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新版济南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70126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新版济南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新版济南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新版济南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新版济南版一、单选题 1.下列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阳光草兔狐B.小麦鼠蛇鹰C.鼠蛇鹰腐生细菌D.草籽麻雀鹰2.今年初夏,无锡太湖又大面积发生了水华,严重危及市民的正常饮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工业污水大量排放B.草履虫大量繁殖C.蓝藻大量繁殖D.水生植物过度繁殖3.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绘了一幅农田生态系统的美丽场景。在该生态系统中,水稻和青蛙分别扮演的角色是( ) A.生产者 生产者B.消费者 生产者C.生产者 消费者D.生产者 分解者4.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鹿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A.B.C.D.5.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得到如下实验结果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组别裸地组草坪组灌木丛组空气湿度的平均值55.9%63.7%69.7%A.该探究中作为对照的是裸地组B.实验应选择在水源丰富的地方进行C.该探究的实验变量是空气湿度D.草坪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大于灌木丛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过程中逐步消耗B.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单方向、不循环的C.在一条食物链中,消费者的级别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多D.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7.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叙述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 A.蚁穴溃堤B.大树底下好乘凉C.蚯蚓松土D.青蛙冬眠8.)“一山不容二虎”用生态学观点可以理解为() A.虎所需要的生活空间大B.虎性情孤傲,不群居C.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能得到的能量越小,个体数量也越小D.身体强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9.与陆生动物防止水分丢失无关的结构是() A.蛇的体表有鳞B.鳖有甲C.螳螂的体表有外骨骼D.鸟的肺连有气囊10.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 A.吃与被吃的关系B.相互利用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D.互惠互利的关系11.“一山难容二虎”这一谚语,用生物学观点可以理解为 A.虎性情孤独,不群居B.虎所需的生活空间很大C.身体强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D.虎所处的营养级高,获得的能量少,个体数量就少12.植食动物在生物圈中充当什么角色() A.分解者B.生产者C.消费者D.自养生物13.被称为植物活化石和中国鸽子树的珍稀植物是() A.银杉B.珙桐C.铁树D.银杏14.蕨类植物中,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属于我国一级保护的珍稀植物是( ) A.葫芦藓B.满江红C.桫椤D.珙桐15.夏天到了,鹦鹉褪落一地绒羽影响鹦鹉换羽的因素是() A.温度B.阳光C.空气D.水分16.人们为了解决某一环境问题而采取的下列哪一行为导致了完全相反的效果() A.寻求控制人口增长的方法B.广泛使用科学的耕种技术C.制造更有效的农药和杀虫剂D.发展垃圾处理的新技术17.葱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颜色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A.水分B.空气C.温度D.阳光18.每到冬天,森林里都铺满了一层厚厚的落叶年复一年,森林里的落叶层并没有越积越厚的主要原因是( ) A.被人类收集走用做柴火烧掉了B.落叶被鸟儿叼走建筑巢穴了C.牛、羊等食草动物将其吃掉了D.细菌和真菌逐渐将其分解了19.有些细菌、真菌与动植物共同生活,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做( ) A.寄生B.共生C.腐生D.竞争20.对一只生活在四川卧龙的大熊猫而言,环境就是( ) A.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各种植物和动物B.阳光、空气、水分和土壤C.卧龙自然保护区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D.A、B、C和自然保护区的其它熊猫21.在草鼠蛇鹰的食物链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A.草B.鼠C.蛇D.鹰22.为了保护棕头鸥等珍贵鸟类及其生存环境,我国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 ) A.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B.东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C.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D.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23.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哪个曲线图来表示() A.B.C.D.24.构成人工生态系统的第一要素是人,下列不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A.城市生态系统B.农业生态系统C.鱼塘生态系统D.草原生态系统二、非选择题 25.根据如图的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2)该食物网中有_条食物链(3)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4)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体内有机物和能量含量最多的生物是_(5)蛇的用途很多,如果人们大量的捕捉蛇,该生态系统在短期内_的数量会增加,而使得_的数量也增加;相反的_的数量会减少但如果捕捉不是太多,经过较长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会由于具有一定的_,而达到一种新的稳定状态26.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鄱阳湖位于我省北部、水域流经九江、上饶和南昌,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近年来,枯水期提前、持续时间延长已成为常态今年冬天,鄱阳湖已严重干枯,截至2015年1月18日8时,鄱阳湖通江水体面积仅266平方公里,仅为丰水期最大面积的120然而,相对平浅的湖面上,三步一小网,五步一大网的现象却十分显眼村民们黑压压地设置着一道道网阵,高高的竹子牵拉着一张张大网,向湖内延伸,水域被圈成块状,将本就狭小的湖区挤占得严严实实有的是定置网,网孔非常小,直线摆设;有的是“迷魂阵”,大网套小网,迂回布设鱼儿进入这些非法网具后根本无法脱身,连小鱼苗都要被“一窝端”这导致很多鱼类的繁殖地也遭受破坏,鄱阳湖检测的鱼类种群在年年减少这种竭泽而渔的方式,还直接威胁到鸟类的生存繁衍“人鸟争食”的现象在鄱阳湖不少地方存在,这个矛盾已经成为“候鸟保护”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1)鄱阳湖属于淡水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淡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_(高/低)(2)从上述材料分析,鄱阳湖生物多样性面临危险的原因有_A湖泊面积减少 B环境污染 C外来物种竞争 D人类滥捕乱杀 E偷猎 F滥砍乱伐(3)生物的多样性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_的多样性和_的多样性鄱阳湖鱼类种类多样性的减少实质是_多样性的减少(4)“候鸟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_(5)为了改善鄱阳湖现状,保护鄱阳湖生物多样性,鄱阳湖保护管理处向广大市民征集宝贵建议除上题中提到的措施,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写出两条)_;_ 27.