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学案 岳麓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98455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学案 岳麓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学案 岳麓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学案 岳麓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学习本单元,一要注意理解世界文学(特别是诗歌、小说和戏剧)、美术、音乐等领域的主要代表作品,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分析、评价;二要注意把握不同时期不同文学艺术派别的主要特征。 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了解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1.知道唐璜人间喜剧战争与和平等待戈多,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2.等待戈多等现代派戏剧的思想价值及其影响。一、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1.时间: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2.背景:对欧洲来说,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资本家对工人的奴役,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统治,以及私欲横流的社会现象,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3.内容代表人物国别作品思想拜伦英国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和唐璜,唐璜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猛烈抨击封建专制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雪莱英国西风颂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4.特点:想象力丰富,注意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对下层劳动群众寄予深切同情,极富感召力。易混易错浪漫主义艺术并非表达人们的“浪漫”情感,而是反映了人们对“理性王国”的失望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情绪,强调抒发个人情感。1.有文学家宣称:“我赋予古老文学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他的文学理念属于哪一文学流派?并简析其原因。提示浪漫主义文学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所以这一文学理念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二、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杰作1.背景: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确立,拜金主义泛滥;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审视与批判。2.内容代表人物国别代表作评价司汤达法国红与黑巴尔扎克法国人间喜剧“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狄更斯英国双城记托尔斯泰俄国战争与和平俄国革命的镜子,“近代的伊利亚特”3.特点: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揭露被金钱扭曲的丑恶灵魂,抨击社会现实,提供了认识社会人生的镜子,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易混易错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相当明显,它对于社会人生的思考和批判是冷静而深刻的,但对于批判之后如何改造社会,如何寻找出路的思考又是不够的。2.“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有它的谱系和它的家族,它的场所和它的特产,它的人物和它的事件,正如法国有它的盾徽,有它的贵族和平民,有它的手艺者和农民,有它的政治家和花花公子,有它的军队一样,总之,有它的整个世界!”其中“我的作品”最有可能是什么?提示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代表作母亲1.背景:19世纪中叶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2.代表:俄罗斯作家高尔基的母亲。3.地位:是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3.说“高尔基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其作品歌颂劳动人民的斗争和生活。四、现代荒诞派戏剧1.背景: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的冲击,使人们陷入怀疑、迷惘和苦闷之中。2.特点:反传统、反理性,强调个人主观感受,用夸张怪诞的手法警醒世人,渲染人的精神创伤。3.概况(1)兴起: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欧美。(2)作品: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开山之作,是世界戏剧史上的一座里程碑。196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4.影响:给文学艺术领域带来强烈冲击和震撼,丰富了创作理念和手段,与现实主义流派互相渗透,形成欧美文艺的多元发展局面。4.等待戈多上面这一作品属于哪一文学流派?这一流派有何艺术特点?提示(1)流派: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2)特点:现代主义文学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主题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的认识1.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史料一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理性的国家完全破产了。总之,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史料二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祼祼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马克思史料三它排斥虚无缥缈的幻想、排斥神话故事、排斥寓意与象征、排斥高度的风格化、排斥纯粹的抽象与雕饰,它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虚构,不需要神话故事,不需要梦幻世界。韦勒克史料一以省略号分层,从前后的层意中分析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原因。反映了其时代;对新旧制度的认识。史料二从“赤祼祼的利害关系”“现金交易”等方面分析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经济背景。现实社会制度的状况。史料三从“排斥”“不需要”等关键词中理解现实主义抛弃了浪漫主义的主观幻想,揭露和批判社会现实的罪恶。真实反映和揭示了社会生活和社会状况。