皇帝的权力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2)史料二中的阐述了秦朝中央官制的内容及各自的职权。由此可以看出,秦朝中央官制的设置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主要官职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要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 史料运用上述两则史料反映出秦朝中央官制有哪些特点? 史论归纳秦朝中央官制的基本特征(1)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主要官职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中央主要官职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完全操纵于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君权不致旁落。(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诸卿中奉常、郎中令、宗正、少府等官职都是为皇帝专设的,是为皇帝私人服务的。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命题点二郡县制与官僚政治的形成史料一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史料二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史料三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史料解读(1)史料一主要论述了郡县制的积极作用。反映出郡县制是秦朝实现大一统与维护国家安定的主要因素;说明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的角度考虑,郡县制的危害要远远小于分封制。(2)史料二主要论述了郡县制的弊端。认为郡县制的弊端是君主专制权力过于强大。(3)史料三反映了国家形态从“封建制”到“官僚制”的演变。和分别说明了秦朝实现制度的转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背景和结果。 史料运用据史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秦所创制度的显著差别是什么。这反映了怎样的政治发展趋势? 史论归纳西周与秦朝政治制度的比较中央政治体制地方政治体制选官制度政治特点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国一体,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了建立在血缘宗法制度上的世卿世禄制度奴隶制的贵族政治秦朝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郡县制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按地域划分实行俸禄制度,官位概不世袭,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封建制的官僚政治高考试题考查内容命题立意2017全国卷24分封制的影响以周朝分封诸侯为背景材料,考查分封制对文化融合的影响,考查学生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2016全国卷24商周文明的传承从青铜器铭文切入,考查商周政治文明传承的特点,考查学生阐释和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2014新课标全国卷24分封制与礼乐制的关系及影响以雅言为切入点,考查分封制与礼乐制的关系,考查学生判断历史问题的能力2013新课标全国卷24分封制的瓦解以考古发现为背景材料,考查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考题12017全国卷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考题22016全国卷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考题32014新课标全国卷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考题42013新课标全国卷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考向1分封制1.有学者认为,分封制在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孕育,在夏、商两朝时开始形成和发展,在西周时渐趋完备,是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联邦”或“邦联”式的国家结构形式。该学者强调了分封制的哪一特点()A.集权性B.分权性C.松散性D.落后性2.钱穆国史大纲记载:“盖耕稼城郭之国,本已先周而有。周人不能尽灭之,以与周之诸侯并存;在而此诸邦亦力不敌周人,认为共主,以天子礼奉事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异姓封国已显露出反叛之心B.推行分封实际是西周势力的扩展C.西周的大一统格局已经形成D.诸侯纷争的局面在西周已经出现考向2宗法制3.礼记大传记载:“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材料旨在说明()A.分封制的必要性B.宗法制的合理性C.立嫡制的合法性D.世袭制的重要性4.尚书大传说:“古者诸侯始受封,则有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其后子孙虽有罪黜,其采地不黜,使其子孙贤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人。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材料反映了()A.安土重迁是分封制的思想基础B.世代相传的采地是维系宗法体系的纽带C.嫡长子并非封国唯一的继承人D.封地是诸侯世袭的私有财产考向3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禹征三苗时,“乃会群后,誓于师”;启征有扈氏,“乃召六卿”。商王盘庚迁殷“命众悉至于庭”,还经常出现“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的现象。这些历史现象表明当时()A.分封制在夏商时期开始推行B.专制主义思想显露苗头C.原始集体议事方式影响尚深D.贵族议事制度不断完善6.政治秩序的起源在描述某一时期时说:“各种故事讲到,贵族当众责备君主,并吐口水,却没受到他的训斥或处罚;拒绝他对珍玩的索求;在他妻妾群中与他一起玩游戏;未获邀请而坐上他的桌子;上门邀请他分享晚餐,却发现他在外射鸟。”此材料表明()A.君主和臣民平等协商国事B.君主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君主专制下的腐败现象D.君主与贵族矛盾尖锐考向4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7.随着秦王朝的统一,过去由宗室姻亲组成的国家机构,为大批官僚和军功显贵所取代一种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由此建立起来。材料中的“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 ()A.是秦朝实现统一的根本保障B.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C.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D.强化了官僚阶层的政治特权8.学者王亚楠指出:“因为有了这一项根本决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经济政治大权集中于一身,他就有无上的富、无上的贵、无上的尊严,朕即国家。”材料中的“根本决定”应是()A.设立皇帝称号B.规定王位世袭C.分封子弟为王D.推行郡县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考纲要求1.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考点一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中央集权的发展(1)西汉问题:汉初郡县、封国并存,造成封国与朝廷对抗的局面。解决: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唐朝问题: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其长官拥有地方政治、经济和军事实权,发展成为割据势力。影响: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3)宋朝措施影响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并抽调地方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的局面,有利于国家的安定与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消极:出现了冗官、冗兵、冗费的现象,造成后来国家的局面政治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监督经济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4)元朝行省制度内容: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进行管理。影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从汉至元君主专制的演进(1)西汉: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2)魏晋南北朝: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3)隋唐:确立并完善了的管理体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一分为三。