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诸子星空教学案 语文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68376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诸子星空教学案 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诸子星空教学案 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诸子星空教学案 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诸子星空教学案 语文版1.积累文中常见文言词语及句式,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2.反复诵读,扫除文字障碍,参照课下注释感知全文大意。3.指导学生透过简单的故事情节体会、理解文章蕴含的哲理性和讽刺性。1.诵读法。这是文言文教学最实用的教法,可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默读、齐读、跳读、精读、美读等。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熏陶。2.质疑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自己不懂的地方提问,或对文章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就某些句子的理解大胆质疑。鼓励学生自主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3.品读法。针对文章中哲理性强的句子或优美的语句加以品析,品味语言美。1.通过学习课文,认识到作者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对残暴统治的强烈愤恨,对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采用辩证分析法来看待问题,看到事物的主要矛盾,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本单元包括四篇文言文和五首古诗词。四篇文言文分别讲述不同的故事,让学生通过这些感性的东西挖掘背后的道理,培养学生摄取信息、提炼要点的能力。五首诗词风格、题材各不相同,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培养对古典诗歌的感悟能力,学会欣赏其中的情趣、意趣和理趣。秋水通过河伯的感悟,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要骄傲自大。愚公移山通过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赞颂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决心和毅力,说明了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才能克服困难的道理。扁鹊见蔡桓公通过叙述蔡桓公讳疾忌医,最终病死的故事,阐明了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道理。捕蛇者说借蒋氏一家捕蛇之事,表达了自己对朝廷征税问题的看法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诗词五首中五首诗词都是名家名篇,文字出神入化,意境引人入胜。有令人震撼的场面描写,有对时光稍纵即逝的感慨,也有不同寻常的经历。1.掌握课文中难解词语,疏通文意。辨析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文言现象。2.把握课文的主旨以及对人物塑造手法的运用。3.文言文中借事说理、寓理于事的手法的运用。4.诗歌的意境和表现手法。1.文言文难度相对较大,需要布置学生课前预习,通过有效预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2.在预习中,借用工具书解决基本的文言词类、句式知识。3.结合语境,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学会根据句式准确地解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4.强化阅读,通过多读多背了解课文的内容。5.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再适当点拨,加深学生的掌握程度。6.采用小组交流的形式把握和评价故事中蕴含的哲理。第20课秋水2课时第21课愚公移山1课时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1课时第23课捕蛇者说2课时第24课诗词五首2课时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3课时第20课秋水1.易错字灌河(gun)泾流(jng)渚崖(zh)殆(di)两涘(s)2.通假字不辩牛马(“辩”通“辨”,分辨)3.古今异义秋水时至(古义:按时;今义:时间)百川灌河(古义:文中指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古义:文中指渤海;今义:指我国一部分海域)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古义:在这个时候;今义:常用作连词,表示后一段紧接着前一段)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古义:面向东;今义:方位词,东边)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古义:面孔;今义:面貌)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古义:大道;今义:不小气)4.一词多义若面闻始之于5.词类活用秋水时至(名词作状语,按时)顺流而东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东面而视(方位名词作状语,朝东、向东)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少)而轻伯夷之义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轻)6.文言句式(1)倒装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宾语前置)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2)被动句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见于,表被动)(3)固定句式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为”是古汉语常见的固定形式,可译为“认为是”“觉得是”)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宣扬“齐万物,一生死”的人生观。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文题解说】“秋水”指秋天的洪水。