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1单元第2课 2-1 影响价格的因素 教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98599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1单元第2课 2-1 影响价格的因素 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1单元第2课 2-1 影响价格的因素 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1单元第2课 2-1 影响价格的因素 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1单元第2课 2-1 影响价格的因素 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理解供求影响价格,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的关系。运用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某些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同时启示学生在经济活动中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提高学习劳动价值论,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和劳动创造价值的观念。教学重点:供求影响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教学难点: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 等价交换。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讨论法教学手段: 投影 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旧知巩固: 投影问题,学生背诵,组内互查,教师抽查背诵或默写。1.信用卡的含义、功能2.什么是外汇?什么叫汇率? 3.汇率升高与降低的几种情形及其影响。导入新课:走进商场超市,浏览购物网站,我们会发现不同的商品价格不同,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同一种商品的价格也会存在差异,是什么决定了它们各自的价格?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价格的变动?价格的变动有没有规律可循?价格的变动又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哪些影响?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先来看第一框题:影响价格的因素。投影出示本课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1.理解并掌握供求与价格、价值与价格的关系。(重点)2.理解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分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商品生产者的重要意义。(重点、难点)3.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让学生拿出下发的导学案,带着“自主学习”中的问题,阅读教材,找出问题的答案。进行新课:投影材料,学生探究材料一:下雨了,露天菜场上的蔬菜降价销售;苹果遭雹灾减产,价格远远高于往年。材料二:发生禽流感期间,鸡肉的价格一跌再跌。材料三:秋冬换季时,皮衣能卖上好价钱,在夏季往往打折销售;同一种西瓜,刚上市时每千克能卖到几元钱,大量上市后不足一元。材料四:羽绒服在东北卖得火爆,在海南降价也少有人买。材料五: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减产石油,导致世界性油价上涨。材料六:我国一些地区遭遇自然灾害,相关生活用品价格上涨,在政府强有力的措施下,价格很快稳定下来。(1)什么因素导致了价格的变动和差异?(2)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学生讨论作答略。教师借助图表引导学生分析:因素现象供求影响师归纳总结: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通过影响商品的供给与需求,从而影响到商品价格的变化。具体地说,供求关系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商品的价格的?投影材料,学生探究(教材P12上面的两幅图)思考:(1)在上面两幅图片中,属于日常生活中的什么现象?(2)两种现象中的供求关系如何?价格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学生思考回答略。教师进行总结归纳:1.供给减少,需求增加,导致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此时的市场中是卖方主导),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满足自身需要(价格上涨),出现“物以稀为贵”现象。2.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导致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销售者持币待购(此时的市场中是买方主导),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过剩的商品(价格下跌),出现“货多不值钱”现象。过渡: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商品价格的涨跌,那么是否可以认为商品的价格会无限的上涨或者跌落呢?如果不是,原因又何在?学生思考回答略。师:价格这个概念是在前面货币的基本职能中出现的,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个概念,以及与价值的关系。学生回忆作答略。师:通过回忆,我们对于价格的变化因素应该这样看待: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变动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但是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决定因素、根本原因)。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过渡: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也就是说价值是由劳动形成的,而劳动量的多少又是有劳动时间来衡量,劳动时间的多少决定了商品价值的大小,但是由于条件的不同,同一商品的生产者所用的劳动时间不同,究竟用谁的时间呢?如果用各自的时间,结果会是什么?学生讨论作答略。师:总结归纳,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生产商品的个别拉动时间决定,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是什么样的时间呢?学生看书。投影展示进行强调。师:个别劳动时间不能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是否意味着个别劳动时间是没有意义的呢?学生思考回答。投影材料,问题探究:现有甲、乙、丙、丁等布匹生产商,同样生产一匹布,甲用时8小时,乙用时13小时,丙用时9小时,而市场上绝大多数用时10小时,丁由于是手工,用时20小时。1.能否由甲、乙、丙、丁或任何一个生产商来确定一匹布的价格,为什么?2.现在假设一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0小时,那么甲、乙、丙、丁生产一匹布的价值量应是多少?3.请进一步分析各生产商的情况,如果你是该厂厂长,你有何打算?学生思考作答略。投影归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每个商品生产者无论用高于还是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盈利)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竞争处于不利地位 ( 或不亏不盈)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是商品生产者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 师:过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这要求商品生产者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那么什么是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究竟存在哪些关系? 投影材料,问题探究:多年前,手机还是奢侈品,拥有一部大哥大,是身份的象征。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工信部部长苗圩在通信展暨ICT中国xx高层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时提及,截止今年7月,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3.04亿户,其中4G用户总数达到6.46亿户。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品。