(4)宋:设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后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5)元:设作为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3.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朝:实行察举制,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选用官吏重不重才能。后期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这一制度已无法继续下去。(3)隋至明清:科举制。形成: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方式选拔官员;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作用: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为历代所沿用,影响深远。【图析概念】 “推恩令”“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归郡管辖,王国越分越小。【构图解史】 三省六部制的运行程序示意图【教材补遗】 外戚干政现象 外戚亦称外家,指封建社会中君主的母族、妻族,即君主母亲或妻妾娘家的人。外戚干政是古代皇帝的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能而把持朝政的现象,外戚干政现象是君主专制下皇权专制的结果,反映了宗法观念的延续,往往会造成政治黑暗或朝廷内部矛盾斗争激烈。【构图解史】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迁命题点一汉至元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史料一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史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史料三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史料解读(1)史料一主要阐述了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史实。主要反映了“推恩令”的主要内容。(2)史料二主要说明了北宋初吸取前代藩镇割据的教训,将地方军政、财权收归中央,但导致北宋末年无力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主要阐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和结果。 (3)史料三主要论述了元朝行省制的主要特征和优点。主要阐述了行省制的特征;主要说明了行省制的优点。 史料运用1.依据史料三,指出元朝行省制度在权力运行方面的特征。2.综合上述史料,概括古代中国地方权力的变化趋势。 史论归纳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影响(1)特点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郡县制州郡县三级制行省制)。(2)影响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维护地方治安和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保证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中央集权过度强化,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自主权,也难以发挥管理的实效。命题点二汉至元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史料一汉武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构,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其长官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钱穆国史大纲史料二(宋代)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宋史 史料解读(1)史料一阐述了从西汉至唐朝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主要说明了汉武帝设内朝以限制相权。说明唐代三省的职能和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分散和削弱相权。(2)史料二主要反映了宋代二府三司分权的史实。说明宋代决策权归属中书门下与主管军事的枢密院,财权集中于三司,反映出北宋通过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史料运用综合以上史料,概括指出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皇帝“独揽事权”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史论归纳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1)皇帝通过不断压制、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逐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4)宰相权力不断被分化。宰相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解决分权导致的效率低下的弊端。命题点三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史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史料二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其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史料解读(1)史料一主要论述了科举制的积极意义。反映了科举制克服了之前的选官制度徇私舞弊的弊端,具有进步之处。 (2)史料二主要阐述了科举制的创新之处和积极意义。说明了科举制的创新之处,指出了科举制的积极意义。 史料运用1.据史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2.综合上述史料,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史论归纳古代中国选官制度演变的影响(1)选官标准从家世门第到才学的变化,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选官制度的变化,特别是科举制的实行,使国家掌握了人事任免权,既树立起中央权威,又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的推行,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3)制度化的选官标准,提供了高素质的官员队伍,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考点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宰相制度的废除(1)背景:明太祖认为元朝丞相权势过重,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2)措施:裁撤中书省,废除,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3)影响: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2.内阁的出现(1)背景:废除丞相后,明太祖政务繁多。(2)过程明太祖设置,但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事。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决策,“内阁”出现。后来,内阁地位提高,大学士拥有。张居正任首辅时,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3)特点: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3.军机处的设立(1)清朝初年设内阁、六部,内阁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定夺,皇权受到限制。(2)康熙时期:设参与机要事务,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集权于皇帝。(3)雍正时期设军机处背景: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职责:每日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影响: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图画证史】 明代“票拟”与“批红”注:“票拟”是阁臣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教材补遗】 密折制度密折是将奏章写在折叠的白纸上,外加特制皮匣的奏折,外人无从得知。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晚年,完备于雍正时期。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密折制度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使得朝政进一步黑箱化,增添皇权的神秘感;二是起到了使官员,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的作用。