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5.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练习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90807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5.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练习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5.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练习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5.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练习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5.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选择题1.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所生活的环境。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B.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C.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与遗传因素无关 D.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出现错误的次数越少2.动物在生活中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行为,蜘蛛结网、蜜蜂筑巢、鸟类孵卵都是() A.先天性行为B.学习行为C.取食行为D.繁殖行为3.在鸟类繁殖的季节里,亲鸟捉到小虫后自己并不立即吃掉,而是将虫带回巢哺育小鸟。这一行为属于() A.领域行为B.繁殖行为C.防御行为D.节律行为4.关于下列动物的行为叙述错误的是()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B.蜘蛛结网属于先天性行为 C.老马识途属于学习行为D.鸟类迁徙属于学习行为5.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两类,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刚出生的小袋鼠就会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 B.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喂鱼 C.大山雀偷喝牛奶 D.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6.乌鸦会衔住坚果驻足在红绿灯杆上,当汽车来时扔下坚果,让汽车将坚果碾碎,等红灯亮时,再飞落地面享受美味。这种行为属于() A.学习行为B.领域行为C.社会行为D.先天性行为 填空题7.动物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就 _ 。8.动物行为形成,受神经系统与激素的 _ ,受遗传物质的 _ ,这是在漫长的 _ 中逐渐形成。9.一只麻雀在捕食一只马蜂时被螯伤,下一次再遇到马蜂时它会“视而不见”。那么这只麻雀再次遇到马蜂而不捕食的行为属于 _ 行为,这种行为主要与神经系统中的 _ 有关。10.观察动物走迷宫的实验,看出老鼠尝试错误的次数比蚯蚓要 _ ,通过研究说明蚯蚓和老鼠的走迷宫的行为是常见的 _ 行为。 实验题11.探究题:老鼠能游泳,但厌恶处于水中,老鼠在水中看见休息处会迅速由距并登上。但有人发现,即使平台隐在水面下,不让老鼠看见,老鼠第一次找到过,下次还能找到隐藏的平台。经过训练,老鼠是否能更快地找到平台?同学们对该问题进行了探究,他们设计了如图装置:大水槽、T型平台、清水、并准备了身长10cm的老鼠。 (1)老师指出装置中有两大问题。 其一,建议将水替换成豆浆,请你说出理由: _ 。 其二,应调整平台与液面的距离。倒入液体高度应设为图中 _ 点(选填M或N)。 (2)把一只老鼠从水槽边沿放入,当它入水开始用秒表计时,直到登上隐藏的平台。从相同点放入该老鼠,再做两次实验,记录数据在如下表格。 X第1次第2次第3次Y请完善表格的表头部分写出“X”“Y”,分别指代的项目名称: _ , _ 。 (3)该实验只用到一只老鼠,老师认为是不合理的,原因是 _ 。12.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软体动物)放到大鱼缸里,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分隔成两部分,但是隔板的高度低于鱼缸的高度,使章鱼能从玻璃缸的一侧游向另一侧,若将小虾放在章鱼的另一侧,章鱼发现食物后,多次撞击玻璃板才能学会绕道取食,而猴子则可以很快学会绕道取食,请分析回答: (1)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猴子越过障碍获得食物,都属于学习行为,这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 _ 和 _ 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2)上述实验证明,某些 _ 动物也可以形成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 _ ,能利用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过大大增强了 _ 的能力。 答案和解析【答案】 1.C2.A3.B4.D5.C6.A7.越强 8.调节;控制;进化 9.学习;大脑中枢 10.少;学习 11.清水透明,老鼠能看到水中平台,直接游过去;M;次数;时间;只拿一只老鼠实验有可能存在偶然情况,实验不严谨 12.生活经验;学习;低等;复杂;适应环境 【解析】 1. 解:A、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正确; B、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正确; C、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但是遗传因素是基础而不是与遗传因素无关,错误; D、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出现错误的次数越少,正确。 故选:C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2. 解:蜘蛛结网、蜜蜂筑巢、鸟类孵卵都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因此都是先天性行为。 故选:A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3. 解: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及对子代的哺育等; 鸟类繁殖的季节里,亲鸟捉到小虫后自己并不立即吃掉,而是将虫带回巢哺育小鸟。这一行为属于繁殖行为。 故选:B 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 亲鸟如捉到毛虫,它自己并不立即吃掉,而是将虫带回巢并不是取食行为而是繁殖行。 4. 解: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动物的一种本能,A不符合题意。 B、蜘蛛结网是蜘蛛一出生就有的,属于先天性行为,B不符合题意。 