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 黄生借书说.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54451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 黄生借书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 黄生借书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 黄生借书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捕蛇者说 黄生借书说一. 本周教学内容: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二. 教学目标:1. 衬托、对比写法及柳宗元深切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2. 理解“书非借不能读”的内涵,联系实际,获得启示。 3. 体会对比说理的作用。 4. 体会本文结构缜密,语言生动的特点。三. 新课讲解:捕蛇者说(一)字:1. 以下为本课出现的需要识记的生字,要求能够做到读准字音,写对字形啮(ni) 腊(x) 挛(lun) 踠(wn) 瘘(lu) 疠(l) 嗣(s) 莅(l) 蹙(c ) 殚(dn) 踣(b) 徙(x) 募(m) 曩(nng) 隳(hu) 恂(xn) 缶(fu) 藉(ji) 悍(hn) 食(s) 俟(s)2. 通假字,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应了解它的本字,在朗读时,通假字读其本字的读音非死则徙尔。其中“尔”通“耳”,罢了。(二)词语:本课应掌握的文言词语及其意义。章:花纹。 聚:征集。 莅事:管理政事。 戚:悲伤。涕:眼泪。 向:假如。 是:这。 齿:年龄。安敢:怎么敢。顿踣:(劳累得)跌倒在地上。 隳突:骚扰。恂恂:小心谨慎的样子。 食:喂养。 熙熙:快乐的样子。于是:在这件事上。 嗣:继承者。 毒:怨恨。俟:等待,文中有希望之意。 走:奔向,趋向。 募:广泛争求。岁:年。 何如:怎么样呢。(三)重点语句的翻译:1.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翻译:可是得到它把它晾干做成药饵。2.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翻译:开始,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3. 永之人争奔走焉。翻译:永州人争先恐后地去做这件事。4. 言之,貌若甚戚者。翻译:说这话的时候,样子好像很悲伤。5. 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翻译: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那么,我从事这个差事的不幸,还不如恢复我的赋税不幸更厉害。6.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翻译:孔子说:“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啊!”7.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翻译:从前与我祖父一同居住的人,现在他们十家中剩不到一家了。8.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翻译: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四)对课文的理解:本文的作者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中进士,十四年(798)又考取博学宏词科先后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县尉和监察御史里行。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任礼部员外郎。但这场改革仅历时7个月就失败了,王叔文被杀;柳宗元被贬邵州刺史,半路又加贬为永州司马,永州是当时相当荒僻,落后的地区,司马是刺史的助手,有职无权,因此,柳宗元即使想能有一点作为也是不可能的。这个时候,他在政治上处于困境,实际上是被编管的“人(罪人)”,心情抑郁可想而知。但此时的他仍关心社会问题,常常询问民间疾苦,仍以著文的方式来表达他改革政治的愿望。唐宪宗元和年间,赋敛极重。当时全国税户比玄宗时期少3/4,而兵员却增加1/3,弄得民不堪命。柳宗元在永州亲见此种情形,对百姓疾苦深切同情。捕蛇者说就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本文是一篇说。说,是古代文体名,与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其内容大多一事一议,即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达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形式上则多为叙议结合,叙为议设,议由叙生,其核心是议。落实到这篇课文上,作者借蒋氏捕蛇一事来表述他对政府向民间征税问题的看法,文章的核心是最后一段,从孔子的一句名言引出全篇主旨,前面四段依次叙述捕蛇的缘起,作者跟蒋氏的对话、蒋氏自陈心曲,都为表现“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个主旨的。其中文章第四段是全文重点,理解了它,也就理解了全文。(五)写作特点:本文写作上有两个突出特点:1. 衬托。写毒蛇之害以衬托重赋苛政之害。捕蛇以抵赋,蒋氏之祖、父死在这上头,而蒋氏却甘愿干此差事,这就令人心悸地看到“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本质。2. 对比。以其乡邻60年来由于苛赋之迫而“非死则徙”的遭遇与蒋氏“以捕蛇独存”的状况作对比,触目惊心地表明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黄生借书说(一)作者简介: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和文学批评家。