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古代寓言二则》课堂练习 苏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3383547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古代寓言二则》课堂练习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古代寓言二则》课堂练习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古代寓言二则》课堂练习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寓言两则(说明:标注符号“”为选做题)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郑人买履( ) (2)遂( )不得履 (3)宁( )信度 (4)遽( )契( )其舟 (5)先自度( )其足(6)宁信度( ),无自信也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置之其坐 (2) 遂不得履 (3) 不亦惑乎(4)遽契其舟 (5)楚人有涉江者 (6)宁信度,无自信也3辨别下边语句中的“度”的不同意思。(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度:(2)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度:4解释下列语句中“是”的意思。(1)是吾剑之所从坠 是:(2)你不要把他说得一无是处 是:(3)韩非是韩非子的作者 是:5解释下列“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归类。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1)做代词,代物的:(2)做动词用的:6翻译下列句子。(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2)人曰:“何不试之以足?”(3)宁信度,无自信也。 (4)其剑自舟中坠于水。(5)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6)是吾剑之所从坠。 (7)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二、阅读理解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你认为郑人最可笑的句子?此句突出了他是怎样的一个人?(2)本文通过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是: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体现文章寓意的句子:(2)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三、课外延读拔苗助长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注释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病劳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悯其苗( )揠之( )苗则槁矣(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悯长揠谓予趋槁非徒3、对下列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返归取之其子趋而往视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A、相同,不同B、不同,相同C、相同,相同D、不同,不同4、翻译下列句子。(1)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2)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3)非徒无益,而又害之。5、宋人为什么要拔苗?其结果如何?6、读完寓言后,想想看,这个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古代寓言二则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1)l(2)su (3)nng(4)j q(5)du d2(1)同“座”(2)终于(3)迷惑,糊涂(4)立即,匆忙(5)渡,从水上经过(6)不,不要3(1)量长短,是动词(2)指量好的尺码,是名词。4(1)这,这儿(2)对,正确(3)表示前后两者是同一的(或表示肯定判断)5之:指量好的尺码之:到去之:指剑(1)(2)6(1)等到这个郑人回到集市上,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2)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脚试鞋呢?”(3)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相信我自己的脚。 (4)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5)船一停,那人便从他刻有记号的地方潜入水底去找剑。 (6)我的宝剑是从这儿掉落下去的。 (7)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荒唐了吗?二、阅读理解1宁信度,无自信也。 思想僵化,不懂得实事求是的道理的人。2启发人们要正确认识实际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3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三、课外延读1、mn y go2、悯:耽心、忧虑;长:生长、发育;揠:拔;谓:告诉;予:文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趋:赶去;槁:干枯;非徒:不仅只是。3、D4、今天我累死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赶去一看,禾苗已经干枯了不仅没好处,相反害了它。5、宋人想帮助禾苗快点生长,其结果是使得禾苗干枯了。6、此则寓言从反面生动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遇事如果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能是好心办坏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