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各自产生的背景如何?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区别?答案(1)浪漫主义文学:背景:法国大革命后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各种弊端日益暴露,使人们对“理性王国”感到失望。表现手法:大多采用夸张手法,富有幻想和传奇色彩。(2)现实主义文学:背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表现手法:对社会现实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2.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史料从文学发展的历史来说,现代派文学是一种反传统的文学,它们反对文学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反对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强调表现人对周围世界的主观感受,热衷于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和潜意识活动。在艺术手法方面,现代派文学反对传统的表现手法,反对故事情节的逻辑性、人物形象的完整性和语言的鲜明性,他们的作品往往是故事情节怪诞,时序颠倒,人物形象模糊抽象,并喜欢使用隐晦难懂的象征性语言。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简编将史料以中间句号为界分为两层意思。从文学发展角度阐述其特点;从艺术手法角度阐述其特点。据史料分析现代主义文学表现手法有何特点?答案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语言风格悖离传统。记知识纲要背核心术语1.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中叶,浪漫主义文学流行,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的普遍失望,浪漫主义作家一方面揭露丑恶现实,另一方面憧憬美好未来。拜伦和雪莱是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唐璜和西风颂分别是二人的代表作。2.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在文学领域兴起了批判现实主义潮流。代表作品有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和俄国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3.19世纪中叶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也应运而生,其中以高尔基的母亲为代表。4.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现代主义文学代表荒诞派盛行,展示了人生和世界的荒诞,体现了人们面对社会现实的迷惘与无奈,开山之作是法国贝克特的等待戈多。1.小明特别喜欢英国诗人雪莱的诗歌,他想更多地了解和雪莱具有同一风格的英国作家,我们可以向他推荐()A.拜伦 B.雨果C.海涅 D.狄更斯答案A解析拜伦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巨匠;海涅是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狄更斯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2.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在浪漫主义文学领域,各国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英法两国成就最高。这主要是因为()A.英法资本主义发达,资产阶级革命较早B.两国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浓厚C.拜伦、雪莱为欧洲文坛树立了一面旗帜D.其他国家以批判现实主义为主流答案A解析文学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英法两国文学的繁荣,与两国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有密切的联系。3.“艺术的任务是对现实整体进行忠实和真实的描写”。下列创作风格与此观点一致的是()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答案A解析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现实主义文学和艺术兴起,逐渐成为文学和艺术的主流。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材料所述正反映了现实主义的特点。4.以下是四位同学对下图所示两部文学名著共同点的见解,其中正确的是()A.都属于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B.都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C.都展示法国的社会文化生活D.都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答案D解析人间喜剧反映的是19世纪前期法国社会的现实,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战争与和平由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作,描写了俄国人民反抗法国侵略的战争场景,故二者都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5.20世纪70年代在欧洲曾上演过一部名叫呼吸的戏剧,该剧从头至尾没有一句台词。此剧的艺术风格应是()A.革命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答案D解析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特点是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写作手法有别于传统手法,这与题干信息“该剧从头至尾没有一句台词”的特点相符。阅读与思考巴尔扎克自称是法国社会的“书记员”,立意要使他的作品成为一部完整的历史,其中“每一章都是一部小说,每一部小说都描写一个时代”,以此来完成一部描写社会生活全貌的完整的著作。自我测评1.拜伦的诗歌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激烈抨击封建专制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塑造出一些追求个人幸福、爱情、自由的人物。雪莱则将人类的未来寄托于普遍的爱,诗中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拜伦和雪莱以卓越的诗歌创作和坚决的实际行动,有力地支持了法国大革命后席卷全欧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2.19世纪30年代以后,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现实主义开始逐步取代浪漫主义,成为文学的主流。现实主义文学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和努力揭示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以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地揭露和强烈批判,因此,它又被称为 “批判现实主义”。人间喜剧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在于它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尤其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方面可谓入木三分,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3.