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化学教与练特训秘籍6.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90194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化学教与练特训秘籍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考化学教与练特训秘籍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考化学教与练特训秘籍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化学教与练特训秘籍6考纲展示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了解溶解平衡的概念。知识整合考点1 盐类的水解1 盐类水解的实质盐电离出来的某种或多种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 H十或OH一生成弱电解质,丛而促进水的电离 2 盐类水解的规律谁弱谁水解,谁强呈谁性,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两强不水解 ( 1 )组成盐的弱碱阳离子( M + )能水解显酸性,组成盐的弱酸阴离子( A 一)能水解显碱性 M 十 H2O MOH + H 显酸性 A 一十 H2O HA + OH一 显碱性( 2 )盐对应的酸(或碱)越弱,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或酸性)越强( 3 )多元弱酸的正盐酸根离子比酸式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得多,如 CO32比 H CO3的水解程度大,溶液的碱性更强3 盐类水解的特点 ( 1 )吸热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 2 )多元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 3 )相互促进的双水解程度比单水解程度大 ( 4 )单水解与一般的双水解因程度很小,故书写其离子方程式时不能用“=“”“”等符号 4 完全双水解的特例 A13+与 H CO3、 CO32、 ClO 、 S2一、 HS 、 Al(OH )4等发生完全双水解 Fe3与H CO3、 CO32、 Al (OH )4等发生完。全双水解 5 影响水解平衡的因素 ( l )温度:盐类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升温可促进水解,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百分率增大 ( 2 )浓度:稀释溶液可以促进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百分率增大,但如果增大盐浓度,水解平衡虽然向右移动,但水解百分率反而下降 ( 3 )溶液的酸碱度: H可抑制阳离子水解,促进阴离子水解;OH一可抑制阴离子水解,促进阳离子水解。6、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 ( l )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2 )比较盐溶液中离子种类及其浓度大小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 3 )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时,有时要考虑盐的水解,如A13+、Fe3与 H CO3、 CO32、 Al(OH )4等不能大量共存。 Fe3与S2一、 H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4 )盐在参加反应时,有时要考虑盐的水解,如 Mg 加到 NH4CI 溶液中, ACl3与 Na2S 溶液混合等。( 5 )加热浓缩某些盐溶液时,要考虑水解,如蒸干FeC13 、 AlC13 溶液,得氢氧化物,灼烧得金属氧化物。 ( 6 )保存某些盐溶液时,有时要考虑盐是否水解。如保存 Na2CO3溶液不能用磨口玻璃瓶,保存 NH4F 溶液不用玻璃瓶。 ( 7 )配制某些盐溶液时,要考虑盐的水解,如 FeC13、 AlC13 溶液。 ( 8 )解释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化学现象,例如明矾净水原理,化肥施用问题等。 ( 9 )某些胶体的制备利用水解原理,如实验室制备 Fe ( OH ) 3 胶体。 ( 10 )泡沫灭火器的工作原理: A13十十 3HCO一 Al ( OH )3 3CO2 ( 11 )热碱液去油污: CO32 H2 H CO3 OH一,加热,c OH一)增大。考点2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 解题思路: 2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规律 ( l )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步电离分析,如在 H3 PO4的溶液中,c( H + ) c ( H2PO4)c(HPO42)c(PO43)。 ( 2 )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的分步水解分析:如 Na2 CO3 溶液中。c(Na + ) c( CO32)c( OH一) c( H CO3)。 ( 3 )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的影响。如在相同的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 NH4NO3 CH3COONH4, NH4HSO4 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4 )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如电离因素,水解因素等。