秋水是庄子中的一个长篇,用句首的两个字“秋水”作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创作背景】庄子一书是道家经典之一,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子的门徒所著。文章节选自秋水的开篇部分。秋水整篇文章强调了事物变化的不定因素,但未能揭示出认识过程中相对与绝对间的辩证关系,很容易导向不可知论。文章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会贻笑大方。秋水伐纣是不义的,商朝灭亡后,以不食周粟表明自己的义,饿死在首阳山上。所以古人称他为义士。则:就。殆(di):危险。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将长久地被得大道的人耻笑。大方之家,得大道的人。课文以河伯见海神若为喻,从而得出人总是局限在自己的领域内,永远无法感知外界的美好。课文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把河伯的神态、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在浅显的寓言故事中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本课为2课时。1.积累文中常见文言词语及句式,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2.参照课下注释感知全文大意。3.简单了解庄子的基本思想,理解本文的寓意。4.形成认知:人要有自知之明,要虚怀若谷,不能坐井观天。要不断开阔眼界,不断学习。【重点】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文意,熟读成诵。【难点】理解本文寓意。第课时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理解文意,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背诵课文。3.理解本文的寓意。【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领悟背诵。【难点】理解本文的寓意。导入新课速读感知诵读翻译整体把握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导入一:故事型设计意图讲述故事,激发学习的兴趣。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庄周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庄子的一则寓言故事秋水。导入二:设疑型设计意图设置疑问,激起学生好奇心。对于庄子,闻一多先生曾这样评论:“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他的烙印。他的书成了经典,至于历代文人学者对他的崇拜,更不用提,别的圣哲,我们也崇拜,但哪像对他那样倾倒、醉心、发狂?”是什么使大名鼎鼎的闻一多先生对庄子崇拜到了发狂的地步?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庄子。导入三:名言型(多媒体显示)1.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他的烙印。(闻一多)2.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下发展的。(郭沫若)这两则名言中的“他”是谁呢?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庄子,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寓言故事秋水。一、速读课文,掌握基础设计意图文言文读准字音及断句,是翻译、理解课文的关键。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把握句子的节奏和重音,要读得流畅,读出语言气势和感情。2.指导重点生字、词的发音。灌河(gun)泾流(jng)渚崖(zh)殆(di)两涘(s)3.学生自由朗诵课文,注意句子的停顿。设计意图把握句子的节奏。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4.点读。点名让几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评价、指导。5.齐读。二、诵读课文,翻译全文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在课下注解中找准知识点。1.自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行标注重点词语。如:(1)实词:时、灌、涘、旋、闻、面目、端、轻等。(2)重点虚词:以、之、若、而等。(3)通假字:辩。(4)古今异义词:至于、河、面目、大方等。(5)成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2.译读。学生根据课下注释逐句翻译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大家共同讨论。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1.给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层意。设计意图理清课文的思路。明确全文可分两层。第一层(从“秋水时至”到“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第二层(从“顺流而东行”到“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2.归纳本文的主旨。明确文章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会贻笑大方。3.理解课文的寓意。明确一个人应该有自知之明,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能坐井观天。真正有学问的人总是虚怀若谷,觉得自己有许多不足。因为,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今天我们理解了课文内容并对重点词语进行了讲解,懂得了这篇文章的寓意。希望同学们能从故事中有所感悟。熟练背诵并默写全文。第课时1.理清课文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2.品味庄子的语言特色。3.理解文中运用的写作手法及作者的写作用意。【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写作手法。【难点】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品味语言特色。课前准备研读重点突破难点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设计意图检查上节课要求背诵的内容,引出新内容,利于知识的衔接,便于学习。点名让几个同学背诵课文内容,其他学生认真听,并且指出背诵的同学出现的错误。一、研读分析,突破重点1.文章为了彰显人物的个性,多处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找出来加以分析。明确(1)河伯两次所见情形的对比。