下图是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情景,回答下列问题。如上图,古代的长颈鹿,有颈长的和颈短的,颈的长短是可以_的。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缺乏青草的时候,颈长的可以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_,并繁殖后代。颈短的长颈鹿吃不到足够的树叶,活下来的可能性就很小,留下来的_也更少,经过许多代以后,颈短的就被_。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_的。这种说法是按照_学说来解释的。 28.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它具有三个特点:“_”、“_”和“_” 29. 下表是研究小组对某湖泊生态系统中A、B、C、D、E五种生物消化道内食物成分的分析,如图是该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生物种类消化道内食物成分A大鱼小鱼B河蚌水蚤、小球藻C小球藻D小鱼水蚤E水蚤小球藻(1)根据表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试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在该湖泊生态系统中,河蚌(B)和小鱼(D)的关系是_ (3)如图中的_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若表示生物的某一生理过程,则是_ (4)若该生态系统被某种杀虫剂污染,试推测表中体内含杀虫剂最多的生物是_(填字母) 30.如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食物网和部分生物间的能量(单位100KJ/m2/年);流动情况调查结果(A,B,C,D,E,F,G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湖拍至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应有 _和_。 (2)A属于_,太阳能通过A的_进人该食物网。 (3)该食物网有_条食物链;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_ (4)该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从ABCD的能量变化可以看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 31.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此图中,一种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不包括的是_者 (2)该生态系统中有_条食物链,写出最长的一条食链:_ (3)图中蛇与鼠是捕食关系,而狐与鹰之间是_关系 (4)如果因某种原因导致农药在该食物网中不断积累,则体内积累农药最多的生物是_ (5)在该生态系统中,如果人类大量地捕杀鹰、狐和蛇,则鼠和_的数量会增加,造成植被减少,结果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因此动物在维持_中起着重要作用 3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循环是须臾不止的。如图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图中的内容,回答问题:(1)图中的真菌、细菌的生活方式是腐生,是生态系统中的_者生物遗体被细菌、真菌分解成的_、_和_等物质能重新被绿色植物利用。 (2)图中细菌、真菌和动物等生活所需要的有机物归根到底来自绿色植物的_(填生理过程)。因此,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_者。 (3)从图中可以看出,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的_起着重要作用。 33.据报道,上海崇明岛的鸟类数量明显减少,原来长满芦苇的海滩,现在基本被三十年前引进的“互花米草”所侵占。研究后推测,过密的互花米草使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沙蚕等动物生存空间变窄、数量变少,从而影响杂食性鱼类和以鱼为食的鸟类生存。请据此回答: (1)写出此海滩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 (2)下列是有关崇明岛鸟类数量减少原因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_ A.鸟类食物短缺B.互花米草繁殖过快C.食物链被破坏D.鸟类筑翼缺乏材料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解析】【解答】A、阳光是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B、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C、鼠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而且食物链还不包括腐生细菌;D、箭头反了,食物链的箭头应该指向消费者 所以,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小麦鼠蛇鹰故选:B【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2.【解析】【解答】解:赤潮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相关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大量含有各种含氮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水中,促使水域富营养化,这是赤潮藻类能够大量繁殖的重要物质基础,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浮游藻是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在全世界4000多种浮游藻中有260多种能形成赤潮,其中有70多种能产生毒素他们分泌的毒素有些可直接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有些甚至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造成人类食物中毒故选:A【分析】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3.【解析】【解答】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部分,生物成分包括植物、动物(包括人在内)和具有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植物属于生产者,动物和人属于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故生产者是水稻,蝗虫、稻螟、青蛙、水蛇属于消费者。4.【解析】【解答】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在食物链“植物鹿狼”中,若是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鹿因缺少天敌会增多,植物(鹿的食物)随着鹿的增多而减少,后来鹿的数量随着植物(鹿的食物)的减少而减少当鹿超过一定数量后,因食物不足而数量减少,然后趋相对于稳定因此最符合较长时间内鹿的数量变化的曲线是D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所以,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和比例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某动物是食物链不可缺少的环节,在维持着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5.