命题点一明清时期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史料一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大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中国传统政治史料二军机处撰拟的谕旨诏令不经过内阁,而直接由军机处密封,经驿马递送给各地方督抚,称为“廷寄”,直接交给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各地方的奏折也不经内阁而直接交军机处。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史料解读(1)史料一主要阐述了明朝内阁制的特点。说明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说明了明朝实行内阁制的最终结果是加强了皇权。(2)史料二主要说明了清朝中央行政体制的特点。和说明清朝中央行政绕过内阁,内阁职权被军机处所取代,而军机处又无决策权,只是秉承皇帝旨意,传达皇帝命令。 史料运用1.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内阁的职责与唐以前的宰相有何不同。2.据史料二,概括军机处的职权。其本质上说明了什么? 史论归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特点(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既继承了前朝的一些制度和做法,又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新的举措。(2)内容详尽而全面。其内容和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思想文化和暴力手段等各个方面。(3)以强化君权为核心,程度空前。主要体现在废除丞相、军机处的设置和“文字狱”的严酷等方面。(4)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命题点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史料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元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士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摘编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史料解读本段史料主要阐述了从秦汉到明清,中国封建王朝政治体制特征的发展演变情况。说明秦汉时虽然已经实现了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但贵族政治的色彩依然存在;说明由于科举制的实行,隋唐元时期真正实现了向官僚政治的转变;主要说明了明清政治体制的衰落,具有“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的特征。 史料运用据史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第三帝国”即明清时期具有“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 史论归纳明清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方面走向僵化的表现(1)政治: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加强并达到顶峰;政治机构的专制主义色彩空前浓厚,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2)经济: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强化小农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3)思想文化:实行八股取士、“文字狱”,文化专制钳制了思想,失去创新发展能力,阻碍了思想解放和科技进步。(4)对外实行闭关锁国和海禁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导致中国与世隔绝,错失工业文明发展机遇。高考试题考查内容命题立意2017全国卷25西汉中央集权的加强以西汉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为表格材料,考查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考查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2017全国卷26史学素养以文献史料为载体,考查解读、辨别史料的能力2017全国卷25朝廷官修史书的特点以古代朝廷官修史书的阐释为载体,考查官修史书的特点,考查对史学理论的理解能力2017全国卷27明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以明代宦官读书认字为载体,理解导致明代中后期宦官专权现象的原因,考查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2017全国卷27史学理论以记载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活动的文献为载体,考查对史料真伪的辨别,考查辨析历史现象的能力2016全国卷26统治者重视官修史书功用以宋太祖的言论为载体,考查重史传统对君主个人行为的影响,考查综合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2016全国卷27明代地方行政管理以明代地方行政管理的演变为背景材料,考查明代地方行政管理的作用,考查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2016全国卷25科举制的影响以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为载体,考查科举制的社会影响,考查综合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2016全国卷25汉承秦制以史书记载为背景材料,考查古代政治文明演变的趋势及特点,考查解读材料、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2015全国卷25汉代外戚干政现象以汉代外戚干政现象的阐述为载体,考查君主专制的影响,考查历史解释的能力2015全国卷25汉代地方吏治以汉宣帝的言论为背景材料,考查古代地方政治统治的特点,考查解读材料、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2014新课标全国卷24中国古代治国特点以古代统治者及官员、民众的祭拜为切入点,考查君主专制统治的治国理念,考查获取历史结论的能力2014新课标全国卷27明代内阁制以明代内阁的设置为载体,考查明代君主专制加强的特点,考查分析看待历史现象本质的能力2014新课标全国卷40清朝东北地区移民政策以清代移民东北为载体,考查明清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2013新课标全国卷41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以中英政治建筑为背景材料,考查中英两国政治的特点,考查获取信息、解读历史现象的能力考题12017全国卷 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考题22017全国卷 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考题32016全国卷 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考题42015全国卷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考题52016全国卷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考题62014新课标全国卷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逐渐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考题72015全国卷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申明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考题82016全国卷 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考题92016全国卷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考向1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加强1.汉朝建立初期,封瓯越、闽越的少数民族首领为王;承认原秦朝南海郡尉赵佗自立的南越国;放弃秦朝已开拓的西南夷地区,不设置行政机构。这些做法表明统治者()A.大体承接了秦朝政制B.依据形势调整统治策略C.奉行无为而治的思想D.大力简化地方行政层级2.宋代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兼任,属于差遣性质,所谓“以京、朝官权知,三年一替”。这一做法()A.缓和了中央与地方对立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D.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考向2汉至元中枢机构的演变3.中书省,魏曹丕时始设,是掌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门下省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中心。隋唐时,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这种演变表明()A.