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1.7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学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70080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1.7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1.7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1.7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1.7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学案第 1 课时 课 题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课前预习能源家族1.常识性了解射线的应用,强射线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 2.常识性了解原子核的组成。 3.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启蒙教育。1.常识性了解射线的应用,强射线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 2.常识性了解原子核的组成。 3.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启蒙教育。重点难点:能源以及能源的种类1.能源就是能提供 的物质资源(或物体)叫做能源使用能源的过程就是利用 的过程.2.煤、石油和天然气是由古代的 在长期地质变迁中形成的,所以称为 ,化石能源是当今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我国目前利用的能源中90%以上是煤和石油3.人类生活中,还广泛利用食物等生命物质中存储的 能这类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称为 能。4.像化石能源一样,风能、太阳能、地热能以及核能,是可以直接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这些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统称为 能源现在我们使用的电能、煤气、汽油、煤油、焦炭、液化石油气、激光和沼气等,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叫 能源课 堂 导 学 广灵三中2011xx学年度第 一 学期教学内容:1.能源:凡是能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叫做能源。2.化石能源:像煤、石油和天然气是由古代的动植物经在长期地质变迁中形成的,所以称为化石能源。3. 一次能源:像化石能源一样,风能、太阳能、地热能以及核能,是可以直接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这些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统称为一次能源4. 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叫二次能源5.不可再生能源:源使用后不可能在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6.可再生能源:能源使用中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能。7.生物质能源:由生命物质提供能量的叫生物质能源。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48-149页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1.我们平常用的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称为 能源。2.根据是否直接获得,分为 能源和 能源。根据是否在短期内获得补充,又可分为 能源和 能源。3.讨论交流:人类开发化石能源给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如何节约利用这些能源?练习1.我市规划在攸县建造一座火力发电厂,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火力发电所需要的煤不是( ) A化石能源 B一次能源 C可再生能源 D不可再生能源练习2. 能源危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有的能源消耗完了以后,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我们称此类能源为“不可再生能源”。下列各种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新 授 课 导 学 稿课 堂 导 学 A太阳能 B水能 C风能 D化石能源 自我检测:1.能源就是能提供 的物质资源(或物体)叫做能源使用能源的过程就是利用 的过程.2.煤、石油和天然气是由古代的 在长期地质变迁中形成的,所以称为 ,化石能源是当今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我国目前利用的能源中90%以上是煤和石油3.人类生活中,还广泛利用食物等生命物质中存储的 能这类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称为 能。4.像化石能源一样,风能、太阳能、地热能以及核能,是可以直接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这些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统称为 能源现在我们使用的电能、煤气、汽油、煤油、焦炭、液化石油气、激光和沼气等,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叫 能源5.对一次能源而言:能源使用后不可能在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 能源;能源使用中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叫 能源6.20世纪中叶以来才被利用的能源叫 能源,20世纪中叶以前利用过的能源叫 能源;它们本质的区别是利用时间有差异当然,随着时间推移和科技的进步,现在的新能源会逐步成为常规能源7.下列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 A. 煤炭 B. 石油 C.太阳能 D. 电能8.关于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久将出现无能源可用 B.