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主人,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选庶吉士,曾任溧水、江浦、江宁等地知县。四年后以父丧为由,辞官归家,定居江宁,在小仓山下筑“随园”,自号随园主人,优游其中近50年。袁枚的思想比较自由解放,他对当时统治学术思想界的汉、宋学派都表示不满,特别反对汉学考据。袁枚认为“诗有工拙,而无古今”,提倡诗写性情、遭际和灵感,反对尊唐之说,不满神韵派,也批驳了沈德潜的主张,创为性灵派。他在随园诗话中说:“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强调作诗要有真性情,要有个性,这对当时的拟古和形式主义的风气,有极大的冲击力。他的诗作多写性灵,抒发闲情逸致,流连风花雪月,关乎民情者不多,缺少社会生活内容,但比那些模拟格调或以考据文字为诗的作品,却别具清新灵巧之风。有小仓山房诗文集。著名诗评有随园诗话。还有笔记体志怪小说专集子不语,虽然其中有些封建迷信色彩的东西,但文笔流畅,叙事简洁婉曲。散文名篇有黄生借书说、书鲁亮侪等。袁枚自成一家,与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二)关于“说”的文体简介: 古代的“说”是一种非常活泼的文体,篇幅一般不长,内容是议论性的,有时则兼有或多或少的记叙和抒情的成分,常就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提出作者的精辟见解,跟现在的杂文或杂感在某种程度上相似。又常采用类比、因小见大、借题发挥的写法,能取得发人深思的效果。(三)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告之曰:告诉,引申为劝勉。 姑俟异日观:姑且 形诸梦:现出。 时蒙卷轴:罩满 不相类:相似汗牛塞屋:(使动用法,使流汗)然 非独书为然(这样)然天子读书者有几?(但是)为 非独书为然(动词)为一说(作)(动词)若业为吾所有(介词)之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天子之书(助词,的)吾不得而见之书矣(代词,代书)与 往借,不与(给)唯予之公书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和) 古今异义:其它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文中针对下句的“子孙”而言。今义:爷爷无论 古义:不必说,更不用说。今义:用在句中,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四)课文内容讲解: 黄生借书说是一篇优秀的杂说类小品。作者就青年黄允修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奋发求学。 全文中心明确,紧扣主题。题目是“黄生借书说”,作者就紧紧围绕“黄生借书”一事,时而正反对比,时而现身说法,一层一迭地把“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说得深刻透彻。 全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3段)提出并论述中心论点:“书非借不能读也”。 开首“黄生允修借书”一句,以平日常见之事发端,引出随园主人授书以告之辞。“书非借不能读也”一句,立片言以居要,提挈全文,贯注始终。接着,平列三事,逐一写来,“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这是在揭皇太爷的“短”,拥书不览,不学无术。在封建社会里,敢于如此爽快直露地骂皇帝的文人有几个?其次,则戳富贵者的“疤”,藏书不读,充作“才子”,进而不轻不重地将那些祖父辈尽心藏书,子孙辈任意弃书的不肖子孙们狠狠地讽刺了一番。文章连用几个反问句,造成语气的步步进逼,论述的层层深入。“无论焉”三字,溢满鄙夷之情。 接着,用“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两句宕开一笔,由书涉物,隐理于事,将论述推进一层,作者以假托之人,借物摩玩为例,将物非己有,怕人催逼的不安神态与“为吾所有”后心安理得的神情,对比地摆在读者面前,具体形象,交相辉映。文中虽未见大块的论述,但“逆境之中多思危,顺境之下易贪乐”的人生哲理,却蕴含其间,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所寓之理,不言而喻。文章从书拓展到天下之物,将议论引入更加广阔的范畴,使“书非借不能读”的中心包容更加深广的内涵。 第二部分(46段)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补充论证中心论点,勉励黄生认真读书。 涉物泛论之后,作者即调转笔锋,回至本题,再以自己入仕前后的切身体验,论证“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幼年时,家贫难以致书,往借藏书之家,吃尽闭门羹。“归而形诸梦”一笔,传神地勾画出求读心切的动人形象。然而,做官以后,书虽“落落大满”,却“素蟫灰丝,时蒙卷轴”。入仕前后,变化天渊的现身说法,将“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论述得透彻有加,于是,“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的慨叹,就自然而成,不显山露水了。这句话,既勉励晚辈勤学苦读,勿虚掷年华,又为末段的议论张本过渡。 篇末以黄生“贫”和自身幼时“贫”类比,再以“予之公书”和“张氏之吝书”,“予固不幸而遇张”和“生固幸而遇予”的对比收缩,点明旨意,“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跟开篇论点紧紧扣合,道出深邃的生活哲理。(五)写法探究: 1. 对比说理,深入浅出。