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新人教版生物的变异(II).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70224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新人教版生物的变异(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新人教版生物的变异(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新人教版生物的变异(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新人教版生物的变异(II)教学过程导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重要概念。多倍体是怎样形成的呢?单倍体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这些知识在实践中有何应用价值呢?这就是我们在本节课要了解的内容。教学目标达成1.投影展示提纲(一)学生根据提纲(一)阅读教材。提问:多倍体的自然成因是什么?具有什么特点?(回答:略)投影展示:二倍体草莓、多倍体草莓的图片。看图可知,多倍体植物各器官均较二倍体大,果实中含营养物质多。如四倍体水稻的干粒重是二倍体水稻的两倍,蛋白质含量提高了5%15%,可见多倍体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下面,我们以三倍体西瓜的培育过程为例,学习多倍体在实践中的应用。师生根据P49图示学习、讨论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并板书出其染色体的情况:归纳总结多倍体知识,补充提纲(一)为(一)刚才,我们归纳了多倍体的有关知识,明确了采用人工诱导多倍体来获得多倍体,可以应用在育种上,培育新品种。那么,单倍体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依据提纲(一)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1)单倍体的自然成因是什么?(2)单倍体的特点有哪些?(3)单倍体在育种上有什么意义?2.在学生阅读、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根据大纲归纳总结单倍体的有关知识:讲述:多倍体和单倍体在人工诱导育种上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许多国家利用多倍体和单倍体育种方面均取得很大的成果。教学目标巩固1.单倍体本身无利用价值,但在育种上却有其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单倍体植株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不仅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而且可获得纯合体。2.培育多倍体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温度剧变、射线处理、药物处理等。其中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3.用四倍体西瓜植株作母本,二倍体西瓜植株作父本进行杂交,结出西瓜的果皮细胞、种子的种皮细胞、胚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依次为A.4、3、3B.4、2、3C.3、4、3D.4、4、3分析:在结出西瓜的过程中,子房壁形成果皮,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壁细胞和珠被细胞都属于体细胞,与其母本四倍体西瓜植株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即为四个染色体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胚细胞内的染色体应是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的总和,即为三个染色体组。答案:D4.基因型为AABBCC的豌豆与aabbcc的豌豆杂交产生的F1,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后得到的植株是A.二倍体B.三倍体C.四倍体D.六倍体分析:基因型为AABBCC的豌豆与aabbcc的豌豆,其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所以F1是二倍体,用秋水仙素处理,能够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即由原来的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答案:C5.萝卜体细胞内有9对染色体,白菜体细胞内也有9对染色体,将萝卜和白菜杂交得到的种子,一般是不育的,但经过培育后长成了能开花结籽的新作物,这种作物最少含有染色体数为A.9B.18C.36D.72分析:萝卜和白菜是属于两个物种,其染色体不同。二者杂交后得的种子一般不育是因为种子内无同源染色体。要想使杂交种子可育,必须让其染色体加倍,细胞内出现了同源染色体,才能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能够开花结籽。答案:C结课我们用两课时学习了染色体的变异。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导致生物体死亡。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也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甚至导致生物体死亡。多倍体在植物界较为多见,它比普通二倍体植株的营养价值更高一些。单倍体植株在自然界用处不大。但是多倍体和单倍体在育种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意义。布置作业P50复习题:二。板书设计第四节生物的变异(三)染色体倍数与育种1.多倍体与育种2.单倍体与育种备课资料一、近10年高考生物学实验题的特点与生物学实验课教学随着高考内容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对考生的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近10年来,高考生物学试题中侧重实验的题量增大,突出了生物学是实验科学这一特征。当前生物学教材改革和高考要求,为改进和加强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提供了思考的内容。