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知能演练提升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3395711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知能演练提升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知能演练提升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知能演练提升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9课辛亥革命知能演练提升1.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C.武昌起义D.黄花岗起义2.下图为黄花岗起义前的一位革命志士写的绝命书,该革命志士有可能是()A.徐锡麟B.秋瑾C.黄兴D.陆皓东3.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辛亥革命首义成功等事情,这一地点应该是()A.上海B.武昌C.北京D.广州4.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成立,被推举为都督的是()A.黎元洪B.袁世凯C.孙中山D.黄兴5.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是因为它()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B.完成了近代反侵略的革命任务C.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D.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6.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失败B.对清政府失去信心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D.革命党人势力壮大7.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8.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B.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没有推翻清王朝的统治9.有学者指出,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学者在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传播了民主共和等先进的思想观念D.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10.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把20世纪初革命志士发动的主要起义按时间先后编制成大事年表。年代起义名称1906年1907年1911年(2)以下是某同学搜集到的几张图片。请按相关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3)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请说出这里的“创举”的含义。答案:1.A2.C3.B4.A5.C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6.B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把孙中山等人视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是因为人们把清政府看作是正统;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时,“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表明人们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由仇视变成支持,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清政府失去信心,故选B项。7.B题干仅仅分析了15个省最高军政长官(都督)的背景,没有涉及广泛的社会基础,排除A项;辛亥革命虽然属于资产阶级革命,但材料并未体现,排除C项;辛亥革命是自下而上的革命,排除D项。全国15个省的最高军政长官(都督)中,革命党只有5人,其他都是旧军阀和立宪派,这反映了辛亥革命具有很强的妥协性。8.C“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9.C根据题干材料“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C项符合题意。10.参考答案 (1)年代起义名称1906年萍浏醴起义1907年安庆起义、广西起义1911年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2)(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