C、老马识途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性学习行为,C不符合题意。 D、鸟类的迁徙是鸟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D符合题意。 故选:D 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可以分为防御行为、觅食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等。 根据动物行为的分类和概念来对具体的例子进行分析。 5. 解:A刚出生的小袋鼠生下来就能爬往母袋鼠的育儿袋吃奶、B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喂鱼、D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而选项C大山雀偷饮牛奶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可见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动物行为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6. 解:乌鸦会衔住坚果驻足在红绿灯杆上,当汽车来时扔下坚果,让汽车将坚果碾碎,等红灯亮时,再飞落地面享受美味。这种行为是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故选:A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7. 解: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形成的新的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作用获得。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越复杂。动物的分类等级越高,它们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越完善,通过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就越强。 故答案为:越强。 根据获得途径的不同,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因素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不同。 知道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的能力越强。 8. 解: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在内外刺激的作用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动物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 故答案为:调节;控制;进化 动物的行为具有适应性的意义,是在内外刺激的作用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分析解答。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动物行为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属于基础考查,较简单。 9. 解: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喜鹊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蟾蜍捕食大野蜂是取食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是先天就具有的先天性行为;但在捕食一只大野蜂时被螫,下一次再遇大野蜂时会视而不见,则是后天形成的防御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故答案为:学习行为;大脑中枢 此题考查的是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可根据概念来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10. 解: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能力越强,小鼠比蚯蚓高等,所以小鼠走迷宫比蚯蚓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少;蚯蚓和老鼠的行为都属于学习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 故答案为:少;学习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学习和生活经验形成的行为,如鹦鹉学舌、猴子推车。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11. 解:(1)虽然老鼠是天生的游泳健将,但是它们却厌恶处于水中的状态,同时游泳对于老鼠来说是十分消耗体力的活动,他们会本能的寻找水中的休息场所。因此建议将水替换成豆浆, 清水透明,老鼠能看到水中平台,直接游过去。 老鼠寻找休息场所的行为涉及到一个复杂的记忆过程,包括收集与空间定位有关的视觉信息,再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整理、记忆、加固、然后再取出,目的是能成功的航行并且找到隐藏在水中的站台,最终从水中逃脱。因此应调整平台与液面的距离,倒入液体高度应设为图中M点。 (2)把一只老鼠从水槽边沿放入,当它入水开始用秒表计时,直到登上隐藏的平台。从相同点放入该老鼠,再做两次实验,记录数据在表格中3次次数,因此“X”“Y”分别指代的项目名称:次数、时间。 (3)该实验只用到一只老鼠,具有偶然性,有可能存在偶然情况,使实验不严谨。 故答案为:(1)清水透明,老鼠能看到水中平台,直接游过去;M (2)次数、时间 (3)只拿一只老鼠实验有可能存在偶然情况,实验不严谨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即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表达和交流;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进行。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12. 解:(1)资料中章鱼和猴子的行为都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属于学习行为。 (2)对于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学习行为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学习行为是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而形成的行为。学习行为越多,适应能力越强。因此,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它的意义在于能利用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大大增强了适应各种复杂环境能力。 故答案为:(1)生活经验;学习; (2)低等;复杂;适应环境。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知道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的能力越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