xx年开始恢复生物学高考,按照教育部教学xx3号文件精神,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是高考内容改革,内容改革的任务之一就是在总体上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生物科高考考试说明(xx年)提出了对考生的6项能力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能使用恰当的方法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这项能力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考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二是考生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毫无疑问,高考生物学试题中将会体现这一特征。近10年来,高考生物学试卷中,涉及实验范围的题目份量较大,约占全卷总分的10%左右,近3年更接近或超过30%。见下表:xxxx年生物学试卷实验题分布情况年份选择题号非选择题号分数占试卷总分的比例(%)19906、26、2736、411217199110365719922032、331318.619939、2729811.419943、5、1629、30、381014xx15、17、19、29、30、3444、45、47、484328.7xx3、19、20、2836、38、40、42、444932.7xx5、15、27、2934、35、36、37、384932.7因此,重视和做好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是十分必要的。1.近10年来,高考生物学实验题的特点和趋势(1)生物学实验题的特点通过实验,考查使用恰当专业术语阐述学过的生物学现象、方法、原理这类型题,通过对考生掌握生物学术语的情况进行考查,从而了解考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题目多限于考查识记能力。例:1990年的第6、26题,1991年的第10题,1992年的第20题,1993年的第9、27题,1994年的第3、5、16、38题,xx年的第15、18题等,xx年的第19、20题等,xx年的第15、29题。考查实验的基本常识和技能这类型题,主要考查对生物学课本中常见实验的基本常识(如实验对象的形态、结构)和基本技能(如显微镜使用、装片制作、绘图等)的掌握情况。例:1990年的第36题(2),xx年的第3题,xx年的第27题、36题(1)(2)。考查实验的过程、原理、现象和结果此类型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实验过程、原理的理解能力,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和分析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归纳能力。如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实验方案是否科学、材料试剂是否正确等。例:1990年的第36题(1),1991年的第36题,1993年的第29题,1994年的第29、30题,xx年的第44题,xx年的第35、38题。通过实验,运用图表等各种表达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现象此类型题,要求考生对生物学常用图表所表达的内容和含义能正确理解及在此基础上,准确描述生物学现象。考查考生在理解和分析水平上的认知能力和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例:1990年的第27题,1992年的第32题,xx年的第29、45、47题,xx年的第40、42、44题,xx年的第5题。通过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验来分析一些生物学问题此类型题,往往结合新的问题情境,使考生在这一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或原理来解决问题,对考生认知能力提出了一个较高的要求。例:1990年的第41题,1992年的第33、34题,xx年的第47题,xx年的第36、38题,xx年的第36、39题。利用掌握的课本内容,进行实验设计此类型题,考查学生的综合知识,xx年以前的高考生物学试卷极少涉及。xx年,江苏、浙江、山西和吉林4省的理科综合试卷首次出现了一道开放性的实验题。题目涉及实验思路和方案的设计。xx年生物学高考广东、河南卷第37题首次出现。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来证明存在某种“物质”,内容涉及实验操作的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该题答对率很低。暴露出实验教学中重结果、不重科学思维过程培养的弊端。(2)高考生物学实验题的趋势高考生物科命题的指导思想是: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和中学实验素质教育;考查考生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同时考虑生物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命题将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今后高考生物学实验题的趋势,仍将会有以下3个主要特点:考查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实验的过程、原理、现象和结果;运用恰当生物学术语阐述生物学现象、原理和方法。创设新情景,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利用图、表、曲线和数据等表达形式,考查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的情况。培养创新能力,考查学生科学思维的过程,涉及实验的思路和实验方案设计等内容的开放性实验题将会加强。2.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策略高考生物学仍然以对生物学基本知识的考查为立足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对生物学基本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离开了知识的积累,能力就很难形成。近3年生物学高考中,侧重实验的题型大量出现。以往题目多考查学生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的能力。