第一次所见,是河伯在自己的领域之内的所见,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当他来到大海边,见到的却是“不见水端”的广阔。一个是“不辩牛马”,一个是“不见水端”,两者孰广孰阔,自不待言。(2)两次所见后的感受对比。第一次,河伯在见到自己的领地之后,“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一个“天下”,一个“尽”字,把河伯飘飘然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第二次,河伯见到大海后,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与不足,向海神发出了由衷的感叹: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感叹,为大海的广阔无垠感叹。前为骄傲自满,后为虚心认错,甘拜下风,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3)两次所见后的神态、动作对比。第一次,河伯的神态为“欣然自喜”,第二次则为“望洋向若而叹”,这一喜一叹鲜明地表现出了河伯两次所见后的不同神态。“喜”所表现的是河伯骄傲自满的神态,“叹”则表现的是河伯在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后的羞愧佩服的神态。所见后的动作也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一次所见后,河伯是“顺流而东行”,第二次见后,河伯是“旋其面目”,一顺一旋表现出了人物不同的心情。“顺”字反映出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时的春风得意之情,而“旋”字则表现出河伯改变了认识,掉转头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态度。(4)两种做法所产生的结果对比。河伯第一次自高自大,结果是“见笑于大方之家”,自高自大会使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做法,甚至引起他人耻笑、鄙视。而第二次体现的是河伯虚心认错的态度,知耻的精神风貌,这使河伯在认识上达到了一种升华,实现了从无知到有知的转化。2.本文中河伯是怎样的一个形象?明确河伯刚开始见到黄河直流的水波很大,就开始飘飘然了,认为天下盛美的东西全在自己这里。当见到大海后,他认识到自己的盲目自大,便很快掉转脸,抬头仰望着海神进行自我批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他这种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勇于进行自我批评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3.怎样理解河伯对海神的那番感叹?明确河伯“望洋兴叹”的一番话中,先是引用俗语“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然后说自己曾经不相信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批评自己的盲目自大;最后,河伯认为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得大道的人耻笑。河伯的“望洋兴叹”表明河伯认识到了自身的缺点,这点难能可贵。人难免犯错误,贵在能够改正。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想方设法去改正,不能夜郎自大,令人耻笑。4.这则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启发学生敞开思路,大胆表述看法】明确(1)人贵有自知之明。(2)谦受益,满招损。(3)自大由于无知。(4)知耻近乎勇。(5)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二、理解分析,突破难点。设计意图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1.学完课文,你受到什么启发?明确一个人应该有自知之明,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能坐井观天。真正有学问的人总是虚怀若谷,觉得自己有许多不足。因为,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寓言的客观思想意义在于人的认识既然是有限的,人们就不应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满,而应不断开阔眼界,不停地学习。2.通读全篇,感悟庄子文章的艺术特色。明确(1)本文善于设喻说理:通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将深奥的哲学道理蕴含在具体可感的故事中,使人易于理解并乐于接受。(2)本文多次运用对比手法,并于对比中揭示哲理:将黄河的“不辩牛马”与北海的“不见水端”对比,突出了北海的壮阔。将河伯的“欣然自喜”与“望洋向若而叹”对比,突出了河伯态度的转变。在对比中揭示了深刻的哲理。河伯能够从自我中走出去,并且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这是难能可贵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河伯一样正视自己,不断吸取别人的优点,肯定会有很大进步的。做本课同步练习题。一、参考答案1.河伯对自己的认识由“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到“望洋向若而叹”,认为野语说的就是他,并剖析了自己,无情地批评了自己,最终还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得大道的人耻笑。他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其一,他看到了北海的壮阔;其二,他善于将黄河与北海作比较,将自己与海神作比较,在比较中看到自己的不足;最后,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具有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2.课文以河伯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二、参考答案1.这时候,河神乐滋滋地高兴起来,认为天下盛美的东西全部都在自己身上。2.这时候,河伯方才转过脸来,对着海神若仰首慨叹。3.“听说的道理很多,就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4.我将长久地被得大道的人耻笑。三、背诵点拨可把本文分成两大层次,每个层次中再分成若干小层次来背诵,最后把这些小层次合在一起。在翻译课文的基础上,充分理解课文含义,最好是能梳理出课文故事,在此基础上再背诵就容易多了。链接一:关于庄子庄子一生洁身自爱,始终过着清贫的隐居生活。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道家思想,是惊世骇俗的哲学大家,也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奇葩。曾经“庄周梦蝶”,他分不清梦境和现实的差距。他与时人惠子有“安知鱼乐”的精彩辩论。相传,庄子妻子过世时,他鼓盆而歌。