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03.1 地形概况教案 粤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62453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03.1 地形概况教案 粤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03.1 地形概况教案 粤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03.1 地形概况教案 粤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03.1 地形概况教案 粤教版 本章包括地形概况、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及地震、火山和泥石流五节,全面而细致地介绍了中国的地形、地貌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初一“世界地理”,了解了什么是地形、地形的类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中国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贯穿于气候、河流等章节,并与农业经济密切相关。 “地形概况”是本章的“概论”,概括性地介绍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和地形种类多样、山区面积大是我国地形的总体特征,从而进一步弄清楚我国河流百分之九十以上自西向东流淌的原因。 “主要山脉”介绍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通过教学使学生记住我国山脉的“三纵三横”指的是哪些山脉,以及它们的地理意义。 “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介绍中国四大高原和盆地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及其气候条件,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的分布及其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 “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介绍我国三大平原及主要丘陵的地理分布,通过教学,使学生弄清楚三大平原及主要丘陵的地理位置、三大平原的成因及其主要特点,农业经济状况等。 “地震、火山和泥石流”则介绍这三大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常发地带。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这三大自然灾害的成因、造成的危害及其活动的规律性。 以上各节由于内容不同,教学目标各异,故宜借助于不同的教学媒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能力。第一节 地形概况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教学生学会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及地形剖面图,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成阶梯状分布的基本特点,了解我国大陆架的分布,使学生能说出这种地势特点对我国气候、河流的影响。 2使学生通过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理解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以及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了解祖国、热爱祖国的情感。 2使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赏析彩图“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上的山间小平原”、“山东半岛丘陵”等使学生在了解高原、平原、丘陵特征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山川壮丽,或雄浑、或清秀,各具不同特色的美。二、学法指导 用列表比较的方法进行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教学,指导学生学会列表比较,对知识进行归类梳理,并加深认识。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以及这种地势对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2中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对不同地形区应合理开发和利用。 (二)难点 1引导学生分析地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 (三)疑点 我国的临海中哪些海全部是大陆架? (四)解决办法 借助于投影仪、地形图等教学媒体,使学生弄清楚我国的地形特征,解决本节的重点内容等教学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以达到解决本节教学难点的目的。四、教学课时 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中国地形图挂图、板图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地形图等,组织学生讨论;学生依据地形图、剖面图、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等思考分析,得出我国地形地势特征。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课前向学生介绍本节要达到的素质教育目标及本节的重、难点问题。 (二)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在第一、二章里,我们学习了中国的疆域和行政E划,中国的人口与民族,对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划及中国的人口分布、人口问题、民族分布、民族政策等都有了了解,那么中国的地形地貌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 【板书】第三章 中国的地形第一节 地形概况中国地形的第一个特点是从地势的角度描述的,所谓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换句话说也就是中国哪边高,哪边低的问题。 【指图提问】这是一张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的海拔高度大约是多少,请同学们读图分析中国地势哪边高哪边低?谈谈你是如何分析的。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同学各抒己见。学生读图、讨论、回答:西部棕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4000米以上,中部浅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1000xx米,东部绿色的区域代表海拔500米以下。 【教师总结】西高东低就是我国地势特点的第一部分。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教师用手势来说明西部高东部低)。 【板书】一、地势西高东低 【转折过渡】如何用图更好地表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呢?下面我要给同学们介绍一种特殊的地图地形剖面图。 【分析讲解】什么是剖面图呢?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假设在我的讲台上放着一个窝头,竖着,沿窝头中部切开,同学们将看到的形状,就是一个窝头的剖面图。地形剖面图的原理也是如此。只不过这一刀不是切在窝头上,而是切在地形图上。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将窝头画一幅俯视图,画出的是什么图?(分层设色地形图) 【读图提问】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看沿北纬36“线所做的中国地形剖面图,请同学们根据这幅剖面图在笔记本上画一幅简略示意图。 学生在笔记本上绘图,请一名同学在黑板上画。(略) 【启发提问】观察这幅图高低起伏的趋势,说出我国地势起伏变化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回答: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板书总结】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转折过渡】我们知道了中国地势大致呈三级阶梯,那每一级阶梯上都有什么主要地形区呢?阶梯的界线又在何处呢? 【板书】1三级阶梯概况 【读图提问】请同学们对照教科书第24页的地图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教师绘制中国轮廓板图】教师在板图上填绘阶梯分界处的山脉,请一名同学说出山脉的名称,其他学生将山脉名称在书上画出。组织学生完成第26页的“想一想”。 【转折过渡】我们明确了阶梯的界线,再来分析一下阶梯内部的状况。 【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读“我国地势阶梯分布示意图”,结合“中国地形图”说出各阶梯内部的主要地形种类和海拔高度。 【出示投影片】学生回答后,教师将正确答案复合在空白表格上。 【转折过渡】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就形成了近海大陆架。 【板书】 2近海大陆架 【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读“中国地形图”,在分层设色的地形图上,较浅的蓝色表示大陆架,我国的哪些海域属于大陆架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我国的近海大陆架范围非常广阔,包括渤海和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以及南海的一部分。由于大陆架地区海水比较浅,可以透射阳光,所以各种海洋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此外在我国的大陆架海底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转折过渡】以上我们学习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样一个特点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其他要素有没有影响? 分组讨论。将全班分为三组,分别从气候、水利和交通三个方面讨论地势特征的影响。 各组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总结】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使得我国的江河大多自西向东流淌,古诗云“大江东去浪涛尽”,又有“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些大江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加强了内地与沿海的朕系。在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我国的大型水电站大多建设在这些地带。此外,西高东低的地势还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可以说西高东低的地势是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一大优势。 【转折过渡】前面我们从总体上分析了我国地势的总体趋势,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我国地形的特点。 【复习提问】地形有哪些主要类型?(学生回答: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读“中国地形图”,找出中国分别有哪些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教师总结】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 【板书】二、地形多种多样 【转折过渡】我国地形种类齐全,哪种地形所占面积最大?哪种最小呢?请看分层设色地形图。 【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读教科书26页“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说出各种地形所占比例是多少。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这样算起来我国山区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说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板书】二、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转折过渡】地形种类齐全和山区面积广大是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这种地形特点对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学生分组讨论,各组选代表发言,相互补充。 【教师归纳总结】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等多种经营形式提供了条件,但不利于大型机械作业。山区面积广大为发展林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同时由于平原面积少,我国的耕地资源相对不足。 【课堂小结】略。 【巩固练习】完成“地理填充图”的相应内容。 八、板书设计第三章 中国的地形第一节 地形概况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三级阶梯概况2近海大陆架 二、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