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88947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人口、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1)几个人口理论模型;(2)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3)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4)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一节关于人口问题的基本理论模型,一、人口转变模型(人口过渡理论)1.含义:根据统计数据分析,人口的增长有一个从两高(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的稳定人口到两低(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稳定人口的转变过程。,2.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过程,第一阶段,19世纪以前,出生率与死亡率都很高,因而人口增长非常缓慢。第二阶段,19世纪和20世纪初。高出生率与下降的死亡率并存,人口增长率急剧上升。第三阶段,20世纪初-50年代,死亡率下降的速率放慢,出生率下降且幅度大于死亡率下降幅度,人口增长率逐渐减低。第四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低出生伴随着低死亡率,人口变动逐渐趋于稳定,且增长率趋向与零。,3.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折,二、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理论1.基本模型“两个公理”: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须。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生育)。是人类“本性的固定法则”模型的假定:没有技术进步(土地生产率递减);人口增长与收入水平之间存在正向变动关系。人口以几何级数增长,人口规模每3040年就会翻番。土地的边际报酬递减,食物供应只能以算数级数增长。,人口陷阱:,点A即代表着马尔萨斯人口陷阱。任何一个从点A向左或向右的运动都将会引起人均收入均衡点回到Y1。当人均收入从Y1向Y2上升时,人口增长率将会超过总收入增长率。由于人口增长快于人均收入增长,人均收入下降。点A右面指向A的箭头表示人均收入在Y1和Y2之间的所有点最终都会回到Y1点。点B是不稳定均衡点,只要没有达到点B最后就会回到点A,但是只要超过B点,就会继续向C点运动。,2.模型的结论与评价1)结论:人们应自守“道德约束”并限制生育数量;饥饿、疾病和灾难起到抑制人口增长的作用;人口增长将使经济处于生存水平的均衡状态(人口陷阱),该结论成为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的渊源。2)评价没有分析技术进步的作用人口增长率与人均收入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正相关关系人均收入也不是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意义:如果发展中国家不顾资源约束,听任人口盲目增长,必将损害经济发展,即使在某一个时期内经济增长率有所提高,但若不能有效地控制人口,经济就不可能实现持续稳定发展。,三、关于人口出生率的微观理论模型1.理论基础从需求方面研究家庭生育决策,把生育决策整合进微观经济学效用分析的框架中,揭示了社会经济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途径。,2.基本假定1)孩子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品(在发展中国家,被视为是一种特殊的投资),从而使消费者(家庭)对于孩子的需求,就像对其他消费品的需求样,成为一种经济的、理智的选择。孩子对父母的效益概括起来主要有6个方面:(1)劳动经济效益。(2)养老保险效益。(3)消费享乐效益。满足父母感情和精神上的需要。(4)维系家庭地位的效益。(5)承担家业兴衰的风险效益。(6)扩展家庭效益,“多子多福”。2)孩子的成本可分作两部分:一部分为直接成本。另一部分为机会成本。3)收人增加会导致对所有商品需求的增加,其中也包括对子女的需求。这就是“收入效应”。但收入增加同时也意味着生育子女的机会成本提高了。这相当于孩子这种“商品”与其他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了变化,孩子变得昂贵了。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理性的父母在这种情况下会减少对孩子的需求,增加对其他商品的消费,即用其他商品来替代孩子。这就是“替代效应”。收人效应和替代效应两相抵消的结果,对孩子的需求取决于孩子与其他商品的相对价格。,3.数学描述:Caf(Y,Pc,Px,tx),x1,2,3n.Ca对存活儿童的需求;Y一定的家庭收入水平;Pc儿童的“净价格”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机会成本)子女为父母创造的预期收入机会成本是指母亲时间的机会成本,收益是指儿童的潜在收入和对老年人的奉养。Px所有其它物品的价格;tx对所有儿童用品的偏好。在新古典学派的条件下,预期可以得到:,即收入水平越高,对儿童的需求越大。,即儿童净价格越高,对儿童的需求越小。,即其它商品价格越高,对儿童需求越大。,即对儿童物品的偏好越高,对儿童需求越小。,4.图式说明,四、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于发达国家的原因及控制人口的对策(一)原因1.母亲时间的机会成本:发展中国家小于发达国家。因为发展中国家妇女就业机会不足,意味着养育儿童的机会成本不高。2.养育儿童的直接费用(包括生活费用和教育费用):发展中国家小于发达国家。3.儿童因受教育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发展中国家大于发达国家。4.养育儿童的预期收益率:发展中国家大于发达国家。,(二)控制人口的对策1.提高妇女的教育和就业水平,以提高母亲时间的机会成本。2.降低儿童因受教育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如禁止使用童工等)。3.增强社会福利和保障措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如养老保险和退休制度等。改变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旧观念。4.提倡晚婚,计划生育等,利用税法等奖励子女少的家庭。,第二节就业与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一、失业类型两种研究对于发展中国家失业较有影响:克里希纳(R.Krishna)划分把公开失业定义为零工时、零收入(完全闲置);对非公开失业提出四种计量标准。1、在时间标准上:劳动者在一年中劳动的天数或时数低于被定义为充分就业的天数或时数。2、收入标准上:一年中获得的收入低于某种必要的最低额。3、意愿标准上:愿意工作的时间大于他目前工作的时间。4、生产率标准上:劳动者从目前就业中撤出来而不减少产出。