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课后微练习3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3358484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课后微练习3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课后微练习3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课后微练习3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班级_ 姓名_学号_1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用NaOH溶液吸收SO2,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NaOH+SO2Na2SO4+H2O用NaOH溶液吸收100L已除去CO2的空气样品,溶液质量增加了0.64g已知此时空气的密度为1.3g/L,求:(1)被吸收的SO2的质量(2)发生反应的NaOH的质量(3)空气中SO2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01%)2 某金属氧化物R在氧化物里显2价,其氧化物中,R的质量分数为80,则该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 质量守恒定律是重要的三大定律之一,应用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生产、科学实验和生活上的问题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26.5g,加热使之反应,待反应至不再有气体生成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剩余固体16.9g求:(1)制取氧气的质量共为 g(2分);(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多少克?(写出解题过程)4 加热6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到不再产生气体后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称得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5.04g,则: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g,合 mol,含氧原子 个。5 超氧化钾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4KO2+2CO2=2K2CO3+3O2),在医院、矿井、潜水、高空飞行中用作供养剂。要得到320克氧气,参加反应的超氧化钾的质量是多少?6 21.6g高锰酸钾完全受热分解所产生的氧气能与多少克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7 将6.8 g含杂质的锌粒,加入到盛有50.0 g过量的稀硫酸的烧杯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56.6 g。试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 (2)锌粒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8 现有3g某金属样品(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永),与l00克质量分数19.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将得到的硫酸盐溶液蒸干,得到21.9g固体。则该金属样品中金属的质量分数为()A90% B60% C75 D509 将一定质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物依次通入盛有足量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实验测得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增重5.4克,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增重8.8克。试计算:(1)混合气体中甲烷的质量(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2)混合气体中甲烷和一氧化碳的质量之比为_,混合气体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10 Cu与Zn的合金称为黄铜,有优良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黄铜的组成取10g该黄铜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5次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H2SO4,使之充分反应,见下表: 加入稀酸硫/g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g第1次10M第2次1074第3次1061第4次1056第5次1056试回答下列问题:(1)从以上数据可知,最后剩余的56克固体的成分是 ,m 。(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3)计算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参考答案:1 答案: (1)0.64g;(2)0.8g;(3)0.49%2 答案: 20. 803 答案: (1)待反应至不再有气体生成后,制取氧气的质量=26.5g16.9g=9.6g;(2)24.5g4 答案: 0.96克 0.03 3.6121022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该题中,反应前固体混合物的总质量为6克,而反应后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5.04克,明显减少了,我们可以想到是氯酸钾反应产生了氧气,氧气跑掉了,故氧气的质量为6克-5.04克=0.96克由氧气的化学式为O2可知,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根据摩尔质量的定义,可以求出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g/mol,故0.96克氧气的摩尔数为:0.3mol;1mol的氧气含有氧原子的个数为:6.0210232,则0.03mol氧气中氧原子数为:6.02102320.03mol=3.6121022个55 答案: 946.7g6 答案: 1.2g7 答案: (1)0.2g (2)95.6% 解析: (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6.8g+50g-56.6g=0.2g(2) 根据化学方程式:Zn + H2SO4 = ZnSO4 + H2中锌与氢气的质量关系,可算出锌的质量,进而求出锌粒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解:设锌的质量为xZn + H2SO4 = ZnSO4 + H22X 0.2g65:2=x:0.2g X=6.5g锌粒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6.5g/6.8g100%=95.6%8 答案: A解析: 根据题意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固体的质量为,硫酸的质量加金属的质量减去产生氢气的质量,100g19.6%的稀硫酸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100g*19.6%*2/98=0.4g,所以原样品中金属的质量为:21.9g+0.4g-19.6g=2.7g,所以该金属样品中金属的质量分数为2.7g/3g*100%=90%。故选A。9 答案: (1)2.4g;(2) 12 :7; 12 :3 :4 解析: 因为只有甲烷燃烧生成水,故根据水的质量计算甲烷的质量(1)解:设混合气体中甲烷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6 44 36 X Y 5.4g 16/X = 36/5.4g 44::36=Y:5.4g X=2.4g Y=6.6g 答:混合气体中甲烷的质量是2.4克。 (2)由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增加8.8g,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一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6.6g=2.2g设:生成2.2g二氧化碳需要一氧化碳的质量为Z 2CO + O2 点燃2CO2 56 88 Z 2.2g 56:88=Z:2.2g Z=1.4g故(2)混合气体中甲烷和一氧化碳的质量之比为12 :7;混合气体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12 :3 :4 。 10 答案: (1)Cu 87(2) 44%(3)196%解析: (1)这是一个数据处理分析的题,10g该黄铜样品随着稀硫酸的不断加入,黄铜中的锌不断被消耗,故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不断减少,并且是有规律性地减少,根据从第2次到第3次减少的质量=74g-61g=13g,可以判断第1次反应后剩余的固体质量m=74g+13g=87g,而当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示黄铜中锌全部被消耗,此时最后剩余的56克固体的成分是铜(2)根据上面的分析,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10g-56g)/10g100%=44%(3)要计算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则应选择硫酸溶液中的溶质硫酸全部反应的那一组数据,根据分析,其中第1、2、3次所加的10g硫酸都反应完全,根据化学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中Zn与H2SO4的质量关系,即可求出H2SO4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解:设H2SO4的质量为xZn + H2SO4 = ZnSO4 + H298(10g-87g) x65:98=(10g-87g):xX=196g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196g/10g100%=196%考点:数据处理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