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上册第8课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2浙美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3382695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8课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2浙美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8课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2浙美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梅兰竹菊“四君子”1创新设计 这节课以国画的技法为主,所以这需要学生一定的美术表现技巧和动手能力。但给学生一定的人文教育,也有一定的文化意义。因为竹子的特点及其代表的挺拔洒脱、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是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2教学目标 了解竹子的绘画方法及技巧。初步学会运用毛笔体现竹子的形态和结构,培养学生对绘画的欣赏及运用能力。感受写意花鸟画的笔情墨趣,激发学生对学习国画的兴趣。3学情分析 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和国画技法有很大的差别。这节课以国画的技法为主,所以这需要学生一定的美术表现技巧和动手能力。但给全体学生普遍的美术人文理论教育,也有一定的意义,让学生能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熏陶。4重点难点 竹子的结构特征。 竹子的绘画步骤。竹子的生长规律及形态变化。 竹叶的笔墨变化。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5.1.1教学目标 了解竹子的绘画方法及技巧。初步学会运用毛笔体现竹子的形态和结构,培养学生对绘画的欣赏及运用能力。感受写意花鸟画的笔情墨趣,激发学生对学习国画的兴趣。5.1.2学时重点 竹子的结构特征。 竹子的绘画步骤。5.1.3学时难点 竹子的生长规律及形态变化。 竹叶的笔墨变化。5.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在讲课之前, 老师先看看这诗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大家怎么理解这诗画讲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 师: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韧顽强中,隐寓了作者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的生命、青春永驻;其枝弯而不折,是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生而有节、竹节必露则是高风亮节的象征。这节课我们也来学习画竹子。二、讲授新课我们先来欣赏一幅国画-竹子,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描绘了竹子的哪几部分?(竹竿、 竹枝、竹叶) 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竹竿、竹枝和竹叶的特征及画法。1、竹竿竹竿是一节一节的,认真观察图中同一竹竿的竹节长短变化有什么规律?(生:越往上越长) 因此,绘画时应一节一节的从下往上画,并且越往上的竹节越长,如果画成上短下 长就不符合竹子的生长规律了。绘画时节与节之间留出小的空隙, 竹节画完以后用浓墨勾画竹节之间的连接处。画多根竹竿时避免平行。接下来同学们看看画竹干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在练习中避免出现,学生讨论提出问题2、竹枝竹枝生于节与节之间的连接处, 上下竹节的竹枝左右交错生长, 在表现时发枝处可生一枝也可生多枝,根据画面的需要而定,不要画的太乱,要交代清楚生长规律。我们主要的问题是怕画少了,就会出现乱的问题。如何更好的画好竹枝请大家仔细观看下面的图片与示范,学生讨论提出问题3、竹叶竹叶是竹子的画龙点睛之笔,竹竿能表现竹的韧感,而竹叶则体现竹的质感。我们可以 把竹叶看成一组一组的。可以用“一、八、个、介”四字来概括,也就是把这四个字的每一笔都当成一片竹叶, 并给予它一定的动态,并组合而成。将书写与绘画融为一体来表现竹叶的结构及动态。表现茂密的竹叶时,开始要一组一组的画,尽可能多画几组叶子片数多的而后在一片一片的加。用墨时要注意浓淡、密稀的变化,这样能体现竹叶的层次感。 观看竹叶的示范。 学生讨论提出问题。4、竹子的绘画步骤师:现在同学们一定想马上就动笔,要想画好除了了解竹干、竹枝、竹叶的特征外,还需要我们对绘画过程的体会和观察。只有这样认真观察才能准确的表现。接下来我们带着问题观看竹子的绘画全过程,现场示范过程,并提出一些容易出现的问题并解决。注意:绘画竹子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画什么?三、学生练习通过以上的学习结合示范或生活中所见到的竹子描绘出你心中的竹子。我们再简解次绘画过程,同学们可以边看边画。教师巡回指导。四、作业展评将优秀的作品进行分别的阐述见解,同时纠正一些问题。五、小结今天,同学们对竹子的绘画完成的比较好,虽然有些同学还没有完全掌握其中的技巧,不要灰心,相信通过你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这节课能够给你一些国画知识,或者一个思考,或者一个经验,那我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谢谢同学们!六课后反思这节课以国画的技法为主,所以这需要学生一定的美术表现技巧和动手能力。但给学生一定的人文教育,也有一定的文化意义。因为竹子的特点及其代表的挺拔洒脱、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是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