如在 0.1 molL一1,的 NH4 Cl 和 0.1 molL一1的氨水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c ( NH4+)c( Cl 一) c( OH一) c ( H +)。在该溶液中, NH3H20 的电离与NH4+的水解互相抑制,NH3H20 电离大于NH4+的水解作用时,溶液呈碱性c( OH一) c ( H十) ,同时。c ( NH4+)c( Cl 一)3 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规律 ( 1 )电荷守恒规律电解质溶液中,不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总是呈电中性,即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也就是所谓的电荷守恒规律。如 NaHCO3 溶液中存在着 Na十、 H、 H CO3、 CO32、 OH 一,同时存在如下关系: c ( Na + )+ c ( H+)= c( OH一)c( H CO3) + 2 c( CO32) ( 2 )物料守恒规律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够水解,离子种类增多,但某些关键性的原子总是守恒的,如 K2S 溶液中 S2、 HS 都能水解,故 S 元素以S2、 HS、 H2S 三种形式存在,它们之间有如下守恒关系: c( K + ) = 2c ( S2一) + c ( HS一) + c ( HZS )。考点3、沉淀溶解平衡 1 溶度积 ( 1 )溶度积 KsP 在难溶电解质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以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为方次的乘积为一常数,叫做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通常用 Ksp表示。 ( 2 )表达式 ( 3 ) 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用溶度积直接比较时,物质的类型(如 AB 型、 A2B 型、 AB2型等)必须相同。 对于同类型物质, Ksp 数值越大,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如由 Ksp数值可知,溶解能力: AgCl AgBr AgI Ag2 , Cu (OH)2 Ksp ,此时有沉淀析出,直至沉淀与溶解达到平衡状态;( 2 ) Qc=Ksp,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 ( 3 ) Qc c(Na+)c(H+)c(OH)时,可能是醋酸过量Dc(Na+)c(CH3COO)c(OH)c(H+)时,一定是氢氧化钠过量4、温度相同、浓度均为0.2mol/L的(NH4)2SO4、NaNO3、NH4HSO4、NH4NO3、 、CH3COONa溶液,它们的pH值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 B、 C、D、5、常温下将稀NaOH学溶液和稀CH3COOH溶液混合,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pH7,且c(OH)c(Na) c(H)c(CH3COO)B、pH7,且c(Na)c(H)c(CH3COO)c(OH)C、Ph7,且c(CH3COO)c(H)c(Na)c(OH)D、pH7,且c(CH3COO)c(Na)c(H)c(OH)6、关于小苏打水溶液的表述正确的是A、c (Na+)=c (HCO3) + c (CO32) + c (H2CO3)B、c (Na+) + c (H+) = c (HCO3) + c (CO32) +c (OH)C、HCO3 的电离程度大于HCO3的水解程度D、存在的电离有:NaHCO3NaHCO3,HCO3 HCO32,H2O HOH7、氢氧化镁固体在水中溶解,有下列平衡:Mg(OH)2(s) Mg2+ 2OH,加入下列哪种物质可使Mg(OH)2固体的质量减少A. Na2CO3 B. MgCl2 C. NH4Cl D. NaCl8、已知0.1mol/L酸式盐NaHA溶液的pH为8.5,请回答下列问题:(1)溶液中HA的电离程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解程度。(2)溶液中Na+、HA-、H+、OH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溶液中逐滴加入H2A溶液至pH = 7,则c(Na+) c(HA-)。(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课后检测一、选择题1、等体积下列溶液中,阳离子的总物质的量最大的是( )A0.2mol/LCuSO4B0.1mol/LNa2CO3C0.2mol/LKClD0.1mol/LNa2SO42、浓度为0.1mol/L的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中,NH4+最大的是( )ANH4ClBNH4HSO4CNH3H2ODCH3COONH43、25,在0.1mol/L NaX溶液中,水的电离度为a1;在0.1mol/L盐酸中,水的电离度为a2,若a1/a2=109,则NaX溶液的pH约为( ) A5 B7 C10 D114、混合Na2S跟NaHS两溶液,且浓度相等,此混合液中,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Na+H+=2S2-+HS-+OH-BNa+HS-S2-OH-CNa+=S2-+HS-+H2SDHS-H+OH-Na+5、已知0.1mol/L的HCN溶液pH=4,0.1mol/L的NaCN溶液的pH=12。