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淋巴细胞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3350579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王剑峰,1,一、概述,小儿白血病占小儿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好发年龄波及整个小儿年龄时期,即从出生后到14岁,以25岁多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小儿急性白血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急性白血病患儿的70%85%。ALL是淋巴系统克隆增生性疾病,按其细胞来源及成熟程度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目前主张对ALL进行MICM分型,即骨髓细胞形态学(morphology,M)、免疫学(immunology,I)、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C)及分子生物学(molecularbiology,M)分型。从而作出准确诊断及评估预后,有利于疾病的个体化治疗。ALL的缓解率已达90%以上,国内外选进单位的治愈率亦达60%80%。,2,二、ALL的诊断及分型,一)ALL基本诊断依据1、临床症状、体征2、血象改变3、骨髓形态学改变:是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二)ALL的MIC分型1、细胞形态学分型:按FBA分型标准分为L1、L2、和L3型,但L1、L2型之间已不具有明显的预后意义。2、免疫分型:分为T、B型二大系列(1)T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具有阳性的T淋巴细胞标志,如CD1、CD2、CyCD3、CD4、CD5、CD7、CD8以及TdT等。,3,(2)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系ALL):根据其对B系淋巴细胞特异的单克隆抗体标志反应的表现临床分为3个亚型:早期前B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arlypreB-ALL):CD79a、CD19和(或)CyCD22、CD10及HLA-DR阳性,SmIG、CyIG阴性。前B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reB-ALL):CyIG阳性,SmIG阴性,其它B系标志CD79a、CD19、CD20、CD10、CyCD22以及HLA-DR常为阳性。成熟B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SmIG阳性,其他B系标志CD79a、CD19、CD22、CD10CD20以及HLA-DR常为阳性。此外,尚可见伴有髓系标志的ALL(My+-ALL):具有淋巴系形态学特征表现,以淋巴系特异的抗原表达为主,但伴有个别、次要的髓系特征的抗原标志(CD13、CD33或CD14等)。,4,3、细胞遗传学改变染色体数量改变:有45条染色体的低二倍体和47条染色体的高二倍体。染色体核型改变:与ALL预后有利的核型异常有:t(12;21)/AML1-TEL(ETV6-CBFA2)融合基因;与ALL预后不利的核型异常有:t(9;22)/BCR-ABL融合基因;t(4;11)/MLL-AF4融合基因及其他MLL基因重排。,5,三)临床危险度分型1、与儿童ALL预后确切相关的危险因素:年龄12月的婴儿白血病或10岁的年长儿童。诊断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50109/L。诊断时已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或睾丸白血病(TL)者。免疫表型为T细胞白血病。不利的细胞遗传学特征:染色体数目为45的低二倍体;t(4;11)/MLL-AF4融合基因或其他MLL基因重排,或t(9;22)/BCR-ABL融合基因异常。早期治疗反应不佳者:泼尼松诱导试验60mg/m2.d7天,第8天外周血幼稚淋巴细胞1109/L,定为泼尼松不良效应者(PPR),和(或)标准方案联合化疗(包括泼尼松诱导试验)第19天骨髓幼稚淋巴细胞5%者。初治诱导缓解治疗失败(标准诱导方案联合化疗6周未获完全缓解)。,6,2、根据上述危险因素,临床危险度分型分为3型:低危ALL(LR-ALL):不具备上述任何一项危险因素者。中危ALL(MR-ALL):具备以下任何一项或多项者:年龄10;诊断时外周血白细胞计50109/L;诊断时已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或睾白血病(TL)者。免疫表型为T细胞白血病;染色体数目为45条染色体的低二倍体,或t(12;21)、t(9;22)核型以外的其他异常染色体核型,或t(4;11)以外的其他MLL基因重排。