只要节约能源,就能解决能源问题 C.太阳能为一次能源,电能为二次能源 D.新能源只有太阳能和核能9.下列属于化学能源的是( ) A. 风能 B. 生物质能 C. 地热能 D. 天然气中考练习(提高):1.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石油 B水能 C天然气 D煤 2.煤、石油、天燃气、水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可燃冰中,属于新能源的是_ _、_ _、其余的是_能源。3.下列几个例子中不属于能源的是( )A汽油B柴油机C流动的水D干木柴4.下列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A煤B汽油C太阳能D石油课 堂 导 学 5. 路过大方时,小军看到大方火电厂几个大烟囱冒着浓浓的烟雾。离大方县城这么近,小军想这多么污染空气啊!请你告诉小军,火电厂用的煤是_ _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6.在下列能源中,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 A核能、生物质能、水能 B电能、汽油、柴油 C太阳能、地热能、风能 煤、石油、天然气7.新能源的开发来源于物理学的进步。风力发电站工作时,将 能转化为电能,该能源属于 (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8.自然界中有些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因此我们要节约能源在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风能 B水能 C太阳能 D石油9.自然界提供的能源为_能源, _叫二次能源.10. xx年5月1日,上海世界博览会正式对外开放本届世博会高度重视节能环保,因此又被称为“绿色世博”中国国家馆内,“水的流动”联系了各个展层和展项,水资源的利用已成为各国探讨的热点(1)水能属于_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如果在江河上修筑拦河坝,抬高坝内水位就能增大坝内水的_能,水流下时可以带动发电机发电 (3)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以下现象中不能用此特点解释的是_ A冷却汽车发动机,采用循环流动的水 B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的水缸会破裂 C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常在傍晚时向秧田里灌水作业:(课本后练习)板书设计 导学后反思第一节 能源1、像煤、石油、天然气、水流等等,凡是可以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都叫做能源2、化石燃料、水能、风能、太阳能等等都是由自然界提供的能源叫做一次能源3、由自然界提供的能源转化而来的能源是二次能源4、我们把化石燃料、水流能、风能等人类早就应用的能源叫做常规能源5、把核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新近才开始利用的能源叫做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人类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出路。我国虽然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新油田也在不断被发现,但是我国人口众多,能耗巨大,节约常规能源的消耗,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仍是我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广灵三中2011xx学年度第 一 学期新 授 课 导 学 稿第 2 课时 课 题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课前预习核 能1.了解核能、核裂变和核聚变;2.了解核能的优点,还要知道它可能带来的问题重点难点:重点:核聚变、核裂变难点:核聚变、核裂变的过程1.获得核能的两种途径:一是原子核的_,二是原子核的_,用人工控制的方法释放核能的装置叫_,利用核能发电的电站叫_.2.对裂变的链式反应加以控制,使核能平稳缓慢地释放出来地装置叫( ) A .原子弹 B. 氢弹 C. 核电站 D.核反应堆3.在核电站内,从核能到电能,下列能量转换地过程中,正确的途径是( ) A.核能-内能-电能 B.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C.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D.核能-机械能-电能广灵三中2011xx学年度第 一 学期新 授 课 导 学 稿课 堂 导 学 广灵三中2011xx学年度第 一 学期教学内容1.原子、原子核:一切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又由原子组成有些物质的分子就是一个原子原子十分小,它的直径不到一个纳米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中子不带电2.核能:质子、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原子核十分牢固,要使它们分裂或重新组合是极其困难的但是,一旦使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就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3.裂变:用中子轰击铀235(质量数为235的铀),铀核会分裂成大小相差不很大的两部分,这种现象叫做裂变。4.链式反应:实验表明,铀核裂变时,还同时放出23个中子,放出的中子又可以轰击其他铀核,使它们也发生裂变这样,裂变将不断地自行继续下去这种现象叫做链式反应。如原子弹5.核反应堆如果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使核能慢慢地平稳地释放出来,就便于和平利用了能够缓慢、平稳地释放核能的装置,叫做核反应堆6.聚变:科学家们发现,较轻的核结合成较重的核,也能释放能量,这种现象叫做聚变如氢弹.新 授 课 导 学 稿广灵三中2011xx学年度第 一 学期新 授 课 导 学 稿课 堂 导 学 中考练习:1.原子弹和核电都是利用链式反应,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原子弹爆炸时发生的链式反应是 ,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 12不加控制的 可以控制的2“低碳”是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无温室气体排放,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我省田湾核电站是利用 能来发电的,现每年需要50t的核燃料,而同等规模火电站每年需要6106 t的煤炭6106 t的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J(煤炭的热值为2.9107Jkg)3.