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新版粤教沪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64571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新版粤教沪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新版粤教沪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新版粤教沪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新版粤教沪版一.单选题(共12题;共36分)1.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2.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A.堵塞感受噪声器官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3.吉他是一种弦乐器,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主要改变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4.调节电视的音量旋钮是在调节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5.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压在桌面边缘,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轻轻拨动钢尺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接着将伸出的尺长保持不变,用力拨动钢尺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下列正确的是( ) A.轻轻拨动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频率低,音调高B.用力拨动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频率低,音调低C.轻轻拨动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振幅大,响度小D.用力拨动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振幅大,响度大6.星光中学有一个l50m70m大小的操场,广播室在操场两端架起两个音箱S1和S2(如图),吴老师绕场一周试听了一番,在甲、乙、丙、丁四处(它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处是()A.乙和丁B.甲和乙C.丙和丁D.甲和丙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说悄悄话时,声带一般是不振动的B.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C.根据说话的音调不同,可区别同学说话的声音D.超声波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8.用同样的力弹钢琴的C调音符4和手风琴的C调音符4,声音不同的是() A.声速B.音调C.响度D.音色9.下列实验与实例中,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A.用手机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手机显示手机号,却听不到手机呼叫B.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雷声C.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的跳动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不能直接交谈10.清晨,小鸟清脆的叫声让我们心情舒畅关于小鸟的叫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鸟的叫声是由它的发声器官振动产生的B.小鸟的叫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口技演员主要模仿的是小鸟叫声的响度D.推开窗户后听到小鸟的叫声变大,是因为音调变高了11.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C.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D.声波不能在玻璃中传播12.晚上,你家门外有人叫门,虽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你仍能判断出他是否是熟人,这是因为() A.每个人声音的音调不同B.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C.每个人声音的大小不同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二.填空题(共8题;共19分)13.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3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是_km 14.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主要是依据声音的_来辨别主人;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传来的。 15.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过程是:发声体的_产生声音,声音在_中传播,到人耳中引起_的振动,这种振动通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将信号传给大脑,从而产生听觉 16.xx年罗浮大道的水泥路面改成有许多空隙的“海绵”沥青路面,这样可以在_处减弱噪声,但是沥青路面在烈日下会变软,这是沥青吸热发生_(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缘故,在这个过程中沥青的温度是升高的,说明沥青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17.下表中列出了声音在几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v/(m/s)空气(0)331海水(25)1531空气(15)340冰3230空气(25)346铜(棒)3750软木500大理石3810煤油1324铝(棒)5000水(常温)1500铁(棒)5200分析上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_ 18.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_产生的,是通过_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处减弱噪声 19.童话故事中的狼为了想吃掉小兔子,学着兔妈妈的声音说:“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小兔子却回答说:“不开,不开!”小兔子知道这不是它妈妈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狼_和兔妈的_和不同. 20.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响度相同的是_ 三.解答题(共2题;共18分)21.夜间,同学们已经进入梦乡,可宿舍附近的舞厅又响起一阵阵乐曲声,几个同学被吵醒后,一个起身关上窗户,一个用被子蒙住了头,另一个起身到舞厅交涉,要求将音量放小,这三位同学各采取了什么方法减弱噪声? 22.我们拿百元钞票买东西,当商贩没有验钞机时,通常总是折动几下或者拿着钞票甩动几下,以此来辨别钞票的真伪,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四.实验探究题(共10分)23.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的结论:_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证明桌子在振动,他的改进方法是:_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完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如何传播出去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把正在响着的闹钟放入密封的玻璃罩内,逐渐向外抽气,发现铃声越来越小,通过这一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 五.综合题(共2题;共17分)24.初二(6)班某同学在调查教室内的噪声情况时记录如下:时间:2013年10月10日12:00,地点:初二(6)教室小红等几位同学在收看江苏文艺频道播放的音乐欣赏小黄在看课外书籍小马在讲台前拍球还有几位同学围坐在一起大声争论着问题 (1)根据该同学的记录,对于小黄而言,噪声有_.(填序号)对于小红而言噪声有_.(填序号) (2)以该同学的记录为背景,请你对控制教室内噪声提出建议或方案_(不少于二条) 25.