庄子的寓言有汪洋恣肆的想象,缜密精微的哲理,生动细腻,挥洒自如。如“邯郸学步”“鹏程万里”等。链接二:后人对庄子的评论鲁迅: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刘熙载:庄子寓真于诞,寓实于玄,于此见寓言之妙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庄子之文,可以是评之庄尤缥缈奇变,乃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也。郭沫若:庄子固然是中国有数的思想家,但也是中国有数的文艺家。他那思想的超脱和精微,文辞的清拔恣肆,实在是古今无两。他的书中有无数的寓言故事,那文学价值是超过他的哲学价值的。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诸葛渚崖劝谏望洋兴叹B.泾流直径水端欣然自喜C.崩溃弗信旋转遗笑大方D.分辨辨别争辩百川灌河2.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百川灌河灌:注入B.旋其面目旋:旋转,掉转C.望洋向若而叹望洋:看着大海D.大方之家方:道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轻伯夷之义。翻译:认为伯夷的道义轻。B.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翻译:我将永远被慷慨大方的人耻笑。C.少仲尼之闻。翻译:认为孔子的学识少。D.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翻译:以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在自己这里了。二、课内语段阅读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4.与“莫己若”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秋水时至B.何陋之有C.顺流而东行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B.少仲尼之闻C.而轻伯夷之义者D.泾流之大6.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文中有两处用了“于是焉”,都当“这时候”讲,其作用都是指代,起承上启下的作用。B.“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句中,一个“天下”,一个“尽”,把河伯自满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C.“不辩牛马”与“不见水端”是用对比手法突出大海的广阔。D.文中最能反映河伯认识的前后变化的语句是:前面是“欣然自喜”,后面是“望洋向若而叹”。7.翻译下列句子。(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三、课外类文阅读中渚,有螺蚌相遇岛间。蚌谓螺曰:“汝之形如鸾之秀,如云之孤,纵使卑朴,亦足仰德。”螺曰:“然。云何珠玑之宝,天不授我,反授汝耶?”蚌曰:“天授于内,不授于外。启予口,见余心。汝虽外美,其如内何?摩顶放踵,委曲而已。”螺乃大惭,掩面而入水。【注】中渚:水中一块小洲。鸾:传说中的凤凰一类的鸟。卑朴:卑下简陋。仰德:德行令人敬仰。云何:为什么。珠玑之宝:珍珠宝贝。摩顶放踵:从头到脚。委曲:这里用于形容螺的形状。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汝之形形:形体B.然。云何珠玑之宝然:然而C.摩顶放踵,委曲而已踵:脚后跟D.螺乃大惭,掩面而入水乃:于是9.最能准确概括短文主旨的一句是()A.学会包容别人的缺点。B.应该注重外表美。C.能认同别人的优点。D.心灵美比外表美更重要。10.当螺问及蚌,为什么珍珠这样的宝贝老天不授予自己而给予蚌时,蚌的回答中有两句十分关键的话,这两句话是:。11.有一个成语的意思是“肩并肩,脚碰脚”。其结构与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同,这个成语是:。【答案与解析】1.C(“遗笑大方”的“遗”应为“贻”)2.C(“望洋”的意思是“抬头仰望的样子”)3.B(应译为“我将长久地被明白大道理的人耻笑”)4.B(“莫己若”与“何陋之有”均为倒装句)5.D(A项中“美”是形容词作名词,指美好的事物。B项中的“少”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少”。C项中“轻”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轻”)6.A(文中的两处“于是焉”,虽然都当“这时候”讲,都是指代,但其作用却不同:第一个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个起转折的作用)7.(1)在这个时候,河伯很高兴,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聚集在自己这里。(2)我将长久地被得大道的人耻笑。8.B(“然”的意思是“是这样”)9.D(由螺、蚌的对话可以看出,螺的美体现在外表,而蚌的美体现在内心)10.天授于内,不授于外11.摩肩接踵译文:在水中的一块陆地上,一个田螺和一个河蚌相遇在小岛上。河蚌对田螺说:“你的身形像秀丽的凤凰,像孤傲的云彩,纵使你卑下简陋,也足以让人敬仰你的品德。”田螺说:“的确是这样。但是珠玑一样的宝贝,为什么老天不赏赐我,反而授予你呢?”河蚌说:“老天给予内心美好者,而不给予外表漂亮者。打开我的嘴,就能看到我的心。你虽然外形美丽,那内在又怎么样呢?从头到脚只是弯弯曲曲成一团罢了。”田螺十分惭愧,掩面钻入水里去了。第21课愚公移山1.易错字仞(rn)箕畚(bn)孀妻(shung)始龀(chn)穷匮(ku)惩山北之塞(chng s)荷担者(h)魁父(ku)智叟(su)亡以应(w)一厝朔东(cu)雍南(yng)冀州(j)出入之迂(y)叩石垦壤(ku)曾不能(cng)陇断(lng)2.通假字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返回)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一厝朔东(“厝”通“措”,放置)3.古今异义词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古义:苦于;今义:处罚,警戒)聚室而谋曰(古义:家人;今义:指房屋、家、家族)其妻献疑曰(古义:提出;今义:把实物或意见等恭敬庄严地送给集体或尊敬的人,表现给人看)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古义:竟,却;今义: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姓)投诸渤海之尾(古义:边上;今义:指尾巴,末端、末尾)指通豫南(古义:直;今义:手指)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古义:草;今义:毛发)北山愚公长息曰(古义:叹气;今义:休息)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古义:方圆;今义:指四个角都是九十度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六面体)何苦而不平(古义:担心什么;今义: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4.