【解析】【解答】解:裸地上没有植物,草坪上有大面积的单子叶草本植物,茂密的灌木丛中有较高的灌木,若三处都无水洼,则三处空气湿度的不同主要是由植物引起的,因此测量裸地、草坪和灌木丛的空气湿度,能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裸地上没有植物,因此在该探究中作为对照,A项正确;为避免水源中水分蒸发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应选择在没有水源的地方进行实验,B项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本实验探究的是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因此实验变量是不同的植被,C项错误;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三组实验中,裸地组湿度最小,草坪组较大,灌木丛组湿度最大,D项错误故选:A【分析】生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适应环境而生存下来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会影响、改变环境结合图表信息进行解答6.【解析】【解答】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传递(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和散失(各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过程,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于上一营养级,各营养级的能量有三个去向:该生物呼吸作用散失,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因此,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一般地说: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营养级,例如:第一营养级:草,固定的太阳能为1000千焦,则第三营养级最多能获得多少千焦?(40千焦),由此可以得出: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过程中逐步消耗;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因此在一条食物链中,消费者的级别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因此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可见C符合题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记住所学的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7.【解析】【解答】解:蚂蚁是群居动物,蚂蚁善于打洞,洞多了造成堤坝的土质松动,堤坝就崩溃了,体现了生物蚂蚁对环境堤坝的影响,A错误;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错误;蚯蚓在土壤中穴居钻洞能使土壤疏松,蚯蚓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C错误;青蛙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避免温度过低冻伤甚至冻死,变温动物青蛙有冬眠的特性,主要是受温度影响的,体现了生物对寒冷环境的适应,D正确。故选:D8.【解析】【解答】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它们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与太阳能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食物链流动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不可倒流,沿着食物链传递方向逐级递减的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营养级越高所获得能量越少,生物的数量就越少,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营养级越低所获得能量越多,生物的数量就越多虎在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最高,所获得能量最少,因此,生态系统中虎的数量最少在一山中虎为了获得充足的食物和能量,就容不下第二只老虎故选:C【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食物链流动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据此解答9.【解析】【解答】解:由于陆地环境相对比较干燥,陆地生活的动物体表具有角质的鳞、外骨骼或甲,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有利于适应陆地生活蛇的体表有鳞、鳖有甲、螳螂的体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鸟的肺连有气囊,可以辅助呼吸,没有减少水分丢失的作用故选:D【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陆生动物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陆生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 陆地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据此可以解答本题10.【解析】【解答】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这种关系,即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生物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相互联系,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如食物链或食物网中任何一种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因为其中某成分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成分发生相应的变化,甚至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另外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还有合作,即生物之间相互利用、互惠互利的关系;竞争是生物之间为某种利益相互争夺等关系故答案为:A【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和合作等,其中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吃与被吃而建立起来的生物因素作用或关系举例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兔子吃草,狼捕食兔子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而发生斗争的现象杂草与水稻生活在一起,争夺阳光、水分和空间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内或体表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蛔虫与人,菟子丝与豆科植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彼此有利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种内关系(指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种类合作同种生物个体间分工合作、互帮互助蚂蚁“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维持群体生活种类竞争同种生物个体为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进行斗争繁殖期间,同种动物雄性个体为争夺雌性个体进行斗争11.【解析】【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每一个营养级大约减少20%,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80%,虎食量大,以大中型食草动物为食(主要是鹿类),也会捕食其他的食肉动物,处在食物链的顶端,如食物链:草鹿虎,因此,虎是营养级别很高的生物,可得到的能量少,个体数量也就少,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维持生存,才有了“一山不容二虎”的现象。【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能量的流动,解答时可以从物质能量流动的规律方面来切入,理解营养级别越高,得到的能量越少。12.【解析】【解答】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是消费者,在促 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 环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据此解答13.