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66514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选择题1.昆虫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下列有关昆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昆虫体表覆盖着外骨骼,属于甲壳动物 B.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躯干四部分 C.昆虫的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发育 D.昆虫一般有两对翅,适于飞行2.下列动物中,不属于软件动物的是() A.河蚌 B.蟾蜍 C.扇贝 D.蜗牛3.软体动物具有() A.外骨骼 B.外套膜 C.鳞片 D.体节4.动物界中包含动物种类最多的类群是() A.软体动物 B.哺乳动物 C.节肢动物 D.鱼类5.下列关于动物类群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腔肠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体表有刺细胞 B.扁形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C.线形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D.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外骨骼6.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A.气门 B.气管 C.肺 D.鳃7.蝗虫外骨骼的作用是() A.支撑沉重身体 B.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C.有利于飞行生活 D.防止天敌的捕杀8.下列哪一特征的动物,一定是节肢动物() A.身体分节的动物 B.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动物 C.有翅能飞的动物 D.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分节且能分部的动物 填空题9.节肢动物的特点是:体表有坚韧的 _ ,足和触角分节10.蚊子属于昆虫,昆虫身体由头、 _ 、 _ 三部分构成11.夏季夜晚,常可看见蝉脱壳过程脱去的壳是 _ ,该行为是因为壳会 _ 蝉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种变态发育过程称为 _ 12.蛐蛐,属于昆虫纲蛐蛐的体表具有 _ 除能够防止体内水分散失外,还具有 _ 的作用13.蝗虫适应陆地生活,体表的 _ 能防止体内的水分散失 实验题14.学习了蝗虫的呼吸后,同学们对蝗虫的呼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出现了意见分歧,有些同学认为其气体出入的门户-气门在头部,有些同学则认为在胸腹部最终决定通过探究实验来解决这一难题,请你帮助他们共同完成探究 实验材料用具:试管、蝗虫、清水 (1)提出问题: _ (2)作出假设: _ (3)实验步骤: 取两支试管,编号为甲、乙,并放入 _ 的清水 把两只大小相同的活蝗虫放入甲、乙试管中,甲中蝗虫的 _ 浸入水中, 露出 _ 部;乙中蝗虫的 _ 浸入水中,露出头部 一段时间后,观察两只蝗虫的存活情况 (4)结果预测: _ (5)实验结论: _ 识图作答题 15. 下图为蝗虫形态结构图,请据图回答:(1)蝗虫的感觉器官主要位于头部,其中 1 触角有和的功能。(2)蝗虫的运动器官位于身体的腹部,有和。(3)蝗虫通过进行呼吸, 6 是的开口。答案和解析【答案】 1.D2.B3.B4.C5.D6.B7.B8.D9.外骨骼 10.胸;腹 11.外骨骼;限制昆虫身体的生长;不完全变态 12.外骨骼;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 13.外骨骼 14.蝗虫的呼吸器官在哪里;蝗虫的呼吸器官在胸腹部;等量;头部;胸腹;胸腹;甲中的蝗虫仍然活着,乙中的蝗虫死亡;蝗虫的呼吸器官在胸腹部 15. (1)触觉 嗅觉 (2)足 翅 (3)气管 气门 气管 【解析】 1. 解:A、昆虫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外有外骨骼,可以保护、支撑身体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还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A错误 B、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昆虫一般生有两对翅膀三对足,为昆虫的运动器官,位于胸部,B错误 C、昆虫的发育是变态发育,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如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C错误 D、昆虫背部无脊柱为无脊椎动物,一般有两对翅会飞,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D正确 故选:D 昆虫的主要特征,即: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外有外骨骼等 关键知道昆虫类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 解:ACD、河蚌、扇贝、蜗牛等动物的身体柔软,具有外套膜,扇贝、河蚌的体表还具有贝壳,属于软体动物; B、蟾蜍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属于两栖动物 故选:B 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常见的软体动物有生活在淡水中的河蚌,生活在陆地环境中的蜗牛,生活在海洋环境中的乌贼、鲍鱼、扇贝、牡蛎等 此题考查了常见的软体动物 3. 解:A、软体动物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没有外骨骼,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知,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都包着外套膜,故B符合题意; C、软体动物的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没有鳞片,故C不符合题意; D、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不分节,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据此解答 只要熟练掌握了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常见的软体动物,即可解答本题 4. 解: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所以动物界中包含动物种类最多的类群是节肢动物 故选:C 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中的昆虫 5. 解: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A错误 B、扁形动物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B错误 C、线形动物的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C错误 D、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足、触角)都分节,D正确 故选:D (1)腔肠动物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 (3)线形动物门: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4)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如蝗虫、蜈蚣、螃蟹等 明确各无脊椎动物的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 解:在蝗虫胸腹部的左右两侧有一些小孔是气门,为气体进出蝗虫体内的门户,而在蝗虫体内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气管,所以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 故选:B 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适于在陆地生活 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而不是气门,更不要写成器官 7. 