一词多义且而焉曾于亡险其方许之5.词类活用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作状语,用簸箕和土筐装土石)面山而居(名词活用作动词,面向着)吾与汝毕力平险(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惩山北之塞(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苦于)聚室而谋曰(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聚,相当于“把召集在一起”)6.文言句式(1)被动句帝感其诚(2)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谓语前置,即“汝之不惠甚矣”)何苦而不平(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何”充当“苦”的宾语)且焉置土石(宾语前置,疑问代词“焉”充当“置”的宾语)(3)判断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也”表判断)(4)省略句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省略主语“二山”)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省略主语“愚公”)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动词“厝”的后边省略介词“于”)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郑人,是道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列子一书,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可能是东晋人搜集编写而成。【创作背景】列子成书于战国前期。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人们在生活中会面临大自然的种种挑战,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愚公移山也正是在这种状况下完成的。本文是一篇具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通过叙述一个年近九十的老人立志移山,最后感动天地,山被移走的故事。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愚公移山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本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寓言中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寓意深刻。通过叙述愚公立志移山,两座大山终被移除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只要下定决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的道理。本课为1课时。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指导学生朗读全文,了解故事大意。3.分析愚公这一形象,领悟其思想意义。4.拓展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行多角度阅读。【重点】掌握文中难解字词,疏通文意,熟读课文。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难点】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导入速读掌握疏通积累整体把握突破难点延伸拓展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导入一:激趣型设计意图激发情绪,引起学习兴趣。【让学生欣赏歌曲愚公移山】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愚公移山】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故事,相信许多同学都知道这个故事,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呢?导入二:知识型设计意图了解文体,学习知识。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谏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的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寓”有“寄托”的意思,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寓言故事愚公移山。一、速读课文,掌握基础设计意图读准字音及断句,是翻译、理解课文的关键。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把握句子的节奏和重音,要读得流畅,读出语言的气势和感情。2.重点生字、词的发音。仞(rn)箕畚(bn)孀妻(shung)始龀(chn)穷匮(ku)惩山北之塞(chng s)荷担者(h)魁父(ku)智叟(su)亡以应(w)一厝朔东(cu)雍南(yng)冀州(j)出入之迂(y)叩石垦壤(ku)曾不能(cng)陇断(lng)3.学生参照注释自主理解课文大意。二、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句设计意图理清课文大意,培养信息的概括与提炼能力。1.自读。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标注重点词语。(1)教师归纳重点的难解实词:迂、谋、固、彻、已、损、杂、许、始龀等。(2)重点虚词:焉、以、之、而、其等。(3)通假字:反、惠、亡、厝。(4)古今异义词:阴、阳、曾、荷、毛、息、虽、已等。2.译读。学生根据课下注释逐句翻译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大家共同讨论。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设计意图理解主要内容。1.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第一段:交代故事的背景。第二段:写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人的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第三段:写愚公驳斥智叟的错误观点。第四段:写愚公的愿望得以实现。2.把握文章主旨。本文是一篇具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通过叙述一个年近九十的老人立志移山,最后感动天地,山被移走的故事,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也说明了要想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道理。