【解析】【解答】珙桐又叫“中国鸽子树”、水梨子、鸽子树,属于蓝果树科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我国特产的单型属植物世界上著名的观赏树种每年四、五月间,珙桐树盛开繁花,它的头状花序下有两枚大小不等的白色苞片,呈长圆形或卵圆形,长六至十五厘米,宽三至八厘米,如白绫裁成,美丽奇特,好像白鸽舒展双翅;而它的头状花序象白鸽的头,因此珙桐有“中国鸽子树”的美称属落叶乔木花奇色美,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成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有“植物活化石”之称,是国家8种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中的珍品,为我国独有的珍稀名贵观赏植物珙桐只生活在我国分布于陕西镇坪;湖北神农架、兴山;湖南桑植等地的海拔12502200米的区域,繁衍不息,世界其它地方都已绝迹故选:B【分析】珙桐又叫“中国鸽子树”、水梨子、鸽子树,属于蓝果树科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我国特产的单型属植物世界上著名的观赏树种,据此解答14.【解析】【解答】解:A、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不符合题意;B、满江红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花,不结种子,不能形成果实,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蕨类植物,但满江红不是我国保护的珍稀植物,不符合题意;C、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隶属于较原始的维管束植物蕨类植物门桫椤科符合题意;D、珙桐又叫“中国鸽子树”、水梨子、鸽子树,属于蓝果树科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我国特产的单型属植物珙桐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形成果实,因此属于被子植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1)桫椤是古老蕨类家族的后裔,可制作成工艺品和中药,还是一种很好的庭园观赏树木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因此植株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2)恐龙生活的时代有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的蕨类15.【解析】【解答】解: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影响生物生活,夏天到了鹦鹉褪落一地绒羽这一现象说明对鹦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故答案为:A【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据此解答16.【解析】【解答】A、控制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可以减缓人口过快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的压力,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故不符合题意B、科学的耕作技术,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粮食,间接的保护了环境故不符合题意C、制造毒性更强更有效的农药,虽然能够暂时杀灭农林害虫,但剧毒农药进入环境后,会沿食物链影响到其它的生物,还可能使害虫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相反的结果故符合题意D、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因此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发展垃圾处理的新技术,可以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要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就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17.【解析】【解答】叶绿素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葱长在土壤以上的部分见光,能够形成叶绿素,故颜色是绿色的;而埋在土里的不能够接收到阳光的照射,不能形成叶绿素,因而是白色的,影响葱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颜色差异的环境因素是光照。故答案为:D【分析】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18.【解析】【解答】自然界中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分解动物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森林里的落叶就是被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故答案为:D【分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分解者主要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促进物质循环。19.【解析】【解答】解:有些细菌和真菌跟动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共生比如地衣就是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藻类含有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通过分解作用可以产生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能为藻类提供水、无机盐,这种对双方彼此都有利的生活方式叫共生故选:B【分析】(1)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几种方式(2)共生是指有些生物与其它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20.【解析】【解答】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所以,对一只生活在四川卧龙的大熊猫而言,影响其生活的环境既包含其生存空间,也包括生存空间内的其他所有生物和自然保护区内的其它熊猫 故选:D【分析】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21.【解析】【分析】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指各种动物,此食物链中的草是生产者,鼠、蛇、鹰都属于消费者,鼠以草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蛇以鼠为食,属于次级消费者,鹰则属于三级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的,因而鹰体内的能量最少,其数量也最少。【点评】此题较新颖,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22.【解析】【解答】解: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我国已建成自然保护区1 146个,四川卧龙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大熊猫等生物(金丝猴,藏雪鸡,牛羚,白唇鹿,珙桐,水青树,连香树)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温带森林生态系统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了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17000亩(1133公顷),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距离广州市西南100公里,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华南地区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被生物学家称为“物种宝库”和“基因储存库”故选:C【分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相应的建立了一些自然保护区23.