铀核的裂变不断地自行继续下去的现象叫( ) A .裂变 B. 聚变 C. 链式反应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下列关于核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中有原子核,所以利用任何物质都能得到核能B.到目前为止,人类获得核能有两种途径,即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C.原子弹和氢弹都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的原理制成的D.自然界中的原子核只有人为条件下才会发生裂变.作业:(课后练习)板书设计 导学后反思第二节 核能 1.原子、原子核: 2.核能: 3.裂变:用中子轰击铀235(质量数为235的铀),铀核会分裂成大小相差不很大的两部分,这种现象叫做裂变。4.链式反应: 5.核反应堆:如果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使核能慢慢地平稳地释放出来,就便于和平利用了能够缓慢、平稳地释放核能的装置,叫做核反应堆6.聚变:科学家们发现,较轻的核结合成较重的核,也能释放能量,这种现象叫做聚变用铀做燃料的反应堆虽然能大大减少能源的消耗,但是铀的储量也是有限的,而且使用时要产生放射性污染;轻核的聚变虽然比裂变干净,还能释放更多的能量,但是至今还没有真正解决和平利用的问题,所以还要开辟新能源广灵三中2011xx学年度第 一 学期新 授 课 导 学 稿第 3 课时 课 题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课前预习太阳能1.了解太阳能是人类资源宝库2.了解一些和太阳能有关的知识3.知道利用太阳能的方式重点难点:重点:太阳能的利用.难点:太阳能的发明装置.1.太阳炉和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化成_装置,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成_装置.2.直接利用太阳能有两种途径太阳能转化成_和_.广灵三中2011xx学年度第 一 学期新 授 课 导 学 稿课 堂 导 学 广灵三中2011xx学年度第 一 学期教学内容:1.太阳能的优点:A.太阳能十分巨大;B.太阳能的供应时间十分长久;C.太阳能分布广阔,获取方便,无需挖掘开采和运输;D.太阳能安全、不污染环境。2.太阳能的利用:直接利用间接利用:集热器、太阳电池3.广泛利用太阳能的困难:A.太阳能虽然十分巨大,但它太分散;B.由于地球的自转和气候、季节等原因,太阳能的功率变化大,不稳定,给正常连续地使用造成困难;C.目前太阳能转换器的效率不高自主学习阅读课本154-156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在太阳内部, 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 。大部分太阳能以 和 形式向四周辐射开去。2.目前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 ,另一种是用 。3.结合图17.3-4想想议议:地球上的能量是怎样转化和守恒的?练习.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是人类社会的当务之急。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核 ;我们今天所用大部分能量都来源于 能。练习.人们常说,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从能源能否可以在短期内从自然界中得到补充角度看,太阳能属于 能源(选续“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在石油、天然气、煤、核能中,不是间接来自太阳能的是 。自我检测1.下列哪些能源不是来自太阳能( ) A. 水能 B. 风能 C. 核能 D. 煤石油天然气2.关于太阳能的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太阳能可以转化为内能 B. 太阳能不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C. 利用太阳能安全清洁无污染 D.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3.关于能源及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 授 课 导 学 稿广灵三中2011xx学年度第 一 学期新 授 课 导 学 稿课 堂 导 学 A.由于我国煤和石油的储量十分丰富,所以太阳能和核能的开发在我国并不十分重要B.能源的利用过程,实质是能的转化和传递过程 C .现在人类社会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D.煤石油天然气的化学能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4.下列能源中不是来自太阳能的是( ) A.潮汐能 B.铀矿中的原子能 C.化石燃料 D.风能中考练习:1.关于太阳能的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能可转化为风能和水能 B.太阳能可转化为动植物的化学能C.太阳能可转化为核能和地热能能 D.太阳能可转化为物体的内能2xx年上海世博会采用高效彩色太阳能电池板、锂离子电池等技术,真正达到碳的“零排放”太阳能属于 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世博会上,以警用电动车为参照物,车上的锂离子电池是 的,警用电动车和地面指挥中心无线通信时用 (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进行联络3.上海世博会很多展馆安装了太阳电池,太阳电池把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 作业:(课后练习)广灵三中2011xx学年度第 一 学期新 授 课 导 学 稿板书设计 导学后反思16.3 太阳能一、太阳能特点 2.间接利用清洁 丰富 经济二、太阳能的利用 三、化石能源及其危害 1.直接加热物体 煤 石油 天然气 这节课采取教师提示,学生自学教材和分组讨论,教师进一步归纳总结的方式实践证明,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抓住教材重点,广灵三中2011xx学年度第 一 学期新 授 课 导 学 稿第 4 课时 课 题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课前预习能源革命1. 常识性了解能量转化技术为人类带来的便利;2.