高危ALL(HR-ALL):具备以下任何一项或多项者:年龄12个月的婴儿白血病;诊断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0109/L;染色体核型为t(9;22),有BCR-ABL融合基因,t(4;11),有MLL-AF4融合基因;早期治疗反应不佳者;初治诱导缓解治疗失败者。,7,三、CNSL的诊断标准,1、CNSL的表现:诊断时或治疗过程中脑脊液(CSF)中白细胞计数5106/L。同时在CSF中有形态学可确定的原、幼淋巴细胞。有或无CNS症状或体征。2、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CNS病变。四、睾丸白血病的诊断标准睾丸单侧或双侧肿大、质地变硬或有结节状缺乏弹性感,透光试验阴性,超声波检查可发现睾丸呈非均质性浸润灶,活组织检查可见白血病细胞浸润。,8,五、小儿白血病的治疗,一)、治疗原则按不同危险度分型选方案,采取早期连续适度化疗和分阶段长期规范治疗的方针。二)、治疗程序诱导缓解治疗、巩固治疗、髓外白血病预防治疗、早期强化治疗、维持治疗和维持治疗期间的强化治疗。,9,三)HR-ALL1、诱导缓解治疗:VDLP方案4周:长春新碱(VCR):15mg/m2次(每次最大量不大于2mg),iv,于d8、d15、d22、d29用。柔红霉素(DNR):30mg/m2.d,用5%GS100ml稀释快速静脉滴注30分钟,于d8、d9、d10用,共3次。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600010000U/m2d,静脉滴注或肌注,于d11、d13、d15、d17、d19、d21、d23、d25、d27、d29用共10次。泼尼松(Pred):d1d7为泼尼松试验,60mg/m2d,分次口服,d8d28为40mg/m2d,分次口服,d29起每2天减半,1周减停。诱导缓解治疗的第19天必须复查骨髓涂片,可能出现3种不同的结果:(1)M1:骨髓明显抑制,原淋+幼淋5%,提示疗效和预后良好。(2)M2:骨髓呈不同程度抑制,原淋+幼淋5%25%,提示疗效差。即改用CAM方案,用法见下。(3)M3:骨髓抑制或不抑制,原淋+幼淋25%,提示无效或不缓解者,属难治性白血病,必须及时改换更为强烈的化疗方案,如DAEL方案等。,10,2、巩固治疗:在诱导缓解治疗达CR时,尽早在诱导治疗d367开始用CAM方案:环磷酰胺(CTX):1000mg/m2次,用09%100ml稀释,快速静滴,d1。阿糖胞苷(Arac-C):1g/m2次,q12h6次,d2d4;或2g/m2次,q12h次4次,d2d3,静脉滴注。6-巯基嘌呤(6-MP):50mg/m2d,晚间一次口服,d1d7。3、髓外白血病的预防性治疗:1)三联鞘注(IT):于诱导缓解治疗的d8、d15、d22、d29用三联鞘注共4次,早期强化治疗末用一次。2)大剂量甲氨蝶呤+甲酰四氢叶酸钙(MDMTX+CF):于巩固治疗休息13周后,待血象中性粒细胞(ANC)15109/L,WBC30109/L,肝肾功能无异常时尽快开始,每10天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每个疗程MTX5g/m2,1/6量(不超过500mg/次)作为突击量在30分钟内快速滴入,余量于24小时内均匀滴入。突击量MTX滴入后052小时内行三联鞘注1次。开始滴注MTX36小时后用CF解救,剂量为15mg/m2,首剂静脉注射,以后q6h,口服或肌注,共68次。HDMTX治疗前后3天口服碳酸氢钠1g,每日3次,并在治疗当天给5%的碳酸氢钠5ml/kg静滴,保持尿pH7,用HDMTX当天及后3天需水化治疗(4000ml/m2d)。在用HDMTX同时每晚顿服6-MP50mg/m2,共7天。HDMTX+CF连续3个疗程后每12周重复1个疗程,共6个疗程。3)颅脑放疗:,11,4、早期强化治疗:1)VDLDex方案:VCR、DNR均于d1、d8,剂量和用法同诱导治疗方案;L-ASP600010000U/m2,d1、d3、d5、d7、d9、d11、d13、d15,共为8次;Dex6mg/m2d,d1d14,第3周减停。休疗12周后用下列方案2)VP16(或VM26)+Ara-C:VP16(或)VM26200mg/m2,静脉滴注3小时;Ara-C300mg/m2,d1、d4、d8,静脉滴注2小时(每次均是VP16在先,Ara-C在后)。,12,5、维持及加强治疗:1)维持治疗:6-MP+MTX:6-MP75mg/m2d,夜间睡前顿服,d121;MTX20mg/m2次,肌注,每周1次,连用3周。接着用VDex(VCR+Dex,剂量同前)1周,如此反复序贯用药,遇强化治疗时暂停。2)加强治疗:COADex:自维持治疗起,每年第3、第9个月各用1个疗程。CTX600mg/m2,d1;VCR15mg/m2,d1;Ara-C100mg/m2,分2次,q12h,皮下或肌注,d1d5;Dex6mg/m2d,分次口服d1d7。3)加强强化治疗:维持治疗期间每年第6个月用VDLDex(用法同早期强化治疗);每年第12个月用VP16或VM26+Ara-C1个疗程(用法同早期强化治疗)。4)在连续3个疗程HDMTX+CF后3个月重复进行HDMTX+CF治疗,每3个月1个疗程,共3个疗程。此后每8周三联鞘注1次,共22次。作过颅脑放疗者,不能再作HDMTX+CF治疗,只能采用三联鞘注,每8周1次。6、总疗程:女孩25年;男孩30年。,13,谢谢,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