符合上述四条中的任何一条,就可被视为处于非分开失业状态。,爱德华兹(E.D.Edwards)划分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的综合考察,1974年出版了发展中国家的就业一书,对失业作出了具体的划分。失业: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想工作而没有工作就是失业。,(一)公开失业(狭义失业)统计上能够直接显示出来的、处于闲置状态的人口。1.自愿失业:能够胜任某项工作而拒绝考虑这种工作,暂时处于闲置。由于择业偏好引起或不愿接受现行低工资。提前退休也属于此类。无望的失业(depressedunemployment),2.非自愿失业:积极寻找工作而又无工可作。(1)摩擦性失业:由于工种变换或在区域间的调动而临时失业。由不协调引起。凯恩斯主张政府不必干预。(2)周期性失业:由商业循环周期所引起的失业。如经济衰退时期工人被辞退,经济复苏时又重新被雇佣。(3)结构性失业:不适应产业结构或消费结构的变动而产生的失业。如夕阳产业(煤炭、钢铁)向朝阳产业(信息产业等)转变时,一部分工人因知识老化而被排挤。失业率超过两过数:严重失业;5-9:失业较轻;2-4,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没有非自愿失业。,(二)非公开失业表面上处于就业状态而实际上处于利用不充分状态的就业者。1.可见的就业不足:实际工作时间少于愿意并能够工作的时间。即低度就业。如一天只做半天工作,或打零工,季节性工人等。2.伪装的就业不足:名义上全天工作,实际半天就能完成,不过由几个人分担一个人就足以胜任的工作。低效利用。这种现象在发展中国家的国营企事业单位中最普遍,是工作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在农村则表现为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3.隐蔽性失业:有就业愿望但无工可作(由于就业岗位不足)而选择非就业活动。如上业余学校、从事家务劳动等。他们的第一选择是就业。4、提前退休(被迫、政府部门)5.学非所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术与所从事的职业不对口,因此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原因:教育体制不合理、社会风气的影响以及没有形成竞争性的就业机制等。判断一个人是否就业,不能看是否有一份收入,而是看资源是否得到合理配置西方经济学关于就业的核心观点。6.健康受损:因营养不良,卫生保健差而体力不支或因公伤、疾病而长期休假。,二、发展中国家失业的特点1.公开失业率通常高于发达国家。2.各种非公开失业比发达国家严重。3.城市的公开失业有普遍增加的趋势。4.城市实际工资水平不断提高,甚至比劳动力的增长快。5.人口增长率高,劳动力供应量迅速增加,而劳动力需求不能同步增长,使就业问题日益严重。6.受过教育的人失业问题严重。,三、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日趋严重的原因1.迅速的人口膨胀与就业机会创造不足的矛盾所引起。2.结构主义学派的“要素比例固定说”。3.新古典学派的技术选择价格刺激理论的解释:4.对策,第三节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一、人力资本理论的确立二、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主要内容(一)传统理论回避人力资本投资的原因(二)人力资本的含义(三)来自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四)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三、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意义促进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四、教育与经济发展(一)教育的重要作用(二)发展中国家教育的现状与问题1、对教育的投资在过去30年中大大增加,增长幅度超过发达国家。2、辍学率高。3、教育与实际严重脱节。中小学、大学都是如此。盲目照搬西方教育体制。4、智力外流(braindrain)。5、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6、普遍存在“文凭热”、“证书热”。,(三)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1、教育的成本和收益2、个人教育投资收益分析:判断教育投资是否合理的标准是教育收益是否大于教育成本。但教育收益在投资时不是现实的,而是预期的。因此,在计算教育收益时要对某级教育在未来年份的收益进行贴现。未来某一年的教育预期收益计算公式:V0=Et(1+r)t式中,V0t年教育收益的贴现值,Ett年的教育收益,r利率(折现率)。此公式是用利率r把t年的教育收益贴现为现值。如果要计算某级教育n年的全部预期收益贴现值,可以把n年所有预期收益贴现值加总。计算公式如下:,同样,成本也是预期的,也需要贴现化为现值。n年中所有预期教育投资成本贴现值总和为:,式中,Cett年的教育显性成本,Citt年的教育隐性成本,Ctt年的全部教育成本。如果VC,则教育投资是有利的,如果VC,则教育投资是不利的。确定教育投资是否处于最优状态,要计算内在收益率(internalrateofreturn),它是贴现成本之和与贴现收益之和相等时的贴现率:,或,内在收益率式中,i为内在收益率。其经济含义是:一项投资在这一贴现率下,当项目周期结束时,其净收益(现值)恰好能将全部投资(现值)收回完毕。,3、社会投资收益分析,或,或,(四)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收益率研究的结论1、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收益率较高,不仅高于发达国家,而且也高于物质资本投资收益率。因此发展中国家投资教育是合算的。2、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教育十分落后的国家,初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最高。所以,把重点放在初等教育的普及上是最有利的教育战略。3、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私人收益率一般大于社会收益率,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国家,许多因素导致教育的私人收益远高于私人成本,从而刺激了公众对教育的无限需求。而在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私人收益率却低于社会收益率,因是自己负担,而中小学教育免费。在发展中国家,各类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由政府补贴,所以高等教育的社会收益率低于私人收益率。4、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收益率趋于递减,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对某种层次的人力资本需求的下降,导致人力资本的市场价格降低,劳动者收入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