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15 诗人谈诗教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67052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15 诗人谈诗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15 诗人谈诗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15 诗人谈诗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15 诗人谈诗教案 苏教版 教学设想:学习本单元,要能从对散文、小说、诗歌三种文体的评论中感悟到阅读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要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如何正确地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评价,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见解;能从自我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评价完成习作;与同学有条理、有见解的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交流、抒发感受。学习诗人谈诗重在感悟赏析诗歌的方法途径,而乡愁则是理论的具体实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理解诗文蕴涵的内涵及意境。2掌握鉴赏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能选择角度评论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3. 学习诗歌中将抽象的情感寄托在具体意象上的写法,体会其意蕴。过程与方法:1、通过欣赏和朗读,能把握好节奏和重音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通过反复诵读、想象描绘体会诗歌蕴涵的意境。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体悟诗歌意境的基础上分析诗人丰富而细腻敏感的内心世界。教学重点:选择角度评论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鉴赏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教学方法:诵读法 想象补白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 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古往今来,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在同学们的记忆积累中,你最喜欢的一首诗是什么?能背诵出来并简要地谈一下理由吗?同学们所谈的这些,都是我们赏析诗歌的角度。当然,我们还可以从自己的阅读感受出发,从更多角度深入赏析诗歌。今天,我们就先共同赏析一首现代诗歌现代作家鲁藜的一个深夜的记忆。二、组织自主阅读一个深夜的记忆 可通过以下途径组织对一个深夜的记忆的讨论,从作者抒发的情感讨论交流 1朗读释义(1)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边朗读边尝试分析诗句的含义,把行与行、节与节之间跳跃的空隙填补起来。2生动描绘(1)请一位同学在理解诗歌含义的基础上朗读诗歌。(2)请同学们用生动的语言,把诗歌中描绘的形象、图景表述出来。(温馨指津:从刚才的描述中我们发现,同学们用的语言很生动,也竭力将诗中的形象、图景描绘出来了。不过,从大家刚才的评价中我们也发现,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描述虽生动,但似乎少了灵性,难以引起听众的共鸣。那么,原因何在呢?我想,这或许与同学们没有考虑到诗歌的意境有关。)一首好诗问世,往往会不胫而走,万口争传,洛阳纸贵。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奥秘历来为人所乐道。而诗的艺术真谛往往在可谈与不可谈之间,有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妙处。那么,妙处是什么呢?这就应探索诗歌背后的艺术色彩。如何去探索诗歌背后的艺术色彩呢?这就得从诗歌语言上如手,从诗歌语言中找寻意象,去体会它给读者带来的某种境界或意境,从而在一种或几种意境的基础上形成心灵的空灵世界。3引进概念(1)意象:所谓意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 (2)意境: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是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4再造想象(1)请同学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意象是入诗的必经之门,意境是诗的灵魂。请同学们穿过必经之门去把握灵魂,再次发挥想象,将诗歌描绘成一幅统一而重放异彩的画面。三、组织学习宁静而深沉的意境(一)、赏析写法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2这篇评论虽然篇幅短小,但却堪称精华。请同学们探讨一下:它在写法上有何特色? (参考答案:(1)篇幅短小,结构严谨;(2)见解独到、新颖;)3你能结合课文内容对写法上的特点进行分析吗?(1)篇幅短小、结构严谨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诗歌评论。文章的开头,作者就表达出自己对一个深夜的记忆这首诗的“偏爱”,表现了自己独特的眼光、独特的感受,以及独特的理解;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对这首诗的总体评价,简练而准确地概括出这首诗的特点,同时也表明了作者的见解“宁静而深沉的意境”;文章的中间几段,都对诗歌的意境进行了阐发,探索了诗文内在的情感世界,同时又进行了合理的想像和分析,为最后得出结论打下坚实的基础。(2)见解独到、新颖(思维提示:如果仅仅是复述一番诗的意境,他的评论就等于把诗改写成散文,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而曾卓进入了诗的意境,并进一步丰富了诗的意境,这是难能可贵的。) 