请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回答问题:科学家将每秒振动的次数称为声音的频率,它的单位是(Hz)我们人类耳朵能够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Hzxx0Hz因此,我们把频率高于xx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超声波的方向性好,穿透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于人的听觉上限而得名通常用于医学诊断和超声波频率为1兆赫兹30兆赫兹理论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条件下,一个物体振动的能量与振动频率成正比,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振动的频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在中国北方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水罐中的水被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小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湿度这就是超声波加湿器的原理如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很难利用血流使药物到达患病的部位,利用加湿器的原理,把药液雾化,让病人吸入,能够提高疗效利用超声波巨大的能量还可以使人体内的结石做剧烈的受迫振动二破碎,从而减缓病痛,达到治愈的目的超声波在医学方面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对药品进行杀菌消毒 (1)“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于人的听觉上限而得名”指的是频率高于_Hz (2)超声波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应用请根据本文列举一个超声波在医学上应用的实例_ 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1.【答案】D 【考点】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解: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2.【答案】B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分析解答】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汽车在路面上行驶时,汽车的发动机照样会产生噪声,所以排除了C选择项 要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应该在人的耳朵附近想办法:如戴耳罩等故A错误;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不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回声,是在噪声的 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选B 3.【答案】A 【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用力大的时候弦振动的振幅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用力小的时候弦振动的振幅小,发出声音的响度小;因此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故选A【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4.【答案】B 【考点】响度 【解析】【解答】调节电视的音量旋钮,能够改变声音的响度大小,音量大则响度大,音量小则响度小;调节音量旋钮不能改变声音的音调、音色和频率;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5.【答案】D 【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C、轻轻拨动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振幅小,响度小,故AC错误;BD、用力拨动钢尺时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振幅大,声音响度大,故B错误,D正确;故选D【分析】改变音调要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质量和体积也就是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响度跟振幅有关,改变力大小能改变钢尺的振动幅度 6.【答案】D 【考点】回声,响度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见,乙和丁距离两个声源一样远,声音同时到达,不会产生干扰,会听起来比较洪亮;而甲和丙两处则不同,距离两个声源的远近明显不同,两个声源传来的声音相互干扰,导致听不清楚故选D【分析】人和两个声源之间的距离相同时,两个声源发出的同一内容的声音到达人耳时间相同,听起来具有立体感;同一内容的声音如果不同时到达人耳,就会相互干扰,含混不清 7.【答案】D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速,音色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说话时,是声带的振动;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声音,它们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人们是根据说话的音色来辨别不同人的。A、人说悄悄话时,声带一般是不振动的不合题意;B、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不合题意;C、根据说话的音调不同,可区别同学说话的声音不合题意;D、超声波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8.【答案】D 【考点】音色 【解析】【解答】解:用同样的力弹钢琴的C调音符4和手风琴的C调音符4;同样的力说明声音的响度相同,同是C调音符4,说明音调也相同;但钢琴声和手风琴声在音色上有很大的区别;即音色不同;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9.【答案】B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A、用电话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手机显示信号,却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该实例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故符合题意。C、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球,敲鼓时看到泡沫球不停地跳动说明物体振动而发声。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话交谈,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在做此类题时,要注意考查的内容是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是光速比声速大,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 10.【答案】A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 【解析】【解答】解:A、小鸟的发声器官振动会发出声音,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口技演员主要模仿的是小鸟叫声的音色,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推开窗户后听到小鸟的叫声变大,是因为响度变大了,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解决此题要掌握: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11.【答案】C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解答】解: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这样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当把空气全部抽空后听不到声音,说明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故选C【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需要介质进行传播,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2.【答案】B 【考点】音色 【解析】【分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强弱,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解答】家门外有人叫门,虽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仍能判断出他是否是熟人,是因为每个人的音色不同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色的相关知识,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二.