隋唐君主权力不断加强B.国家行政机构日益庞大C.皇权专制下的权力转移D.中央官吏权力过度集中4.资治通鉴唐纪载:“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这一制度()A.使得官员之间相互倾轧B.推动专制皇权走向顶峰C.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D.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考向3选官、监察制度5.学者阎步克认为:以九品论人,盖源于汉末士林的品评之风。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此材料反映出()A.民间文化性评价影响政府对官员的行政性评价B.品评官在官员选举中起了决定性作用C.士林舆论在官员选拔中起决定性作用D.民间评价在官员选举中的作用大于政府评价6.宋朝设置通判于各州、府,辅佐知州或知府处理政务,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等州府公事,须通判签署方能生效,通判并有监察官吏之权。清朝各府置通判,分掌粮运、水利、屯田、牧马、江海防务等事。这反映出()A.地方监察力度不断被削弱B.地方政务处理更加灵活C.地方监察体制有所调整D.地方政府职能日益扩大考向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7.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榷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A.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C.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单元整合(一)【认读导引】一大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两大阶段:先秦家国同构与秦汉至明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三大线索: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选官用人制度的演变。一、理解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演变过程、趋势、本质2.历史影响(1)积极方面政治上,有利于民族融合,抵御外来侵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经济上,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奠定了基础。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2)消极方面经济上,其在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近代的落后。政治上,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极易出现政治腐败现象,形成暴政,派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严格控制思想文化,造成人民的愚昧与落后,严重阻碍科技进步。【考题例证1】 明朝万历皇帝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的争执长达十余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再上朝,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部、寺大官十缺六七,史称“万历怠政”。这反映了当时()A.君权与相权矛盾的激化B.君主专制出现弱化趋势C.内阁对皇权制约的强化D.政治体制存在严重弊端二、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1.西周:推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2.秦朝:推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3.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兼有封国制与郡县制的特点,封国可以世袭,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4.唐朝时期: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后设节度使,导致藩镇割据问题。5.北宋:派文臣管理地方,解决了武将专权的问题。6.元代:地方推行行省制,属于中央派出机构;行省长官由皇帝任免,管理辖区内军政事务,不可世袭;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7.明朝:废除行省,设立三司管理地方。【考题例证2】 汉代的冀州是燕赵故地,并州为三晋故地,益州为巴蜀故地,荆州为荆楚故地。这种地方区划有利于()A.延续汉初地方行政制度B.加强中央政府权威C.削弱地方分裂割据势力D.增强区域文化认同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英国政治制度的差异项目明清时期的中国与明清同时期的英国政体封建君主专制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权力中心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君主意志即国家法律,臣民必须绝对服从君主逐渐“统而不治”,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政府机构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二者没有决策权,对皇帝负责英国实行责任制内阁,内阁对议会负责,是国家的决策中心历史影响君主专制强化,成为历史发展的障碍,是导致中国在近代落后的政治根源防止专制独裁,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考题例证3】 清雍正五年,浙江布政使孔毓璞请求:“蒙圣谕藩臬(官员)皆赐折奏仰恳圣恩,赐臣一例用折。”孔毓璞从而获得了越过一切中央机构直报皇帝的密奏之权。材料反映清朝()A.非理性化统治的趋势日益明显B.军机处设立带来保密性的加强C.议政王大臣会议开始受到制约D.地方实力的加强迫使中央妥协素养一史料实证史实推理和论证的基石 理论阐释史料实证是新课程标准阐述的五大历史学科素养之一。所谓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真实历史的态度与方法,任何史实的推理和论证必须以可靠的史料为依据。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因而,解读和运用历史史料,获取历史结论,也是中学生学习历史和应对高考的必备能力之一。主要从史料鉴别、解读和运用史料获取历史结论两个方面进行训练。 史料鉴别史料的分类:通常说的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详细地说就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1)按表现形式分类:文献史料(指以文字形式记载的史料)、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所留下的各种物件)、口述史料(口头叙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2)按史料价值分类:第一手史料。又称原始史料,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所在的时代留存下来的材料,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第二手史料。经过后人转述、记录或运用第一手史料所做的研究及诠释的材料,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这类史料与按表现形式划分的三类史料的关系是: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文献史料中第二手史料居多;口述史料辗转相传,需要仔细甄别。(3)其他史料分类:分为有意史料(官方组织编写)与无意史料(官方无意遗留下来的档案、文件及私人日记等);“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私家编撰史书或民间记载)。从史料价值看,无意史料多为第一手史料。 研读步骤史料是史学研究的直接或间接材料,学习历史必须从史料实证角度,培养学生研读史料、获取结论的能力,史料研读步骤如下:1.捕捉时空要素历史指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必须依托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时间的表示方法主要有公元纪年法、朝代纪年法、皇帝年号纪年法、民国纪年法、干支纪年法,注意公元前后、某世纪或者年代的初期、中期、末期等表述;历史事件发生地某洲、某国、某地区、某城市等是空间要素。抓住这些要素,可以帮助学生对史料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2.抓关键词、关键句历史试题所提供的史料,并非所有文字都是有用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起铺陈、解释作用的,真正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往往是某个词或句子。只有抓住了关键词、关键句,才能正确理解史料,正确解答题目。关键词、关键句一般都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种:历史概念(如“工农武装割据”)、历史事件名称(如辛亥革命)、历史人物(如康有为)、特有历史名词(如租界)等。关键词、关键句或者是上述历史要素本身,或者是对这些要素的解释。3.“论从史出”的方法“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