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3 核舟记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64937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3 核舟记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3 核舟记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3 核舟记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基本目标: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2.理清文章的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3.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提升目标: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教学难点: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课时安排: 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语设计设计(一)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在宁波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成为文物界、收藏界的一大新闻。据专家鉴定,这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这一则新闻出现在1995年10月27日文汇报上)今天,我们有幸一睹尊容,一同走进魏学洢()的核舟记开开眼界。(板书文题)设计(二)同学们,我国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能工巧匠的故事,谁来讲给我们听听呢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生动再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核舟记。(板书文题、作者)一、默一默给以下字的注音:罔(wn) 膝(x) 褶(zh) 髻(j) 倚(y) 戌(x) 篆(zhun) 八分有(yu) 奇(j)二、读一读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设计目的:完成基本目标1。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虞山/王毅/叔远甫/刻2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第1、2段。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学生互动共同研究解决阅读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各组,随时答疑释疑。三、想一想第2段文字中描写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览的地点以及周围景物、环境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设计目的:完成基本目标3。答案: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四、练一练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1.这段文字具体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等情况。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这段文字介绍的内容。(不超过12个字)_ _ _2.这段文字的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A.列数字B.打比方 C.作比较D.分类别3.第2至3句的说明顺序是_ _。设计目的:完成基本目标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