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1.1等腰三角形测试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60017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1.1等腰三角形测试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1.1等腰三角形测试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1.1等腰三角形测试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1.1.1等腰三角形测试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1. 如图,已知ABCDCB,下列所给条件不能证明ABCDCB的是()A. AD B. ABDC C. ACBDBC D. ACBD【答案】D解:A、添加A=D可利用AAS判定ABCDCB,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添加AB=DC可利用SAS定理判定ABCDCB,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添加ACB=DBC可利用ASA定理判定ABCDCB,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添加AC=BD不能判定ABCDCB,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 如图所示,BACA,ABCD,ABCE,ACCD,则ABC_,理由是_,所以ABC_,ACB_,由此可知BC与DE的位置关系为_.【答案】 (1). CED (2).SAS (3).CED (4). CDE (5). 互相垂直【解析】BACA,BAC=90,ABCD,ACD=BAC=90,在ACB和CDE中,ABCECD(SAS),ABCCED,ACBCDE,又因ACB+BCD=90,CDE+BCD=90,BCDE.故答案为:CED;SAS;CED;CDE;互相垂直.3. 如图所示,F、C在线段BE上,且12,BCEF.若要根据“SAS”使ABCDEF,还需要补充的条件是_.【答案】ACDF【解析】已知12,BCEF,根据“SAS”使ABCDEF,还需要补充的条件是ACDF.4. 如图,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E,ABDE,BECF,AC6,则DF_.【答案】6【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中条件由SAS可得ABCDE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DF=6试题解析: ABDE,B=DEFBE=CF,BC=EF,在ABC和DEF中,ABCDEF(SAS),AC=DF=6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5. 如图所示为农村居民住宅侧面截面图,屋坡AF、AG分别架在墙体的点B,点C处,且ABAC,侧面四边形BDEC为长方形若测得FAG110,则FBD()A. 35 B. 40 C. 55 D. 70【答案】C6. 如图,ABC中,ABAC,B70,则A的度数是()A. 70 B. 55 C. 50 D. 40【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解:ABAC,BC,B70,C70,ABC180,A40.故应选D.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是180.7. 如图,在ABC中,点D在BC上,ABADDC,B80,则C的度数为()A. 30 B. 40 C. 45 D. 60【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DB的度数,再由平角的定义得出ADC的度数,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ABD中,AB=AD,B=80,B=ADB=80,ADC=180ADB=100,AD=CD,C=40故选:B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8. 如图,ABCE,BF交CE于点D,DEDF,F20,则B的度数为_.【答案】40【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可知,DEDF,F20E=F20BDE=E+F=40,又ABCE,B=BDE=40,故答案为40度。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以及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由题上已知条件DEDF,可得E=F20,从而根据外角的性质求得BDE的度数,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的度数。此为考点重点也是易考点及难点,考查学生的熟悉运用程度。9. 如图,ABAC,要使ABEACD,应添加的条件是_(添加一个条件即可)【答案】BC或AEAD【解析】试题分析:要使ABEACD,已知AB=AC,A=A,则可以添加一个边从而利用SAS来判定其全等,或添加一个角从而利用AAS来判定其全等解:添加B=C或AE=AD后可分别根据ASA、SAS判定ABEACD故答案为:B=C或AE=AD10. 如图,在ABC中,ABAC,A30,E为BC延长线上一点,ABC与A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则D的度数为()A. 15 B. 17.5 C. 20 D. 22.5【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在ABC中,AB=AC,A=3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C=ACB=75,所以ACE=180-ACB=180-75=105,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BC=37.5,ACD=52.5,即可得BCD=127.5,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D=180-DBC-BCD=180-37.5-127.5=15,故答案选A.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11. 如图,ABC中,D为AB上一点,E为BC上一点,且ACCDBDBE,A50,则CDE的度数为()A. 50 B. 51 C. 51.5 D. 52.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推出A=CDA=50,B=DCB,BDE=BED,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出B=25,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DE=BED=(18025)=77.5,根据平角的定义即可求出CDE=180CDAEDB=1805077.5=52.5,故答案选D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12. 在ABC中,如果B65,A的外角等于130,那么ABC_(填“是”或“不是”)等腰三角形【答案】是【解析】在ABC中,A的外角等于130,可得A=50,又因B=65,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C=65,所以B=C,即可得ABC是等腰三角形13. 如图,在ABC中,ABAC,CD平分ACB,A36,则BDC的度数为_.【答案】72【解析】由AB=AC,CD平分ACB,A=36,根据三角形内角和180可求得B等于ACB,并能求出其角度,在DBC求得所求角度解:AB=AC,CD平分ACB,A=36,B=(180-36)2=72,DCB=36BDC=72故答案为:7214. 在ABC中,ABAC,且BC8cm,BD是腰AC的中线,ABC的周长分为两部分,已知它们的差为2cm,则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_.【答案】10cm或6cm【解析】如图BD是腰AC的中线,AD=CD,当ABD的周长与BCD的周长差为2时,即AB+AD+BD-(BD+BC+CD)=2,AB-BC=2,BC=8cm,AB=10cm.当BCD的周长与ABD的周长差为2时,即BD+BC+CD -(AB+AD+BD)=2,BC - AB =2,BC=8cm,AB=6cm.所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cm或6cm.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中线的性质的性质,解决本题时要注意分情况讨论15. 如图,点D、E在ABC的边上BC上,ABAC,BDCE.求证:ADAE.【答案】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C,然后证明ABDACE即可证得结论【解答】证明:AB=AC,B=C,在ABD与ACE中,ABDACE(SAS),AD=AE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