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青海湖 梦幻般的湖教案3语文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67507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青海湖 梦幻般的湖教案3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青海湖 梦幻般的湖教案3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青海湖 梦幻般的湖教案3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青海湖 梦幻般的湖教案3语文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课文下注词语。2 把握作者的情感线索和观察顺序。能力目标:学习作者虚中有实、虚实结合的创作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简析:重点:把握本文的观察顺序和情感线索。难点:学习作者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准备有关青海湖的幻灯片或图片。学生准备:搜集自己所向往的地方的资料,准备在课堂上讲述。教学方法:图片演示法,讨论法,问答法。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鼓励学生畅谈自己向往的地方,导入课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梦想和憧憬过的地方,你们心目中向往的地方是哪里呢?那个地方为什么令你神往?2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说说自己想去的地方。3 师:女作家冯君莉的梦想是去青海湖。青海湖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呢?(播放幻灯片或展示图片)青海湖,是,冯君莉的梦想实现了,她去了青海湖,感受了青海湖梦幻般的美景,并且用她的笔,同样为我们制造了一个梦幻般的美景,并且用她的笔,同样为我们制造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1 思考自己心中梦想和憧憬过的地方。2 描述那个地方,尽量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描述生动、有条理。3 倾听教师对青海湖的介绍,观看图片或幻灯片,进入新课学习。一、 解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师:本文题目的关键词是“梦幻”,行文紧紧围绕它展开,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题目。2 鼓励学生发表意见。3 小结:把握以下几点:第一,青海湖是作者梦想过的地方,所以用“梦幻”来命题,表达了作者的愿望;第二,青海湖确实有着梦幻般的美,用“梦幻”来形容,名副其实;第三,作者用丰富的修饰性语言为读者制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与所描写的对象和作者的意愿正好契合。1 大致浏览课文,翻看课本的插图,思考问题。2 发表意见。 生:游历青海湖曾是作者的梦想; 青海湖美如梦境。3 听教师分析,领会本文题目的意蕴。二、 分析课文,理清结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要学生朗读课文,理出作者的观光顺序2 抽学生回答。3 师:顺着这个顺序,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青海湖的美丽、富饶和可爱,请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 鼓励学生发言。5 总结1 朗诵课文,列出作者的观光顺序。2 生:到达青海湖观草滩赏湖水看乌云望晴空遥望山峦远观鸟岛离开青海湖。3 细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景物描写和体现作者情感线索的语句。4 踊跃发言。5 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感情。三、 字词训练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准确认读以下字词,掌握它们的意思,并用它们组成一段话,看看谁组得既通顺,又符合情理。2 仿照下面的词语再组一些类似的词,并体会这些词的表达效果。1 认读所给词语,并用其连成一段话。2 组词。体会其表达效果:这些词用在句子中既体现了行文风格的活泼,又增加了文章的色彩感。第二课时一、 朗诵课文,分析作者在文中运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师:这篇课文自始自终都有一个明确的观察顺序,如到达青海湖,观草滩,赏湖水,看乌云,望晴空,远观山峦,遥望鸟岛,离开青海湖。有首有尾,有章有法。这是一种什么表达方式?2 师:围绕着作者的观察顺序,文中又有一条明确的情感线索,由惊奇到陶醉,从肯定到矛盾。具体的体现是分布在文中的大量的感叹句和反问句,请在文中找出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3 师:作者利用了多种表达手法来描写青海湖的美丽、富饶和可爱,一是词汇的丰富;二是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三是对景物进行色彩描绘。请在文中找出相应部分,体会其作用。 点拔:课文中有许多与色彩相关的词语,作者运用这样词汇来描写青海湖的美丽景色,将自然的美十分感性,十分生动地转换为画面般的意境之美,这也是此文在景物描写上的特点和成功之处。4 师:在这篇游记中,作者还运用了“说明”这种表达方式,请在文中找出相应部分并加以分析。 点拔:在游记中插入这样的说明性文字增强了自然之美的可信度,事实证明,这种在游记中大胆采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尝试是成功的。1 思考回答:记叙2 在文中找出相应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一幅多美的画卷”啊! “是啊!我不曾领略过如此醉人的美,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那梦境的继续?”3 阅读课文,划语句,分析其作用。4 找出“说明”表达方式的语句。二、 课堂讨论:文章整体的梦幻氛围及作者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师:梦幻是神奇、美丽的,但也是虚幻的。青海湖拥有醉人的美,它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实实在在的美却又美得有如同梦境般奇妙。本文紧紧围绕“梦幻”二字展开,从文章的题目到内容,“梦幻”般的美,“梦幻”般的感觉总是和青海湖诱人的魅力紧紧结合在一起。作者正是用这样一种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用优美的笔触带领大家去领略青海湖的美好,享受一场梦幻之旅。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看看作者是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围绕着“文章整体的梦幻氛围及作者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分组讨论,轮流发言。三、完成课后习题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课后习题三,让学生谈谈怎样才能既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 谈论分析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