首先,他指出“划破夜的流星,被风吹响的月亮的弓弦,既反衬了夜的沉静,又使夜有了动态感”,这里对“夜的沉静”和“动态感”的评说,就是他的独到见解。流星和风声,一有形无声,一有声无形,但是曾卓用自己的联想丰富了诗的意境,使动者成了反衬夜的沉静的参照物,而夜则因它们的存在而变得有动态感。其次,在曾卓笔下,“夜在沉静中行进,黎明即将到来”,这是原诗在字面上没有出现的意蕴,是曾卓对它的发挥。这个发挥可以说恰到好处,使诗的主题意蕴进一步深化了。最后,他特别指出了诗中“感觉到”这个词的双重含义。一方面指诗人生理上的感觉,即对黎明到来的“光感”;另一方面则是暗示诗人是“对于时代最敏感的人”。而这个诗人“不仅是指他自己。”这就把诗人个人的感受同时代的脉搏跳动,同广大人民的殷切期待融合在一起了。(温馨指津:写文章就要写出自己独特的东西,这样才有生命力。如果人云亦云,恐怕就不会有什么价值。)(三)取长补短1将自己整理的关于读一个深夜的记忆的感受或困惑与同桌交流,记录要点。2将自己的想法与曾卓的感悟进行比较,找出自己不够深入、不够准确的地方,加以纠正。3结合曾卓的评论以及自己的阅读经验,谈一谈鉴赏现代诗歌要从哪些方面入手。(1)诗歌的语言诗歌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情感的传达,都要借助语言。诗歌语言富有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所以,鉴赏诗歌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来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2)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我们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加以想象,构成整体形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并非实指,而是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就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来挖掘形象的内涵。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3)诗歌的情感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可以从诗歌的形象、意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一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理解这类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准确把握形象的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感情的理解,要避免形象把握上的实指性。理解诗歌的感情还要顾及诗歌的体裁、风格、流派等因素。(4)诗歌的艺术特色艺术特色主要指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在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四、运用所学赏析乡愁(一)朗读诗歌1让学生在欣赏后回答诗歌的感情基调和语速。2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体会节奏和重读音。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并以第一小节为例,划分节奏并标出重读音。学生回答并解释理由,整合信息。节奏:按音节或意义单位来划分;重音:能突出对象的特点,能体现中心、突出主题,是段中的关键、句意的重点或情感强烈的地方。3让学生再读诗歌,请学生范读,并作评价。4让学生齐读诗歌。(二)我当评论家我们学习诗歌,不光要会读,更要会评。请同学们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主题、诗歌的结构、诗歌的用词、修辞手法和想像联想等方面任选其一来评论。参考:1诗歌化抽象感情为具体形象,感染力强。乡愁本是一种难以表现的情绪,诗人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四个意象,借助它们把乡愁表现得深刻感人。这四个意象运用得典型而贴切,联想丰富而合理。如“邮票”让人联想到寄信、写信,联想到母亲在家对儿子的惦念,母亲捧读儿子来信的情景,总之联想到母子天各一方彼此的思念。2诗句简练,用语明白但意味深长。如“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中“浅浅”一词的运用:“浅浅”意味着台湾与大陆山水相连,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浅浅”意味着隔着的海峡再深也隔不断台湾同胞对祖国的思念;“浅浅”意味着造成台湾同胞和大陆同胞之间联系不上的不是这海峡,而是其他的原因;“浅浅的海峡”表达了台湾同胞对祖国的深深思念。3形式整齐,节奏感强,结构精巧。四个诗节句式完全一致,形成了诗歌的形式美和节奏美。而从内在情感的角度看,四个诗节之间又有着时间的推进和情感的加深的变化,即四个意象按照时间顺序来写,概括了一代华夏儿女的经历,并使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相联系,思想爱国之情逐步升华,颇具牵动读者心弦的艺术魅力;写过去的三种乡愁衬托了“现在”的乡愁,使“现在”的乡愁(思乡爱国之情)更为突出。)五、自主小结六、反馈练习:运用所学试赏析乡愁四韵附:乡愁四韵歌词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掌海棠红啊海棠红那酒一样的长江水 那血一样的海棠红那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那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掌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那信一样的雪花白 那母亲一样的腊梅香那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 那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七、布置作业1背诵乡愁2.预习下一课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