四、深入探究,突破难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的解读,巩固文言知识,了解不同人物对移山的不同态度,把握愚公这个形象,领会寓言的教育意义。1.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人物?明确愚公、愚公之妻、愚公之子孙、遗男、智叟。2.愚公为什么要移山?山移走后对他家有什么益处?明确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益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3.有哪些人参加了移山劳动?明确愚公、子孙荷担者三夫、遗男等。4.移山的任务艰巨吗?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明确十分艰巨。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山的面积大,高度高,土石工程之艰巨。愚公“年且九十”,遗男“始龀”,“荷担者三夫”移山人员老的老,小的小,劳动力极弱,可见要完成的任务极其艰巨。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劳动工具落后,完成任务谈何容易。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一年才往返一次,路途遥远,劳动何其艰辛。5.在如此艰巨的移山任务面前,愚公的妻子、子孙、遗男、智叟他们分别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由此可见他们各自持有怎样的态度?明确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关心、担心。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轻蔑、嘲笑。(子孙)“杂然相许”;遗男“跳往助之”支持、参与。6.愚公认为山一定能移走的理由是什么?他是怎样驳斥智叟的?明确“汝心之固何苦而不平?”7.同样是面对移山这件事,为什么愚公和智叟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就应该给予肯定,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概括】明确愚公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他有克服困难的决心,有坚持不懈的毅力,有奉献自己造福后人的美好愿望,所以对移山充满信心;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畏惧困难,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从而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8.这样看来,愚公和智叟到底哪个人聪明,哪个人愚笨呢?明确愚公不“愚”,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这叫“大智若愚”;智叟不“智”,是一个鼠目寸光的人。9.作者为什么将这两个人的名字反过来使用呢?有何用意?明确作者把这两个人的名字反过来使用,不仅加重了对比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10.故事结尾,两座山还是靠神仙的相助才搬走的,有人说,愚公到底还是无能的人。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明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可见愚公移山的决心行动,使山神都害怕了;“帝感其诚”表明愚公的精神连天神都感动了。所以,故事以神话结尾,更加突出了愚公的精神惊天地,动鬼神,感人至深。同时,故事的结局也照应了故事的开端。11.课文题目是“愚公移山”,为什么文章一开头不落笔在愚公身上,而是先写太行、王屋二山?明确开头先交代了两座山的面积、高度和所处位置,实际上是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写了移山存在的困难,为下文写愚公做铺垫。五、延伸拓展,提高认识以现代人的价值观来看,你认为愚公的做法可取吗?为什么?如果你是愚公,能不能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学生可以自由发言,能够自圆其说即可】本文通过写愚公的坚持不懈,告诉人们,无论多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因此,我们每个同学在学习上都应该学习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熟练背诵课文,做对应课文的练习题。愚公移山列子原因过程结果一、参考答案1.围绕愚公移山有三种不同态度:家人支持;邻里拥护;“智叟”讥笑和责难。2.愚公为造福后代子孙决定移山;愚公坚信人定胜天;愚公不怕艰险;愚公不怕打击,身体力行,永不退缩。愚公不仅不愚,而且是大智大勇。3.智叟老于世故、鼠目寸光,却以智者自居,嘲讽真正的智者,可怜可笑,简直愚不可及。二、参考答案1.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龄将近九十了,面对着山居住。且:将。面:面对着。2.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难挖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况且挖下来的土石往哪里放呢?曾:还。如何:把怎么样。焉:哪里。3.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到换牙的年龄,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龀:换牙。跳:蹦蹦跳跳。4.你的思想真顽固,顽固到不可改变的地步,还比不上那寡妇和孤儿。固:固执,顽固。彻:通,这里指思想的改变。链接:毛泽东谈愚公移山毛泽东同志曾这样鼓励大家: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作“愚公移山”。说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华北,名叫北山愚公。他的家门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作太行山,一座叫作王屋山。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要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有个名叫智叟的老头子看了发笑,说是你们这样干未免太愚蠢了,你们父子数人要挖掉这样两座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愚公回答说:“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虽然很高,却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挖不平呢?”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这感动了上帝,他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作帝国主义,一座叫作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荷担(h)负荷(h)荷包(h)荷枪实弹(h)B.