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9《捕蛇者说》教学案1 (新版)苏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68806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9《捕蛇者说》教学案1 (新版)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9《捕蛇者说》教学案1 (新版)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9《捕蛇者说》教学案1 (新版)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9捕蛇者说教学案1 (新版)苏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说”的特点。2、初步理解课文大意。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解课文词句的能力。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情感。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争”的内涵。教学方法合作讨论法教学用具小黑板、投影一、课前预习1、给下列字词注音啮( ) 腊( ) 挛( ) 瘘( )当( ) 嗣( ) 熙( ) 数( )莅( ) 蹙( ) 殚( ) 踣( ) 缶( ) 曩( ) 隳( ) 恂( )藉( ) 谨食( ) 俟( ) 2、了解文体“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章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或因事发论,或抒发感触,行文较为自由灵活。3、作者简介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柳宗元积极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是核心人物之一,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官阶相当于副司长)这年他32岁。这次革新很快就遭到失败。王叔文被杀,参与者都被惩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十年后,柳宗元又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今广西柳州)任刺史。最后死在柳州,死时才46岁。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写的。4、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5、预习时发现的问题: 二、教学过程(一)课堂精讲1、梳理课文结构第一部分(1节):这一部分是写毒蛇之毒和永州人争捕毒蛇的原因。第二部分(2-4):叙述了蒋氏三代冒死捕蛇的悲惨遭遇。第1层(第2段):交代蒋氏三代人所受的毒蛇之害。第2层(第3段):这是个过渡段,写作者出于怜悯、同情之心,想为蒋氏解除捕蛇的痛苦。第3层(第4段):这是文章的中心部分,是蒋氏对作者提出的“若毒之乎”这一问题的长篇答话。在这一段答话中,蒋氏把捕蛇和纳税两件事作了具体而充分的对比,控诉了苛税重赋给人民带来极大的苦难。第三部分(5节):点明全篇主旨,表达写作意图。2、理解下列字词的含义黑质( ) 白章( ) 以啮( )腊 ( ) 已 ( ) 聚 ( )岁赋( ) 当 ( )专 ( )。嗣 ( ) 数 ( ) 余悲( )毒 ( ) 告于( ) 若役( ) 3、翻译下列句子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以啮人,无御之者。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若毒之乎? 余将告于莅事者。 (二)课堂精练1、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如此强调“异蛇”之毒? 2、这一段重在写“毒蛇”之异,从哪三个方面加以描绘? 3、毒蛇既有剧毒,一旦咬了人,人就会丧命,为什么仅仅因为它可以顶租税,人们就甘愿冒着死亡危险,争先恐后去捕捉它呢? 三、课后巩固1、从捕蛇者说全文看,第 段是描写和记叙,第 段是议论。其中第 段是蒋氏捕蛇的背景,为后文的展开做了铺垫。第 段叙述蒋氏三代捕蛇的苦难家史,为后面的议论打下了基础;而 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点出主题。2、文章第一部分交代了 ,分三层来写。先交代 ,再写 ,最后写 。3、课文开头第一句说:“永州之野产异蛇”,接着从三方面对这种蛇之“异”进行描述。请你指出这种蛇哪三方面“异”,并用原文具体说明。(1)蛇之 异: (2)蛇之 异: (3)蛇之 异: 4、“永州之野产异蛇”中用“异”,不用“毒”,理解正确的一项( )用“异”说明此蛇格外毒 用“异”说明与其他蛇都不相同用“异”暗中伏下一个“毒”字,但比“毒”的含义更丰富用“异”说明蛇是永州特产5、永洲之野这种蛇有巨毒,可是“永之人”却争着去捕捉这种蛇,其原因是( )A这种蛇对人和草木极有害 B异蛇虽有毒,但可以用来治病。C捉到这种蛇可以抵他的税收 D用这种蛇可以养家糊口。6、在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强调“异蛇之毒”?答: 7、“永之人争奔走焉”的原因是什么?试分析这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答: 四、课后反思 批注记录捕蛇者说答案第一二课时一、课前预习(略)二、教学过程(一)课堂精讲(略)(二)课堂精练1、这是作者设置的一个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笔,暗示了当时的世上还有比毒蛇更毒的东西,使读者产生了急切读下去的愿望。2、重在写“毒蛇”之异,从三个方面加以描绘:一是颜色之异,二是毒性之异,三是用途之异。3、争着去捕蛇,是为了免受苛征重赋之苦,一个“争”字反映出赋敛之毒比蛇还要厉害。与后文“苛政猛于虎”相呼应,暗示永州之人不堪为田赋所累,尽管像捕蛇这样危险的差事,也争着去做三、课后巩固1、1-4段 第5段 第1段 第4段 第5段2、文章第一部分交代了捕蛇的缘由,分三层来写。先交代蛇奇异的外形,再写蛇异常的毒性,最后写蛇巨大的药用价值。3、重在写“毒蛇”之异,从三个方面加以描绘:一是颜色之异,二是毒性之异,三是用途之异。4、C5、C6、这是作者设置的一个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笔,暗示了当时的世上还有比毒蛇更毒的东西,使读者产生了急切读下去的愿望。7、争着去捕蛇,是为了免受苛征重赋之苦,一个“争”字反映出赋敛之毒比蛇还要厉害。与后文“苛政猛于虎”相呼应,暗示永州之人不堪为田赋所累,尽管像捕蛇这样危险的差事,也争着去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