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54050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课 题使用人编 号课 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主备人日 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识别地图,使学生能够把历史材料和地图联系起来进行想象,建立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念。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新旧知识联系的学习方法,以及全面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用李大钊、鲁迅等人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2)感受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她的两面旗帜就是“民主”与“科学”,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增强民主与科学意义。重 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难 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孔教?学 法阅读、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讲述等教 法图片、视频展示;导读导议;讲解。板书设计第9课 新文化运动一、新青年的创办第一阶段资产阶级性质1、背景2、开始:1915年 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4、旗帜:民主、科学5、主要阵地:新青年5主要内容:四提倡、四反对二、“新世纪的曙光”第二阶段无产阶级性质1原因: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2、发展:李大钊撰文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向新时期三、新文化运动的作用1、积极作用2、消极作用教 学 过 程环 节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估时导 入新 课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片段引导梳理近代化的探索,投放资料,问: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怎样“洗刷”国人脑子的?导入第9课新文化运动。回答问题激发兴趣2落实课标理解课标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投放课标内容阅读课标内容明确学习目标1解读课标同步探究过程指导自主探究组织展示交流,进行评价展示交流作出评价6一、新青年的创办第一阶段1、背景2、开始:1915年 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4、旗帜:民主、科学5、主要阵地:新青年5主要内容:四提倡、四反对1、投放袁世凯到天坛祭拜图,引导学生回忆袁世凯复辟帝制,了解运动背景。2、指导学生读书,知道运动的时间、代表、旗帜、主阵地、主要内容。3、投放四个代表像,新青年封面,解读两面大旗的含义。4、投放狂人日记经典段落 及插图,三纲五常的内容,文言文与白话文对比,并结合平时语文所学,理解运动内容。 看图,分析其祭拜目的了解运动背景。阅读了解记忆看图理解阅读、看图、回忆理解运动的主要内容8教 学 过 程环 节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估时落实课标解答课标二、“新世纪的曙光”第二阶段1原因: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2、发展:李大钊撰文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向新时期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1、积极性2、局限性1、投放俄国十月革命插图和列宁像,指导学生了解运动发展的原因。2、投放李大钊像,引导学生说一说运动发展的变现。3、投放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运动的意义。4、历史感悟。我们应当怎样对待东西方文化?看图理解原因看图,说出运动的发展投放资料,小组讨论分析,展示交流,得出结论。讨论回答,得出结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9运用课标指导完成,方法点拨同步探究的开放作业小组讨论得出结论代表展示9反 思完 善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何收获?(提示:学习了哪些重大事件?你有何感悟和认识?还有哪些疑惑?)合作探究说说自己的收获和心得5教 学小 结从本节课的实践证明,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不过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在本课准备阶段的很多内容无法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如本课的设计主旨是体现“论由史出”的史学原则和学生活动为主体的能动原则,前者基本能在课堂上展现出来,但后者则无法完全体现,反而有种“做戏”的感觉。学生活动实际是以小组的形式,在收集资料与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完全依赖集体的力量,但在课堂展示成果时只能由一个代表来进行,它并不能体现出集体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