亡魂(wng)亡殁(wng)亡以应(w)亡羊补牢(wng)C.曾孙(zng)曾经(cng)曾不能损魁父之丘(zng)D.塞车(si)阻塞(s)边塞(s)塞责(s)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汝之不惠A.河阳之北B.跳往助之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D.告之于帝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河阳之北(2)投诸渤海之尾(3)曾不能毁山之一毛(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5)而山不加增(6)无陇断焉4.翻译下列语句。(1)何苦而不平?(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3)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文中点明移山原因的语句是:,。(2)对于愚公移山,人们的态度不一。一方面,支持者众,其家人“”“”,邻人之遗男也“”;另一方面,也有反对者,智叟就“”。二、课外类文阅读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未成(2)方磨铁杵(3)还卒业(4)媪自言姓武7.翻译下面的句子。(1)逢老媪方磨铁杵。(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8.由此文演变的俗语为: 。9.李白勤学苦练,终成诗仙。请你再举出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10.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答案与解析】1.B(A项中“负荷”的“荷”应读“h”;C项中的“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中的“曾”应读“cng”;D项中“边塞”中的“塞”应读“si”)2.C(例句中的“之”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与C项“我之死”中的“之”用法相同。A项中的“之”为助词,意为“的”;B项的“之”为代词,意为“他们”;D项中的“之”为代词,意为“这件事”)3.(1)黄河的北岸。(2)兼词,之于。(3)草木。(4)固执,顽固。(5)增加。(6)高大的山冈。4.(1)担心什么铲不平呢?(2)于是带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和土筐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去。(3)我和你们尽一切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挖平,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面,到达汉水的南岸。5.(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杂然相许献疑跳往助之笑而止之6.(1)完成。(2)正在。(3)完成。(4)说。7.(1)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2)李白被她的想法所触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8.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9.事例:匡衡凿壁偷光孙康映雪夜读(点拨:注意列举事例要典型)10.示例: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译文:磨针溪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想法触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1.易错字腠(cu)好治(ho)汤熨(tngwi)火齐(j)桓公(hun)有间(jin)骨髓(su)还走(xun)遂死(su)2.通假字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汤”通“烫”,用热水焐)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齐”通“剂”,药剂)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还”通“旋”,回转、掉转)3.古今异义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古义:跑;今义:行,走)居十日,扁鹊复见(古义:止,停;今义:居住,住所)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古义:达到;今义:比得上)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古义:询问;今义:请求,邀请)不治将益深(古义:更加;今义:好处)故使人问之(古义:特意;今义:原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4.一词多义之以益故将属居5.词类活用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名词活用作动词,用针刺)6.文言句式(1)判断句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也”表判断)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也”表判断)(2)省略句使人索扁鹊,(扁鹊)已逃秦矣(病)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3)倒装句臣是以无请也(“是以”即“以是”,介词宾语前置)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为人口吃,不善言辞,却勤著述。韩非子一书为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的文章而编成,是集先秦法家学说之大成的著作。书中许多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郑人买履自相矛盾等历来为人们喜爱和传诵。【创作背景】战国时代是群雄并立、战乱纷飞的年代,也是人才辈出、学术思想空前活跃的年代。诸子百家为了宣扬自己的主张,纷纷著书立说,聚众讲学。这样的时代要求当时作家的著作逻辑严谨,精心选材,说理透彻,令人信服。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扁鹊见蔡桓公不失为先秦散文中的佳作。本文通过写蔡桓公讳疾忌医,最终毙命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和帮助,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应该防微杜渐。扁鹊见蔡桓公本文通过叙述扁鹊和蔡桓公的故事,表达了病须及早医治、切勿讳疾忌医的中心思想。