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备与利用课后微练习2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3369397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备与利用课后微练习2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备与利用课后微练习2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备与利用课后微练习2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氧化碳的制备与利用班级_ 姓名_ 学号_1 xx年3月,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可还原氧化铜 B可吸附异味C在一定条件下可与二氧化碳反应 D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氧化铜粉末加入到盐酸中,黑色固体消失,形成黄色溶液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同时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C点燃一氧化碳气体,看到蓝色火焰,同时吸收大量的热D将一根光亮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铜丝表面变黑3 用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发现已制得的铜又很快变黑了,你推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温度太低 B反应开始时,没有把试管内的空气排干净C试管口倾斜了 D铜被空气中氧气所氧化4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工业中利用活性炭脱色以制白糖B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C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作燃料5 为了区别CO(可能混有氧气)与CO2两瓶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伸入燃着的木条 B分别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C分别加入少量水,振荡 D分别加入少量紫色石蕊溶液,振荡6 “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属于混合物,充分燃烧生成CO2 B具有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还原氧化铜 D与石墨、金刚石互称为同素异形体7 化学家创造出一种物质“干水”,干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清水高三倍。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B干水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C用干水吸收CO2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D干水吸收CO2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8 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CO2气体逸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质减少 B浓度减小C溶解度减小 D变为CO2的不饱和溶液9 “低碳生活”要求降低碳的排放。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A不使用电脑时,尽量关机 B多作用一次性餐具C减少使用私家车出行 D使用电子邮件取代传统纸质邮件10 小欣拉开易拉罐汽水的拉环时,听到“啵”的一声,并有气体自汽水中冲出。有关此现象的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压力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B因压力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大C因压力增大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D因压力增大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大参考答案:1 答案: A解析: 根据碳单质的性质可知A选项常温下可还原氧化铜是错误的叙述,应为高温下还原氧化铜;B选项可吸附异味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在一定条件下可与二氧化碳反应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是正确的叙述,故选择A考点:碳单质的性质2 答案: D解析: 将氧化铜粉末加入到盐酸中,黑色固体消失,形成蓝色溶液,A错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同时生成黑色固体,B错误;点燃一氧化碳气体,看到蓝色火焰,同时放出吸收大量的热,C错误。故选D。考点:常见实验现象3 答案: D解析: 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这个实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于一氧化碳这种物质,我们理解为“早出晚归”,既在加热前就要先通一氧化碳(防止一氧化碳和装置内的空气混合不纯,导致在加热时发生爆炸),在实验结束时要继续通一氧化碳,直至试管冷却(防止制得的灼热铜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从而使实验失败),故D考点:一氧化碳的还原性4 答案: B解析: 二氧化碳无毒,一氧化碳有毒。故选B。考点:碳和碳的氧化物5 答案: BD解析: 可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来鉴别。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一氧化碳不能;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一氧化碳不能。虽然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但由于现象不明显,故不能用于鉴别二氧化碳。故选BD。考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6 答案: D解析: A碳海绵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所以属于混合物,充分燃烧生成CO2,故A不符合题意。B因为“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具有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C因为单质碳具有还原性,所以“碳海绵”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还原氧化铜,故C不符合题意;D因为“碳海绵”是混合物,所以与石墨、金刚石互称不为同素异形体,故选D。考点:碳单质和“碳海绵”的性质。7 答案: C解析: A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所以干水和干冰不是同一种物质,故A不符合题意;B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所以干水中的水分子也是运动的,故B错误;C用干水吸收CO2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故选C;D干水吸收CO2的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干水吸收CO2的过程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故D错误。考点:干水和二氧化碳的性质。8 答案: D解析: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少而减少,当打开汽水瓶盖时,瓶内压强减少,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少,所以会有大量CO2气体逸出,但剩余的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考点: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9 答案: B解析: “低碳生活”要求降低碳的排放,即减小二氧化碳的排放, A不使用电脑时,尽量关机,是节约电能,故A不符合题意;B多作用一次性餐具,浪费树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故选B;C减少使用私家车出行,是减小二氧化碳的排放,故C不符合题意;D使用电子邮件取代传统纸质邮件是节约树木,故D不符合题意。考点:10 答案: A解析: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小欣拉开易拉罐汽水的拉环时,听到“啵”的一声,并有气体自汽水中冲出,是因压力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故选A。考点:影响气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因素。2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