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黄河颂》自测评价 冀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3386020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黄河颂》自测评价 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黄河颂》自测评价 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河颂自测评价一、你能读准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吗?请给它们注上拼音。炊烟( ) 富裕( ) 抽穗( )梳妆( ) 高山之巅( ) 狂澜( )二、下面有三组形似字,请给它们注音、组词。三、请反复朗读这三首歌词,试着回答下面问题。(一)我的中国心1歌词中用_、_、_、_代表祖国的“河山”,借代祖国,形式上排列整齐,音律和谐。2读读下面的句子,说一说加粗字、词对句意表达的作用。(1)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_(2)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_3这首歌词的语言有丰富的内涵,其中“重千斤”把不可以用斤两记的对祖国的感情用斤两表达出来,形象地表现祖国在海外游子心中的分量,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歌词中还有类似的例子,请你找出来进行简单分析。_(二)在希望的田野上1试着说一说你对歌词中“希望的田野”的理解。_2这是一首歌唱祖国繁荣富强的歌,全文自然间行,分为三个层次。你能从每个层次中找出一个中心词来概括它们的层意吗?第一层:歌唱_;第二层:歌唱_;第三层:歌唱_。(三)黄河颂1本文节选自黄河大合唱第二章。黄河大合唱,1939年作于抗日根据地延安,由八个乐章组成,你知道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分别是谁吗?_2作者在歌词中描写了黄河的形象,并重在写黄河的动态,如“滚滚奔向东南”、“掀起”等一系列动词,把黄河的形象、气势表现得十分充分,你能再找出几个这样的动词吗?请你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简单进行分析。_3这首歌词的语言十分精练形象,其中三个比喻句的运用贴切而准确,你能找出这三组句子,并把它写在下面横线上吗?_4读过这首歌词,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对“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的理解吗?_四、学唱这三首歌,再次体会蕴含在歌词中对祖国的深情,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其他爱国歌曲吗?如果知道,请把它们的歌名写在下面横线上,推荐给你的同学和老师。_参考答案一、略二、略三、(一)1长江 长城 黄山 黄河 2(1)“虽然”和“依然”在结构上相呼应,在内容上形成对比,通过内外对比,写出游子身在海外,心系祖国的情怀。(2)“烙”准确而形象地表达了海外赤子跟祖国永远无法分离的血肉关系。3血的流动,应该说有声音,可谁也不曾听到,而这里用“澎湃”突出了声音之响。不仅声音很响,而且诗人还听出了这是“中华的声音”,是海外赤子永不改变的爱国之心的表白。(二)1“希望的田野”,就是充满希望的大地。大地充满希望,也就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充满希望。歌词通过对家乡充满希望的田野的赞美,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歌颂了新生活,歌颂了新时代。 2家乡 理想 未来(三)1光未然词,冼星海曲 2略。 3略。 4“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是指不畏艰难险阻、坚强不屈的意志和伟大的英雄气概。四、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