桓公因讳疾忌医致死的故事具有明显的劝喻色彩,它告诉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别人批评帮助。文中刻画人物是为了增强说理的生动性,扁鹊的善意规劝与桓公的讳疾忌医形成鲜明的对比,对比的目的在于揭示讳疾忌医的可悲、可鄙。很明显,运用对比所阐释的道理,更易被人理解和接受。本文不到二百字,叙述的故事堪称波澜起伏,这也是文章的一个显著特点。本课为1课时。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汇,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寓意。3.帮助学生认识讳疾忌医的严重危害,理解防微杜渐的重要意义。【重点】培养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和多角度解读文本的能力。【难点】多角度发掘寓言的寓意,进行个性化解读。导入诵读课文,掌握基础疏通积累整体把握深入探究延伸拓展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导入一:知识型设计意图传授知识,感知全文。韩非,是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史记说他“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他的主要著作韩非子是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的文章编成的,是集法家学说之大成的著作。虽是一部论文集,可其中却有许多生动的寓言故事,都是用来说明事理的。今天我们来学习韩非子中一则有名的寓言故事扁鹊见蔡桓公。导入二:设疑型设计意图设置疑问,激发兴趣,开启学习思维。同学们,你知道“讳疾忌医”这个成语吗?它出自扁鹊见蔡桓公这则寓言故事。那么,扁鹊和蔡桓公究竟是什么人?他们有什么关系?扁鹊见蔡桓公后发生了什么事情?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来学习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一、速读课文,掌握基础设计意图文言文读准字音及断句,是翻译、理解课文的关键。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把握句子的节奏和重音。2.重点生字、词的发音。腠(cu)好治(ho)汤熨(tngwi)火齐(j)桓公(hun)有间(jin)骨髓(su)还走(xun)遂死(su)3.学生自读、理解。二、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句设计意图理清课文大意,培养信息的概括与提炼能力。1.自读。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标注重点词语。(1)教师归纳重点的难解实词。有间、以为、益、应、属、请、索、望、是以等。(2)重点虚词:之、而。(3)通假字:还、汤、齐。(4)古今异义词:走、请、间、居、益、故、索。2.译读。学生根据课下注释逐句翻译课文。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设计意图理解主要内容,划分段落层次。1.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明确全文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从开头到“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写扁鹊四次拜见蔡桓公。第二层(从“桓侯故使人问之”到“臣是以无请也”):写扁鹊对桓公病情的分析。第三层(从“居五日”到文末):写桓侯最终病死。2.归纳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写蔡桓公讳疾忌医,最终毙命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和帮助,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应该防微杜渐。四、深入探究,突破难点1.扁鹊在第四次见到桓侯时,为什么“还走”?最后为什么逃到秦国去了?明确扁鹊“还走”的原因是因为桓侯的病已无药可治,“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他逃到秦国去,很明显,他是怕蔡桓公找他治病,为了避免惨遭迫害,他采取了果断的行动。“已逃秦矣”既表现了扁鹊对桓公病情诊断的准确,又写出了他机警精明,同时也看出蔡桓公为人残暴、蛮横。2.分析文章中两个人物的形象及全文运用的写作手法。明确扁鹊一见桓公,“立有间”突出扁鹊细心观察桓公,“君有疾在腠理”写他准确诊断桓公病情,“不治将恐深”是和缓的规劝语气。二见、三见桓公,扁鹊用“在肌肤”“在肠胃”指出桓公病情加重,“不治将益深”,语气肯定,规劝中含着警告。四见桓公,转身就跑,这“望桓侯而还走”的动作间接写出桓公病情严重的程度。“已逃秦矣”既表现扁鹊对桓公病情诊断的准确,又写出他的机警。全文突出表现了扁鹊耐心劝告和高明的医术。桓侯一句“寡人无疾”,固执、自负的形象跃然纸上,“不应”“不悦”冷冰冰地拒医生于千里之外。扁鹊三见桓公都没有分析病情、介绍疗法的机会,可见桓公讳疾忌医的严重程度。四见桓公,“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这个动作描写间接地写出了桓公病情严重,达到不可救药的程度。至此,桓侯仍未觉醒,只是对“还走”不解。最后,扁鹊“已逃秦矣”,桓侯“体痛”,临死才“索扁鹊”,已经无济于事了。全文对桓公讳疾忌医的特点写得很传神。对比是这篇文章的主要艺术特色,利用对比刻画人物,这是文章的重点。作者用简洁传神的语言刻画了扁鹊和蔡桓公这两个人物。把扁鹊的善意规劝与蔡桓公的讳疾忌医进行鲜明的对比,揭示讳疾忌医者的可悲可鄙。五、延伸拓展,提高认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足的一面,这是必然的。那么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呢?【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通过学习扁鹊见蔡桓公,我们知道了蔡桓公之所以落得不治而亡的结果,是他自己讳疾忌医造成的。我们有了缺点错误,不要害怕别人批评指出,只有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帮助,我们才会不断进步。课下同学们互相交流,做课后练习。一、参考答案1.(1)“寡人无疾”表现蔡桓公的固执、自信。(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表现对医生的猜忌、反感。(3)“又不悦”说明对医生冷淡、反感,拒之于千里之外。2.本文刻画人物是为了增强说理的生动性,扁鹊的善意规劝和桓公的讳疾忌医形成鲜明对比,对比的目的在于揭示讳疾忌医者的可悲、可鄙。它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和帮助。二、参考答案1.以为:即“以之为”,把当作,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之”指“好治不病”这种情况。2.望:本义是向远方看,这里可译为“望见”。还:回转,掉转。3.故:特地。4.索:寻找。链接:扁鹊的医术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