作者先晓之以理,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后动之以情,通过四个方面的对比,阐述道理:一是藏书者和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二是以借物摩玩为例,将物非己有,怕人催逼的不安神态与“为吾所有”后心安理得的神情进行对比;三是将自己入仕前后对待书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四是用作者年轻时想借书而不能的不幸,与黄生“固幸而遇予”的有幸进行对比,勉励黄生珍惜这一难得的机会,专心读书,发奋学习,深入浅出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2. 用词简练,生动形象 本文篇幅不长,但语短情长,言浅意深。文章用词简练,生动形象。例如“强假”“逼取”,用词妥帖生动,一个“强”字和一个“逼”字,自然地引出借物者“惴惴焉”的不安心情。“摩玩之不已”、“归而形诸梦”,借书者爱不释手和渴求书读的神态跃然纸上。“素蟫灰丝”四字,素描了书的静态,与上文“高束焉,庋藏焉”“姑俟异日观”相呼应,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另外,多种句式的运用,起到了加强语气、表达情感的作用。如“书非借不能读也”,用双重否定的句式强化论点。“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则用反问句式,加强语气。 3. 情感率真,抒写性情。 袁枚一贯主张诗文求其“性灵”(见随园诗话),黄生借书说可谓以文示范。一篇黄生借书说,充满率真、恳切、诚挚之情,通篇无一处作矫揉造作之态。布局无波无澜,语言平实浅易,毫无“斧凿”功夫。说理不用警世之语,举例不用夸饰之辞,从头到尾没用一个感叹号,然而“书非借不能读”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的题旨却说得很透彻,留给读者的印象也很深。它的最大特色是有感于日常见闻,随手拈来,生发开去,自如地朝纵深推展,在姿态横生的叙议中,寓以哲理,读来清淡自然,平易近人。(六)难点解析: 1. 作者为什么要由“借书”讲到“借物”,这对论证中心论点有什么作用? 作者由“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推开一层新意,指出向别人借的就倍感珍惜,而自己已有的便不以为然,这是普遍的心理。作者把这两种不同的心态进行比较,由两种不同的心理引出两种不同的做法,前者因“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后者因是己物而“必高束焉,庋藏焉。”这样就进一步论证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 2. 作者把自己年轻时的遭遇跟黄生现在的遭遇作了哪些比较?这些比较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起什么作用?一是两人家贫无书相似,再是两人借书来读相似,三是一个往往借不到,一个能借到不相似。通过这些比较,拉近了黄生和作者的距离,使黄生更易受到作者的感染,接受作者的观点,听从作者的教导,专心读书。同时也突出了借书不易,让黄生知道他是幸遇作者,能够借到书,就更应珍惜时光,奋发学习。【典型例题】选择下列句子的正确译文:1.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A. 然后捉到它把它晾干用来作为药饵。 B. 然后捉到它把它晾干认为是药饵。C. 但是捉到它把它晾干制成药饵。 D. 但是得到干肉以后把它当作药饵。2.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A. 过去我不当这个差,那早就已经病了。 B. 假如我不干这个差事,那就早已困苦不堪了。C. 假如过去我不干事,就早困苦不堪。D. 过去我不去服役,那就早已患上病了。3. 君将哀而生之乎?( )A. 你将要悲哀地活下去吗? B. 你将要哀怜并使他活下去吗?C. 你要哀怜我并且使我活下去吗? D. 你要哀怜他使他活下去吗?4. 指出下列划线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汪然出涕 殚其地之出 B. 吾将哀而生之乎乡邻之生日蹙C. 号呼而转徙 呼嘘毒疠 D. 吾氏三世居是乡年且九十,面山而居5. 解释下面划线字有误的一项是( )A. 更若役(你、你的) 貌若甚戚者(好像) B. 岁赋其二(征收、敛取) 复若赋(赋税)C. 蒋氏大戚(悲伤) 貌若甚戚者 (亲戚)6. 选择解释正确的一项。( )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其中“其”的解释是 A. 其中 B. 这种 C. 那 D. 他 7.捕蛇者说中,蒋氏自述的这段话,说明了(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A. 捕蛇造成的痛苦超过赋敛造成的痛苦。 B. 赋敛造成的痛苦超过捕蛇造成的痛苦。C. 祖辈、父辈的痛苦超过我的痛苦。 D. 赋敛使我比祖辈、父辈更痛苦。8. 对内容概括不正确的是(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A. 本段提出了本文的中心: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B.“吾尝疑乎是”中的“是”和“今以蒋氏观之”中的“之”,都指代“苛政猛于虎”。C.“余闻而愈悲”表现了“我”对劳动人民的同情。D. 作者在文中阐明的是:苛政猛于虎。9. 对课文内容理解准确的是(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A. 说明异蛇的产地、蛇的颜色、异蛇的剧毒。B. 说明异蛇的颜色、剧毒和功用。C. 说明异蛇的产地、异蛇的颜色;异蛇的剧毒;异蛇的医药功用。D. 说明异蛇的剧毒和功用。10. 回忆课文,理解有错误的是( )A. 蒋氏不愿“更役复赋”,是因为捕蛇虽苦,但苦中有乐,乐在其中。B. 文中与“若毒之乎”相呼应的一句话是“又安敢毒耶”。C. 蒋氏把自己一家过去和现在的情形同乡邻的遭遇作了对比是为了说明“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D. 这两段文字通过蒋氏一家及其乡邻的悲惨生活,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横征暴敛的罪行。答案:1. A 2. B 3. C 4. D 5. C 6. B 7. B 8. B 9. C 10.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