xx年广东、河南卷涉及实验方案设计,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创新能力要求,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生物学实验的一般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的理解。因此,在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重视传授生物学技能和科学的实验方法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教师都应在讲授实验过程的同时,逐渐教给学生如何根据实验目的,制定实验方案,选择最适宜的材料,配置相应的药品仪器,确定最佳的实验方法。最后进行资料、数据的整理,分析结论。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得到比较系统的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例:给你1只青蛙和必需的实验用具,设计1个合理的实验方案,完成下列实验:A.鉴定骨的成分;B.观察蛙肠系膜血液流动;C.观察蛙心脏的节律性搏动;D.观察蛙骨的结构;E.观察脊蛙的反射。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验目的和步骤分析上述各实验:A、D需要分离取用蛙的股骨,B、C都需要破坏蛙的脑和脊髓,B要剖腹取肠系膜,C要剪开胸部部分,E需要破坏脑、保留脊髓、纸片贴胸腹部。因此,综合分析得出完整合理的实验方案,顺序为:EBCDA。此外,也可说明实验的目的或产生的结果,启发学生应用所学原理形成设计思路和具体的实验步骤。例: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必需光。教师启发学生:这一实验首先考虑用什么原则?用什么方法才能实现?遮光前应对天竺葵进行哪种处理:一直进行光照还是暂停光照两三天?教师通过层层分析引导,学生最后得出实验设计思路:把盆栽天竺葵置于黑暗中一昼夜,把一些叶片部分进行遮光(上下两面)处理,然后移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去掉遮光纸片,摘下叶片,置于小烧杯酒精中加热脱色,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验证结果。(2)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培养观察、分析问题能力在演示实验前使学生明确,通过这次观察,应当了解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设法造成悬念,激发学生观察意欲。演示时,可先演示后总结概念或原理。例: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演示完毕后,引导学生思考:选用亚甲基蓝和氯化钙等药品的目的和原则是什么?为什么经亚甲基蓝处理的根要用蒸馏水冲洗?可否用自来水或矿泉水代替?既然已证明根可吸附亚甲基蓝阳离子为何还要把蓝色的根放入CaCl2溶液中?为何同时将一半蓝色根放入等量的蒸馏水中?最后总结实验目的:以无毒、有色的离子吸附到根上和被交换到根外的现象,验证根细胞吸附矿质元素离子的实验情况。演示时,还可以先讲原理后演示。(3)挖掘教材中生物学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在生物学教材中,不少章节内容是通过实验来介绍生物学知识的。如:高二生物必修中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及其作用,教师在讲授时,应引导学生学习分析前辈的研究思路,有意识地了解如何根据研究目的,把学过的知识、实验技能经过思维加工,运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制定实验方案,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生长素发现”为例说明:从生长素发现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到前人的科学思维方法:从现象中发现提出问题,层层深入分析论证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还可以学习到科学家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总之,教师在开展实验课教学的过程中,如能注重知识的传授,积极加强学法指导和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终生学习必将受益。二、秋水仙素的诱变原因秋水仙素(C22H25O6N)是1937年发现的,是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种子和球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植物碱。它是白色或淡黄色的粉末或针状结晶,易溶于冷水、酒精和氯仿,难溶于热水、乙醚等,熔点155。一般多使用它的水溶液。实验表明,有效的诱变浓度是0.0006%1.6%,以0.2%的浓度诱变效果最好。此药有剧毒,在应用时要特别注意。秋水仙素是诱导多倍体效果最好的药剂之一。它的作用机理是:当细胞进行分裂时,一方面能使染色体的着丝点延迟分裂,于是已复制的染色体两条单条分离,而着丝点仍点连在一起,形成“X”形染色体图像(称为C有丝分裂,即秋水仙效应有丝分裂);另一方面是引起分裂中期的纺锤丝断裂,或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结果到分裂后期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而重组成一个双倍性细胞核。这时,细胞加大而不分裂,或者分裂成一个无细胞核的子细胞和一个有双倍性细胞核的子细胞。经过一个时期以后,这种染色体数目加倍了的细胞再分裂增长时,就构成了双倍性的细胞和组织。三、蜜蜂中雄蜂是单倍体,为什么能形成正常的雄性配子雄蜂是蜂群中的雄性个体,这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它属于单倍体。雄蜂形成的配子仍为正常蜂体细胞中染色体的一半,这是因为在进化过程中它们的减数分裂已有了变化,其实是把减数第一次分裂省略了,所以形成的配子仍为单倍体。四、非整倍体是在细胞减数分裂时偶然发生的染色体不配对、不分离、分离延迟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如某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不配对或不分离,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就可能同时进入到一个次级性母细胞中去,必然形成比正常配子多一条染色体的配子(n+1)和比正常配子少一条染色体的配子(n1)。