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 光的折射、透镜专题复习模拟演练.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89927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 光的折射、透镜专题复习模拟演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物理 光的折射、透镜专题复习模拟演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物理 光的折射、透镜专题复习模拟演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的折射、透镜一、选择题1.自动对焦相机用红外线或超声波进行测距.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和红外线都是电磁波B.相机底片上成的像一定是实像C.焦距35mm的相机底片离镜头距离小于35mmD.红外线测距照相机和超声波测距照相机都可用来在月球上拍照【答案】B 2.集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 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D.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答案】B 3. 下面的光学设备中,利用了图中原理的是( )A.投影仪B.放大镜C.照相机D.潜望镜【答案】C 4.有一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将物体从离凸透镜30 cm处沿主光轴移到距透镜20 cm处,这个过程中所成的像() A.始终是正立、放大的实像B.始终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离透镜越来越远,像变大D.离透镜越来越近,像变小【答案】C 5. 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大象在水中的倒影B.钢勺在水面处“折断”C.海市蜃楼 D.手影 【答案】D 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折断了B.水中山的倒影C.屏幕上的手影D.瓶子在平面镜中的像【答案】A 7.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右侧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左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所在的范围是() A.ufB.fu2fC.u=2fD.u2f【答案】B 8.下列四种光学器件成像情况正确的是( ) A.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B.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答案】C 9. 某同学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他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A.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答案】A 1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测得透镜与蜡烛及光屏之间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恰好得到清晰的像,由此可知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应该( ) A.大于20 cmB.等于15 cmC.大于10 cm小于20 cmD.大于10 cm小于15 cm【答案】D 11.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镜花水月B.坐井观天C.海市蜃楼D.立竿见影【答案】C 12.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4cm、8cm、10cm和12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 ) A.焦距为4cm的凸透镜B.焦距为8cm的凸透镜C.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D.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答案】D 二、填空题 13.为判别直径相同的两透镜的类型,小明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在纸上得到相应的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其中形成甲光斑的_(选填“一定”、“可能”或“一定不”)是凸透镜,形成乙光斑的_是凹透镜(选填“一定”、“可能”或“一定不”)【答案】一定;可能 14.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_、_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要想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稍微_些【答案】正立;放大;远 15.凸透镜是利用光_原理制成的光学器件,其形状是中央较_、边缘较_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将会聚于一点,可见凸透镜对光有_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做_ 【答案】折射;厚;薄;会聚;会聚透镜 16.现在很多家庭都装有防盗门,防盗门上有个“猫眼”有人敲门时在里面的人能通过猫眼看见外面的人,而且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但是外面的人通过猫眼却看不见里面的人,你认为“猫眼”是由_和_组成的 【答案】一个凸透镜;一个凹透镜 17.如图所示,小明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以焦距较短的凸透镜作为目镜,以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作为物镜,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美景,调节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此时这种透镜组合工作原理与_(选填“望远镜”或者“显微镜”)相同 . 【答案】望远镜 18.如图所示,人的眼睛是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像 【答案】凸透;倒立、缩小的实 19.筷子斜插入水中会“弯折”,在图中给出的三个情景中,_情景是正确的,这属于光的_现象 【答案】乙;折射 20.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1)他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使之在光屏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cm(2)为了能使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心位置,如图乙所示,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已不在光屏中心,为了使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应向_(选填“上”或“下”)移动光屏(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会出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该像是_立_的实像,此成像规律常应用在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上(4)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5)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若在光屏上还能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答案】11.5;同一高度;上;倒;缩小;照相机;D;远离 三、作图题 21.完成图中所示的透镜光路图 【答案】【解答】解: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2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到三菱镜(玻璃制成)左面上,画出这束光线穿过三菱镜的大致传播方向 【答案】解: 先过入射点画出法线,光由从空气射入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会靠近法线,画出折射光线;当光线从玻璃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线会远离法线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23.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某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上随意固定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沿光具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_ (2)重新调整后,将蜡烛、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后得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该像是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3)接下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像蜡烛方向移动,光屏上再次出现了一个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清晰实像,与这种成像原理一致的光学仪器是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答案】(1)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2)缩小(3)放大;投影仪 24.小明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一些探究活动 (1)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他用手指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这时观察到光屏上_(填“会”或“不会”)出现指尖的像,光屏上烛焰的像会变_(填“亮”或“暗”)些 (2)将一只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烛焰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片是_(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片,这种眼镜片对光线有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答案】(1)不会;暗(2)近视;发散 五、综合题 25.阅读材料,回答材料后的问题监控摄像头我们经常会发现城市的几乎每个交通路口都安装有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者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并把实时拍摄的图象衔接起来,变成一段流畅的图象显示;同时监控摄像头把每个成像都通过信号传输到监控主机内,监控主机与硬盘录像机是合体的,经过对信号的接受处理以后,存放在硬盘录像机内的监控主机就可以播放视频了,播放的视频就可以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监控摄像头也可以成为监控摄像机,主要有枪机、球机和半球之分,如图所示枪机的监视范围有限,因为它的角度不能自动旋转,如果不人为移动,录像范围是一定的,而球机和半球机是可以移动的,半球机可以旋转180度,球机则可以旋转360度(1)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选填“照相机”或“放大镜”)相似,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成像会越来越小是因为车辆行驶离摄像头越来越_(选填“远”或“近”) (2)图片记载的是某校一高中生考试时为了躲避监考的摄像头,用手表反射太阳光到摄像头,导致摄像头内部感光元件损坏,影响摄像头正常使用请你利用所学光学知识分析感光元件损坏的原因_ 【答案】(1)凸透镜;照相机;远(2)手表将太阳光反射到摄像头,摄像头里面的凸透镜将太阳光会聚,从而损坏感光元件. 26.阅读所给材料并回答问题 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从眼的光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叫视角,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就越清楚问题: (1)人眼看到的像是_的_像;眼睛与照相机不同之处是_ (2)正常眼睛的观察距离为_,最佳观察距离为_ (3)某人视力正常,当他把细线穿入绣花针的针眼时,应把线和针放在_cm处穿线最合适 (4)某人视力正常,当他用镜子长时间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_cm处最为合适 【答案】(1)倒立;实;人眼是通过调节焦距,而照相机是通过调节像距,使像变得清晰(2)10cm至无穷远;25cm(3)25(4)1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