解:蝗虫为陆生动物,由于陆地环境气候干燥,所以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体内柔软器官的作用以及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的作用,适于陆地生活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蝗虫为陆生动物,具有适于陆生的特点,如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体内柔软器官的作用以及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的作用,据此答题 理解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8. 解:A、从环节动物开始动物身体都分节,因此身体分节的动物不一定是环节动物,如蚯蚓,错误; B、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适应干燥的陆生环境,因此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动物不一定是节肢动物,错误; C、鸟类、昆虫都有翅能飞,因此有翅能飞的动物不一定是节肢动物,错误; D、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分节且能分部的动物一定是节肢动物如蝗虫,正确 故选:D 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节肢动物的特征以及常见动物 9. 解: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 故答案为:外骨骼 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多的一类,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包括甲壳类(如虾、蟹)、多足类(如蜈蚣)等 掌握节肢动物的特征,即: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 10. 解: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一个口器,触角具有触觉和嗅觉的作用,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支持和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的作用胸部一般有3对足、2对翅 故答案为:胸; 腹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有三对足,有外骨骼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昆虫的主要特征 11. 解:(1)昆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金蝉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因此“金蝉脱壳”的壳是外骨骼,该行为是因为壳会限制昆虫蝉身体的生长 (2)蝉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个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而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 故选:外骨骼;限制昆虫身体的生长;不完全变态 (1)陆生动物一般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如鳞片、外骨骼等,以便适应陆地环境 (2)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等发育成度不同如蜻蜓、蟑螂、螳螂、蝼蛄、蟋蟀、蝗虫等 昆虫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长大因此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理解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的发育特点 12. 解:蛐蛐,属于昆虫纲蛐蛐的体表具有外骨骼除能够防止体内水分散失外,还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的作用 故答案为:外骨骼;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有三对足,有外骨骼;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蝗虫身体的长大而长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昆虫的特征和外骨骼的作用 13. 解:蝗虫属于昆虫,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撑体内柔软器官的作用,也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以适应陆地气候相对干燥的环境,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 故答案为:外骨骼 陆生动物一般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如鳞片、外骨骼等,以便适应陆地环境,据此答题 掌握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14. 解:(1)提出问题:蝗虫的呼吸器官在哪里? (2)作出假设:蝗虫的呼吸器官在胸腹部 (3)实验步骤: 取两支试管,编号为甲、乙,并放入等量的清水 把两只 大小相同活蝗虫甲、乙试管中,甲中蝗虫的 头部浸人水中,露出 胸腹部;乙中的蝗虫的 胸腹部浸人水中,露出 头部 一段时间后,观察两只蝗虫的存活情况 (4)结果预测:甲中的蝗虫仍然活着,乙中的蝗虫死亡 (5)实验结论:蝗虫的呼吸器官在胸腹部 故答案为:(1)蝗虫的呼吸器官在哪里? (2)蝗虫的呼吸器官在胸腹部 (3)等量 头部;胸腹;胸腹; (4)甲中的蝗虫仍然活着,乙中的蝗虫死亡 (5)蝗虫的呼吸器官在胸腹部;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 15.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蝗虫的结构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蝗虫各结构的功能。 【解答】 图示中:1触角,2单眼,3复眼,4前足,5中足,6气门,7前翅,8后翅,9后足。 (1)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一个口器。其中,1触角具有触觉和嗅觉的作用。 (2)蝗虫的运动器官位于身体的胸部。胸部分前、中、后胸分别生有前、中、后足各一对;另外还有两对翅。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牵引运动器官完成跳跃、飞行等多种运动,有利于觅食和避敌。 (3)在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有排列比较整齐的小孔为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体内的门户,和蝗虫体内的气管相通,在气管处进行气体交换。可见,蝗虫通过气管进行呼吸,6气门是气管的开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