这些配子与正常的配子结合或它们相互结合时,就形成各种非整倍体(单体、缺体、三体、四体、双三体等)。单体是由不正常的n1配子和正常的n配子结合产生的,合子的染色体数可用2n1来表示。由于减数分裂时有一个染色体不能配对而单独存在,所以叫做单体。缺体是缺少同一个同源染色体的n1配子和n1配子结合产生的,合子的染色体数可用2n2表示。因为缺少一对同源染色体,所以叫做缺体。三体是正常的n配子与不正常的n+1配子结合产生的,合子的染色体数可以用2n+1表示。因为某一对同源染色体多出了一条,所以叫做三体。四体和双三体是n+1配子和n+1配子结合产生的。如果增加的染色体在雌雄配子中是同源染色体,受精形成的合子就是四体,用2n+2表示;如果增加的染色体在雌雄配子中是非同源染色体,受精形成的合子就是双三体,用2n+1+1表示。五、染色体结构变异机理的探讨(一)断裂重接假说1931年由L.J.斯塔德勒(L.J.)提出该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导致染色体结构改变的原发损伤是断裂。这种断裂可以自发地产生,也可以是诱变因子作用的结果。断裂的后果是:绝大多数(90%99%)通过修复在原处重新愈合,所以在细胞学上无从辨认。另外是两个不同的断裂处重新连接,称为重接,因而使染色体发生结构畸变。还有一种情况是断裂端依然游离,即末端缺失,成为染色体结构的一种稳定状态。(二)互换假说1959年由S.H.莱佛尔提出,他认为导致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根本原因是染色体上具有不稳定部位,所有结构畸变都是两个相邻很近的不稳定部位之间互换的结果。互换的发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不稳定部位断裂后继发的较稳定状态,称为互换起始。二是机械的互换和连接过程。如果两个原发的损伤不能相互作用,这些损伤就可以被修复。六、单倍体的类型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也就是说,配子和配子未经受精作用直接发育而成的生物体都是单倍体。但是,根据单倍体细胞中所含染色体组数目的不同,单倍体又可分为:一倍单倍体,即体细胞内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二倍单倍体,即体细胞内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多倍单倍体,即体细胞内含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生物体,等等。七、自然界中的无籽果实是怎样形成的自然界之中的香蕉、蜜柑、葡萄的某些品种,君迁子、小枣等的品种能够结出无籽果实。这些无籽果实的植物祖先与其他植物一样是靠种子来传播的。由于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受大自然中各种生态因素的综合影响如温度的骤变、各种射线的诱导等,植株或枝条发生突变,使得减数分裂不正常,由未经减数分裂的性原细胞与正常的配子结合而形成的,香蕉的形成过程就是如此。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了这些无籽果实,采用营养繁殖的方法栽培和保存下来;经过人工选择和逐代积累,则形成了现在自然界中的无籽果实。自然界中形成的无籽果实在发育过程中,不需要外源生长素。这是由于这些无籽果实品种在开花后期子房发育,能够合成大量生长素。据分析测定,同一种植物的无籽品种的子房中生长素含量较有籽的高,如一种柑橘(含种子)的生长素含量为0.58 g/1 kg鲜重,而无籽品种的柑橘生长素含量为2.3 g/1 kg鲜重。八、典型例题分析例1下列关于单倍体叙述正确的是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单倍体是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单倍体只含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受精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A.B.C.D.分析:不同生物的单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不同的。只要其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配子中染色体数目相同,即为单倍体。由于单倍体的染色体组成与配子相同,配子是减数分裂的产物(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单倍体细胞中通常不含有同源染色体。未受精的配子发育的个体,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与配子染色体数目相同,符合单倍体的要求。答案:B例2萝卜和甘蓝杂交,能得到的种子一般是不育的,但偶然发现个别种子种下去后可以产生能育的后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基因自由组合B.染色体结构变异C.基因突变D.染色体加倍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杂交不育的主要原因和染色体变异多倍体的概念。在一般情况下,不同种的生物进行杂交是不能成功的,即使成功了,后代也是不育的。不育的主要原因是杂种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来自不同种的生物,因而没有同源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由于没有同源染色体,造成无法联会或联会紊乱,不能产生生殖细胞,所以杂种是不育的。分析题意得,萝卜和甘蓝杂交,后代种子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因此后代植株在生殖过程中是不育的,有个别种子种下去能产生可育的后代,其原因是染色体经过加倍,出现同源染色体的缘故。答案:D例3用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花药培养出来的单倍体幼苗,经过染色体加倍后,培养成多倍体纯合子的过程如图示: (1)进行的生理过程是_,可能的基因型是_。(2)过程叫做_,这个过程需要在一定的_上进行。(3)进行过程用的化学药剂是_,这个过程叫做_。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单倍体育种的过程及其相关知识。(1)根据题意可知,该玉米体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花药中的花粉是体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其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其配子的基因型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可知为:AB、Ab、aB、ab四种。