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 第二单元 全面建设 实现小康 2.3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名师教案2 粤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98106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 第二单元 全面建设 实现小康 2.3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名师教案2 粤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 第二单元 全面建设 实现小康 2.3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名师教案2 粤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 第二单元 全面建设 实现小康 2.3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名师教案2 粤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 第二单元 全面建设 实现小康 2.3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名师教案2 粤教版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文化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必要性;文化的多样性与先进文化的评价标准;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等;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及内容;了解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以及和他人沟通的能力,培养观察、感受、体验参与实际生活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能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文化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必要性;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难点: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如何构建和谐社会。二、学情分析学生从新闻中对和谐社会是有所了解的,但对和谐社会的具体知识不太懂,学生的辨别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文化的诱惑,引起思想上的困惑;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价值观多元化、思想文化日趋多样化,如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学会辨别和抵制不良文化,具有现实教育意义。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本单元知识梳理,引入新课。(二)讲授新课活动之一:通过独具特色的各国文化图片,让学生体味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体味文化的重要作用。(学生畅所欲言,老师总结并板书。)一、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1文化的重要作用;2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必要性。活动之二:展示图片“中国文化万花筒”,让学生分析,判断,得出(教师板书):二、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先进文化的评价标准;2发展先进文化的含义;3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三)小结(由学生小结)(四)达标训练:(详见随堂训练,略)(五)课堂延伸:关注校园文化建设(由学生课后做,下节课堂上检查)。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了解所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就如何营造校园文化环境提出合理的建议。校园文化建设举例:对我们学生的影响是:我为校园文化建设献计献策:第二课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教师提问: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2什么样的文化才是先进文化?3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学生回答:略)(二)讲授新课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思想道德建设,二是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2思想道德建设中心环节活动之一:展示图片,学生举例:讲一讲你知道的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学生:略)1教师提问:先进人物身上体现了我国哪些传统美德?2学生回答。3教师总结: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因此被评为英雄少年。也说明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教师板书)3.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1)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2)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4歌曲欣赏:八荣八耻歌,让学生轻松一下。5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基础工程。活动之二:多媒体展示资料和视频:国庆60周年盛大阅兵。同学们有何感想?学生讨论后老师总结并板书。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5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创优争先、青年志愿者、手拉手、百城万店无假货等活动。(三)小结(由学生小结)(四)达标训练:(详见随堂训练)(五)课后作业:课本P5758。讨论与评析:生活中的网络文化1细阅上面同学的发言,你认同其中哪些看法,不同意哪些看法?说说你的理由。2以切身体会或结合上述有关材料,说说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3运用所学的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方面的知识,说说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这个虚拟世界。第三课时:实现社会和谐(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教师:检查作业2讨论与评析:生活中的网络文化,回答下列问题:(1)细阅上面同学的发言,你认同其中哪些看法,不同意哪些看法?说说你的理由。(2)以切身体会或结合上述有关材料,说说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3)运用所学的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方面的知识,说说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这个虚拟世界。3学生回答。4教师点评。(二)讲授新课四、实现社会和谐1建设和谐社会是人民的共同心愿。1教师举例: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外国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儒家的最高社会理想是世界大同。儒家的重要经典礼记描述了天下为公、诚信和睦、互帮互助、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无私奉献的大同世界社会景象。古人所设计的大同社会理想,带有乌托邦的性质,但它作为一种崇高的目标和理想境界,始终引导着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追求以人际和谐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发展目标。西方:柏拉图提出“公正即和谐”,希望建立“乌托邦”式社会。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合作探究:仔细观察,分析图片,指出下列图片反映的内容符不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并指出其符合或违背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什么特征。3学生举例:社会上仍存在着哪些不和谐的现象?教师引导分析、点评。3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结合时政分析)(1)建设和谐社会,党和国家要怎样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积极解决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促进社会和谐。具体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入手。(略)(2)建设和谐社会我们要怎样做?4小组讨论:如何改善民生?(三)小结(由学生小结,教师板书)小结: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2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国家: 个人: (四)随堂训练略。(五)课后作业校园中有哪些不和谐的现象?要构建和谐校园,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