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苏科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87717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苏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苏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苏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苏科版一、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1发出声音的物体一定在振动。2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响度大。4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5液体只有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才能蒸发。6太阳光是复色光。7红外线的显著特点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8一只小鸟距平静的水面上方3m处,河中水深1m,则该鸟的像距它自己的距离为6m。9因为人眼能看到平面镜所成的像,所以平面镜成的是实像。10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正方形的。二、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1冬天的早晨,小明在家中发现暖水瓶的瓶盖打开不冒“白气”,小明问自己为什么?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又想到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将暖水瓶拿到屋外,看到很多“白气”。就“小明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属于科学探究哪个环节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交流与合作12下列有关温度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牛奶温度约为3 B正常人的体温约为26.7C洗澡水的温度约为80 D让人舒适的气温在23左右13如图所示,将甲手机挂在玻璃罩内,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能听到甲手机响亮的振铃声,同时也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如果用抽气机不断地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再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听到甲手机的振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但仍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这个实验说明A声音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声音和光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 D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光不能14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15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16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A小孔成像 B凿壁借光 C手影游戏 D彩虹的形成17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A不成像 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18我们曾经体验过以下声现象,其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是A放在密闭玻璃罩里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罩内的空气抽走后,铃声变小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水面,会在水面上激起水波C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19下列关于“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我们看到的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B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的附近会出现“白气”,这是冰箱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夏天常见到火锅店里的空调器喷出“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形成的D水烧开时,看到从壶嘴喷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20小明想拍一张雨后晴空的照片,小华建议他加一块滤色镜,小明应选择A红滤色镜 B蓝滤色镜 C黄滤色镜 D绿滤色镜21有一只蚂蚁爬到了办公桌面上的平板玻璃上,发现它距自己的像1cm,问蚂蚁向前爬行5cm后,此时它距自己的像的距离是A1cm B2cm C10cm D11cm22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然后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直接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此时甲中水的温度为t,以下能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的操作是A测出乙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B测出烧瓶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C将另一杯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所示D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三、填空与作图题(28题6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23如图所示是两支水平放置的液体温度计,它们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工作的。这两支温度计的两端都没有画全,甲的示数为 ,乙的示数为 。24云的形成: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在高空遇冷时,有的 成小水滴,有的 成小冰晶。(以上两空都填物态变化名称)25盐阜人民商场门前路旁设有噪声监测设备。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77.0的数字,它的单位是 ,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 (音调、响度、音色),它 (有、没有)吸收和减弱噪声的作用。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在 (声源处、人耳处、传播途中)减弱噪声。26如图,甲、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甲的玻璃泡上包着湿棉花,乙是干燥的,我们发现 (填“甲”或“乙”)温度计的示数要低一些,这说明 。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越少,水的蒸发就越快,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就越 ,有一种干湿温度计就是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可以用来显示空气中的湿度。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对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小明认为是由于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温度很高,而小红则认为是由于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那么,你认为是 的看法对。(填小明或小红)27小明在厨房中发现: (1)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一些 。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失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 ,仍然保持气体状态。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 ,形成“白气”。(两题填物态变化名称)“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 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2)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 是火焰熄灭前的图片。28按照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铁球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请在图乙框中画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2)在丙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3)如图丁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的像。(保留作图痕迹)。丙丁AB 第二部分 能力题(40分)29如图所示,甲是某同学自制的一只魔术箱,表演时他将开口的方形空箱面展示给观众,把纸币从空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结果纸币“不翼而飞”。原来魔术箱中有一块平面镜(如图乙),它与箱底的夹角为 度,使箱底的方格纸与它的像夹角为 度,使观众觉得箱子里没有东西。而观众不能看见平面镜后面的纸币则是因为光具有沿 的性质。30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 ;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汽会 。31有甲、乙两种不同品牌的保温杯,为了比较这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小明按照科学探究的程序,明确了具体的探究问题,选择了适当的器材,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在室内进行了实验,得到了一段时间内,甲、乙两种保温杯内水的温度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小明探究的问题的自变量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保温杯的品牌 B水冷却的时间 C水的温度(2)请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甲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B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C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一样好(3)请估计实验过程中第5小时的室温: 。32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如下图所示,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硬纸板,F可绕ON转动。(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 AON(选填“=”、“”或“”),若将AO向ON靠近,OB ON(选填“靠近”或“远离”)。(2)如图乙,把F向后折叠,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 。(3)若光线沿BO入射,则光线反射后沿OA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33同学们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 .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2)本实验应在 环境下进行。(较暗较亮)(3)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4)某同学实验时在直尺上无论怎么平移后面的蜡烛,它都不能与像重合,原因可能是 (5)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眼睛应该在玻璃板 (选填“前”或“后”)观察。(6)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7)该同学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4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装置中的纸盖作用可以起到防止上升的水蒸气由于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液滴附着在温度计上,从而看不清读数(2)图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方式正确的 乙温度/时间/min甲(3)该小组在做实验,小明和小红各自独自计时,读取温度并记录数据。他们同时按下秒表且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小红每次读数都比小明迟6s。上表为小明所测数据。在同一坐标标系中,将小红和小明所测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以发现,小红的图像是 (甲/乙)。(4)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下面的操作应该是: ,再观察水是否能继续沸腾(5)另一组同学一起实验时发现水沸腾时的温度分别是99、101和98,于是他们提出了如下猜想:A可能是温度计在制造上本来就存在一点差异B可能是不同的小组水的多少不一样C可能是不同的小组的水中杂质情况不一样仔细分析,我们很容易得出猜想 应该是错误的(只填序号)。 小组成员某同学建议把3个小组的温度计收到一起,同时放进同一杯热水中,你认为她这样做是为了验证猜想 (只填序号);而另一同学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了三个小组的水温,你认为他这样做是为了验证猜想 (只填序号)。35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设计如图的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哪个实验小组的方案好? ;理由是: (2)下表是某一个实验小组的测量数据:时间/min02468101214161820温度/6368737780808080838792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上面的坐标中绘出“温度时间”的图象(3)根据所绘制的图象判断此固体 (选填“是”或“不是”)晶体,其理由是 (4)这种物质的熔点是 ,在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 状态,该物质的熔化过程共持续了 min。(5)通过探究可得出此类固体熔化时的规律是: (6)把盛有碎冰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也不熔化D无法判断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15AABAB 610ABABB 1115BDCAC 1620DDBCB 2122AD23、热胀冷缩 18 16 24、液化 凝华 25、分贝(dB) 响度 没有 传播途中 26、甲 汽化吸热 大 小红 27、(1)小水珠 高 液化 汽化 (2)乙 28、(略) 29、45 90 直线传播 30、升华 熔化 凝华 31、B B 20 32、(1)= 靠近 (2)不能 同一平面 (3)可逆 33、(1)到镜面距离 (2)较暗 (3)大小 (4)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5)前 (6)不能 虚 (7)不变 34、(1)液化 (2)B (3)甲 (4)99 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 (5)B A C 35、(1)乙 固体受热均匀 (2)(略) (3)是 固体熔化时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4)80 固液共存 6 (5)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6)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