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胡同文化》教案5.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62342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胡同文化》教案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胡同文化》教案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胡同文化》教案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胡同文化教案5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了解北京胡同的特点及胡同文化的内涵。2把握关键语句,概括要点,理清思路。3品味平淡、朴素、口语化而又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二、过程和方法诵读、感悟、思考、讨论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作者对传统文化的一往深情,及胡同文化走向没落的必然性。培养对传统文化继承与批判的文化心态。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借助有关的语句概括要点。难点:品味语言及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对传统文化的感情。解决办法: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有表情地朗读,体会作者复杂伤感的思想情绪。学生活动设计1阅读有关资料,了解北京胡同概况。2朗读、揣摩、讨论。课时安排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圆明园、颐和园这些地方,以前都是那些皇宫贵族居住和游玩的地方,普通的老百姓大都住在什么地方?明确:大大小小的胡同里面。那我们就来看看北京的胡同是什么样的?它们有什么特点?胡同里的文化又有什么特点?二、阅读、感知1积累词语嫌喧闹安土重迁挪窝摞置身事外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烦躁凭吊衰草离披无可奈何席卷2借助有关的语句给每段作现成的概括,无法借助有关语句进行概括的说明理由。提示:第1段,“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第2段,“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第3段,“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第4段,“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第5段,“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第6段,“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第7段,“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第8段,“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第9段,“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第10段,“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第13段,“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第14段,“这是无可奈何的事”。第15段,“再见吧,胡同”。文章第十一、十二段分别举“我的小说”和“生活”中的两个例子来说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因此,就没有要点可以直接画出。3文章的结构第一部分(14),介绍北京的胡同。布局,影响,取名,数量。第二部分(512),胡同文化的特征。从居住、交际、娱乐、饮食、处世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三部分(1315),作者对胡同文化没落的感受与思考。作者写到北京胡同文化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的衰败和没落,带有明显伤感的情绪。三、具体分析关于文化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内涵丰富,表现人类全部生活的概念。联系生活实际,可分为物质型、精神型、心理型等类型,比如,茶文化、服装文化属于物质型,文艺作品属于精神型。本文的胡同文化并不是建筑和民居文化,而是观照胡同里居民的心理,说的是心理文化。用课文的话说:“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因为“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胡同特点那么北京胡同是怎样的呢?请浏览14段,思考:14段介绍了北京胡同的那些特点?明确:正、奇、多、静胡同文化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建筑。反过来也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建筑,就可以看出它是什么样的文化。那北京胡同这样的建筑能反映出北京胡同怎样的文化特点呢?请几位同学朗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语速不要过快,要尽量读出韵味来。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作者以怎样的感情来描绘胡同文化的?明确:封闭、满足、袖手、“忍”胡同文化有这么多的内涵,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请同学谈谈个人的感受和理解。明确:1封闭性封建社会传了几千年,一直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作为几朝古都的北京成了其中的代表。这种封闭的思想必将带来观念上的保守与落后。2“处街坊”一节他们表面上是有来有往,礼尚往来,可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可见他们的来往仅仅是一种礼节上的应酬,他们的内心还是封闭的。3北京人爱睢热闹不爱管闲事北京是民主运动的发源地,但因为他们生活在皇城根下(就是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所以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否则随时会有杀头的的危险。所以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就是一个“忍”。4满足写北京人易于满足,作者有几句非常典型的细节描写,找出来读读。要读出韵味,读出北京人的满足感和得意劲。明确: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嘿”字不能按常规读去声,应把音拉长,并把声调向上提。推荐一个学生再朗读。全体学生再朗读体会京味儿语言的魅力。为什么要从“吃”的角度来说明北京人的易于满足?明确:在“衣食住行”中,“吃”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过去温饱问题尚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民以食为天”,我们这个民族对于吃食的追求恐怕是无与伦比的。菜系之多,名目之繁,口味之杂,都是任何一个民族无法比拟的。就日常生活而言,一个人对于吃食、口味的态度,便可看出他对于生活的态度。所以,作者选取极平常的吃食,便反映了人们的内心的思想意识、生活态度。信手拈来,意味无穷。比较阅读:“有窝头,较好。大腌萝卜,好。小酱萝卜,更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很好。虾米皮熬白菜,最好。”评价:呆板,单调,无生活气息。两厢对比,还是原句京味儿浓。5“忍”你怎样评价北京人的“忍”?明确:是生存法则,明哲保身;生活小事应提倡“忍”,这样人际和谐,深灰和睦;但对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我们不该“忍”,不该袖手旁观,而应见义勇为,否则社会就没有正气,该出手时就出手。全体同学再朗读有关胡同文化特点的段落。(四)体验感情1作者对北京胡同、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集中体现在哪几段?明确:最后三段2生齐读第十三段,注意要能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读出韵味来。3把最后几个短语再齐读一遍。细细品味其中的感情。“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探讨:这几句语言有什么特点?和前面写北京人“易于满足”一节是同样的语言风格吗?明确:不同前面几句是北京市民的口头语言,而这几句是书面语。前者较轻快,后者较深沉。如果把它换成和前面一样的语言,该如何换?效果如何?试试看。明确:“那种衰落的样子,还有什么说的。”“那荒凉的景象,真没得说。”“那种衰败,确实很惨。”效果完全不同。是口头语,但无京味儿,没有书面语的回味无穷,意韵悠长,而用了书面语之后,感伤惆怅之情扑面而来。学了汪老两处不同的语言风格后,你有什么启发或感受?明确:雅俗共赏,他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语言范例,使我们受益匪浅。(4)面对如此衰败没落的景象,作者用了哪些词语表达他的心情?从下一段中找出三个词语。明确:怀旧,伤感,无可奈何。这三个词加在一起,是不是说汪老是一个跟不上时代的遗老,一个抱残守缺的保守派?明确:“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面对现实,他也有超脱理智的一面,改革之后,新思潮新文化将会兴起的。(5)我们准确的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就容易领会他在结尾句中流露出的感情基调,请大家齐读这一段,注意应用中速朗读。作者长期生活在北京市民中间,耳濡目染京味文化,对北京话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文字中常自然带有一些富有表现力的京味京腔,例如“东去!”“西去!”“唤头”“惊闺”“挪窝儿”“处街坊”“待姑奶奶”“闹学生”“过学生”等等。四、小结、扩展汪曾祺的这篇书序不同于一般的评点或介绍类书序,作者并没有把这篇文章当作正儿八经的序来写,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现在这样一篇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读这篇文章,并不使读者觉得累,而是从中了解北京胡同文化,增长见识;阅读的过程,是一种与北京胡同市民相类似的感觉;散淡、平和、自足;作者确实有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对生活的思考。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感受到了汪老先生京味语言的醇厚魅力,也体会到了北京市民的散淡平和自足及作者的怀旧伤感与超脱理智。作者的眼光非常敏锐,从北京的胡同就可看出北京市民文化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