(2)植物的花粉具有细胞的全能性,即不形成受精卵也可在一定的培养基上单独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但该植物体的染色体数目仅相当于本物种配子的染色体数,所以称该植物体为单倍体。这种培育方法叫花药离体培养,也叫植物组织培养。(3)单倍体幼苗的基因型为AB、Ab、aB、ab。用秋水仙素可以诱导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原理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加倍后的植物体细胞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并且全部为纯合子,这一步骤叫人工诱导多倍体。答案:(1)减数分裂AB、Ab、aB、ab(2)花药离体培养培养基(3)秋水仙素人工诱导多倍体例4已知小麦的基因型为AaBbCc,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n株小麦,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占A.n/4B.n/8C.n/16D.0分析:此题考查单倍体育种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花药离体培养,就是将花粉培育成花粉植株。花粉粒是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形成的花粉粒的基因型为23=8种,即ABC、ABc、AbC、Abc、aBc、aBC、abC、abc;经组织培养形成的单倍体(花粉植株)的基因型也是上述8种。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n株小麦,均未经过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均未加倍,故不存在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答案:D例5下面是普通小麦自然条件下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普通小麦的进化(1)由图可知,小麦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_条染色体,最后得到的普通小麦是_倍体,它的形成在自然演变过程中必须经历两个重要步骤,第一是完成_,第二是完成_,这两个步骤缺一不可。(2)利用上述原理,我国科学家鲍文奎等利用普通小麦和黑麦(2n=14)培育出了八倍体小黑麦,小黑麦的体细胞中含_条染色体,它的优点是耐_和_,面粉白,蛋白质含量高,茎秆可作青饲料。分析:(1)从小麦形成过程可知,异种间自然杂交后再经自然加倍,使异源多倍体的细胞中含有两个相等的本物种复制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才能正常联会和分离,如果染色体不加倍,则将出现异源染色体之间不能联会,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造成不育而无法繁殖后代。(2)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过程是普通小麦(2N=6x=42)与黑麦(2N=14)通过一定技术处理实现种间杂交后形成异源四倍体,再经秋水仙素诱导处理,使染色体加倍形成可育的八倍体小黑麦(2N=8x=56),它具有耐瘠薄土和寒冷气候的特点,比较适于在高原地区栽培。答案:(1)7六自然杂交自然加倍(2)56瘠薄土壤寒冷气候例6用花药离体培养出马铃薯单倍体植株,当它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个四分体,据此现象可知产生花药的马铃薯是A.二倍体B.三倍体C.四倍体D.六倍体有丝分裂分析:单倍体马铃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个四分体,这说明偶数倍的单倍体是可能产生正常配子的。两两配对联合,说明该单倍体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从而推知产生花药马铃薯必是四倍体。即马铃薯(4n)花药(2n)马铃薯单倍体(2n)两两配对。答案:C例7基因型为Aa的西瓜经秋水仙素加倍后,形成的四倍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配子基因的比例为A.31B.121C.141D.161分析:四倍体西瓜含有四个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Aa加倍为AAaa,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两两移向两极的可能性为1AA4Aa1aa。答案:C例8用普通小麦(六倍体)的花粉培育的小麦植株可称为A.六倍体B.单倍体C.二倍体D.三倍体分析:花粉是普通小麦的配子,用花粉培育的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小麦体细胞染色体的一半,因是配子发育而成,所以叫单倍体。答案:B例9将基因型为AaBb(独立遗传)的玉米的一粒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处理后植株的基因型为A.Ab和ab或Ab和aBB.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C.AB、ab、Ab、AbD.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分析:该个体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通过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可以产生基因型不同的四种等量花粉粒(AB、Ab、aB、ab),花粉粒离体培养并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成为正常的二倍体纯种个体,其基因型是四种中的一种(AABB、AAbb、aaBB、aabb)。答案:B例10自然界中多倍体植物的形成过程一般是减数分裂受阻细胞染色体加倍形成加倍的配子形成加倍的合子有丝分裂受阻A.B.C.D.分析:自然界中由于外界条件的剧烈变化,使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受阻,使已复制的染色体无法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核内染色体加倍。加倍的细胞继续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且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染色体数目也加倍的生殖细胞,由这些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合子再进一步发育成的植物,就是多倍体。