初步了解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3.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1.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2.培养创新和环保意识。难点:培养创新和环保意识。1.一般来说,各种能量都要经过 才能够被人们所利用.人类历史上不断进行着能 量 的进步,这就是所谓的能源革命.2.人类历史上总共进行了 次能源革命,第一次是以 作为主要能源;最后一次是以 作为主要能源.3.虽然现在我们可以利用很多种的能源,但对于远古的人类来说, 是他们的唯一的能源.4.无论是能量的转化,还是能量的转移,它们都是有 性的;并非所有的能量都可以利用,能源的利用是有 的,也是有 的.广灵三中2011xx学年度第 一 学期新 授 课 导 学 稿课 堂 导 学 广灵三中2011xx学年度第 一 学期教学内容:1.柴薪马车:农业文明2.煤炭蒸汽机:工业文明,蒸汽机的发明是人类利用能量的新里程碑3.石油内燃机现代文明,物理学家发明了可以控制核能释放的装置反应堆,拉开了以核能为代表的第三次能源革命的序幕4.无论是能量的转化,还是能量的转移,它们都是有方向性的;并非所有的能量都可以利用,能源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人类进步的阶梯”1.完成图17.4-1的题目和图17.4-3的填空。2.说出三次能源革命的历程。新 授 课 导 学 稿广灵三中2011xx学年度第 一 学期新 授 课 导 学 稿课 堂 导 学 作业:(课后练习)广灵三中2011xx学年度第 一 学期新 授 课 导 学 稿板书设计 导学后反思能源革命柴薪马车煤炭蒸汽机石油内燃机反应堆无论是能量的转化,还是能量的转移,它们都是有方向性的;并非所有的能量都可以利用,能源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 通过对能量转移、转化具有方向性的理解,增强节能意识,关心自己身边的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关注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和大量消耗能源所带来的问题,广灵三中2011xx学年度第 一 学期新 授 课 导 学 稿第 课时 课 题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课前预习1.初步了解人类利用能源的发展足迹,知道能量的转移和转化都是有方向性的。2.了解人类能源消耗的增长状况,认识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环境。重点难点:重点: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能源可持续发展难点:收集消耗能源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资料用以讨论1.永久性解决人类对能源需求的根本方法是( ) A.充分利用地球上化石燃料资源 B.改进工艺,提高能源利用率C.依靠科学进步,不断开发新能源 D.尽可能地少用能源2.解决能源问题的出路,一是开发和利用,特别是_和_;二是提高_,节约_.课 堂 导 学 广灵三中2011xx学年度第 一 学期教学内容:1.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2.21世纪的能源趋势:能源消耗的迅速增长,地球储存的化石能源将日益减少,最终将枯竭,必须不断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律,同时要节约能源,这是解决能源危机的主要途径。 3.人类在消耗各种能源时,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4.未来理想能源满足的条件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必须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相关的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探究历程(一)阅读课本 “人类进步的阶梯”1.完成图17.4-1的题目和图17.4-3的填空。2.说出三次能源革命的历程。(二)自主学习: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1.据图17.4-7完成豆子的生长过程。2.阅读教材162页“STS”。交流:“灾害失控的能量释放”。(三)自读教材164-166页相关内容结合图17.5-1、17.5-2、17.5-3讨论交流:1. 随着人类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持续增长,会不会出现“能源危机”?应如何解决?新 授 课 导 学 稿课 堂 导 学 2. 人类在耗用各种能源时,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能源消耗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怎样有效保护环境?3. 未来新能源需满足那些条件?达标检测1.威海新闻频道5月14日报道,世界最大非晶硅光伏建筑在威海市民活动中安装,如图所示,仅次于楼顶部的非晶硅光伏电玻璃有效发电面积5500cm2,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每4h可发电1000度,阴雨天也可以发电,用非晶硅光伏发电玻璃发电时的能量转化是,使用这种能源的优点是 。2水力发电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 )A水的机械能水轮机的内能B水的机械能水轮机的机械能电能C水轮机的机械能水的机械能电能D水的机械能发电机的电能3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要的发展,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哪些( )A依靠科技进步,改变能源结构B开发和推广清洁的可再生能源C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D减少环境污染4. 关于能量和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类大量使用太阳能会导致温室效应 课 堂 导 学 作业:(课后练习)板书设计 导学后反思16.5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人类进步的阶梯 四、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二、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五、未来理想的能源及其条件三、21世纪的能源趋势在教学中,注意联系我国国情,教育学生对待节能问题要有紧迫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