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它描写了俄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赞扬了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展现了在战争与和平交替的年代中俄国社会广阔的生活画面。4.等待戈多是现代荒诞派的开山之作。1969年贝克特因这部剧作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时的评语是:“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基础达标1.“它在很多方面是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动。作家把想象以及作为理性补充的直觉作为观察理解世界的工具,对感觉和非理性都极为着迷”。材料中“它”是指哪种文学流派()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C.批判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答案B解析由“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动”可知这一文学流派是在启蒙运动后才出现的,古典主义在17世纪已经出现,所以A项不正确;重现“想象”与“直觉”,是浪漫主义的特点,所以B项正确;批判现实主义揭露与批判现实的黑暗,所以C项不正确;现代主义的特点是反传统反理性,所以D项不正确。2.“我们在华兹华斯的诗中,听到了无处不在而又隐匿不见的布谷鸟的叫声;在雪莱、拜伦和济慈的诗中,听到了大海的怒涛,西风的呼啸,云雀欢乐的鸣叫,夜莺幽怨的啼鸣,大地上永远不死的蛐蛐和蝈蝈的啾啾声。”材料实质上反映的是“诗人”()A.对自然的热爱 B.对自由的追求C.对未来的幻想 D.对现实的批判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人物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他们通过对自然界的描述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由的追求,所以选B项。A项是材料的表象,C、D项与材料不符。3.某文学派别以强调想象来突出文学的目的在于表现理想和希望,以强调自然来突出文学应偏重于抒发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以强调象征与神话来突出文学的隐喻性、表现性。这种创作风格的盛行,实际上反映了人们()A.对理性王国的一种大胆追求B.对启蒙时代和工业文明的反思C.在现代文明中的困惑和迷失D.对批判现实主义文风的厌弃答案B解析材料所示的创作风格应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文学体现了对启蒙时代和工业文明的反思,故B项正确。4.“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特征,在其基本的共性基础上,由于各个国家民族的差异和文学家的自身个性特色、创作手法和艺术视角不同,又呈现出多样化的个性特征。”材料中的“共性”是()A.采用瑰丽的想象 B.具有深刻的批判性C.刻意突出人的理性 D.创作手法比较怪诞答案B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现实主义文学关注社会问题,通过再现典型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故B项正确。5.雨果认为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描绘了“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恩格斯认为巴尔扎克的作品“汇聚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列宁把托尔斯泰的作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由此可见,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所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具有的重大历史价值是()A.塑造典型社会的典型人物B.促使文学的体例更加完善C.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人生D.指出人类解放的正确出路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汇聚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俄国革命的镜子”可知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有利于人们深入认识世界和人生,故C项正确。6.巴黎圣母院和西游记这两部东西方文学巨著,享誉世界,深受不同年龄人们的喜爱。下列关于这两部作品的说法正确的是()A.情节跌宕、离奇,具有现代主义文学的风格B.都源于对封建社会不满而体现出浪漫主义色彩C.西学东渐使中国文学汲取了法国文学的优秀因子D.体现出启蒙运动追求自由、歌颂人性美的主旨答案B解析巴黎圣母院是法国雨果的浪漫主义巨著,吴承恩的西游记以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神奇的丰富多彩的幻想世界,两者都体现了对封建社会的不满,故B项符合题意。7.浪漫主义注重用强烈的情感作为美学经验的来源,并且开始强调如不安、惊恐等情绪,以及人在面对大自然的壮丽时所表现出的敬畏情感。这表明浪漫主义()A.反思极端理性 B.否定工业化C.批判资本主义 D.正视社会现实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浪漫主义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是对启蒙时代理性主义的反思,故A项正确;浪漫主义是工业化发展的结果,并不否定工业化,故B项错误;批判资本主义、正视社会现实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故C、D项错误。8.当你问一位作家:“巴黎圣母院中描写的乞丐王朝真的存在吗?”他会回答说:“我认为应该存在。”如果问另一位作家:“你为什么在大卫科波菲尔中把生活描写得那样黑暗污浊?”他会回答说:“因为生活就是如此黑暗、污浊。”这说明二者()A.对未来社会的看法不同B.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不同C.文学作品的风格不同D.对封建复辟王朝的批判程度不同答案C解析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浪漫主义文学认为“生活应该如此”,现实主义文学则是“生活就是如此”。材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文学流派的特点。9.小说无法称呼的人的内容简介为:在小说中,时间、空间都消失了,只听到一把挣扎的声音执着地自我表达,探寻有关它本身存在问题的答案。它以如下文字作为结束语:“你必须讲下去。我不能讲下去。我愿意讲下去。”其作者是()A.高尔基 B.歌德C.狄更斯 D.贝克特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时间、空间都消失了”“执着地自我表达”“探寻有关它本身存在问题的答案”以及“结束语”的内容,不难得出其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写作手法反传统、夸张怪诞的特征,即该作品属于现代主义文学。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D项符合题意。10.荒诞派戏剧用不合乎逻辑的结构和不明智的理性去阐明人的生存处境。在其经典作品等待戈多中,人们望眼欲穿地期盼着戈多的到来,但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始终是一个谜。