现将0.2mol/L的HCN溶液和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Na+CN-OH-H+BNa+CN-H+OH-CCN-+OH-Na+H+DCN-Na+H+OH-6、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而加入盐酸后会产生气体和沉淀的是 ( )7、20,两种一元弱酸的钠盐NaX和NaY,已知往NaX溶液中通入CO2只能生成HX和NaHCO3;往NaY溶液中通入CO2能生成HY和Na2C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性HXHYC溶液的碱性NaXNa2CO3NaYNaHCO3DHX和HY酸性相同,但比H2CO3弱8、NH4Cl溶于D2O中,反应生成的一水合氨与水合氢离子均正确的是 ( )ANH2DH2O和D3O+BNH3D2O和HD2O+CNH3HDO和D3O+DNH2DH2O和H2DO+9、某种一元酸(HA)溶液,加入一种强碱(MOH)溶液,反应后溶液呈中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所用酸一定过量B生成的盐一定不水解C酸与碱一定等物质的量混合D反应后溶液中必存在A-=M+10、把0.02mol/LHAc溶液和0.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c(Ac)c(Na+)Bc(HAc)c(Ac)C2c(H+)c(Ac)c(HAc)Dc(HAc)+ c(Ac)=0.01molL-111、0.02molL-1的HCN溶液与0.02molL-1的NaCN溶液等体积混合,已知混合液中CN-CN-OH-H+ BHCN+CN-=0.04 molL-1CNa+H+=CN-+OH- DCN-HCN二、非选择题12、将位于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A和B的氯化物AClx和BCly配制成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测得AClx溶液的pH小于BCly溶液的pH。试判断A、B两元素原子序数的大小关系_。13、pH=2的某酸HnA与pH=12某碱B(OH)m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8。(1)反应所生成正盐的化学式为_。(2)该盐中_离子一定能水解,水解离子方程式为_。14、已知ZnCl2xH2O易溶于水,且其浓水溶液呈强酸性;SOCl2极易和水发生反应:SOCl2+H2O=SO2+2HCl,实验室制无水氯化锌是采用ZnCl2xH2O与SOCl2混合加热的方法。试回答:(1)混合加热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2)SOCl2的作用_。15、某二元弱酸溶液按下式发生一级和二级电离:H2A H+HA-、HA- H+A2-。已知相同浓度时的电离度,a(H2A)a(HA-),设有下列四种溶液:A0.01 mol/L的H2A溶液B0.01mol/L的NaHA溶液C0.02mol/L的HCl与0.04 mol/L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液D0.02 mol/L的NaOH与0.02mol/L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液据此填写下列空白(填代号):(1)H+最大的是_,最小的是_。(2)H2A最大的是_,最小的是_。(3)A2-最大的是_,最小的是_。16、分析下列溶液蒸干后得到的固体是什么?写出化学式,并简要说明理由。(1)K2CO3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 ,原因是 。 (2)(NH4)2SO4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 ,原因是 。(3)Ba(HCO3)2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 ,原因是 。(4)Na2SO3 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 ,原因是 。(5)Mg(HCO3)2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 ,原因是 。17、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难溶的碳酸钙粉末,发现碳酸钙粉末逐渐溶解,同时还产生的现象有:_;_;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上述现象的本质原因:_。 (2)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一种单质,也会产生类似上述实验现象的化学反应,这种单质是_。(从下列选项中选择)P;S;Mg;Cu。(3)在氯化铁和氯化铝混和溶液中,其中Fe3+和Al3+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1mol,在此溶液中加入90mL4molL-1的NaOH的溶液,使其充分反应。设Al3+物质的量与总物质的量之比为x。当x=0.4时,溶液中产生的沉淀是_(写化学式),其物质的量为_。当沉淀只有Fe(OH)3时,x的取值范围是_。参考答案当堂练习1 A 2 B 3 A 4 A 5 AD 6 AD 7 C8、(1)小于(2)Na+、HA-、OH-、H+(3)大于课后检测 一、选择题1A 2B 3C 4A 5A 6C 7A 8C 9D 10 AD 11 A二、非选择题12、AB13、(1)BnAm(2)An- An-+H2O=HA(n-1)-+OH-14、(1)ZnCl2xH2O+xSOCl2=ZnCl2+xSO2+2xHCl(2)先夺取了ZnCl2xH2O中的结晶水,且与水反应生成了盐酸,从而抑制了氯化锌的水解。15、(1)A、D(2)C、D(3)D、A16、(1)K2CO3当CO32水解到一定程度时KOH又与KHCO3反应最后得到K2CO3。(2)(NH4)2SO4溶液中虽然NH4水解生成NH3H2O,但由于生成的H2SO4为不挥发性强酸,随H2SO4浓度增大,将再与NH3H2O反应生成(NH4)2SO4。(3)BaCO3由于在溶液中Ba(HCO3)2是分解生成BaCO3和CO2、H2O ,随着浓缩的不断进行,CO2不断逸出,最后剩余BaCO3。(4)Na2SO4 由于蒸发过程中Na2SO3不断被氧化,最终生成Na2SO4 。(5)Mg(OH)2由于Mg(HCO3)2分解生成MgCO3,进而转化成更难溶的Mg(OH)2。17、(1)无色气体产生(2分);生成红褐色沉淀2Fe3+3CaCO3+3H2O=2Fe(OH)3+3CO2+3Ca2+(写分步反应也可)(2)(3)Fe(OH)3;0.006mol;x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