故供选答案正确。答案:B例11下列有关多倍体和单倍体成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染色体已经分裂,但细胞分裂受阻B.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C.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D.花药离体培养的结果分析:多倍体和单倍体两者均是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多倍体是成倍增加,单倍体是成倍减少,并非染色体的结构发生变化。答案:C例12单倍体玉米植株的体细胞中应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A.16个B.10个C.8个D.20个答案:B九、相关高考题回顾1.(xx年广东、河南、广西高考题)已知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含42条染色体。有关普通小麦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它的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含21条染色体B.它的每个染色体组含7个染色体C.它的胚乳含3个染色体组D.离体培养它的花粉,产生的植株表现高度不育答案:C2.(1997年上海高考题)水稻的某三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利用它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经此种方法培育出的水稻植株,其表现型最多可有A.1种B.4种C.8种D.16种答案:C3.(1997年上海高考题)某二倍体动物有k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形成遗传信息不同的配子,其种类为A.2kB.()kC.k2D.答案:A4.(xx年上海高考题)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原理B.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C.培育无籽番茄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D.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答案:BD5.(1993年全国高考题)用基因型为AaBbCc(无连锁)水稻植株的花药培养出来的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可培育出多少种纯合体植株A.2种B.4种C.6种D.8种答案:D6.(1990年全国高考题)秋天,在桃树上如发现个别芽变,欲将变异芽的性状保留下来,则应该A.等开花时进行自花授粉B.等开花时接受同株花粉C.等开花时接受异株花粉D.取下变异芽嫁接到砧木上答案:D7.(1990年全国高考题)大麦的一个染色体组有7条染色体,在四倍体大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能观察到染色体数是A.7条B.56条C.28条D.14条答案:B8.(1996年上海高考题)用基因型为DdTt植株所产生的花粉粒,经分别离体培养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二倍体,这些幼苗长成后的自交后代A.全部为纯合体B.全部为杂合体C.1/16为纯合体D.4/16为纯合体答案:A9.(xx年上海高考题)将甲、乙、丙、丁4种二倍体植物进行杂交,产生的杂交后代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可以配对,非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配对情况如下表。请写出每种植物的染色体组成(依次用A、B、C等字母表示):乙丁甲甲与乙各1条配对乙有1条不能配对甲与丁各1条配对丁有2条不能配对乙乙与乙各2条配对乙与丁各2条配对丁有1条不能配对丙乙与丙不能配对丙与丁各1条配对丁有2条不能配对(1)甲_;(2)乙_;(3)丙_;(4)丁_。答案:(1)AA(2)AABB(3)CC(4)AABBCC10.(xx年上海高考题)母马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64,公驴的体细胞染色体为62。则母马与公驴杂交后代骡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A.61B.62C.63D.64答案:C11.(xx年上海高考题)用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所得的子一代植株开花后,经适当处理,则A.能产生正常配子,结出种子形成果实B.结出的果实为五倍体C.不能产生正常配子,但可形成无籽西瓜D.结出的果实为三倍体答案:CD12.(xx年全国联赛题)一个二倍体的配子(AA,A为一个染色体组)与该物种正常的单倍体配子(A)相结合,其后代是A.异源三倍体B.同源三倍体C.三倍体D.二倍体答案:B教后分析本节内容较少,主要是解决染色体数目变异的问题。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发生变化而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引起的生物的变异是不同的。这主要表现在:发生的时间不同,前者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或受精作用过程中;原因不同,前者是在自然和人为条件下,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发生变化;结果也不同,前者不产生新的基因而引起性状的变化。这些不同都需要学生很好地掌握。此外,这部分内容内涵较多,抽象难懂,应该尽量多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把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能够浅显地接受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同时,还要注意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对于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要讲清育种原理,增强学生对生产实际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