这样的剧情似乎荒诞不经,但具有很大的隐喻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表现出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危机,揭示了人们对生存现状的迷惘与苦闷B.表现出现代西方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渴望的憧憬C.表现出在绝望中等待渺茫希望的现代西方人的心理D.表现出现代西方人的失望、彷徨、痛苦答案B解析荒诞派戏剧属于现代主义文学,“荒诞不经”是其表象,表现西方人的精神危机是其主旨。B项不符合“精神危机”这一主旨。能力提升11.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的作品风格应属于()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需注意两点:一是19世纪上半叶这一时间信息;二是根据华兹华斯的认识推断其所属文学流派。“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强调用诗歌表达人的强烈情感,这属于浪漫主义风格。12.玩偶之家是易卜生的代表作,曾被比作“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在这个宣言书里,主人翁娜拉终于觉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并对现实社会以男权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进行了直接的控诉和反抗。下列与它属于同一流派的作品是()A.雪莱的西风颂B.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C.狄更斯的双城记D.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答案C解析由材料“对现实社会进行了直接的控诉和反抗”可知此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风格。A、B、D属于浪漫主义文学;C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3.“运用不断翻新的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从各个角度和各个侧面,表现出一种更高意义的真实,内心的真实,从而反映出世界的荒诞,人生的虚无和生存的荒谬。”具有这一创作风格的文学作品()A.表达了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B.通过发掘人类感情世界反对封建制度C.典型再现社会风貌并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D.表现了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精神危机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反映出世界的荒诞,人生的虚无和生存的荒谬”可知这是现代主义文学。面对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的冲击,人们深深陷入怀疑、迷惘和苦闷之中,文学领域兴起了反传统、反理性的现代主义潮流。这种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14.张老师上课时用PPT展示了一张表格(见下表),要求同学们结合自己对表格中两种文学艺术流派的理解,分别列举出一部代表作品。同学们给出的四个答案中正确的是()文学艺术流派特点1.偏重主观、表现。2.偏重内心,向自我心理世界探求,揭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1.偏重客观、再现。2.偏重向外,向感性世界开掘,描绘大千世界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剧烈的斗争A.巴黎圣母院、人间喜剧B.等待戈多、人间喜剧C.巴黎圣母院、等待戈多D.悲惨世界、母亲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中对两种文学艺术流派特点的描述可知,第一种为浪漫主义文学,第二种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巴黎圣母院为浪漫主义文学,人间喜剧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故A项正确。15.有学者指出,继20世纪某个年代相信社会主义未来的那些人而来的是这么一群人,他们唯一的避难是艺术、酒精或毒品;在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社会中,这些作家的主要题材是孤独和“老死不相往来”。这一评论()A.描绘了作家对浪漫主义的向往B.揭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C.揭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精神D.反映了作家对社会主义的否定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于20世纪。这种流派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时代下人们精神的压抑和扭曲。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故选B项。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高尔基指出:“资产阶级的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的恶习,描写了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们指出一条出路。批判一切现存的事物倒是容易,但除了肯定社会生活以及一般存在显然毫无意义以外,却没有什么可以肯定的。”材料二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时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根据材料分析批判现实主义的局限性。(2)材料二的这部作品属于什么流派?它与20世纪中期西方文学的主流有何不同?(3)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同为现实主义文学,在西方和苏联为何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答案(1)特点: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局限性:批判现实主义只是指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并没有给人们指出一条正确的出路,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2)属于现实主义流派。不同:20世纪中期的西方文学是现代主义流派,集中表现自我,故事模糊,反映人的精神危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品主题充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事紧凑,线索清晰,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情调,表现出为建立美好社会努力奋斗的人生态度。(3)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不同的社会状况决定了它们文学作品的不同特点。西方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苏联作为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表现出蓬勃向上的景象,作品中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成为这一时期苏联文学的主要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