【解析】【解答】在上面的生态系统中,水稻是植物,属于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蝗虫是以水稻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青蛙是以蝗虫为食,属于次级消费者所以它们之 间的食物关系为:水稻蝗虫青蛙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只要某一物种的数量发生变化,就会牵动整条食物链,从而进一步影响了生态 系统的稳定性如青蛙的数量减少,蝗虫在短时间内就会因天敌减少而数量急剧增加,而蝗虫的数量增加又导致水稻的数量减少,蝗虫获取不到足够的食物,数量就 会减少,所以将青蛙杀绝,蝗虫的数量变化为先增加再减少故选:C【分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首先明确的是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来干扰超出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24.【解析】【解答】A、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改造而建设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其主要的特征是:以人为核心,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很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不符合题意;B、农业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病虫害的能力较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在此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田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化,占优势地位的作物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代替,不符合题意;C、鱼塘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也不复杂,主要以鱼为主,在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在此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一旦人的作用消失,鱼塘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化,不符合题意;D、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要少得多,群落的结构也不如前者复杂在不同的季节或年份,降雨量很不均匀,因此,种群和群落的结构也常常发生剧烈变化,主要依靠自然调节能力维持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生态系统根据人的因素可以分为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可以分为农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根据地理因素可分为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可以分为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可以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生态系统,据此解答二、非选择题25.【解析】【解答】(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植物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是消费者,不能进行 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物植物死后的遗体遗物被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盐等,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又被植物体 利用它们是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因此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草(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可以用食物链来表示,分析可知,该生态系统中有5条食物链如下:草鼠蛇鹰,草鼠狐,草鼠鹰,草兔狐,草兔鹰(3)、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4)、在食物链中植物的数量最多,食肉动物数量最少,植食动物的数量大于食肉动物数量,而小于植物的数量因此该生态系统中草的数量最多有机物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逐级传递,且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因此体内有机物和能量含量最多的生物是草(5)、生态系统中当大大增加或减少某一种生物的数量时,会影响其他生物的数量,如人们大量的捕捉蛇,因为蛇是鼠的天敌,因此该生态系统在短期内鼠的数量会增加, 而鼠又是狐和鹰的食物,因此狐和鹰的数量也增加;而鹰和狐是兔的天敌,因此兔的数量会减少但如果捕捉不是太多,经过较长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会由于具有一 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而达到一种新的稳定状态故答案为:(1)草(2)5(3)草鼠蛇鹰(4)草;草(5)鼠;鹰、狐;兔;自动调节能力【分析】此题是一个综合性的填空题,涉及食物链、食物网、物质和能量的流动、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等内容,识图、分析、解答26.【解析】【解答】解:(1)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多,结构层次复杂,淡水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少结构层次简单,所以,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淡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低(2)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的丧失、人类的滥捕乱杀和外来物种的入侵等据材料可见:导致鄱阳湖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是A湖泊面积减少和D人类滥捕乱杀(3)生物多样性通常包含三层含义,即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4)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候鸟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5)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 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其中包括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以及法制教育和管理等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异地保护是指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对于偷猎者及时进行法制教育,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保护环境,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等也可以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故答案为:(1)低(2)AD(3)基因;生态系统;基因;(4)建立自然保护区(5)保护环境;法制教育和管理,禁止乱捕乱杀;【分析】(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2)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的丧失、人类的滥捕乱杀和外来物种的入侵等(3)生物多样性通常包含三层含义,即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5)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其中包括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以及法制教育和管理等27.