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 探问生命 第1框 生命可以永恒吗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90500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 探问生命 第1框 生命可以永恒吗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 探问生命 第1框 生命可以永恒吗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 探问生命 第1框 生命可以永恒吗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 探问生命 第1框 生命可以永恒吗教案 新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 探问生命 第1框 生命可以永恒吗教案 新人教版课题生命可以永恒吗课型新授课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的短暂性和生命的接续性。能正确认识生命的短暂性和接续性,学会从容面对生命,担当一份使命。2.培养对生命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理解生命时尽,生命有接续。进一步认识自己,培养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3.培养热爱生命、珍视生命的情感,认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实现人生的价值。明确生命来之不易,树立珍惜生命意识,担当起自己的使命,为国家,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作出更大贡献。重难点教学重点1、 生命来之不易,不可预测,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2、生命有接续。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对待生命。教法学法交流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教 学 设 计二次备课一、查学诊断品味下列语句,说出你的理解。A“我们的生命受到大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生命是经过数十亿年的时光演化而来的。是自然的哺育,也是自然的杰作。无可比拟。)B“生之本质在于死。”(有生就有死,没有死也就没有生。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C“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因为好好享受过生活,对死亡就不感到遗憾。)D“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关心生活,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更好地享受生活。)E“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用“丰盈充实”的生活使生命相对延长。)学生回答设计意图:通过了解,让学生对生命有一初步了解。二、示标导入师:你思考过生命吗?你知道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生命吗?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很多有关生命的图片。地球上生命的演化有一个漫长的历史,生命起源于三十多亿年前,几百万年前出现了人类。古人云:“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大家都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在西游记中,有很多妖怪都想吃唐僧的肉,据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在现实生活中,人真的可以长生不老吗?今天我们就探讨这一话题,学习生命可以永恒吗。动学生活:学生自由答。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情境活动提出“你思考过生命吗”等问题,激起学生探寻的心理,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氛围。三、导学施教教师活动:(一)自主预习1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不易,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运)。2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3(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4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5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6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学生活动:学生交流。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习的过程完全成为学生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理解原理同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指导自己的人丰,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二)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生命有时尽探究一:教材P88运用你的经验(1)说说你所知道的“最长的生命”。(2)我们的生命可以永恒吗?如果不可以,为什么?如果可以,它将会怎么实现?答案提示:(2)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有时,我们说生命可以永恒,指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它通过家族的繁衍,创造出不朽的精神文化成果等方式来实现的。探究二:教材P89探究与分享(1)在上面的生命故事中,两个女孩表达了哪些共同的感受?(2)她们的分享使你对自己的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答案提示:(1)共同表达了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个体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2)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运。我们要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等等。1.生命来之不易。2.生命是独特的。学生阅读相关链接:教材P90感受生命具有独特性。学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看图片,阅读文字。引发对生命可以永恒吗的思考和探究。探究三:教材P91探究与分享(1)你如何看待这位同学的观点?(2)这样的人生态度会给他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答案提示:(1)这位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的每一寸时光,让每天都过得充实,不错过美好的青春年华。(2)这样的人生态度会让他丧失前进的动力,沉迷电子游戏,对生活丧失希望,会浪费美好的青春时光,等等。3.生命是不可逆的。学生活动:学生感悟,探究,交流分享。设计意图:引发学生体会两则故事中表达的共同感受。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探究四:教材P91探究与分享(1)“每个人的最终结局都是死亡,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活着?”你的回答是什么?(2)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答案提示:(1)如: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为了家人的幸福,为了让生命更有价值,等等。(2)同意这种说法,因为每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的每一寸时光,让生命变得更丰富、更充实,更有意义。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4.生命是短暂的。(学生辨析:生命是短暂的活着毫无意义)学生活动:学生感悟,探究,交流分享。设计意图:引发学生体会每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的每一寸时光,让生命变得更丰富、更充实,更有意义。知识模块二生命有接续探究五:教材P91下面的探究与分享1.你的出生给你的家庭带来了什么?答案提示:如,给家庭带来了欢乐,让家庭得以延续,等等。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全面感受个体生命对家庭的意义,理解生命的延续。探究六:教材P92探究与分享从下面的情境中你分别看到了哪些生命的传承关系?答案提示:分别看到了家族生命的传承,中华民族的延续,民族友好关系的传承。学生活动:学生感悟,探究,交流分享。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家族生命的传承,中华民族的延续,民族友好关系的传承。探究七:教材P92阅读感悟及教材P93拓展空间(1)学生分享季羡林的人生感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2)分享孔子世家谱后,尝试制作一张你的家庭图谱。(答案提示:(1)(2)略;(3)体会到了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我们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让人生更有意义。学生活动:学生感悟,探究。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了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我们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让人生更有意义。四、练测促学1下列关于生命的说法,正确的有(D)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个体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生命属于我们自己的幸运ABCD2“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这句话告诉我们(B)个人的生命很短暂人生短暂,要及时行乐我们应珍惜生命的每一寸时光,让人生有意义人活着太没意思ABCD3关于死亡,说法错误的是(C)A死亡是我们难以抗拒的自然规律B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C人早晚要死,人生毫无意义D向死而生,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4生命对于我们而言,包括(A)身体上的生命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未知的生命ABCD5辨析:有人说,生命的接续就是指身体生命的接续,家族的繁衍,对此,你如何看?答案提示: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因此,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学生活动:学生练习后回答。设计意图:巩固新知识。五、拓展延伸课堂小结:1、这节课我学会了:2、这节课我未解决的疑惑:3)从上面两个分享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布置作业:1.对生命的认识有哪些?(怎样理解生命?)(答案提示:(1)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它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运。(2)生命是独特的。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3)生命是不可逆的。(4)生命也是短暂的。(5)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生命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2.如何理解生命的传承和接续?(答案提示:(1)在生命的接续中,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2)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3)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3.生命对我们而言,包括哪些内容?(答案提示:身体的生命,社会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接续祖先的生命,继承和创造人类文明成果的生命。)板书设计8.1生命可以永恒吗?珍惜生命(1)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它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运。(2)生命是独特的。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3)生命是不可逆的。(4)生命也是短暂的。(5)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生命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教学反思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