思考:手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作答略。师归纳总结: 1.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通常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2.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之分。3.如果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投影图表,引导学生分析价值量、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时间之间的关系。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生产的价值总量假设:社会劳动生产率一定8小时16元1件16116元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完成上表的基础上,形成关系图:师过渡:价值决定价格,价格要与价值相符,但是价格又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出现波动,忽高忽低的价格,怎么来解释价格与价值相符呢?难道说价值也是忽高忽低的?学生思考。师:这里面涉及到价值规律的内容与表现形式的问题,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1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 决定。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师:同学们觉得难以理解的问题,其实主要是等价交换,那么等价交换究竟指的是什么意思呢?投影展示,简单强调(借助教材中的图示):(1)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所谓等价,就是交换双方的商品的价值量相等。(2)实行等价交换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实行等价交换,才能维护各个生产者、消费者的利益,才能形成平等的竞争环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从而促进经济健康地发展。(3)货币出现后,商品和商品就不直接交换了,而是以货币为媒介:商品货币商品,每次交换都是商品与货币直接交换。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来表现就是价格。因此,商品和商品之间的等价交换,在货币出现后就变成了商品交换时价格与价值相符。(4)等价交换是在动态中实现的。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供求与价格的双向制约而导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某一点静止地看,价格与价值不完全一致是经常的,完全一致则是偶然的。但是从长远看,从整个商品交换发展过程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与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是可以抵消的,价格和价值是相符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并不是体现在每一次具体的买和卖关系当中,而是从一定时期、从社会的总体来看买和卖的关系时,才体现着等价交换的原则。可见等价交换的原则是在动态中实现的。(5)等价交换原则要求商品价格既要反映商品价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6)不能以特殊现象否定此原则,一些文物、名画、珍贵邮票等价格严重背离其原来的价值,原因在于这些东西价格上涨不会促使这些商品扩大生产,增加供应量,不能反过来抑制价格上涨。课堂总结(网络构建)模式一:模式二:课堂作业:基础题 做一做:1同样是做帽子,江苏南通富美服饰有限公司因为在帽子中加入文化元素、科技元素、时尚元素,帽子的价格尽管远高于普通的帽子却仍很热销。这说明()科技元素带来商品附加值的提高价值越大价格越高创新劳动可以提高商品的价值量功能越多价格越高ABCD解析错误,因为题中在帽子中加入文化元素、科技元素、时尚元素,并不是创新劳动,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错误,价值决定价格,而不是功能越多价格越高。故选A。2小时候的“味道”是不少人难以抹去的记忆。老王在郊区租地原生态种植“老口味”胡萝卜,由于味道纯正受到广泛欢迎。和一般胡萝卜相比,“老口味”胡萝卜虽然产量低了30%,但市场售价高了1倍。“老口味”胡萝卜受到了广泛欢迎是因为其()绿色环保适销对路质优价廉产出量小ABCD解析“老口味”胡萝卜属于绿色有机食品,满足了人们对原生态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当选。由材料可知“老口味”胡萝卜虽然“质优”,但价格较高,排除。“老口味”胡萝卜受到广泛欢迎,不是因为其产出量小,而是因为其“味道纯正”,排除。故选A。3xx年10月13日,瑞典学院将xx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美国歌手鲍勃迪伦。获奖后,其代表作歌词:19622001的价格一路飙升。这主要是因为()A物价上涨推动该书价格上升 B该书价格由市场需求决定C需求增加影响该书价格 D该书的文学价值无法估量解析A不合题意,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而不是物价上涨推动该书价格上升。B错误,价格由价值决定,而不是由市场需求决定。D不合题意,题中影响商品价格的是供求,而不是价值。4.新商品的价值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从原材料中转移过来的旧价值,另一部分是劳动者劳动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若xx年某品牌手机的总价值为1200元,其中600元是原材料价值的转移,xx年生产该手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xx年该手机的总价值为()A1200元B1100元C1000元D960元解析若xx年某品牌手机的总价值为1200元,其中600元是原材料价值的转移,则xx年一部手机的价值即劳动者劳动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是1200600600元。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xx年生产该手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xx年劳动者劳动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600/(120%)500元。xx年该手机的总价值为6005001100元。B正确且适合题意;ACD都是错误的,故选B。5一位经济学博士在谈到企业扩张时指出:“低成本扩张的内涵是:打破诸侯经济的分散、重复建设、生产的封闭格局,以市场需求量大、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产品为中心,通过资产重组、同业兼并,对外联合等方式,组建一批具有规模生产力的名牌企业集团。”这里强调产品的技术含量,是因为它可以()A增加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减少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C增加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D提高该产品的价值量解析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如果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有利地位盈利。所以生产者努力提高技术以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故选B。6.为减少尾气污染,北京、上海、江苏相继实施油品质量升级方案。升级油品质量需要炼油企业进行技术设备升级,这会导致炼油成本提升。专家估计,升级油品质量会使油价上涨3%左右。下列对油价上涨的说法正确的有()油品质量提高,价格自然要提高 生产成本提高,价值量增加,价格相应提高这是价值规律自发作用的结果 油价是由国家政策决定的ABCD解析价值决定价格,使用价值不决定商品的价格,故错误;价格的形成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故错误。故选D。高考题 看一看:1.(xx.全国2卷.12)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品牌众多,竞争激烈。xx年,多数国际厂商出货量同比下滑。中国某厂商依托技术创新和流程创新,自主开发芯片、电池等核心部件,生产出功能更强、性价比更高的手机,出货量逆势增长58.4。该厂商的成功得益于依托自主开发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增加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获得竞争优势依托自主创新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扩大了商品需求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增加A. B. C. D. 【答案】C【解析】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时间无关,排除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