【解析】【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古代的长颈鹿有的颈长些,有的颈短些,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这些变异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因此这些性状是可以遗传的,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颈长些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这是适者生存;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甚至死亡,这是不适者被淘汰经过许多代后颈短些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达尔文认为,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自然界中的生物,经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生物的进化是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分析】此题较新颖,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自然选择的过程特点达尔文关于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变异环境选择适者生存。28.【解析】【解答】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故答案为: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活的博物馆【分析】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据此答题29.【解析】【解答】(1)由消化道内食物成分组成,可写出食物网如图所示:, 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CEDA(2)河蚌(B)可以捕食水蚤,同时小鱼也捕食水蚤,因此两者均可以小球藻为食,属于捕食关系(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小球藻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由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中箭头方向可知:过程绿色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到大气中,是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4) 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 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食物链:“CEDA”,甲的营养级最高,因此该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A故答案为:(1)CEDA;(2)捕食;(3)小球藻;呼吸作用;(4)A【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1)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3)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逐级积累(4) 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了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分解者(腐生细菌和真菌)绿色植 物通过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变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绿色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到大气中,据此作答30.【解析】【解答】(1)食物网由食物链组成,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因此湖泊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应有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2)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因此A属于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太阳能通过A的光合作用进人该食物网;(3)图中食物链有:ABCG、ABDEG、AFEG、AFG,因此该食物网有4条食物链;营养级越少食物链越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AFG;(4)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G,因此该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G;从A-B-C变化可以看出其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故答案为:(1)非生物成分;分解者;(2)生产者;光合作用;(3)4;AFG ;(4)G;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31.【解析】【解答】解:(1)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人和动物,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因此,图中的青草属于生产者除了图中表示出的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其他成分还应有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2)数食物链时,应从生产者开始,沿着箭头向上到最高级消费者该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青草兔鹰;青草兔狐;青草鼠鹰;青草鼠狐;青草鼠蛇鹰,是最长的一条食物链(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合作、共栖、共生、寄生、捕食、竞争狐和鹰为争夺共同的食物进行斗争,它们二者之间是竞争关系(4)由于农药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分解和排出随食物链,农药逐级积累,所以营养级别越高其体内的有毒物质越多,鹰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最高,所以其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最多,这种现象称为生物富集(5)在食物链青草兔鹰;青草兔狐;青草鼠鹰;青草鼠狐;青草鼠蛇鹰,中如果大量的捕杀兔、鼠的天敌鹰、狐和蛇,则鼠和兔的数量短期内会增加,造成植被减少,结果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据此可以解答本题32.【解析】【解答】(1)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堆积如山,就是因为这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这些物质又被归还土壤,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重新利用,因此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除了一部分被植物体自身利用外,其他的部分为动物等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可见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3)图中可以看出,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故答案为:(1)分解者、水、无机盐、二氧化碳,(2)光合作用,(3)物质循环。【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分解者的作用,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为常考题,熟记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生产者为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和能量来源,分解者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33.【解析】【解答】(1)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且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