填空题13.【答案】2.25 【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 t= 12 3s=1.5s,由v= st 可得,该处海水的深度:h=vt=1500m/s1.5s=2250m=2.25km故答案为:2.25【分析】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又知道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水的深度 14.【答案】音色;空气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解答】(1)因为每个人的发声音色不同,而声纹锁是依据音色来进行判断的,只能按照设定的音色打开;(2)通常,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是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播来的.故答案为:音色;空气.【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不同物体发声时,声音的特色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 15.【答案】振动;空气;鼓膜 【考点】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 【解析】【解答】解: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声音经过空气传播到人耳,声音会引起鼓膜的振动,然后经过听觉系统传给大脑,产生听觉故答案为:振动;空气;鼓膜【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介质传播,人耳听到声音是经过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最后传到大脑才听到声音 16.【答案】传播过程;熔化;非晶体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水泥路面改成有许多空隙的“海绵”沥青路面,由于“海绵”沥青路面可以吸收噪声,这是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烈日下,沥青路面吸热后逐渐变软,这是沥青在熔化;在此过程中,它的温度不断升高,没有一定的熔点,所以沥青是非晶体故答案为:传播过程;熔化;非晶体【分析】(1)路面铺上这种沥青,就犹如贴了一层“海绵”,路面行车产生的噪声将一部分被它吸走,这样的做法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2)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可以看熔化过程中温度是否变化;变化,则为非晶体,不变,则为晶体 17.【答案】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慢;多数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快;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温度影响 【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观察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慢;多数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快;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温度影响【分析】(1)比较表中声音在气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得结论;(2)比较表中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得结论;(3)比较表中声音在空气中温度不同时的传播速度得结论 18.【答案】振动;空气;声源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噪声及来源 【解析】【解答】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振动产生的,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振动;空气;声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液体、固体都可以传声;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 19.【答案】音调;音色 【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通过音色能辨别物体,狼和兔妈妈的声带的长度和厚度不不同,音调也不相同,小兔子是根据狼和兔妈妈的音调和音色不同来加以区分的.故答案为:音调;音色.【分析】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响度的大小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但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音色是声音的特色,根据不同的音色,即使在同一音高和同一声音强度的情况下,也能区分出是不同乐器或人发出的.同样的响度和音调上不同的音色就好比同样饱和度和色相配上不同的明度的感觉一样. 20.【答案】甲和乙;甲和丙 【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故答案为:甲和乙;甲和丙 三.解答题21.【答案】解:关窗户的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用被子蒙住头的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到舞厅交涉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分别是:人耳处,声源处,传播过程中 22.【答案】解:折动或者拿着钞票甩动几下,是为了听一听纸币折动时发出的声音,因为真币和假币的纸质不同,折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商贩可以从音色来判断是真币还是假币 【考点】音色 【解析】【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音色与物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四.实验探究题23.【答案】(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3)声音的传播需要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解答】解:(1)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当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会激起水花,也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当敲击桌子时,桌子会振动发出声音,但直接观察不到,我们可以往桌面上放一些碎纸片,这样会观察到纸片跳动,从而证明发声的桌面在振动;(3)瓶内空气越来越少,声音就越来越小,是声音传播的物质(空气)逐渐减少造成的,由此得出结论为:声音的传播需要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故答案为:(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3)声音的传播需要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分析】(1)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对于微小的振动可以利用转换法对振动进行放大分析观察(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五.综合题24.【答案】(1);(2)教室内不允许播放音乐和拍球;大声讨论(让发声同学小点声音);该同学自己戴上耳塞 【考点】噪声及来源 【解析】【解答】(1)小红在收看文艺频道的节目,所以除了电视发出的声音其他的声音对于小红而言都是噪音;小黄在看书,所以此时教室内所有的声音都会影响到他,因此教室内的声音对于小黄而言都是噪音; 小马在讲台前拍球,会影响看书和看电视;(2)教室里是同学们学习的地方,因此所有的声音都可能成为噪音,所以在教室内要禁止打闹嬉戏,要轻声细语,禁止一些大的声音产生故答案为:(1) 、 (2)教室内不允许播放音乐和拍球,大声讨论(让发声同学小点声音);该同学自己戴上耳塞【分析】(1)从环保的角度来说,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提出合理的减弱噪声的方法. 25.【答案】(1)xx0(2)用超声波来粉碎结石 【考点】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1)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xx0HZ,高于xx0HZ的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叫做次声波.(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在医学上能用超声波来粉碎结石.故答案为:xx0;用超声波来粉碎结石.【分析】频率超过xx0Hz的是声音叫超声,超声不、波可以粉碎结石,清洗精密仪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